郭笑然 朱华晟
(1.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2.包头市第九中学外国语学校,内蒙古 包头 014060)
国家发展战略是指以达到国家的目标与利益为前提,对运用与发展国家力量所作的长远性、全局性谋划。在我国,党的十八大后确立了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如乡村振兴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
其他国家的地理教学对普及国家战略、渗透地理学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美国作为典型的州联邦制国家,其地理教育很重视使学生能理解和分析国家在州治理、区域事务协调以及资源全球开发问题上的战略思考,以便在未来参与州内或国家事务时能做出明智的决策。[1]在欧洲,以德国为代表的地理教育同样在教学中贯彻了地理学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思考。德国地理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对德国产业全球化战略、德国国家发展空间的集聚区和边缘区等问题的学习,从地理学视角了解政治组织、经济结构调整、人口政策、政治空间架构等问题。[2]
在亚洲,日本是世界上典型的灾害多发国家,灾害防治是其国家发展的基本国家战略目标。此外,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强限制性使得日本的环境保护政策尤其严格,其资源战略严重依赖全球市场。在这样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地理教学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了“以本国为主的自然灾害防治”“从全球化视角寻求对自己和对他人文化的尊重和国际合作”“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和展望”等教学要求,[3][4]突出了地理教学渗透和落实对减灾与国家安全、资源与环境安全、全球合作等国家战略思想的。
相较以上,新加坡在国家战略框架下构建地理教育体系的特点则更为鲜明。扼守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作为典型的城市型国家,将自然环境保护、打造亚洲航运枢纽、花园城市等确立为国家重点战略。同时,国土面积狭小和特殊地理位置所带来的粮食短缺、水资源短缺、灾害频发等威胁,是国家发展战略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主题式教学”突出的新加坡中学地理,设置了全球旅游、粮食资源、能源危机等多个主题,[5]内容涵盖了国家对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安全、粮食与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战略思考。
在我国,随着全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地理学科的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6]这是首次将国家重大战略的教学明确列入地理课程标准,标志着在基础教育领域,地理学科正式承担起了普及国家重大战略的重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版教材将“主体功能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当下国内重要的发展战略编为专题章节,为教学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案例。
目前,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服务于普及国家战略的趋势越来越明晰。“国家发展战略”在未来高中地理教学中将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为高中地理教学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回顾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同时,这些国家都相继经历了对城乡关系重点优化调整的发展时期,其中离不开对乡村发展与振兴的讨论。
乡村地区的振兴是一个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阶段。乡村振兴被各国作为相应时期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积极实践,[7]同期英国提出了乡村保护性治理理念,并成立英格兰乡村保护委员会付诸实践,荷兰则从土地资源整合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开始扶持乡村地区发展建设。[8]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以《山村振兴法》为标志正式开启乡村振兴,[9]同时期的德国为保留村庄特色及传统优势,发起“村庄更新”运动,法国开展“回归自然社会”运动,将生态农业的概念纳入法律,随后韩国掀起了以农村开发为核心的国家战略——“新村运动”。[10]
在我国,“三农”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11]受城乡二元结构和早期“重城轻乡”战略的影响,中国城乡发展结构性矛盾日趋显著。[12]过去一段时间内,有近1.7亿农民工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寻求收入更高的工作,1990年到2014年的25年间,乡村就业率下降了20%,每年有近3000万亩耕地荒置,超过三分之二的乡村小学被迫关闭;截止到2015年,我国有近6000万儿童、4700万妇女和5000万老人被留置在乡村,老年人自杀率更是上升到了0.47‰,是美国的3倍多。[13]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依据国内发展实际需求,推测国际发展未来趋势,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14][15]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历史任务。[16]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加之对乡村振兴战略独特的贡献,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地理课堂中“国家发展战略”教学案例的独特价值。20世纪50年代,竺可桢先生强调“地理学要为农业生产服务”,意味着地理学开始关注和重视社会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尤其是要关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问题,这为之后吴传钧先生提倡“地理学要为‘三农’服务”的理念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直到如今,地理学为乡村振兴做出了一系列独特贡献。
首先,从区域认知的角度看,新课标对“国家发展战略”的教学要求,突出了“利用专题地图分析地理背景”,这彰显地理学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独特贡献,形成了开展相关教学的区域认知背景。中国地域辽阔,显著的自然环境差异和多样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共同决定了不同地区的乡村类型复杂多样。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重点在于科学认识乡村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遵循不同乡村地域类型的客观发展规律,做到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问题上,地理学者分别从乡镇和县域两个尺度分析讨论了不同地区开展乡村转型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自然本底和社会经济条件,并利用地理学独有的区划思维,制定出了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区划方案,[17]在县域尺度上评价了中国乡村综合发展水平,[18]同时科学评估了我国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19]这些工作不仅为乡村振兴的落实落地提供了科学指导,也在无形中呼应了新课标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教学要求。
其次,从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角度看,地理学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独特视角,形成了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背景。地理学的核心和价值在于对人类活动与环境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研究。[20][21]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探索和挖掘乡村地域各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创新耦合方式,在此基础上促进乡村生态、经济、文化等协调可持续的发展。[22][23][24]地理学在其中的任务是从人地关系出发,基于区域的视角,研究乡村在当代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背后的科学理论。[25]地理学分析乡村振兴问题所基于的人地关系视角和人地协调理念,是地理教学核心素养价值观的体现,其中对城乡各要素综合统筹分析的过程,则体现了地理学科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国外对农业和乡村地理教学一直非常重视,研究大体上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对农业和乡村地理教学作用、地位等的讨论。例如,上世纪末美国提出在地理教材的研究和修改过程中,需要注重政治思考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关注地理教材和地理课程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地理教育理念的变化和创新。[26]同时期,Winsberg Morton建议地理教育者向学生推荐阅读《The Rural Landscape》,他认为这本书展现出了真实的美国乡村,学生极有必要通过这本书认识到乡村作为粮食和原材料的主要产地对于美国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27]Crump Jeff R.在讨论地理课堂中讲授贫困问题时,特意谈到学习乡村相关知识对理解美国应对贫困问题的战略思考意义重大。[28]
正如David Lanegran所说,文化、交通运输、生物技术、环境等要素在农业生产及乡村发展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只有通过地理学的视角才能看到这些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是如何运作的。[29]Moseley等人指出,农业、食品生产和土地利用构成了美国A.P.人文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以粮食生产和消费地之间的依存关系、非洲新绿色革命等课程内容为例,探讨了农业地理教学的研究趋势及相应的教学方法。[30]澳大利亚学者在展望其国内未来十年的地理教学发展时,也特别提倡地理教学要关注乡村地区的不平等发展问题,要能够基于地理的视角创新方法以刺激乡村和偏远地区的就业。[31]
国外对于农业和乡村地理教学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关注某种具体方法、某个特定地区或某类农作物,探讨具体的农业地理教学方法及思路。21世纪初,在计算机开始普及的背景下,Moseley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乡村经济进行农业和乡村地理教学的方法,发现利用GIS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乡村的饥饿和贫困问题,并提倡为11~12年级(高中2~3年级)的学生提供更多这样的机会。[32]同样是利用计算机,Ely Dot设计了通过美国人口普查局官网的“FactFinder”程序进行城市与乡村特征学习的方案,其主要目标就是利用人口数据进行城市与乡村特征的归纳与识别。[33]
计算机的使用是希望通过软件模拟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接触到第一手的地理数据,进而对相关问题有更好的理解。地理野外实习则是另一种获取一手数据、感知地理环境的有效方式。Barton通过量表前后测的方式讨论了粮食生产地理教学中野外实习的益处;[34]Santelmann等人对俄勒冈州一个乡村进行实地考察,由当地村民向学生传授流域的相关知识,以实践数据证明乡村地理教学要让学生更多地“身临其境”,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5]除了对地方的亲身感受,对农作物的具体感知同样重要。Alberts选择学生生活中方便获得的可可豆和巧克力进行农业地理的教学,其中渗透了农业生产、乡村经济、农产品加工等概念,给出了通过生活中的农产品进行农业和乡村地理教学的具体示范。[36]MacLeod以美国玉米带为例,组织学生讨论农业生产中的区划界定问题并以已知的地理知识为依据自行“区划”,[37]为农业和乡村地理的教学提供了启发。
以几个发达国家为例,通过研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国外在农业和乡村地理教学上的要求和目标。英国要求学生在KS3阶段掌握经济产业活动中的第一至第四产业部门①对“克拉克大分类法”(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其他产业)的延伸,该产业是指对本身无明显利润但是可以提升其他产业利润的公共产业,也可称之为知识产业,或者信息产业。的特征,同时理解人类活动如何依赖于自然系统的功能。[38]德国在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K4阶段要求学生具备分析人地关系的能力,着重谈到要会描述和分析自然与人文各要素间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其中特别强调农业生产过程。[39]日本特意强调需要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提供全球或地方视角,讨论环境、资源与粮食等问题,并理解不同地区在面对相同问题时的区域差异性。[40]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共分18个主题,分别从城乡人文特征对比、农业生产和乡村聚落的角度开展与农业农村相关的内容教学,既要求学生能够归纳农业农村的要素特征,又强调能够理解和分析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及乡村聚落形态的形成模式。[41]相比上述几个国家,美国对农业农村相关问题的教学更加系统和全面。
值得借鉴的是,新加坡地理课程标准主要强调了六个教学主题,其中之一是“粮食资源(Food Resources)”。[42]受国土面积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新加坡对粮食问题的教学要求,更加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粮食安全需求。新加坡课程标准将“粮食资源”的主题根据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分成三个子主题,一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粮食的消耗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是“粮食生产的趋势和挑战是什么”;三是“粮食短缺的问题如何被解决”。其中,第一个问题需要学生学会利用地图和统计图表描述粮食生产分布和变化情况;第二个问题需要学生掌握灌溉和化肥使用对水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等农业知识;第三个问题则需要学生进一步挖掘克服粮食减产的诸多方法,例如提高仓储技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重视水土保持、支持农民发展、提高多种农作物种植以及优化农业政策等。可以发现,新加坡地理教育中对农业部分的教学,是对农业生产的系统教学,其中关注的诸如支持农民发展、优化农业政策、丰富农作物种类等问题,不仅是地理课堂对农业问题的教学,更因为新加坡的特殊国情而被赋予了关乎国家长久发展的战略意义。同时,这些问题也将是我国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使得新加坡在相关问题上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的乡村振兴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乡村振兴是我国“三农”建设进入到新时期、新阶段的国家战略考量,乡村振兴地理教学是高中地理“国家发展战略”教学与“三农”问题教学的交叉。因此,本部分首先梳理了非乡村振兴专题下,近年来高中人文地理关于“三农”问题的教学研究状况,发现其主要集中在乡村聚落与土地利用、农业产业区位、乡村地域文化与景观等方面。
新教材使用以来,乡村聚落与空间结构成为了高中地理“乡村和城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43]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概念的定义和乡村空间结构的教学两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乡村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定义,是开展乡村相关内容教学的必要工作。孙超帅等人通过比较不同版本教材中对乡村概念的定义,提出高中地理需要突出乡村的聚落属性,从人口和产业两个角度进行界定。[44]另外,实地考察和认识乡村空间结构是培养地理空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和评价乡村土地利用状况。以北京市灵水村为例开展的研究表明,高中地理开展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教学,强调通过土地利用刻画乡村空间结构,同时重点突出了通过人文地理四个维度对乡村空间结构进行系统评价,[45]为清晰认识乡村地区提供了极大启发。以浙江安吉余村为案例的教学设计,同样强调通过乡村土地利用刻画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乡村功能区布局与乡村产业结构转型,突出了“两山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6]遗憾的是,该教学设计仅简单提及乡村振兴,未作深入讨论。如果能将“两山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家国情怀相结合,从乡村振兴视角解读和分析余村案例,将更有理论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推动乡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转型,使得三产融合不仅在区域发展中成为了乡村产业的重要形态,也推动高中农业地理教学融入了更多产业融合和产业综合区位的概念,而不局限于农业区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多种基于乡土视角的乡村产业案例得以开发,例如定西马铃薯产业、石河子棉花种植业、呼图壁种牛场畜牧业发展、巴东茶叶等案例,[47][48][49][50]为学生提供身边可感知的、有趣的地理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农业地理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不仅验证了在高中地理课堂运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案例的实践性和可行性,更体现出了高中农业地理教学向乡村农业产业教学转型的趋势。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是新课标实施以来、新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本文重点关注其中的乡村地域文化与景观部分。自该内容增加以来,为帮助地理教师更快更好地组织教学,有研究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对高中地理乡村地域景观与文化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51]有研究在解读乡村地域文化与景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四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以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利用教材资源开展教学,[52]同时客观上形成了对教材资源整合利用的示例。除了以上基于概念解读的研究外,基于问题式教学的“乡村地域文化与景观”教学设计讨论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表明了乡土教学案例在乡村问题教学中较大的潜在开发空间。[53]此外,体验学习圈等理论也被运用到乡土案例的乡村地域文化与景观的教学中,为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54]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等的投入使用,高中地理对农业与乡村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加,并且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几个特征。一是更加关注乡村聚落及其空间结构的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乡村地区;二是农业地理教学由单纯讲授区位因素,向综合传达农业产业化融合建设的理念转变;三是新增的地域文化与景观内容,响应当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综合来看,高中地理相关内容的教学重点很大程度上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理念与目标,以上研究均证明了现行的教学内容和理念可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教学的开展。
地理课堂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需要依托乡村地理与农业地理的概念,而农业与乡村地理教学则需要与时俱进,体现国家的战略思考。随着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的不断拓展以及理论的日趋完善,相对于常规的“三农”地理教学研究,地理教学中对乡村振兴的教学资源开发日益得到关注。
乡村振兴地理教学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框架目前已有初步搭建,证明了开展乡村振兴教学的可能性。乡村振兴战略的各维度①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与地理知识的联系、在教学中的融合路径以及分别能够培养的地理核心素养等问题均得到了讨论。但是目前来看仍存在几个关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55]框架搭建清晰,能够为乡村振兴的地理教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思路。遗憾的是,该研究忽略了与新课标的对标,缺乏与教材的联动,缺少基于一线教学实际的思考,理论性过强,缺乏实地案例的支撑。相似的问题在其他研究中也存在,例如高丽、程菊等人对教学中渗透乡村振兴关键问题的总结相对宽泛,同样缺少具体案例支撑,[56][57]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深入讨论。与此同时,对乡村振兴案例开发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有研究根据功能、呈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对乡村振兴案例进行了分类介绍,但是真正根据案例进行具体教学设计的研究却屈指可数。[58][59][60]向清清将“乡村振兴”“创新创业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研究极具创新,丰富了乡村振兴地理教学的研究,对推动地区人才返乡创业意义重大。[61]遗憾的是,该研究的普适性和实用性不高。当下实践乡村振兴地理教学更需要案例开发和教学路径的探索。此外,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研学旅行课程已有初步尝试,[62]后续可以结合农业与乡村地理的研学探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相关教学研究。
上述各国在历史上均经历了全国的乡村振兴过程,其中一部分国家与中国类似,将乡村振兴事业视作国家尺度的发展战略,但是在其地理教学中普遍缺乏基于国家尺度的分析。一些国家对农业与乡村地理的研究和教学主题要求,本质上就与乡村振兴高度相关,并且非常强调农业对国家的关键作用,但是在重视农业与乡村地理教学的同时,普遍缺少基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视角的分析,并且将其教学研究局限在特定作物或固定的中小尺度地区,缺乏从国家尺度的综合认识。
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开始有一批地理教育者关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在基础教育课堂中的贯彻和渗透,但是目前的研究均需进一步提升实践价值。一是对乡村振兴的教学研究没能突出“国家发展战略”教学的属性。应该明确的是,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教学的案例之一,从课标要求、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教育学理论支撑到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定位,都应在“国家发展战略”的章节框架下讨论。当前关于乡村振兴教学的研究,几乎全部忽略了这一基本背景,即使具有极大启发性,但是因其缺少对课标的“回答”,实践价值明显下降。二是多数研究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提供的案例,缺乏具体和完整的示范,一线教师难以从中获得有效启发,使其实践价值大打折扣。三是对乡村振兴教学的理论讨论居多,缺乏与教材内容的联动。即使乡村振兴教学设计或理念具有创新性和较大可行性,仍应该明确教学的开展需要地理教材的支撑。当前多数的研究没能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导致教师在实践乡村振兴教学时容易出现偏离地理教学特点、教学目的涣散的问题,从而降低教学的实践价值。
地理学视角下的乡村振兴研究核心明确、特点突出、案例丰富,既是乡村振兴专题教学的理论保障,又可以提供紧跟前沿的示范案例。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问题,需要明确基本理论和核心视角。乡村地域系统及其内含的人地关系便是基于地理视角学习和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根本所在。乡村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是地理课堂开展乡村振兴教学的独特价值。乡村地区具有的乡土性和小尺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提供了极高的实践意义。多元的乡村振兴实践模式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案例。遗憾的是,当前国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研究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实践存在明显不足。
在“国家发展战略”教学的框架下,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不仅要依托具体的小尺度案例地区开展分析,同时需要从国家尺度建立宏观视角和整体认知。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特定要素和具体案例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路径,又要满足对学生家国情怀和全局发展理念的培养需求。此外,教师可以借鉴国外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官方统计数据解决专项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能力。
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实践价值,需要建立“课标分析—理论指导—教材开发—案例筛选—教学设计—课后评价”完整的课程设计流程。在“国家发展战略”教学的要求框架下,在讨论和完善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和归纳高中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选取合适的典型案例,呈现具体的课程设计,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标,串联起乡村振兴教学从构想、设计到实践的完整逻辑链。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教学本就是高中地理教学与国家发展战略前沿思考以及地理学前沿研究紧密联系的体现,与研究前沿紧密联系既是实践要求,又是开展教学的条件。未来教学实践及研究应该重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成果和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学习与运用,参考并引入我国乡村地区及其振兴水平相关内容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深入开发具有乡土性质的课程案例,介绍乡村振兴前沿成果,使“国家发展战略”框架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教学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