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志,吴梦涵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战略性空间资源和新型国土资源,它的合理开发已成为医治“城市综合症”、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改善城市生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2]。不仅如此,城市地下空间由于其空间特殊性,具有抗震、恒温、恒湿等诸多优点,且兼具人防设施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加强城市地质调查”的要求[3]。2020年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将构建智慧城市建设提上议程,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针对以往开发总体协调性差、利用形式单一等问题,统筹考虑城市空间三维立体化体系,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并提升管理的智慧化水平及推行一网统管,实现多层城市空间互通互联[4-5]。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持续推进,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涉及城市地下空间的方方面面,包括地下空间开发与管理、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空间权与立法、地下空间资源评价、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地下空间信息技术等。然而,以往综述性文献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着重阐述特定方面的现状与趋势,缺乏从量化及可视化角度对该领域文献的整体梳理和述评。为了更全面、清晰地展现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历史演进历程与研究趋势,本文以1990—2021年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与地下空间研究相关的学术期刊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文献计量学,运用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方向及前沿问题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今后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分析所用的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首先,为了获取最能代表该方向研究成果和水平的文献作为分析数据,文献来源类别不选择“全部期刊”, 而是“核心期刊”,即在高级检索的来源类别中选择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其次,将检索条件设置为主题中含有检索词“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开发管理”“地下工程”“地下空间立法”“地下空间规划”“地下车库”“三维地籍”“地下空间估价”“地下空间信息技术”“智慧地下空间”,检索时间范围为1990年至2021年,共检索到相关中文文献3 786条;最后,将重复文献、极少数会议稿、无作者或单位的文献剔除,最终获取3 368条有效文献作为分析数据。
本研究运用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城市地下空间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是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学院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6]。本文利用该软件处理数据,对城市地下空间研究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变化、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及突现进行分析,生成直观的知识图谱来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对相关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势作出预判,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利用高频作者与研究单位图谱为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影响力提供新的视角,挖掘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有助于发现研究重点的变迁。
通过对获取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990—2021年这30年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
图1 1990—2021年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相关 文献的发文数量时序分布图
1990年以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直到1981年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地下空间》杂志(现名《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创刊后,地下空间才开始进入中国学术界的视野[7]。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但这期间的发文量并不多,直到1997年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的出台,使得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从单一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建设转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性复合利用[8],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9]。2005年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出台,以及全国超过20座城市开始大规模规划建设地铁,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小高潮,致使2005—2014年间该领域的发文数量呈指数型增长。2015—2018年期间,我国的轨道交通、综合管廊以及地下车库建设处于快速增长期,再加上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相关文献发文数量保持稳中有升的增长趋势。
通过作者共现分析可以识别某领域主要研究团队交叉合作的强度,并能清晰地呈现核心研究者的互引关系,进而评估其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在CiteSpace软件中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选择作者为节点类型,运行软件后得到1990—2021年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高频作者及其中介中心性结果(见表1)和作者的发文图谱(见图2)。
表1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高频作者及其中介中心性结果
图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作者的发文图谱
根据普赖斯定律[10],在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发文频次大于5次的作者为核心作者。为了方便统计,表1展示了该研究领域发文频次居前12名的核心作者。从发文频次看,发文频次最高的分别是陈志龙与张平、朱合华、束昱和徐生钰所在的研究团队(见表1),这四个研究团队在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也各有侧重:陈志龙与张平所在的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团队主要侧重于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需求预测,如由陈志龙主编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2015—2019)》汇集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基础数据与核心指标,是一本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出版物;发文频次排名第二的同济大学朱合华带领的土木工程学科出身的研究团队更侧重于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数字化研究,包括隧道及地下结构设计与智慧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的束昱教授所在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法制化建设,曾主编《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并参与了1997年由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我国第一部城市地下空间法规)的撰写;而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徐生钰团队则另辟蹊径,主要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产权与经济问题。
结合作者共引图(见图2)也可以看出:学者陈志龙和朱合华形成的节点最为显著,位于核心圈,与周边其他作者的合作关联度相对较高,但都是小范围交流,程度不深;还有部分发文量较大的作者如徐生钰、童林旭等位于外圈,说明与该研究领域其他作者的合作关联度较差。
CiteSpace采用中介中心性来衡量节点中心度,中介中心性越高,标志着该作者越活跃,越能起到两两合作联系的作用[11]。由表1可知:只有朱合华作者的中介中心性达到0.01,说明他不仅发文量贡献大,而且与其他作者之间的合作联系也较为显著;除此之外,其他作者的中介中心性均不显著,都为 0,表明该研究领域的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关联性较差,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圈与合作网络。
为了了解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机构,以及不同研究机构之间在学术上的合作程度和发文贡献,在CiteSpace软件中设置作者合作分析,选择研究机构作为节点类型,运行软件后生成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和发文频次表,见图3和表2。
图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 网络图谱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中节点的大小表示研究机构发文量的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研究机构间的共现关系,而网络密度则表示各个节点之间的紧密程度[12-13]。由图3可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机构共现有329个节点,61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01 1,说明该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并不明显,非常分散,相关研究机构间合作很弱,基本各自独立研究;该研究领域合作最频繁的研究机构为同济大学,而其他大部分研究机构并不活跃,鲜少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仅局限于本单位内部或个别研究机构合作,跨区域合作更是少之又少,使其研究深度与广度受到局限,这与表1得到的作者朱合华与其他作者间的合作联系较显著的结论相符。同济大学作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最权威的科研单位,学术影响力大,其研究方向涵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建筑与法学等,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团队,表1中的高频作者朱合华、束昱、彭芳乐、刘春彦均来自于同济大学的不同专业,各团队之间可以更好地互通协作。
表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机构的发文频次表
由表2可知:发文频次前十二的研究机构中,位于前列的分别是同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和解放军理工大学,而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发文频次较多的学者朱合华、束昱、陈志龙分别是同济大学和解放军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这也说明了核心作者与核心研究机构的一致性;其次,从研究机构类别来看,高校和设计研究院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阵地,随着城市地下空间智慧规划[14]以及信息化建设,研究主力开始从院校向工程设计研究院甚至一些建筑或规划公司转移,如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探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慧龙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从研究机构所处的地域来看,排名靠前的研究机构基本来自华东的上海和南京,说明上海市的快速发展促进当地主力院校开始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并带动周边城市南京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领先的地区,使其研究氛围浓厚、文献产出量高、研究机构合作也相对较多。
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机构区合作网络还相对分散,30年以来的研究还未形成一个整体的群簇结构。整体来看,该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机构之间交流合作较少,缺乏合作研究,尚未形成较大的研究规模,而且合作力度较大的研究机构往往处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学校中,跨区域合作仅限于具有相同学术背景的研究团队,比如陈志龙与束昱团队。由此可见,未来该研究领域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空间还很大,特别是该研究领域交叉学科的合作有待加深加强。
关键词是对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了时区视角共现图谱,识别城市地下空间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路径,从时间维度上反映知识演进,清晰地展示出文献更新及其相互影响[15]。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清晰、准确地把握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3.1.1 研究热点演化分析
在CiteSpace软件中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节点类型为“Keyword”,阈值采用Top N,网络裁剪选择 Pruning Sliced Networks,网络中节点采用年轮树显示,绘制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关键词的时区视角共现图谱,如图4所示。
图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关键词的时区视角 共现图谱
由图4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热点的演变路径与其开发实践历程密切相关,从早期以市政工程为导向的单一地下工程建设,到综合性的复合利用,再到以地下交通为主导的网络化发展,最后到打造立体化生态城市,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领域与学科也从最初的土木工程为主,发展到涵盖建筑、交通、管理、规划、计算机、法律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可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关键词的演化过程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90—2002年):这个阶段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城市地下空间、人防工程、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施工改造等。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功能为人防工程、市政管线以及平战结合的地下商业街,整体功能单一,规模较小[16],研究的关注重点侧重于土木工程方面的开发技术问题。自1997 年原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后,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才开始有了明确的方向,从单一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建设转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综合性复合利用[8]。
(2) 第二阶段(2003—2014年):这个阶段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地下空间管理体制、规划、产权与立法、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下管线、地下空间设计等。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网络化布局。特别是自2003年原建设部发布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功能也逐渐向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和地下综合体方向发展[17]。虽然这个阶段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需求旺盛,但相关立法与规划却相对滞后。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出台前后,学者们加大了对城市地下空间权的关注,涌现出王利明[18]、梁慧星[19]、Zhang等[20]从立法、法律制度及产权不同角度对城市地下空间权进行探讨。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不仅是空间与技术问题,也是规划与协调问题。针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早期的盲目开发导致其规划与管理的无序性,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智慧规划[14],并提出地下红线、地下规划留白[21-23]等理念;同时,也有学者对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模式与体制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24-25]。
(3) 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这个阶段的高频关键词主要有土地立体利用、综合管廊、地下车库、地下空间评估、三维地籍等。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城市发展从向地下要空间到更注重生态化与宜居度,加之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也更加数字化与智慧化。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这一阶段我国综合管廊以及地下车库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将城市地下空间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后,综合构建城市空间三维立体化体系、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被提上日程,三维地籍以及基于智慧城市的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开始成为热点,同时许多新的理念和观点也被相继提出,如TOD模式[26]、LADM 模型、站城一体化[27]、BIM及物联网技术[28]、GIS[29]等信息技术都被引用到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
3.1.2 关键词聚类分析
根据关键词的不同特征,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使用CiteSpace软件中的Clustering功能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从关键词中提取聚类名称,得到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关键词的聚类网络图谱[30],如图5所示。综合比较,选用CiteSpace软件中提供的LLR算法进行聚类主题提取,并按照Citespace提供的聚类方法完成聚类后,选择K(按照关键词提取聚类指标),最终得到19个聚类。
图5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关键词的聚类网络图谱
根据网络结构和聚类清晰度,一般认为聚类分析可依据模块值(Q值)、平均轮廓值(S值)来评价知识图谱的绘制效果,Q值、S值均在[0,1)区间内,当Q>0.3、S>0.5时,认为该聚类是合理的[31]。本次聚类的Q值为0.611 4、S值为0.611 5,说明聚类程度较好,有研究意义。结合样本文献的解读,可以从“地下工程”“地下空间评估”“地下空间权与立法”“地下空间管理与规划”和“地下空间信息技术”五个方面对聚类关键词进行概括和阐述:
(1) 地下工程研究。聚类#2“综合管廊”的相关研究是2015—2018年我国城市地下工程研究的热门话题。综合管廊的建设是保障城市运营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行政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32]。伴随着智慧城市的推进,如何建立一体化管网数据库及构建智能的管理管廊平台,实现与智慧城市的对接,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而聚类#4“安全管理”、#6“施工技术”和#9“人性化设计”也是综合管廊研究衍生出来的热点。此外,在城市地下工程研究领域,学者们也对地下市政[33]、地下物流[34]等建设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2) 地下空间评估研究。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是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前提。聚类#8“资源评估”的相关研究是地下空间资源评价的部分内容,目前地下空间评估研究内容包括价格评估[35-36]、综合效益类评估[37]、环境资源类评估[38]、灾害类评估[39]等,评估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40]、三维评价方法[41]、模糊综合评判法[42]等。
(3) 地下空间权与立法研究。土地的立体利用,必然会带来土地权利观念和立法模式的转变。聚类#11“产权”、 #12“地籍管理”、 #19“三维部署”这三个关键词是我国近期地下空间权与立法研究的热点。土地利用从平面转向立体,导致三维地籍为核心的土地立体化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三维地籍的使用和地下空间确权,可以表达出地面、地上和地下三类空间的分布与利用状况,并记录各个空间的拓扑信息,为后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高效的信息[43],同时也能为不断涌现的地下车库权属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4) 地下空间管理与规划研究。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步较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政出多门以及地上地下“两层皮”、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滞后等诸多问题并存,给其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聚类#13“行政管理”、#14“管理规定”、#15“总体规划”这些关键词说明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地下空间管理体制的构建,如上海市建立了城市地下空间管理联席会议[44]、珠海市建立了联席会议+人防牵头的管理模式[45]、杭州市成立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领导小组[46]等。同时,从2014年“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开始试行到2019年的全面启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如何与总体规划衔接融合也是近期研究的热点之一。
(5) 地下空间信息技术研究。在地下空间信息技术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管理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47]。聚类#5“GIS”、 #10“信息化”、 #17“点云”等是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研究的重点,除此之外,大数据云管理、VR/AR三维可视化、土地管理领域模型(LADM)等新方法的运用,也便于提升城市地下空间建造认知效率。
通过对关键词的突现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动向。关键词的Burst值(即突现值)越高,则表示该关键词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过共现频次激增的情况,是研究前沿的“脚印”[48]。通过参考该关键词的持续时间,可以得知某个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可为预测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指引。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突发性检测的具体参数选择如下:节点类型设置为“Keyword”,术语提取采用“Noun Phrases”,阈值K取30。通过突发性检测,得到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关键词的突现图谱,如图6所示。
图6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关键词的突现图谱
由图6可以看出:
(1) 2010年之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呈现出关键词密度高、讨论主题多元化及专门化的特点,既有“立法”“信息化”“规划”“安全管理”“地下空间资源”等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某一方面相关的新热点,也有“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等开发理念方面的内容,其中“城市更新”关键词突现值超过10,表明在1990—2004年对该关键词的研究较多,并在之后也衍生出了“规划留白”“地下红线”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理念。
(2) 2010—2017年,从突现词的影响周期来看“综合管廊”“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些突现词的影响时间最长,这也和国家政策导向密不可分。首先,随着2014年我国《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以地下市政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综合管廊建设,包括综合管廊、工程技术、智能化监管运维及安全保障[49-50]依旧会成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热点问题;其次,随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的提出,如何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如何构建城市地下空间三维信息平台、从立法层面明确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部门和机制、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等依然会是未来几年地下空间研究的重点。
(3) 2018年至今,“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作为新的研究热点正在迅速上升。在这期间,强度最高的关键词为“适宜性评价”,这是因为深地资源的开发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大战略之一,地质环境的探测以及客观评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是深地资源开发的前提和依据,而且随着“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的提出,构建立体城市交通网络、构建地下物流系统以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开发地下空间智慧管理平台都是实现城市智能管理与运营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将是今后地下空间研究的热点。
随着“决战深部”“智慧城市”“多规合一”和“城市双修”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及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未来的研究方向更需要交叉学科的深入和技术方法的创新,交叉学科的研究主体也逐渐得到重视并日趋多元化[50]。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1) 地下工程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2017年“城市双修”与2020年“双碳”战略的提出,指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在未来的开发过程中必然走向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模式。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下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的绿色化。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能更好地节能、节材、节地、节成本,净化环境并提高整体综合效益,如一些新能源技术、地热利用技术、能源隧道等。二是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设计会更加人性化和生态化。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物理环境的逐步饱和,地下作业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备受关注,地下空间物理环境设计以及心理环境影响评价和优化方法是影响城市地下空间质量的重要因素,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2) 地下空间的智慧化和集成化发展。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三维建模、物联网、AI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将沿着智慧化与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其中,城市地下空间的智慧化主要体现在智慧设计、智慧规划、智慧施工和智慧运维几个方面,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构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平台,从而实现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目前,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是加强城市地下空间智慧化建设的一种新途径和趋势,也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该技术实现的仿真与预测推演功能可为城市地下空间运维管理者提供更高效、便捷以及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城市地下空间的集成化主要体现在横向、纵向以及功能集成化发展。横向集成化发展,主要是城市地下空间平面维度上实现多功能复合利用;纵向集成化发展,主要是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功能集成化发展,主要是城市功能一体化集成,即将统一地块内的商业、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城市功能进行集成化管理。
(3) 深地资源的分层化个性化发展。根据《2021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的统计可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苏州和青岛,整个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呈现“三带三心多片”的总体发展格局。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主要在浅层,随着决战深部、打造地上地下两个国土战略的提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更加充分地利用深地资源,向次深层和深层发展。具体而言,按照深度将城市地下空间垂直划分为浅层(0~15 m)、中层(15~40 m)、次深层(40~60 m)、深层(60~100 m)4个层次[17],并进行功能分区,将商业、交通、市政、管廊、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分层布局。同时,由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地下地质结构和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应结合当地气候类型、地质条件、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城市的延伸方向对城市地下空间实行个性化开发。因此,如前所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作为新的研究热点正在迅速上升。
(4) 地上地下的一体化与综合化发展。“一张图” 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远景目标被写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这也意味着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应该与地上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协同设计、统筹规划,真正做到城市立体空间协同发展,同时强化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融合性。未来更多的城市将以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强调水平与垂直方向的纽带作用,并以“站城一体化”枢纽建设为契机,实现轨道交通路网与城市地下地上空间深度融合发展。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如TOD模式、多业态融合及综合发展模式等都将成为研究热点。地上地下一体化将解决部分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孤岛”的问题,真正做到“一张图”管理一座城市。由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逆性,因此在构建三维立体城市时,应参考地上“规划留白”的理念,留足后续发展空间。
本研究运用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中与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有关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的知识图谱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地下空间相关研究的现状。通过对文献数量的时序分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以及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 通过文献数量时序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2005年以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受政策导向的影响,2005—2009年期间,涉及城市地下空间权与立法方面的发文数量较多;2015—2018年间与轨道交通、综合管廊以及地下车库相关的文献数量保持稳中有升的增长趋势。
(2) 通过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分析,发现发文量多的作者与活跃度高的研究机构贡献率一致,即朱合华、陈志龙作者和他们所在的同济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在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内最活跃,且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但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各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交流,而且连接强度较强的研究机构往往处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学校中,跨区域合作仅限于具有相同学术背景的研究团队,交叉学科的合作有待加深加强。
(3) 通过对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阶段性特点,且与其开发实践历程密切相关,研究热点的演变路径大体经历由单一的地下土木工程方面的开发技术问题—集规划、产权与立法、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的地下综合体方向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等高科技的城市地下空间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三个阶段。城市地下空间的研究领域与学科也从最初的土木工程为主,发展到涵盖建筑、交通、管理、规划、计算机、法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
(4) 通过研究前沿分析可知,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研究方向更需要交叉学科的深入和技术方法的创新,深地探测技术、立体交通网络、地下物流系统、地下空间智慧管理平台的开发以及地下空间心理环境评估都是未来的研究热点。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将朝着以下4个方向发展:①地下工程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②地下空间的智慧化集成化发展;③深地资源的分层化个性化发展;④地上地下一体化综合化发展。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虽然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理论落后于实践,为适应未来城市地下空间更加生态化、智慧化、深层化与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应更加侧重于相关学科的融合、综合协作技术的应用、统筹规划与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具体建议如下:
(1)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融合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涉及的领域广泛,未来跨学科、跨领域的特质越发显著。现有的研究团队需要加强跨区域、跨学科合作,开展多学科协作与协同创新,在促进学术研究交融与深化的同时,推动学科发展,重点培育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在该领域的研究团队,并注重该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2)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数字化与智慧化建设水平。依托智慧城市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搭建城市地下空间智慧平台,实现精细化管理,为数字中国提供技术支撑,并形成一整套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关键技术,早日实现地下空间智慧建设。
(3) 设立统一的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机构,统筹规划。为实现“一张图” 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远景目标,应设立城市地下空间专门管理机构,构建相关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同时要重视城市地下空间智慧规划,以“人机共智”为目标推进数字技术与地下空间规划的进一步融合。
(4) 积极探索绿色建造技术,实现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下,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地下工程中的绿色建造技术,采用环保材料和新技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城市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升环境品质及人的空间体验。
(5)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构建科学、可行的地下空间法治保障体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应加快完善城市地下空间的立法及顶层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同时加快推出城市地下空间相关的技术规范,包括规划、设计、施工、环保等各方面,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管理提供有效的立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