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光裕,陆丹云
(国防科技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9)
译者行为批评领域关注译者行为与文本质量的双边关系,但对两者质量评价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译者行为评价观。周领顺基于翻译内、外视角提出了译者行为批评模型,并指出“该模型是一个可以不断范畴化的理想模型”,需要不断细化。[1]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言,如何有机整合译者行为理论相关要素,如评价路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分析工具等,发挥译者行为批评对译者及文本研究的助推作用,仍需进一步讨论。鉴于此,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主要理论工具,梳理译者行为的评价参数,尝试构建适用于译者行为理论的评价分析模式。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作为翻译批评领域的补充,是对具有主体性意识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可描述、有规律可循的行动进行研究的翻译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其一,明确了翻译内、翻译外分野。其中,翻译内主要涉及译内语码转换等问题,翻译外主要涉及译外社会活动等问题。
其二,提出了“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在该连续统中,译者语言属性强,便会指向作者/原文端,倾向于求真;社会属性强,便会指向读者/社会端,倾向于务实。译者始终在连续统两端之间,努力保持平衡,以实现较佳的译者行为。
其三,关注译者的“语言性”与“社会性”。运用求真度、务实度,描述译者“语言求真”及“社会务实”的程度,并在两者的基础上建立主观评价量表来衡量译者行为的合理度,从而保证翻译批评更加客观。
其四,将务实分为“社会性”务实与“社会化”务实。“社会性”务实属于译者翻译时正常的自然表现,“社会化”务实则从属翻译范畴外的“超务实”,此时译者变成“非译者”,其“社会化行为”常常不受连续统评价模式的约束。
其五,基于“连续统”的科学方法,提出了译者行为批评原型,明确了翻译内部文本因素、翻译外部目标与环境因素的分析方向以及最终达到译者“认知平衡性”的研究目标。
其六,在译者“语言性”“社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关注其“人本性”,更加关注译者本身,使理论研究更加全面。[2]
目前,学者对译者行为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内外分野视角、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学者们对理论工具的使用逐步趋于熟练,并能够在研究对象上进行拓展、深化。随着译者行为研究的不断发展,上述研究方式趋于僵化,并暴露出研究缺陷。内外分野视角研究中,翻译内强调译者的“语言性”,翻译外强调译者社会化后的“务实性”,研究者在理论运用过程中极易忽略译者主体性维度。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具有多重身份,如原文读者、译文写作者、译文读者、文本校对者、文本批评者、出版协调者等。并非每种身份都可以在翻译内、翻译外贴合。译者在翻译活动群体中居于中心地位,需要有“译者层”来丰富研究维度。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研究主要强调译内层面,在“务实”层面主要强调社会性“务实”维度,而译外的社会化“务实”因为译者转向社会而变成“超务实”,进而“摆脱连续统评价模式的约束”。近年来,部分学者急于运用连续统评价模式进行研究,而不对其运用范围深入理解,导致在运用时出现译内社会性“务实”、译外社会化“务实”理念不清,进而发展成为“一揽子务实”。这使“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工具泛化,还可能以讹传讹,阻碍理论的发展。在译者行为范式中,“求真”与社会性“务实”维度已有较好的运用。因此,笔者将对译者行为社会化“务实”、“译者层”维度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操作的译者行为评价模式。
“务实”分为社会性“务实”和社会化“务实”,“社会性”和“社会化”之别反映的是“翻译内”和“翻译外”之异。所谓社会化“务实”,即译者摆脱狭义的“译者”身份而转向“社会人”后,从社会、文化等方面考虑翻译,并为达到文本外效果而调整译文的行为。社会化“务实”维度发展较晚,在“文化转向”后受到译学界的广泛关注。图里不再孤立地研究原文与译文的关系,而将二者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以目的语视角探寻译文本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指出“当语言层面问题与意识形态和(或)诗学规范问题发生冲突时,后者往往会胜出”[4]。韦努蒂从文化霸权角度探讨了译者介入的影响,在《译者的隐身》中认为归化翻译源自欧美等地对自身文化的“自满情绪”,而“这种自满情绪可以毫不夸张地描述为在国外的帝国主义和在国内的排外主义”。[5]
上述理论皆是从社会文化范畴审视外部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广义上的译者会拥有不同的身份,其中包括“非译者”,其行为也并非均是翻译活动,也可能是与其相关的社会活动,从而变成“超务实”行为。任何作品都有其所属的领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该领域的影响,并逐步走向“社会化”。因此,从社会外部审视翻译,探讨翻译外部社会化“务实”,能够丰富译者研究的维度,对全面、客观地研究译者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行为”是指译者为达到翻译目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协调翻译内外并最终完成翻译任务的一系列行动。通过上文对译者行为评价参数的梳理,我们发现对译者行为的研究走过了“求真”、社会性“务实”的翻译内阶段及社会化“务实”的翻译外阶段。两阶段皆为译者行为研究做出贡献,但均在各自领域暴露出缺陷。翻译内从经验式、点评式的古典译论模式走到了科学主义视野下的语言学范式,该语言学范式将翻译视为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译者只需熟练运用便可以掌握翻译规律,从而变为“编码”与“解码”的机械化操作。翻译外文化研究范式不断走向极端,对个体的差异性以及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过度解释,在推动翻译独立研究的进程中模糊了与其他学科的界限,陷入了泛文化批评的沼泽。外部因素的影响终究要回归到语言层面的主体研究上,但不是回归传统的语言学范式,而要关注进行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
译者的“行为”维度介于翻译内、翻译外的中间层面,突出了译者的“人本性”特征。“‘人本性’是译者行为研究和研究者共有的属性,这是基于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执行者而使翻译活动充满复杂性来认定的”。[3]对于译者“行为”的评价,我们可以用“行为度”来衡量。将译者的“行为度”纳入译者行为理论开启了翻译研究的“人本”路径,“这是将翻译看作社会活动,充分考虑了翻译、译者等不同身份的人、环境等一切因素所造成的翻译活动的复杂性”。译者行为理论进入“行为”阶段,能够丰富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译者层”的介入拓展了译者行为的理论内容,提升和改进了研究方法,开阔和深化了译者行为评估的理论视角。
“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为译者批评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工具,但其主体仅包含译者“求真”及社会性“务实”,将社会化“务实”视为脱离译者身份的“超务实”。而此时“社会化”的行为主体所做的行为仍然围绕翻译活动展开,其身份也始终为“译者”属性服务。因此,从宏观角度讲,此时围绕翻译开展译外社会活动的主体仍能称之为“译者”。在连续统评价译者行为的合理度中,该合理度评价标准更多地关注译文的“求真度”与社会性“务实度”,虽然评判中也会衡量译外效果,但并没有将超出文本外的因素作为重点考虑对象。“如果翻译批评对象不单是文本的转换,还包含原作、翻译发起人、译者、译文接受者或使用者,甚至译作的文化功能等,那么批评模式与标准必然随评价对象而改变”[6]。在进行翻译内语言层的规律性研究时,也需要强调社会外因素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将“微观”语言层、“宏观”社会层结合起来,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译者的翻译行为。
“中观理论是衔接宏观理论和微观技巧的桥梁,是贯彻宏观理论的手段”。[7]译者作为“中观”译者层的执行者,是连接与协调翻译内“微观”语言层和翻译外“宏观”社会层的纽带与桥梁。为全面研究译者行为,要将翻译内、译者、翻译外同等考量,即从译者的社会性、人本性、语言性三个视角对译者行为作出评价。目前,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具体评价译者行为的路径,本研究欲构建“求真—务实行为”评价模式,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以下简称《维和》白皮书)为客体,通过五级评定指标“差、较差、一般、较好、好”对文本展开实例研究,其过程包括个3个流程、8个步骤(图1)。限于篇幅因素,本文仅以译者层为例进行分析。
图1 “求真—务实行为”评价模式
此次白皮书译者团队共6人,均具有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背景。3名译员从事外交与国际合作方向研究,其余译员从事军事翻译方向研究,且均在外宣翻译领域工作十年以上,有着丰富的国际传播经验。笔者访谈的何星教授本硕博专业均为外国语言文学,毕业后在国际关系学院从事维和方向的教学工作,并多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008年任联合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特派团司令部工兵处长,2014年任非盟—联合国混合行动司令部副参谋长,2018年任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战区司令。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维和学和军事外交学。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的撰写、翻译、宣传解读工作。何教授语言功底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对国际传播、国际维和均有较为深入的见解。本文基于何教授的访谈及译者团队的相关信息,对“行为度”展开评价分析。
“行为度”是指译者在翻译行为中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以及协调翻译内外平衡性的参数。译者并非存在于真空中,其行为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衡。社会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的学科,翻译活动也不例外。鉴于此,笔者根据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以“场域”要素为依托,分析《维和》白皮书译者的“行为度”。
布迪厄[8]认为,高度分化的社会由大量相对自主的小空间组成,即由场域构成。场域是具有自身运转规则的社会空间,行为者一旦进入该空间,便意味着接受场域中的实践法则。由于翻译实践的复杂性,各场域间的渗透更加频繁。因此,必须考虑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译者不会仅存在于翻译场域,而且要在复合场域的作用下进行活动。何教授从事维和行动多年,作为一名职业军官,长期处于军事场域之中。与此同时,作为下发《维和》白皮书任务的翻译单位,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会根据国家政策对此次翻译任务进行引导与管理。译者不可避免地进入国家机构场域中。三种场域交汇处构成了国家实践翻译复合场域。在该场域下,翻译不同于语言转换活动。译者会受到国家政治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制约,使译者行为具有语言与政治的双重属性。国家机构的译者身份决定了其必然忠诚于自己国家的立场,并兼顾上级机构的翻译政策及相关流程。何教授十分认同此次翻译行为隶属国家实践翻译范畴的观点,强调在白皮书的国际传播中向各国阐述中国维和部队初心使命、阐明军队为世界和平出征的决心的意义重大。《维和》白皮书属于国家文本,其权威性、庄严性不言而喻。在翻译过程中,应以政治忠诚为宏观原则,突出传播过程中各国文化的对接,更好地为白皮书的国际传播服务。
本文运用布迪厄社会学场域理论对译者“行为度”进行评价分析。首先,译者处于国家实践翻译这一复合场域,并在该场域的作用下走向“制度化翻译”,符合政治性原则。其次,译者在长期的国家翻译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求真”的翻译策略,且能够在该原则下注重文本的可读性,符合平衡性原则。最后,译者在翻译各个阶段运用自身资源,使其相互发生作用,最终推动项目顺利完成,符合动态性原则。《维和》白皮书的译者行为满足“政治等效”三要素,并能够在完成翻译项目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行为度评价较好。
本研究基于译者行为理论,通过对“翻译外”“译者层”“翻译内”路径的梳理,提出了“求真—务实行为”评价模式。该模式以评价为中心,强调评价路径的多维性、评估工具的多样性以及评估方式的多元性,为译者行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该模式明确了译者行为批评既不能单独依据翻译学理论,也不能完全依靠社会学范畴,而是将两学科优化、整合,从而为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