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雷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反映了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要趋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是引领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要素,也是重构新型生产力关系、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对数字经济的实施建设提出明确的战略布局和行动指南,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引擎和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环节。
未来五年,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步入体系化推进的新阶段。一方面,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为中长期数字化建设指明方向,即“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另一方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的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将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与建设,在全局部署上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随着数字中国顶层战略规划体系渐趋完善,成渝地区这一长江沿线的重点城市群在西部大开发、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加持下,其极核带动作用将更加突显。近年来,成渝两地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治理为主线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为进一步构建高能级、高质量的数字经济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携手拓展新空间、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同培育新动能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挖掘空间。如何把握成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机遇期,我谈三个观点。
成渝地区较早在全国众多省市中推动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谋划数字经济发展,重庆和成都均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首批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其数字经济指数、大数据应用水平、数字消费力以及数字产业、数字政务、数字生活指数等均位居全国前列。在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排行榜中,成都和重庆分别列于第6位和第9位。
从区域性尺度看,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辐射能力持续扩大,逐渐呈现出“双核主导,多点发力”的良好态势与新兴活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近五年平均增速达到27.9%,数字化发展赶超态势显著,成都、重庆和绵阳形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金三角”,其他城市在5G、智能终端、跨境电商等数字产业领域逐渐形成特色化发展竞争力,并与成都、重庆“双核”持续深化联动,为成渝地区塑造新时期“数智”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成渝两地的异质性看,成都和重庆作为发展极核,在数字经济的支点布局上有所不同,呈现各自的特点。重庆的工业基础较强,拥有41个工业门类中的39个,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及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是主要路径之一。近年来,重庆数字经济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重庆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成都则以产业建圈强链构建数字化发展新生态,壮大数字产业规模,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快布局产业链。2022年,成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2779.51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4%,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占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重达64.3%。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四大类业态增加值均实现同比增长,数字技术应用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73.8%。大数据产业规模超过6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分列全国重点城市第3位和第5位,产业链布局覆盖各细分领域,基本形成较好的产业生态。
尽管成渝地区作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跑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取得了夯基筑台、聚势起步的亮丽“答卷”,取得了先行先试成效,积累了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成渝地区内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以数字经济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测算,长三角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而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0%左右,周边城市在数字化能力和水平上还存在较明显差距,除成都、重庆外,14个城市中仅有绵阳、德阳2市入围数字经济百强。在新型基础设施竞争力维度,相较于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更为活跃的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四川和重庆的新型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在31个省份中分别排第8位和第11位,位于“第二梯队”。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2.5万件,其中七成左右集中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这从侧面反映出成渝地区总体的数字经济创新能力还有较大提升潜力,双城经济圈内的大多数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和举措同质化明显,特色化、个性化不足,城市间数字化协同程度不高。
二是成渝地区数字经济的融合度还不够。这主要表现在成渝之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跨区协同发展程度不高,数字化对中小企业的融合度不足。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未完全形成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的交易机制,平台间的“数据壁垒”与企业间的“信息孤岛”难破,大数据架构体系不统一、标准规范不完善的弊端滋生出多种平台、多头管理、多重标准,制约了政务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跨区域高效流动,加大了中小企业数字化场景应用的推广难度,弱化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叠加赋能作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依然面临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和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的困境,“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现象普遍存在。
三是成渝地区数智人才缺口依然明显。数字经济的发展依靠创新驱动,数字化人才是根本。对比全国来看,成渝两地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北上广深”人才回流,但依然无法满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基础性、应用型人才的强劲需求。偏向研究型、劳务型的本地高校毕业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制造、元宇宙等数字化、智能化人才标准的差距依然突出。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数字化生产、运营和管理人才缺乏,应用型、操作型技术人员缺口也在扩大,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不足。
总体来看,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合作空间广阔,在研发、制造、消费、人才和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应紧紧围绕国家数字经济布局,聚焦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目标和任务,立足数字经济发展既有基础,加强协同共建,优化合作路径和机制,将双核联建走深走实,打造高质量数字经济圈。
一是深化区域性政策的有效衔接,筑牢高质量发展制度基础。双城数字经济圈的顶层制度设计依然需要立足成渝数字经济的比较优势,不断完善多层次、多链条的数字经济制度衔接机制与合作框架体系。聚焦重点、聚焦共性、聚焦共赢,发挥中心城市优势带动作用,深入推进“1+5”合作协议,强化成都与重庆主城区、成都都市圈与重庆都市圈的规划对接、政策衔接和功能链接。加快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在标准对接领域进行改革创新,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推动数字经济生产要素在两地双向流动与互惠共享,推动数字化改革向财税金融等领域延伸。
二是深化数据要素价值挖掘,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与数字市场环境。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数据要素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转化。一方面,要着力破除成渝地区之间各级和各部门之间存在的“数据孤岛”,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经济监测运行等方面推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治理体系和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另一方面,成渝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要围绕数据这一关键要素,谋划建设区域性、综合性、专业性的数据交易市场化运营路径,积极探索“交易机构+创新基地+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研究中心”五位一体模式,培育数据资产评估、大数据征信、大数据融资等业态,开展大数据交易市场试点和衍生品交易试点,打造高度开放、深度创新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
三是深化数字基建与产业布局融合,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同意成渝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复函》指出,成渝枢纽规划设立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要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扬优势、补短板,平衡好城市与城市周边的算力资源部署,做好与“东数西算”发展格局衔接,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注重结合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结构进行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延伸配套,前瞻布局元宇宙、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新领域新赛道。
四是深化与实体经济的创新融合,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性的现代产业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数字经济的部署内容放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部分中。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形态,与实体经济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叠加在其他产业之上并联式发展。要坚持把数字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服务好实体经济。一个是以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为具体载体,构建数字产业发展体系,协同发展大数据、先进计算、数字内容、区块链等领域,打造数字产业创新应用场景,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另一个是推进产业链数字化,纵深推进工艺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供应链等生产性服务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五是深化产学研融合,构建“数智”人才培养体系。着眼成渝地区“数智”人才供需,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围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切实需求,探索成渝政府共建、企业高校共同参与的新型“数智”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培训实训、考核评价、技能鉴定、职称评定等方面构建相适宜的联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