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关中文学景观探析

2023-02-11 18:34王渭清赵磊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凤翔东湖苏轼

王渭清,赵磊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公元1061年,苏轼到任凤翔签判,标志他仕宦生涯的开始。在3年任期中,苏轼共创作了139 首诗歌①苏轼在凤翔任上创作诗歌139 篇是以其在关中的具体行迹统计的(包括其调任后返京途中未过函谷关的作品)。据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一册)(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其中写景纪游诗97 首,约占总量的70%,足见诗人对关中自然、人文景观的喜爱。这些自然、人文景观正是苏轼创作的“江山之助”[1]。据曾大兴先生定义:“文学景观,全称文学地理景观,就是指那些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景观……简而言之,所谓文学景观,就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2]在此,不妨将苏轼签判凤翔时期创作的相关景观称为苏轼关中文学景观。苏轼关中文学景观主要集中在关中西部地区,覆盖京兆府、华州。现在,通过苏轼诗文全面考察苏轼关中文学景观,还原苏轼关中行迹的地理空间,可以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管窥苏轼任职凤翔期间的文学创作活动,挖掘苏轼赋予这些景观的文化内涵,为重新认识、发掘这些文学景观提供帮助。

一、苏轼关中行迹所涉景观概述

苏轼诗歌中所见苏轼关中行迹涉及凤翔府下辖凤翔、宝鸡、虢、郿、岐山、扶风、盩厔7 县,京兆府下辖长安县、临潼县、鄠县,华州下辖华阴县,共提及景观52处②本文苏轼总游览数目,具体时间段的游览天数,游览景观数目、名称、存毁情况等数据均据《苏轼全集校注》(第一册)卷三、卷四、卷五统计而来。所引地名以当时地名为准。。这些景观一部分是苏轼直接主持创建或受苏轼题咏、影响的新生景观,一部分则是因苏轼游赏、题诗作文而增值的已有景观。

(一)缘于苏轼的新生景观

1. 苏轼主持修建的景观

苏轼治理西湖,留下了“西湖长”的美称,而疏浚东湖尚早于治理西湖。据《乾隆凤翔府志》记载:“东湖:东门外,苏文忠公引凤凰泉水潴成。”[3]43凤凰泉在“(凤翔)城西北水分二支,一自城北转东,汇为东湖。”[3]30苏轼引凤凰泉水,并借助凤翔西北高而东南低的地利优势修成东湖①其事当不晚于《凤翔八观》汇编。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一册)认定汇编时间在嘉祐八年(1063)春,因此苏轼疏浚凤翔东湖的时间应在此之前。考虑到苏轼于壬寅二月出差,所以苏轼修东湖当在壬寅二月也就是嘉祐七年(1062)二月到嘉祐八年(1063)春之间。,随后便写诗称颂:“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②本文所引苏轼诗除注明文献外,均引自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第一册),不再另外标示。将东湖景观与自己的家乡相比,可见其喜爱之情。东湖由苏轼修筑,经苏轼描写,具备了人文属性和文学属性,成为文学景观。此后,不断有人吟咏东湖。明代李贞《东湖》诗云:

凤鸣楼下竹亭前,菡萏双头各斗妍。对舞秋风惊渚鹤,相依月夜笑婵娟。蓬壶浪说千年树,华岳今开十丈莲。好取奇葩献圣主,岂容骈首老江边。[3]492

也有不少苏轼的继任者对东湖进行扩修治理,最终使东湖变成拥有内外二湖,桥、廊、榭、亭、台、楼、阁等建筑兼备的人文胜地。

这些建筑中尤以喜雨亭最为出名。此亭原为苏轼在其住处修建的北亭③北亭就是喜雨亭,参见张文利《苏轼在关中》,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 页。另据《乾隆凤翔府志》(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3 页)载:“旧府判厅舍,苏文忠公建。《名胜志》:‘东坡以斗酒易牡丹一丛,花大如斗,在莲池亭北,今废。’”而苏轼《次韵子由岐山下诗》序载“:予既至岐下逾月,于其廨宇之北隙地为亭……又以斗酒易牡丹一丛于亭之北。”(见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一册),第224页)所以莲池亭就是北亭,亦即喜雨亭。。苏轼曾为亭写诗道:“谁人筑短墙,横绝拥吾堂。不作新亭槛,幽花为谁香。”当亭建成之际,凤翔久旱逢雨,苏轼将亭更名为“喜雨”,并写下了著名的《喜雨亭记》。现在喜雨亭已移至东湖,成为东湖景观的一部分。

2. 苏轼题咏的新生景观

凌虚台是苏轼上司陈公弼修建。兴建之初陈公弼命苏轼作记一篇,便有了著名的《凌虚台记》。在这篇记中苏轼言道:“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4]350并在结尾时指出“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4]351。含有对陈公弼修建凌虚台的讥讽。这原是因为二人早有嫌隙:陈公弼到任凤翔后屡次批评苏轼,对苏轼起草的公文也多有改动,所以苏轼对陈公弼也不太尊重,还创作《客位假寐》一诗挖苦讽刺。但是,《凌虚台记》写成后,陈公弼一字不改,当即命人镌刻于凌虚台上。在苏轼了解到陈公弼对他的折辱原是为了磨炼他的心性时,才幡然醒悟。随后在凌虚台落成的仪式上,苏轼写下了《凌虚台》诗,全诗一改《凌虚台记》的讽刺之意,充满颂美之情。凌虚台虽然不是由苏轼主持修建,但正是他写下的一文一诗让凌虚台名扬天下。同时,他与陈公弼的事迹也为凌虚台增添了文化内涵,使凌虚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景观。

3. 纪念追慕苏轼而新生的景观

苏轼在游终南山南溪时,曾写下《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其名。予欲迁之少西,临断岸,西向可以远望,而力未暇,特为制名曰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一诗。诗题提到的会景亭,远在盩厔田峪河,早已荒废。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凤翔知府傅世炜于东湖东部建会景堂一座[5]135,方使后人可以一睹风貌。

苏轼离任凤翔签判后,人们为了纪念苏轼在凤翔的功绩,修有苏公祠④凤翔东湖苏公祠最早应在明朝修建。参见李万德《苏轼与凤翔东湖》,宝鸡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编《苏轼凤翔研究论文集》(内部资料),1990年,第177页。。此祠也不断为历代诗人歌咏。明朝朱宗良《苏公祠》诗云:“西蜀藏名士,东湖托隐居。野云寒织屦,春雨晓栽蔬。心为踰垣苦,才宁济世疏。悠然江海外,不报故人书。”[6]表达了对苏轼的仰慕之情。苏公祠现在也位于东湖景区,成为东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扶风地区有一座天和寺,苏轼携全家前去游玩,并写下了《扶风天和寺》,诗中云:“远望若可爱,朱栏碧瓦沟。”后人便根据此诗,在天和寺所在飞凤山上修建远爱亭用以纪念[5]138。除了以上与苏轼具有可靠关系的遗迹外,关中地区还遍布同武功县的碾盘街一样因苏轼传说形成的遗迹①相传嘉祐年间,苏轼出行路过武功,突遇大雨,见武功东街道路泥泞,便施计张贴告示,书曰:“本县急需旧碾盘一个赏钱十贯。”结果许多商贾抬来碾盘,苏轼只要了一个。原来众人理解为“本县急需旧碾盘,一个赏钱十贯。”而苏轼的解释是“本县急需旧碾盘一个,赏钱十贯。”众人无奈,又加之碾盘太重,便随地放置,由此铺好了街道。这便是武功县碾盘街的由来。其实这件事于史无载,不过是民间传闻,但足见苏轼的影响力之大。(参见武功古城建设管理委员会所立碾盘街碑,2019年9月立。)。这些因苏轼产生的文学景观通过自身具有的文学、文化内涵,生成了极大的文化价值,增强了关中地区文化的影响力。

(二)因苏轼游赏而增值的已有景观

苏轼担任的签判一职,“掌裨赞郡政,总理诸案文移,斟酌可否,以白于其长而罢行之”[7]。苏轼公务虽然繁杂,但却可以借外出工作考察的机会游览关中景观。这些关中景观虽然不为苏轼修建,但因苏轼的游赏而平添了文学和文化内涵。在任职凤翔府的3年时间里,苏轼总共出游74次。74次游赏活动中,多处文学景观苏轼反复游览,这促使诗人天性与关中文学景观相结合,推动关中文学景观内涵的增值。

1. 凤翔县文学景观

凤翔府府治凤翔县共有文学景观8 处②8处分别为孔庙、真兴寺、普门寺、开元寺、天柱寺、李氏园、秦穆公墓、大老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下旬,苏轼到任凤翔府后,便立即前往孔庙参观石鼓。他写诗道:“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面对先秦遗物,苏轼心怀敬意,反复观摩,写出了石鼓及石鼓文的古朴厚重。同时又能从石鼓遗迹生发出兴衰之叹:“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反映其卓越的见识,亦可见苏轼高超的鉴赏能力。

2. 宝鸡县、虢县文学景观

宝鸡县的文学景观共4处③4处分别为鸡岭、龙宫寺、大散关、斯飞阁。,虢县文学景观共3处④3处分别为磻溪石、曾阁、青峰寺翠麓亭。。值得注意的是宝鸡县与虢县的文学景观基本上都是苏轼祷雨途中所见。嘉祐七年(1062),苏轼祷雨结束后,放松闲游,游览中他登上宝鸡斯飞阁远望,题诗云:“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写出了斯飞阁下古陈仓的风光。再比如嘉祐八年(1063)七月,苏轼因天旱无雨出祷磻溪,磻溪中的磻溪石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晚上苏轼就在磻溪边的曾阁休息,他写诗云:“深谷流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虽然无心观景,但是写出了曾阁的清幽环境。

3. 郿县、岐山县、扶风县文学景观

郿、岐山、扶风三县苏轼共游历景观8 处⑤其中郿县景观5 处,分别为郿坞、太白山、崇寿院、蟠龙寺、怀贤阁;岐山县2 处,分别为五丈原、周公庙;扶风县1 处,为天和寺。,虽然较少,但这些文学景观都非常有名。嘉祐七年(1062)二月,苏轼前往减决囚禁途中经过郿县太白山,写诗云:“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惊叹于太白山的雄伟。同时此行也让苏轼认识到太白山求雨灵验,“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所以此后为了祷雨,苏轼经常前往太白山,还写下了《太白词》5首。

嘉祐八年(1063)在岐山县,苏轼站在诸葛亮曾经驻兵的五丈原边,抒发感慨,“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表达对诸葛亮的惋惜之情。九月因与陈公弼不和,苏轼索性往终南山溪堂读书,并前往游览了扶风县周公庙。在周公庙苏轼瞻仰古迹,感慨万千,遂云:“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梦不得见而游周公故地,满是崇敬、欣喜之情。

4. 盩厔县文学景观

盩厔县是苏轼游览关中景观最多的地方,共17处①17 处分别为司竹监、太平宫、南溪、南溪溪堂、楼观、大秦寺、延生观、玉真公主堂、黑水谷、仙游潭、中兴寺、仙游寺、玉女洞、马融石室、避世堂、受经台、姚氏山亭。。这不仅是由于盩厔名胜古迹众多,更是因为盩厔景观与苏轼天性自由的一面不谋而合。

嘉祐七年(1062)由于苏轼祷雨成功,天降甘霖,苏轼便前往太白山谢雨,谢雨后苏轼得以闲游盩厔。在仙游潭中兴寺,苏轼参观玉女洞和马融读书室,描摹此处清幽环境“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在楼观台苏轼借楼观古迹兴发盛衰之感,云“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诸如此种游赏诗作,均反映了苏轼高超的景观鉴赏水平。

嘉祐八年(1063)三月苏轼再次出游盩厔终南山,写道:“去年新柳报春回,今日残花覆绿苔。”这是一次没有公务烦扰的出游,苏轼尽显轻松。“古琴弹罢风吹座,山阁醒时月照杯”,道出了其内心的闲适。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是苏轼任职凤翔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十二月,苏轼奉命出差盩厔司竹监,目睹了园中烧苇、捕猎的盛况。在享用了山野美味之后,苏轼心情大悦,写下了《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一诗。诗中先写烧苇草“官园刈苇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红霞”,极言火势之大。紧接着写捕猎盛况,先写野物之多,次写捕猎之状,最后盛言野味之佳。全篇以“酒酣上马去不告,猎猎霜风吹帽斜”作结,全然一副洒脱姿态,与整首诗所写之景、事相呼应,正合纪昀“通体遒紧,无一懈笔”[8]450之评价。

5. 长安县、临潼县、鄠县文学景观②长安县景观3处,为石林亭、逸老亭、中隐堂;临潼县景观1处,为骊山;鄠县景观1处,为渼陂湖。

苏轼曾四次游历京兆府,第一次是上任途中路过,与好友刘敞相会长安,写诗描写了刘敞所购“石林亭”。第二次是有事前往长安,顺便应友人邀请参观了薛周逸老亭和王绅的中隐堂。第四次是返京途中游临潼县的骊山写下了《骊山三绝句》,盛赞骊山风光的同时感叹世事兴衰。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次,苏轼与好友泛舟鄠县渼陂湖上,一睹“渼陂”风采。后来友人又送来“渼陂鱼”,苏轼便写诗赞道:

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紫荇穿腮气惨凄,红鳞照座光磨闪。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

这里不仅体现出鱼意象的“自然生态之美”[9],还尽显苏轼老饕本性。

6. 华阴县文学景观③华阴县景观2处,为华山、潼关。

凤翔任满后,苏轼启程返京,路过华阴县,留下了他描写关中胜景的最后诗作《华阴寄子由》。诗中写道:“三峰已过天浮翠,四扇行看日照扉”,言及华山和潼关之形胜。三年任期一朝任满,带着凤翔任上的磨炼以及满满的对关中胜景的回忆,苏轼离开了关中。虽然苏轼再没有来过关中,但他内心的情感借助诗文却跨越千年,为今人所解读。依凭诗文,探寻旧迹,便是传承的开始。

上述景观,经苏轼诗文描写后,与作者的诗思相结合,似天人交响,风采无限,其作为文学景观的价值也因之而倍增,突显了一代文豪的强大影响力。当然,最值得称道的是苏轼面对关中自然人文之胜,以饱满激情写下的诸多诗篇,它们不仅见证了青年苏轼的性格特点,增添了关中景观的人文精神内涵,还彰显了关中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体现了文学家与文学景观之间的良性互动。三者结合,散发出文学地理空间的诗性光辉。

二、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化及其价值

苏轼在凤翔时,集八首诗组成《凤翔八观》①本节相关地名,因为涉及现代转化与利用之故,均采用当前行政区划统一称之,在诗文分析时仍用宋时地名。。八首诗并非一时创作,集结表现出强烈的文学景观意识。序文中云:

《凤翔八观》诗,记可观者八也。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二子盖悲世悼俗,自伤不见古人,而欲一观其遗迹,故其勤如此。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此八观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8]297-298

序言共有四句:第一句言“八观”是“可观者”,不足观者不在此列。说明成为“观”是有条件标准的。第二句言名人寻古迹。名人追寻的古迹定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前往瞻仰留下文字,古迹也因之而愈显。第三句言游观心态,景观能满足世人的心理需求,“不见古人”“欲观其迹”说明了景观的情感价值。第四句道明了写作动机,“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反映苏轼的景观宣传思想,透露了以“文字标记”为景观增色的意识。可以说,正是苏轼超前的思想意识,推动了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的形成。这一符号的形成及其内部的意义与价值都将是推动苏轼文化与关中文化传承创新的动力源。

(一)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的符号化

苏轼作为文化名人,业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这启示我们苏轼关中文学景观也可以符号化。由于上述苏轼创作关中写景纪游诗,创作时间为苏轼任职凤翔签判期间,创作空间集中于关中西部地区,创作特色具备苏轼早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这便为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的符号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苏轼作为文化符号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便推动了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的文化内涵不断增值,早已脱离了原有的景观文化内涵所涵盖的范围。因此,将苏轼关中文学景观视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对苏轼文学景观地理资源价值的理性认知。

1. 苏轼文化符号与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之关系

谈苏轼文化符号与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之关系,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不是苏轼与关中文化景观的简单相加,它熔铸了苏轼文化精神与关中文化精神,并在交融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二是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是对苏轼早期文学创作内容、心态、思想的集中反映,它以苏轼创作的关中写景纪游诗为基础。虽然它们的生成与苏轼关系密切,但也是深烙关中文化印记的符号,具有独立地位。

其次,在历史的长河里,世人通过阅读苏诗,重游其地感受这些文学景观的魅力。清人周方炯写有《东湖览胜》,中有“流水不随时代异,游人未卜古今同”[3]496,道出了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经久不衰的魅力。同时,历代文人的诗作有的继承苏诗内涵,增加数量,如清代刘自唐《和李郡侯喜雨亭庆雨》诗云“及时膏雨满秦川,太守湖边庆有年”[3]494,再次重申喜雨亭的喜雨内涵;有的诗作则突破原诗,增添新的文化意蕴,如清人周方炯《凌虚远眺》诗云“行人匹马周原上,旧迹摩挲抚断碑”[3]496,这种登高怀古之感自不同于苏轼《凌虚台》。以上诸作,体现出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具备了独立的价值。

再次,苏轼影响力是巨大的,他的人生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他的文学创作具有极高的文学史价值。这也使苏轼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文化符号,成为一种印记。这种印记与地域文化结合,形成了东坡西湖符号、东坡赤壁符号、东坡岭南符号。就这一点而言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也是苏轼符号印记与关中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具有独立地位的符号。

2. 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的独特内涵

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的独立地位决定了它具备独特内涵,即符号内容的固定性、符号品质的独有性、符号文化的生成性。

所谓符号内容的固定性是指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的内容是固定的,以苏轼凤翔三年诗歌所提及景观为核心,以历代沿苏轼旧迹再度吟咏诗文为延展,轮廓明朗,发展有序。苏轼诗歌中的文学景观有一部分已经消失,对消失的部分需要重新进行价值评估,看其消失是否对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存在影响。对留存的部分也要做严谨考证,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丰富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的文化内涵。毕竟符号内容的固定性是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独特内涵的物质基础。

符号品质的独有性是指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是苏轼与关中文化相遇而碰撞出的文化火花,它是苏轼受关中文化及其风物影响产生的奇妙花朵,这是其品质独有性的基础。而随着时间推移,它所具备的独有品质不断聚集相同的文化因子,从而形成独有的文化魅力。清晰认识这一独有的文化魅力,可以更好地把握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的内在理路。因此,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品质的独有性是其独特内涵的价值核心。

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品质的独有性不断聚集相同的文化因子,也是其具备符号文化生成性的原因之一。它的生成性还得益于苏轼的广泛影响力,以及关中自古以来深厚的文化底蕴。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不断从苏轼与关中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历史中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它借助苏轼打通文学与地域的关联,借助关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力量。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文化的生成性成为其独特内涵的活的动力。

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依靠其特有的物质基础、价值核心、活的动力成为富于顽强生命力的符号。它不是形成后就固定不变,而是通过其活力,形成了具备动态发展轨迹的符号,由此为世人源源不断地进行景观审美创造活动提供了对象。

(二)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作为具备独特内涵的独立符号,一定具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简言之,苏轼关中文学景观作为符号的意义在于能够增强文化凝聚力,推动景观内涵的丰富和创新,而它的价值则有以下三点。

1. 促进对苏轼早期文学创作活动价值再审视

苏轼的诗歌创作最早见于《南行集》,这是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乘舟顺江而下时的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写景纪游诗。这些作品是苏轼诗歌创作的起点,是苏轼文学艺术风格的初创之作。而到了凤翔时期,苏轼的诗歌创作已经发生变化,要认识到苏轼在关中的诗作已经突破了其“南行纪游诗的局限”[10],思想倾向也更为明显。“凤翔三年的政治实践和人生思考初步奠定了苏轼以儒为主、心仪道家并初涉佛家的思想格局。”[11]这一特征就清晰地反映在苏轼在凤翔的写景纪游诗中。比如许多写景纪游诗都是为民求雨途中的创作。“心仪道家”也有诸多反映,如《授经台》诗云:“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以剑舞、草书、琴事传达出老子思想。初涉佛家则体现在《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一诗,诗云:“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世人岂不硕且好,身虽未病心已疲”,证明其诗歌已经开始融入禅理。这些细微的部分多因琐碎被研究者忽视,但通过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可以将这些细微的部分整合起来,重新审视苏轼早期文学创作活动,探讨其思想内核。

2. 促进苏轼文学景观分析路径清晰化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履迹多地。“此心安处是吾乡”[12]的心态使得他足迹所至处均留有文学景观。目前对这些文学景观的研究多集中在某一景观符号上,几乎没有以地域为视角研究苏轼文学景观。某一景观符号虽然为苏轼文学景观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但其延展性毕竟有限。而且割裂了地域文化之间的整体性,忽视了苏轼文学创作的阶段性。从地域空间角度梳理文学景观创作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苏轼在某地停留时间较长,会使其诗歌创作在一个时期呈现出统一风貌。首先,以苏轼在凤翔的创作为例,所呈现的创作倾向不同于南行时期,也有别于杭州任上。因为关中为周秦汉唐旧畿,景观多名胜古迹,这使苏轼心有朝圣访古的兴奋。而早年南行,沿江而下,更多是对新事物的新奇;后来任职杭州,因当地山水俱佳,则多赏玩情趣。其次,创作的阶段性与地域性大体一致。关中的文学景观自然与杭州不同,就是相类似的文学景观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同为写湖泊,描写凤翔的东湖更多流露出得遇东湖胜地的喜悦之情,描写杭州西湖则从多角度写出西湖山水之美。再次,苏轼的文学创作会对所经地域的风土人情有所反映,当地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都会影响到苏轼的创作。比如,儋州在宋代文化经济落后,苏轼在儋州的心境便经历了从初来乍到,心生恐惧,到逐渐适应,慢慢喜欢,再到产生认同,愿为土民[13]的过程,这既不同于苏轼青年时期任职关中的昂扬进取心态,也与苏轼自请为官杭州的不得已不同。

通过对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的研究,开辟了苏轼文学景观分析的新路径。那就是从地域视角入手,考证地域诗歌,整理地域文学景观,分析创作心态,探求符号价值,寻求创造发展。按照这一路径,可做的研究其实有很多,比如:苏轼长江文学景观研究、苏轼杭州文学景观研究、苏轼儋州文学景观研究等。

3. 促进关中地区文化内涵的增值

关中是文化底蕴深厚之地,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古迹数不胜数。同时,关中也是自然风光形胜之地:秦岭72峪、八川分流、古塬起伏。历代文人墨客为关中留下了数不尽的诗文。而苏轼作为文人中的一员,也为关中文学景观增添风采。苏轼文化本身的特点也融入关中文化当中,丰富了关中文化。这些丰富,既是景观呈现的丰富,也是景观精神内核的丰富。苏轼文化符号与关中文学景观符号互通共济,推动关中地区文化内涵的增值,使关中文化形成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三、苏轼关中文学景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苏轼关中文学景观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随着历史变迁,大多数景观并没有得到正确认知和保护。在全国各地倡导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苏轼关中文学景观亟待再创造,以重塑活力,从而推动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4]推动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再创造就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创新创造,寻找新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具体说来,可以考虑如下策略。

一是开发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研学旅游线路。研学旅游是当今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思路。苏轼关中文学景观可为文化研学提供可贵的教育资源。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研学之旅以凤翔、周至为核心,前者行政区划上属于宝鸡市,拥有深厚的姜炎文化、周秦文化积淀,后者属于西安市,业已形成依托终南山的文化景观群落。中间穿插周公庙、五丈原,以及张载祠,构成苏轼文化研学线路。这种以苏轼文学景观为线索的研学正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实践。

二是突出重点,集群发展。围绕凤翔中心突出人文之旅,在古迹遗址树立石碑,碑文简要记述古迹名称、价值,丰富凤翔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县的人文内涵。在凤翔城主要街道或文化部门、学校集中区竖立苏轼塑像,以激励本地学子,营造文化氛围。加强东湖遗址的文化内涵建设,在东湖内专门建立以“苏轼在凤翔”“北宋凤翔文化”为主题的微型建筑群。围绕周至中心可以突出山水风情,建设南溪自然之旅,遍览终南群山,丰富山水养生的休闲内涵。结合楼观、大秦寺、延生观开展山水建筑之旅,体验中国古代人居自然的和谐统一。围绕一线可以发挥联动集群效应。以周至为中心,向东借助关中环线交通优势,联动秦岭国家植物园、鄠邑渼陂湖、太平峪、中国国家版本馆(文济阁);向西借助关中环线转连共线,串联眉县、太白山、岐山、五丈原、虢镇钓鱼台、宝鸡古遗迹,沟通凤翔中心,打造关中自然人文线。

三是树立文化品牌,文旅结合。文学景观影响力的发挥自然需要好的宣传方式,而再好的宣传方式也需要文化品牌与文创产品的加持。苏轼一生所到之处均留下美食传说,而美食亦少不了美酒的相伴。凤翔、眉县、周至、鄠邑均有自己的美食、美酒。在凤翔可以打造西凤酒品牌,借苏轼饮酒主题的诗词文赋及本人对中国酒文化的影响力来宣传。同时可以推出周边文创产品,做好文化品牌推介工作,将文化创意产业思维融入苏轼关中文学景观开发过程中,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换言之,这是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开发文化符号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将会扩大景观的文化内涵、给文化旅游服务增值,能在客观上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弥补传统旅游产业资源禀赋性的不足,从而可扩大市场需求。比如凤翔县剧团创作了《苏轼平冤》秦腔剧目,如果能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思维,文旅结合,将与苏轼关中文化符号相关的内容故事化,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展现出来,开发立体化的苏轼文学景观传播产业链,必将推动苏轼关中文学景观更好地传承下去。

四是利用数字时空,多维互动。2022年凤翔东湖景区官网上线了东湖全景漫游体验服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大众可以足不出户游览东湖美景。时间与空间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屏障,这便是数字化时代的特色。发展苏轼关中文学景观也可以利用线上游览的方式,推出数字人文之旅,点亮苏轼关中行迹。同时还可增设三项内容:第一,线上互动。将苏轼数字化为导览人物,增设AI 对话功能,让体验者能够实现与苏轼对话。只要体验者点亮相应区域,数字苏轼就能为体验者介绍详细内容或回答体验者关于苏轼的相关问题。第二,线上线下联动。体验者可以建构自身虚拟形象,以虚拟形象与喜欢的景物合拍,并截屏保存。景区也可为此专门设置网络打卡地。有需要的体验者还可以选择获取自己喜欢的景点明信片。第三,多屏互动。建设3D化的苏轼网络形象,让体验者可以与苏轼互动并合拍,甚至可以加入诗词问答环节,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与网友互动,激发体验者的兴趣。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就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15]数字化苏轼关中文学景观不但为推动苏轼关中文学景观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帮助,也为加快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2000年,苏轼被法国《世界报》评为过去1000年中出现的12 位英雄人物之一。由此可见,作为一位世界级文豪,苏轼的作品已经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他诗文的美与自然的文化魅力正在传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今天,我们再从他的诗文中探寻他的足迹,重提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的再创造,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诗文中的无限魅力。并以此为依据,以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方式,打造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在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同时,讲好关于苏轼的中国故事,促使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符号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为全世界人民留下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凤翔东湖苏轼
从善如流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凤翔探索“提醒制”
东湖一角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游东湖
东湖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