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中医学专业课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

2023-02-11 06:52薛守宇耿爱民
光明中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常规思政

薛守宇 耿爱民 廉 婷 余 梦

高校的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辅相成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将专业课教学和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分开安排,中医类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医学院校的教育体系以及管理评价系统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这是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所以对于思政教育意识薄弱,各门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尚未充分挖掘,实现课课有思政的机制未能真正树立[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不应只由思政课程承担,其他课程也应与其紧密配合。本研究旨在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增加了中医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还能激发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融入课程的满意度和教师授课效果,以期为后续中医专业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也可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反馈。使中医类课程变成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21年—2022年秋季学期接受本课程授课班级学生,并随机将学生分为常规授课组和思政授课组,常规授课组班级学生56名,其中男性20名,女性36名;年龄(20.88±1.05)岁。思政组学生:56名,其中男性23名,女性33名;年龄(21.02±0.98)岁。2组学生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开课初期,教师整体部署各班该学期课程的教学规划,课内以教师教学为主导,弘扬文化精神,并注意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相结合,课外培养学生的中医文化创新潜力,有意识地引导其发掘思政素材。

1.2 评价方法分别从学生和授课教师团队对于思政课课程的满意度和授课效果进行评价。

对常规授课方法班级和采用思政融入授课班级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分别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其中思政题目选择题共10题,对比常规授课方法班级和采用思政融入授课班级学生答题正确率,考察学生思政认识和掌握度。并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以1~5分分别代表对课程学习效果非常不满意、对课程学习效果不满意、课程学习效果一般、课程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对课程学习效果非常满意。并将常规授课方法班级和采用思政融入授课班级课程专业知识考试卷面成绩进行比较。

对于教研室中参与该课程采用常规方法授课和采用思政融入授课的教师,各随机抽取4名进行课堂授课满意度问卷调查,以1~3分分别代表对课堂授课不满意、对课堂授课一般、对课堂授课满意,从教师角度评价思政课课程效果。

2 结果

2.1 学生学习完课程后思政认识掌握度考察比较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组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对思政认识答题准确率为(7.16±1.57)题,高于常规教学方法授课组的学生,常规教学方法授课组学生思政认识答题准确率为(5.80±0.26)题(P<0.05)。实践表明,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可有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意识。

2.2 学生对于课程满意度评价比较课程授课结束后,对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组和常规教学方法授课组2组学生分别进行课堂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教学方法授课组学生。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组学生课程满意度评分和常规教学方法授课组学生课程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91±1.05)分、(3.41±1.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学生课程专业课考试卷面分数比较课程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专业课考试卷面成绩进行分析发现,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组学生期考卷面成绩较常规教学组学生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组学生期考卷面成绩与常规教学组学生期考卷面成绩分别为(81.13±5.95)分、(78.02±7.79)分。本研究显示,采用思政融入课堂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水平。

2.4 授课教师对思政进课程效果评价比较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教学教师对于授课满意度评分为(2.50±0.58)分,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对于授课满意度评分为(1.25±0.50)分。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教学教师对于授课满意度较高,2组教师对于授课满意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014年,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中提出:“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丰富学校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3]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4],要求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思政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工作不仅依靠思想政治课程,也需要其他各类课程,如专业课等与之相结合,形成课程思政。

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对人文医学执业能力培养十分重视,美国医学教育中哲学、政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0%,德国占26%。而中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起步较晚[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医药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6]。这为中医发展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中医药的“春天”还体现在国外的发展中,截至2018年7月,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10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但是国外中医药近几年“去中国化”趋势明显。对于医学生来说,面对国内“传承创新”的中医药发展新局面,面对国外中医药去中国化、整体性淡化等不利因素[7],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培养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起复兴中医药这一使命,是必须要学习的思政内容[8]。

中医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包括中基、中诊、中药、针灸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学本身属于一门专业课,但又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技术课,它全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医思维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内在相通的[9]。正确把握中医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医学课堂融入思政教育,挖掘中医学课程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医德医风等思政教育资源,将“教书”与“育人”体系进行无缝对接,使学生接受更生动、更具体、更充实的思政教育。中医类课程由于其内容繁杂、博大精深,有些又晦涩难懂,因此传统中医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只局限于日常授课[10]。更应当着力增强教育的多元支撑,积极开展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等。充分发挥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上传中医药发展相关的时事新闻、人物传记和案例视频等,并与学生交流研讨,从中渗透医学人文、伦理、道德教育。

本次调研发现,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可有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意识。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高于常规教学方法授课组学生。通过分析考试卷面成绩发现,采用思政融入课堂授课组学生期考卷面成绩较常规教学组学生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思政融入课堂的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水平。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学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猜你喜欢
专业课常规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常规之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思政课“需求侧”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