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亚杰
对于四时,《鬼谷子·持枢》这样定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
四季交替是大自然运作的规律,人当然奈何不得,但喜恶的心情是隐藏不住的。人们欣喜春天生命的萌动,爱恋夏日万物的热烈,赞颂秋天成熟的馈赠,唯独对冬缄默不语。
当北国的冬拔出它冰冷的利剑,天地为之凛然,万物无不迅疾躲闪,纷纷用销声匿迹来表示臣服。世间仿佛变成了王羲之的洗砚池,全无色彩。冷风扑面,地冻天寒,舒展不开身体的人们一边不停地嘀咕,一边裹紧衣袖,加快了与冬照面的步伐。
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无相生?有。没有冬的暗淡与沉默,又哪里能有春、夏、秋的绚烂与多姿?
冬是生命的熔炉。夏虫不可语冰,寒蝉凄切唱晚。一切弱不禁风的脆弱在与冬的碰撞下都将粉身碎骨。经得住冬的考验,那些生命的种子才能长出不屈的心,从而在四季的长河里镌刻姓名,流芳溢彩。
冬是力量的藏室。只有冬天,广袤的土地才得以喘息。植物不再挠它痒痒,农具不再将它打伤,就连风儿都奏起催眠曲让它睡个好觉。如果雪再送上一床棉被,那别提有多舒畅了。土地在冬的清静里养精蓄锐,等春雷一响,农人的生计才有了指望。
冬更是心灵的钥匙。明朝的张岱,大雪三日,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在冬的镜像里,踏上寻找故国的路途;在冬的温度里,品评人生独特的况味。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个寒江独钓的老者,不也在鸟绝踪灭的冬日里才散发出率性孤傲的气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失意的姚鼐不也宁乘风沐雪,也要拾级而上,登顶泰山?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孕育万物而不争,处在众人嫌恶的地方也不辩解,这不说的就是冬吗?万物都已睡了,唯独冬天睁着大大的眼睛,它要为其他三季做准备。
怪不得诗人柏桦这样写道:“冬天也可能正是春天。”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