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莹, 庞玥
(广州大学)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型消费业态,由于与乡村的关联性紧密,且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功能,其已经成为一种绿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详细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性建议,对乡村旅游的科学化发展愈加重视[1],与乡村空间更新有着紧密关联。
海岛渔村作为乡村的一种特别存在,拥有独特的生态与景观资源,在渔业和旅游业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但目前海岛渔村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渔民开发意识薄弱等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2]。现有海岛渔村的旅游开发较少立足渔村的具体特点,方案同质化较强,在空间层面上思考不足[3]。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海洋渔村空间更新研究对促进海岛渔村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本文选取硇洲岛港头村作为研究案例。硇洲岛地处粤西,是广东省湛江市的岛外之岛,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港头村位于硇洲岛西北部港湾内,其濒临南海,周边分布有成片红树林,自然及旅游资源丰富。根据《硇洲岛(含鲎沙岛)总体规划(2016-2030)》,港头村所在片区被规划为渔民风情旅游片区,拟依托硇洲岛北港,打造以渔文化为主题的度假渔村景区,港头村需要实现从渔业到旅游业的逐步转型[4]。
从清末到20世纪70年代,硇洲岛北港曾有过长期的繁荣,位于港湾内的港头村也因此商贸频繁,商业氛围浓厚,基础建设相对完善;成为租界期间,法国在岛上的管理机构也设于村内老街处。后来由于南港的扩建,北港逐渐衰落,港头村的商业贸易也因此停滞[5],但目前村内仍保留有多处文物古迹和开渔节、北帝诞辰等民俗活动,渔业文化底蕴深厚。
2.3.1 道路现状
村内仅有一条入村道路,为水泥路面,宽4m,路面平整。其他均为乡间小道,宽1m~2m,为土路面,纵横交错,多为村内自发形成。港头村三面环海,外围有环状乡间小道,宽5m,较为平整宽阔。
2.3.2 整体风貌
港头村整体风貌可分为传统建筑风貌区域与现代建筑风貌区域。传统风貌区主要由三个组团组成,组团间关联性强,建筑层数在1层~2层,部分带有院落,建筑风格较统一。现代建筑风貌区多为民居,组团关系不明显,分布较散乱(见图1)。
图1 港头村传统与现代风貌区域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3 单体建筑现状
港头村建筑主要由石砌、砖木、砖混、混凝土框架四种建筑结构类型组成。石砌建筑材料较为老旧,层数多为一层;砖木建筑仅有少量存在,基本比较破旧;砖混建筑和混凝土框架建筑是村内建筑的主要形式,建筑层数为2层~6层(见表1)。此外,村内留存的三处文物古迹,除镇天帅府近年进行翻新重建外,另外两处广州湾法国驻硇洲办事处旧址和广州湾法国驻硇洲公局旧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需对其进行修复。
表1 港头村建筑现状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2.3.4 街巷
港头村的街巷空间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承载过去商业活动并留存至今的传统商业街老街,地面铺设青石板,宽度较窄,约为1.6m;其两端分别连接镇天帅府前广场和街巷节点空间,空间通达性好。目前老街两侧仍有部分传统建筑留存,主要为民居,曾为骑楼风貌,现已失去原有商业功能。第二类为民居之间自发形成的街巷,未经过规划,节点空间缺乏活力,两侧建筑高度存在差异,未形成统一风貌。
2.3.5 广场
镇天帅府前广场是村内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广场内有戏台一座,现已改建为混凝土方台,平时作为谷物晾晒空间;整个广场几乎为一片空地,缺乏基础设施,未被充分利用,成为“失落空间”[6]。广场北侧有成片大叶榄仁树林,遮荫效果好,树荫下空间成为村民主要的室外休憩场所,也承载部分渔业生产活动,如海产处理、渔具修补等。
因村内人口空心化,不少传统建筑被常年闲置,且部分因缺乏维护,整体结构坍塌,遭到废弃。为改善住房质量,村民自发对其进行拆除、改建或新建住宅,不少传统建筑被拆除,部分改建为现代化住宅,部分被拆除后成为闲置宅基地,使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破损。港头村整体存在传统建筑空废化、新旧建筑混杂、宅基地闲置等问题,整体风貌受到破坏。
在交通方面,港头村通向外村的道路仅有一条,且路面铺装破损、路段观景体验差,同时缺乏停车场,交通与停车不方便;村内街巷未形成完善的系统,部分宽度狭窄,不能适应村民现代化生活及经济发展需要。在配套设施方面,村内原有小学与供销社,现已废弃,同时缺乏必要的医疗站、养老设施、肉菜市场等设施。在基础设施方面,村内虽能保证供水供电,但缺乏垃圾处理、公共卫生间等环卫设施;此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设施建设不足,不能满足村民需求(见表2)。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缺乏且单一,村民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
表2 居民活动的空间需求(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北港遭淤泥堵塞导致港头村的渔业发展受到制约。目前村民以出海捕鱼与渔业养殖为主,但因海洋渔业的局限性、交通不便的影响,产业发展面临固化问题,缺乏组织与管理,村民产业转型意识薄弱,村内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开发不足,缺乏有效利用。
港头村建村较早,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本村村民出海打鱼活动减少和休渔期的影响,港头村与岛内其他村落相比,经济水平偏低,村内青年人口流失,常住村民以老年与少儿为主,使民俗传统活动缺乏传承和开发,文化保护面临危机。此外,大部分村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薄弱,传统建筑缺乏保护或遭到拆除,一些传统文化活动随之消失,对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造成影响。
针对港头村的问题,本文从物质环境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两个维度提出空间更新的引导策略,为港头村的发展建设提供指导,使其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资源被合理保护与利用,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4.1.1 整治建筑与环境,重塑渔村特色风貌
将港头村的建筑分为保护与整治两类(见图2)。保护类建筑针对文保和历史建筑;对其进行修缮,划定周边5m为保护范围,在不影响其建筑风貌前提下可改造为乡村客厅、历史展厅等休憩空间,重新激活其人文底蕴。整治类建筑对象是一般建筑物;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根据使用年限、保存现状、居民满意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规划对建筑进行保留、改造和拆除的整治方式,修复渔村风貌。
图2 港头村保护与整治引导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环境整治方面,划定生态保护控制线,保育周边成片的红树林,在此基础上开展观鸟、漫步等活动;清理北港淤泥,保障渔船停泊空间,展现渔村特色风貌;拓展亲水活动空间,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4.1.2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港头村发展的基本条件。增设垃圾处理站、公共卫生间等环卫设施,优化污水处理设施。②注重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增设医疗站、老年活动中心等便民设施。③对古码头进行修复,使码头兼具渔船停靠的交通功能与市场交易的商业功能,完善码头配套设施建设,形成特色鱼市。码头沿路拓展海鲜商店、餐厅等业态,完善导向标识、住宿条件等配套设施,为渔村发展与产业转型提供基本保障(见图3)。
图3 港头村道路规划(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1.3 合理组织交通系统,优化村落空间结构
在交通组织上,在村口设置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对村内道路进行主次区分,以环村路为主要村道,实现硬底化,满足观光车环行及步行需求;次要村道需满足非机动车行驶,拓宽部分路段,适应现代化生活生产需求;其他村内街巷可恢复传统街巷风貌,丰富步行体验感(见图3)。此外,根据村内旅游资源分布进行分区规划,形成“一环、一带、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见图4)。“一环”是指环村路,作为观光车游览路线,观景体验好且可便捷到达各分区。“一带”是指滨海景观带,沿岸嵌入景观节点,塑造层次丰富的观景步道。“四区”是将港头村划分为4个主要功能区。公共活动区包括镇天帅府及其前广场等,是民俗活动体验的重要场所。文化体验区是老街区域、复兴古码头与骑楼商业街,恢复商业功能,呈现古埠风情。生态游憩区为西面有成片树林分布的地方,增加节点空间,满足人群的游憩需求。渔民生活区靠近村口与现村内的渔船停泊点,方便渔民的生产与生活。
图4 港头村空间结构规划(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1 促进民居空间更新,活化院落空间
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将部分居住空间转变为商业服务空间,以传统民居布局为基础对空间进行更新利用;在住宅中,适当增加服务功能,如餐饮、手工作坊等;活化入口灰空间,置入服务、休憩等功能。室内装饰提取传统民居、民俗、民风等元素,通过整理与创新融入其中,增强渔文化体验感[7]。同时,对院落空间进行整改,弱化生产功能,重视休憩空间、活动空间的塑造,为居民和游客提供观景和休憩的场所(见图5)。
图5 港头村民居空间功能改造(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2.2 满足公共活动需求,优化邻里交往空间
港头村重要的公共空间分为点状与线状空间。对戏台进行修复,对广场、戏台、景观节点等点状空间进行活化,增加绿化和休憩座椅,为社交活动提供场所。线状空间为街巷,是重要的邻里交往空间,注重对街巷旁零碎破败的荒地进行整合,成为街巷的节点空间,嵌入生产加工、晾晒物品等功能,将单调空间用地复合化利用,成为村民日常生产场所,展现渔村风情,塑造具有场所精神的交往活动空间。
4.2.3 丰富文化展示体验,提高村民精神归属感
在文化展示中加入民俗节事活动,可丰富游客的乡村旅游经历,提升游客二次消费的意愿[8]。通过复兴古码头、戏台与老街等传统文化场所,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开渔节、社戏、游神等传统节庆和表演活动。同时以传统建筑作为节点,利用街巷进行串联,形成闭环的文化体验线路,充分展示渔村文化。此外,强化以镇天帅府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空间,提取其文化特色,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激发其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以及海岛渔村自身完善提升的需求下,科学更新海岛渔村空间、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硇洲岛港头村现状,在物质环境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两个维度上提出了“重塑渔村特色风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村落空间结构、促进居住空间更新、优化邻里交往空间、丰富文化展示体验”等空间更新的引导策略,旨在强调海岛渔村的空间更新不应只停留在面貌整治等物质空间层面,还应注重居住、交往和文化体验等社会交往空间上的提升,以期为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下的海岛渔村空间更新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