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桐 高丽莎 隋得志 丁宝刚 于晓飞 于东林 胡乃宝 王斌胜※
(1.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2.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质量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制约越来越明显,各家医院越来越重视吸收培养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1]。随着医学专业研究生的逐年扩招、医学应届毕业生的逐年增长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在当前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基础上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各研究生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实践科研全面发展型”综合人才,以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人才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下面结合笔者前期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一些探讨和总结。
1.1 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三甲中医院4 所,三甲综合医院3 所,三乙综合医院1 所,二级中医院2 所,二级综合医院3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所,中医诊所5 所)。访谈对象选择等级为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部主任或人事科科长、通过山东省卫生厅示范点评审的社区服务中心主任、中医诊所的医疗负责人。拟发放问卷16 份,共发放问卷20 份,最终有效问卷20 份,回收率为100%。
1.2 调查方法 通过改编问卷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分别为三甲综合医院、三甲中医医院、三乙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二级中医医院、中医诊所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卷内容围绕各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要求以及用人单位对入职一年内研究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用人单位对本单位入职一年以内研究生的满意度主要围绕用人单位对职工的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总体满意度等各项工作能力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并将最终问卷调查结果回收。通过总结用人单位对职工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寻找当前各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2.1 用人单位人才招聘要求 各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招聘标准方面:100%的三甲医院在招聘标准中设置了学历门槛,三甲中医医院以及三甲综合型医院更倾向于招收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型研究生以及博士以上学历人才,在招聘考试中重视审核应聘人员的科研论文数量以及质量;80%以上的中医馆在招聘要求里设置了“需要应聘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门槛,中医馆倾向于招收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医专业毕业生,或确有中医专业特长、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执业者;在对社区诊所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笔者调查的两家社区诊所均倾向于招收录用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与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相比,2 家诊所更倾向于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型人才。
在人才招聘专业技能要求方面:三甲医院比较重视入职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在招聘考试中侧重于对参与者的英语水平、实验操作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方面进行考核;二甲医院比较重视招聘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日常比较侧重对入职员工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其中有部分医院每3 个月对入职员工进行理论考核一次,考核成绩高低与员工绩效挂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医院倾向于招收临床操作能力较高的人才,在人才招聘中比较倾向于录用诊断能力强、开具处方好的面试者;中医诊所的人才招聘要求中对入职员工的中医素养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在人才招聘中更倾向于录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力强、中医处方能力好、临床知识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佳的综合型人才。
2.2 临床水平的满意程度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临床操作水平总体满意度方面,仅有10%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满意,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入职员工的临床操作水平评价为一般(40%)及满意(25%),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合计占25.0%。其中,各用人单位的主要不满意点集中在入职人员对中医经典的掌握(70%)、中医处方能力(75%)、西医检查结果的判断(40%)以及紧急情况处理(20%)几个方面。通过问卷总结发现,毕业一年内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较强,西医总体水平一般,中医综合水平相对薄弱,入职人员比较缺乏紧急情况的处理经验,临床操作水平一般,对中医经典、中医辨证以及中医处方的掌握相对不足。各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更倾向于招收临床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研究生。由此得出结论:研究生的教育要在传统的注重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培养基础上,加大中医以及临床实践课程所占比重,提升研究生的中医素养以及临床操作能力。此外,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数据分析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应届毕业研究生存在着明显的偏科现象,中医总体素养较高的研究生存在西医素养相对不足的问题,西医素养较高的研究生存在对中医经典以及中医处方能力的掌握相对欠缺的问题。
2.3 科研能力的满意程度 受当前高校研究生培养“重科研”的模式影响,学生在毕业时已具备较高的科研素养,各单位对入职一年以内研究生的科研思维、科研动手能力以及科研论文写作满意度均相对较高。调查结果分析显示三甲综合医院、三甲中医医院以及二甲医院等用人单位对入职一年内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技术非常满意度为84.6%;调查对象中2 家三甲级医院对入职一年内研究生英语水平存在不满意的情况;中医诊所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入职一年内员工的英语水平要求不高,非常满意度达75%。
2.4 其他项目的满意程度 前期数据分析显示,入职一年以内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的成长速度较快,学习能力较强,各用人单位对入职一年内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的满意度均较高。其中中医诊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入职一年内研究生的指南学习能力满意度达85.7%。另外,中医诊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员工的文献阅读能力要求不高,调查对象中的2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5 所中医诊所对员工文献阅读能力的评价均为“非常满意”。
当前教育模式下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优点:当前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主要集中于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人才质量的评价以笔试成绩的高低以及科研论文数量的多少为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应届毕业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技术以及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医学科研事业的发展。
当前教育模式下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缺点:传统的高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模式过多的重视西医以及科研成果的多少,在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中医素养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操作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正确的临床思维是临床工作的基础[2],强大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是临床工作的保障。当前传统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尚未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有效结合,限制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导致了医疗人力资源短缺,进而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基于客户关系理论加大实践课程以及中医经典教学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基于客户关系理论设置研究生培养课程可以保障研究生的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缓解用人单位人才紧缺以及当前阶段的应届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加大实践课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自身健康全面发展,有利于贯彻“科研来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宗旨,促使我国的科研与临床更好地结合。加大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中医氛围,开阔学生的中医视野,提升学生个人的中医水平,促进我国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高校培养模式对毕业生在就业形式中的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1]。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应以满足社会用人需求为目标,充分结合客户关系理论,在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强调实践和能力培养,加大素质教育培养[3]。现阶段,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长,企业的人才招聘标准正逐渐提高,各单位已逐渐倾向于招聘“临床与科研”“西医与中医”技能全面发展的研究生。逐步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的中医素养以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才是满足医院用人所需,保障提升应届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的有效之策。重视研究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并不意味着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降低要求,培养科研与临床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才是当代研究生教育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