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
——以广西2所师范院校为例

2023-02-10 15:37区丽媛王家敏
西部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导师

区丽媛 王家敏

从1996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开设至今,面对近年来就业市场紧缩、专业学位研究生大规模扩招,保质保量地壮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成为保证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这些现实情况对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导师队伍的水平极大地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2009年“校内外双导师制”的提出,为培养“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研究生提供了方向[2]。为进一步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了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院级行政主要负责人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负有直接领导的责任,明确了导师的岗位职责,提出了完善岗位聘任、评奖评优、绩效考核的措施,建立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违规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不断强化监督问责[3]。这些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现就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作一些探讨。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充分了解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2所师范院校进行了调研,对其出台的关于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相关管理和鼓励政策进行梳理分析,对在校的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导师队伍结构、学术及职业能力、职责履行情况、师生互动等四方面。本次调查一共发放609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9份,有效率100%。调查的教育硕士研究生中女生为464人,占比76.19%;男生为145人,占比23.81%;导师队伍构成以副教授以上为主,年龄主要在36至55岁之间。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均衡

一是指导学生比例不均衡。调查发现,609位学生中有468位学生表示自己的导师每届指导研究生数量在3名以上,占比高达76.85%;有学生表示自己的导师同时兼任学术型导师,指导的学生较多,有时可能会出现没有时间、精力顾及全部学生的情况;每届指导一位学生的导师占比仅有8.05%;指导研究生在2至3名的导师占比15.1%。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在师资和学生的配比上矛盾较为突出,研究生质量培养的要求还不能完全得到保障。二是职称结构不均衡。通过调查发现,目前2所师范院校中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主要由教授、副教授,正高、副高(非高教系列)职称人员,讲师等组成,其中教授和正高职称人员占比为53.1%,副高职称人员和副教授占比为42.1%,讲师占比约为4.8%,存在一定比例的讲师担任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情况。三是学位水平不均衡。学位结构是导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目前2所师范院校中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学位构成是博士、硕士、学士,其中博士学位占比为72.25%,硕士学位占比为26.27%,学士学位占比为1.48%。与东部地区师范类高校的师资相比较,这2所院校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的学位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少数指导教师没有系统接受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二)导师职责履行不充分

调查发现,与导师之间交流频次在每月1至2次的学生占50.57%,仅有30.38%的学生与导师交流频次相对较高,基本上保持每月4次的沟通交流,但有15.76%的学生与导师交流每月少于1次,甚至有3.29%的学生表示在学业上从来没有与导师进行过交流。参与问卷调查的609位学生中约有47.78%的学生拥有校外导师,52.22%的学生只有校内导师。在对拥有校外导师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校外导师的指导频率较低,有84.19%的学生认为校外导师工作较为繁忙,有时无暇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学生也存在不敢贸然打扰导师的心理,因而不会主动地去与校外导师进行联系;15.9%的学生则对导师的工作繁忙程度并不了解,说明部分学生和校外导师的联系较少。

《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要求导师每学期要与研究生进行不少于2次的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谈心谈话,每个月至少与研究生进行1至2次学术研讨。从调查情况看,约81%的导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职责,约19%的导师并未将职责落实到位。由此看来,师生比例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关于学校在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要求的调查中,86.04%的研究生认为导师落实到位,12.15%的研究生认为落实不到位,1.81%的研究生认为完全没有落实。

(三)导师指导专业理论实践能力不足

教育硕士是以实践为指导模式的专业学科,要求研究生在专业教学、表达能力、学科素养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技能。在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导师的指导能力、学术水平高及实践经验丰富。其中,73.4%的研究生认为跟随导师学习后,在理论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24.14%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学习提升不明显;近2.46%的研究生认为自身能力仍然不足或者完全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可以看出,研究生在专业理论、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自主学习还较为薄弱,需要导师的指导。

理论和专业能力是完成教育硕士培养任务的必备因素,调查发现研究生自我提高不明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导师的指导以外,自身认知的局限[4]、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中,重要的内容、信息背后深刻的意义以及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被过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5]。从调查来看,仅有51.89%的研究生主动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48.11%的研究生没有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他们的学术思维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差,这是导致教育硕士专业能力锻炼不足的根本原因,加之研究生有时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不愿主动向导师寻求指导和帮助。部分研究生在主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上较为欠缺,得到校外导师的指导和培养比较有限,在学习中对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够,学到的仅仅只是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如果不紧跟导师的步调和研究方向走,很容易掉队。

(四)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

调查中,80%的研究生认为应当建立双导师制度,同时希望对校内导师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实践技能、专业知识素养、研究生培养规律和对策等方面。但有近20%的研究生认为没必要,从侧面反映出部分研究生在实践和培养模式方面感到提升不是很明显,对学科及长远发展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参与问卷调查的609位研究生中,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生不到一半,未来双导师制度的实施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仔细审视可以发现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及其导师队伍建设存在许多问题。一些校外导师在实施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职业性、实践性、领域性优势,校内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导师的师资较为紧缺,很多是学硕导师兼任校内导师,外聘校外导师。调查发现,校外导师通常在时间和劳动报酬的分配上存在一定制约,甚至部分校外导师没有对其研究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校内和校外导师之间几乎没有合作交流,外聘导师制变成了一种形式。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政府、企业、高校、导师、研究生等主要参与者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6],从需求侧出发,让教师收获成就感和荣誉感,使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是未来导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优化教育硕士导师队伍结构

一是要健全完善全日制教育硕士导师遴选办法。有些高校规定,凡具有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自动具备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这一做法很不妥当[7]。全日制教育硕士导师有其独特的专业要求和特点,不能照搬学术型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办法。遴选既要坚持学术标准,又要重视教书育人;既要求科研水平,又要重视教学工作,要引导和鼓励对基础教育有浓厚兴趣,具有现代先进教学理念、丰富教育经验、较强教育研究能力,承担教改或教研课题的教师进入全日制教育硕士导师的队伍。学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政策及制度鼓励和保障全日制教育硕士导师遴选机制的运行。二是健全新老导师“帮带”传承的制度。以资深教授导师经验分享、工作研讨、优秀导师座谈等形式培养年轻导师,帮助新任导师在培育和指导研究生方面更快地进入角色。科学搭配老、中、青导师,形成团队协作的导师组,以团队的合力推进教育硕士的有效培养。三是对导师队伍进行分层分类的培训。定期组织导师参加基础教育的教研活动,分设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两部分,培训内容依托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科背景、学生特点、教学策略、导师的责任和义务等不同的侧重点,强化上岗培训和日常培训等[8]。四是科学整合校内外师资。高水平的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应该是校内和校外均衡搭配,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学校要鼓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校内外导师继续发挥作用。

(二)促进师生有效沟通

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石。一是完善师生交流机制。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求学、提问思维,通过例行的师生见面会、毕业生座谈会等师生交流活动,增加师生见面的机会,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及指导,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传授经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强和导师的联系,充分利用导师资源,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二是制定导师指导管理制度。加强对教育硕士导师人才引进,鼓励跨学科联合指导。明晰每位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的上限,制定导师指导管理细则,规范对研究生的指导方式、研究生论文指导质量、指导研究生的数量、考核评价等事宜。学校要鼓励导师队伍以课题组、项目、实验室等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及接触导师的机会。三是完善教育评价制度。要破除“唯论文”的现象,科学制定研究生导师评价考核标准和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和频次,对导师的实际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相关的学科成果评价体系,以年度考核为基础,将教学与实践成果、师生交流指导纳入导师的教育评价制度,强化解决育人问题及培养过程评价,从导师、同行和学生三方进行综合评价,充分调动导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完善有效的教育硕士生导师考核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师德评价指标。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围绕“四位一体”(课程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学生自治)思政育人体系组织开展导师理论学习,强化“意识形态引领”的思政教育专题,确立师风师德规范。学校和有关部门应结合立德育人职责,将师德评价结果纳入政治素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与评价、职务晋升、绩效分配、优秀评价与评价等方面,引导导师注重言传和身教。二是细化考核制度。从业务能力和思想品德、学生评价、学生论文盲审成绩、学生就业情况等维度对导师进行严格的考核,明确各学段、各时段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标准,将缺乏责任意识、学生评价较差的教育硕士导师及时清退。三是规范校外导师的管理。明确校外导师的权利和职责,按规定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平衡导师中资深教师和一线教师的比例,构建校内、校外导师的交流学习平台。四是健全激励导师的措施。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9],学校要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纳入导师的工作考核范畴,制定奖罚分明的权责机制,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对失职的导师,视情节进行相应的处罚。四是完善导师进修制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导师群体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鼓励青年导师通过担任专业学位导师来提升自己的物质待遇和实现个人的精神追求,支持并提供青年导师参加进修、专题研修、基地实践和国内外访学的机会,多渠道建成导师能力提升平台。

(四)落实产教学融合的双导师制度

落实双导师制度首先要解决四方的利益诉求。第一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利益诉求。“双导师制”建设的设计和执行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制定规章制度和评价学术活动[10]。第二是校—校、校—企间的利益诉求及表达。高校是“双导师制”的实施主体,而中、小学校、教育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则是受益主体。第三是校内外导师的利益诉求及表达。导师参与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以此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社会地位以实现人生价值。第四是硕士生的利益诉求及表达。硕士研究生是双导师制度最直接的受益者,不仅能接受到更高水平的指导,还能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实践平台,不断地提升自己。

其次是跨学科选聘校内资深导师。选聘思政、学科教学、职业教育等拥有学科背景的导师对教育硕士进行培养。建设导师组团队,明确兼职导师的责权利内容,加强对兼职导师的培训,切实做到产教融合、互助互补。

再次是以项目培养对口学科人才定位。结合创新与管理、实践与专业,强化研究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搭建高质量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平台,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实行校内导师企业挂职、校外导师联合指导,建立驻校—校、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提升导师实践指导能力。对于时间上不充裕的校外导师可以采取线上课程培训和交流的形式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最后加强校—校、校—企的沟通合作机制。深化校内外导师的项目合作,激励校内外导师充分沟通交流,推进实践教学试点,因材施教,安排指导硕士生进行见习、实习[11]。

猜你喜欢
全日制硕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爱情导师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