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婉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三亚)
[提要]如今,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养老问题也随之出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迁、老龄化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导致社会养老的压力加剧,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当代老年人的多元化、个性化现实养老需求。因此,传统的居家养老服务结合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社区为载体的智慧养老为当代老人养老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超过60周岁的人群即为老年人,而在如今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老年人在人口总数中占比逐渐增大。通过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们了解到,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为26,402万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是18.70%,其中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口数为19,064万人,更是占比13.50%之多。相比较于十年前,我国老年人口总数明显增多,这说明目前我国已经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并且在未来直至21世纪中叶后,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长的步伐不会停止,人口老龄化仍会继续加深,这意味着养老工作的发展迫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迫切性空前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我国的城镇化不断加速,城镇化率提升幅度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原城镇居民的养老问题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各地区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共有8,804万户,其中城市家庭占比25%,共有2,215万户。存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数数量庞大,人口深度老龄化的社区街道不在少数。
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曾经家庭养老作为老年人唯一的养老保障方式,如今已失去了重要地位。在如今多元养老时代,传统养老模式存在滞后性与缺陷性等诸多弊端。
(一)家庭支持存在不足。我国现如今人口老龄化以及少子化现象日趋严峻,传统的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已不多见,如今的家庭结构多呈现出“4+2+1”形态,多为双独子女家庭。对于独生子女家庭中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养老问题仅依靠子女提供家庭支撑是不能够很好解决的,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已经不能让老人得到足够的照料。许多子女面对个人生活工作的压力,对于父母的养老问题,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金钱上,经常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象。部分子女为解决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充足时间照顾老人这一问题,将父母接来一同居住,但由于两代人生活观念上存在的差异,生活上还会有出现矛盾的情况。对于部分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两地的情况,当老人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子女并不能及时地出现解决,许多老人实际上更多的是自我照料。
(二)医疗健康保障方面存在不足。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有些老年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独自去医院排队挂号看病,有些老年人则是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而独自前往医院看病。当今信息化时代,年轻人很轻松就能在手机上完成的预约挂号、交费、打印报告等医疗服务,对于年轻人来说很简单的操作,到了老年人这里,却使看病变得更难了。挂号、检查、缴费,他们往往只能通过对他们来说最简单的排队方式来进行,这也常常让独自前来就医的老年人出现站不住、受不了等困难,从而导致老年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不愿去医院就医,直到变成了重病才到医院就医。有些外出工作的子女表示,想要接父母到自己工作的城市养老,但老年人在另一个城市并不能使用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无形之中提高了老年人的养老成本。
(三)老年人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在社会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以及中国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社会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对于养老方式,大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主要为三个方面: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需求。如今老年人对养老的现实需求中关于心理精神上的需求日益增多。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显然已达不到大众的标准,无法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同时也没有完善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这一概念被提出,而“智能养老”模式也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它基于先进的产品与技术,将个体、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的主体进行高效融合,从而达到高效率性、可靠性的专业服务升级。
“智慧养老”由英国第一次提出,我国首次提出“智慧化养老”的理念是在2012年,由此开始了对于智慧养老的探索。可将智慧养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智慧社区养老;二是智慧机构养老;三是智慧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是将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与智慧养老的理念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是智慧社区、智慧养老、居家养老三个方面共同发展的整合结果。
“智慧养老”又称“智慧居家养老”,它通过“智能化”技术,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地将政府、社区、机构等养老服务参与主体与老年人紧密相连,为老年人提供现代新型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综上,智慧养老将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适老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安全监护、健康监测、日常生活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从而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安全便捷的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不仅仅是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智能化的产品开展流程化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将先进的技术与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巧相融合。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探索新的融合发展路径,从而让科技在养老服务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作用,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的加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最终达到“1+1>2”的效果。将社会工作介入到我国城市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能够更好地解决“老龄化社会”所遇到的一系列养老难题,给老年人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以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为基础,社会工作者要改变自己在养老服务中的角色定位,由传统的服务提供者改变为服务信息的提供者,社会工作者要逐步适应这一角色的转变。在智能化产品的使用中,社会工作可作为信息互通的桥梁,将信息进行接收-汇总-传递。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化养老服务产品过程中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问题信息的收集者与反馈着,将老年人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再通过反馈进行改进提升。
(一)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低
1、老年人群体对于社会工作缺乏了解。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起步较晚,老年人对于社会工作较陌生,在我们走访的部分社区中,大部分老年人对于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中开展活动的参与热情并不高。老年人对于社会工作不够了解导致他们对于社会工作也并不十分认可,这不仅影响了老年家庭接受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工作机构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也会影响到社会工作领域中老年社会工作与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持续发展。
2、政府职能部门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性的认知。通过对部分社区与社会工作机构进行走访发现,许多社区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师证仅是为了在持证后可以增长工资,并不是基于对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的认可。这直接导致许多社区工作者虽然考取了社工证,但是仍然缺乏对于社工专业性的认知与掌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与智慧养老服务的工作开展。
3、老年人群体对于社会工作的认知存在偏差。许多老年人认为社会工作者所做的许多工作本质上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从而认为政府并没有尽职尽责,而是“偷懒”将工作交由社会工作者去执行。这导致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会遇到许多阻碍与老年人不配合的情况,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使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公信力降低。
(二)社会工作人才资源匮乏
1、缺乏相关专业从业人员。通过对于部分社工机构的走访调查,如今许多社工机构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尽管会注明有经验者优先,但仍然很难招聘到有经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还存在很大一部分社工机构在招聘时对于专业要求较为宽泛,对于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均不设限,甚至有时为了减少人员费用支出,还会招聘会计等与社会工作专业关联性很小的专业从事社会工作者岗位,这就导致许多社会工作从业者专业性极低,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以及专业方法,对于老年社会工作更是没有了解透彻,对于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也是智慧养老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
2、社会工作者培训缺乏规范性。社会工作者上岗工作前的入职培训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许多地区都针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开设了考前专项培训班,许多人通过培训班的学习顺利地考取了社会工作的相关资质,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注重理论培训的同时,社会工作实务实践方面却被疏忽,尽管许多人通过短期培训取得了上岗资质,但仍然缺少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以及实务技能,不能对老年社会工作精准把握。并且在考取了社工证后,并没有对其进行长期的规范性、专业性的综合培训,导致社会工作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始终难以持续提高。
3、缺乏高层次人才。一方面社会工作机构的内部缺乏督导,督导对于一个社会工作机构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起到提升机构人员专业技能的作用,有一些社工机构甚至会外聘督导,机构内缺乏督导的这一现象无疑对地区开展老年社会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地区还存在社会工作专业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许多社工专业人才会选择去北上广等较为发达的城市,这导致其他地区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缓慢。
(三)社会工作发展结构失衡
1、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失衡。我国许多地区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缓慢,机构的总体规模较小,专业能力较弱,并且在某些方面过度依赖政府职能部门,导致机构服务能力、专业能力不足。甚至有些服务机构仅仅是登记挂牌,并没有实际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这些都导致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极其缓慢。
2、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合理。我国目前在政府行政部门或企业单位工作的社会工作者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在社工机构工作的数量,这就导致许多社会工作服务局限于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其他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受到了限制与阻碍,使得很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难以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在传统养老模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时,将科技与养老服务产业相融合,为养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运用物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养老服务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同时满足了当代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养老服务行业的创新也大幅度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推动了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当今社会进入了多元养老时代,呈现出以下几点趋势:一是由依靠他人养老向自助养老转变;二是遵循道德进行养老向遵循制度进行养老转变;三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老向以社会为单位进行养老转变;四是从依靠子女养老向依靠政府养老转变。
如今新时代养老需要多元化,推动智慧养老模式发展,建立互补化的养老方式。我们应该遵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利用新时代的新兴技术、先进科技,开拓新的路径,始终坚持多措并举,倡导全民、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多元化的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