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2023-02-10 06:07贵州黔南经济学院任长群
区域治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想农村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 任长群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力推动乡村文化科学发展,才能使乡村文化振兴实现更大突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体系的日益完善,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越来越受到各地重视,很多地方都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和目标,采取了一系列形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而且与过去相比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乡村文化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只有用先进的思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才能使乡村文化振兴实现更大突破。目前,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运用不够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各地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引领,既要深刻理解和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要着眼于解决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实现更大突破。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更具有文化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各地都已经开始对乡村文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而且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但也面临一些困境。

(一)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对乡村文化建设进行了科学设计,特别是明确乡村文化建设方向,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把打造“文化之魂”作为重中之重,不仅大力推动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而且还要在培养农村群众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乡村文化建设内容日益丰富,乡村文化建设领域不断拓展,乡村文化建设模式持续创新。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乡村文化建设体系,建立了县、乡、村、屯“四位一体”的运行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1]。

(二)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乡村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也要看到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不注重找准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特别是在突出乡村文化振兴核心方面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仍然不强,广大农村群众应用文化、向往文化、学习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不注重丰富乡村文化建设内容,在宣传引导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在推动移风易俗、深挖乡村文化、弘扬传承文化、树立文明新风等诸多方面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一些地方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仍然不够到位,乡村文化建设甚至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还要深入理解和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向纵深开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乡村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拥有很多突出的特征,而且将文化、政治、经济等进行有效互动,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对此,各地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深深植根于乡村文化建设始终,进而才能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实现更大突破。例如: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将其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当中,还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开放性,既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也要吸引一切先进文化[2]。

乡村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在新时时代的实践探索。无论是文化强国建设还是乡村振兴战略,都需要以文化为基础,把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铸魂工程”,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基础,积极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和实现形式,并在些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例如:大力推动乡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通过民主管理、共同富裕以及打造新型农民,能够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体性,持续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促进乡村文化的先进性、稳定性、传递性和共享性[3]。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能够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方向

文化具有服务人、引导人、教育人等诸多功能。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突出以人为本,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当中,能够发挥其引领作用,使乡村文化建设方向更加明确,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他们能够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创造者和传播者,这对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此,各地应当从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方向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价值,进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向纵深开展。

(二)能够完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

乡村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要想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具有实践性、发展性、时代性等诸多特点,将其融入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当中,对于持续优化和完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大力推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促进二者的有效互动,进而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融入乡村文化建设当中,还能够充分发挥文化的融合功能、发展功能、凝聚功能,进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三)能够聚合乡村文化建设资源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更加强调“世界性”。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融入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当中,能够聚合一切乡村文化建设资源,融入全球性、全国性、区域性语境,进而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步入开放、融合、创新的轨道。当前,一些地方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加强资源整合力度,特别是对自身的文化资源进行了挖掘、开发和利用,包括工艺制作、传统饮食、民俗风情、人文景至、自然风貌等一切与乡村文化相关的资源,倾力打造乡村文化建设品牌,促进乡村文化链条的不断延伸[4]。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理念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特别是世界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发展性、实践性等特征,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体系当中,才能使乡村文化实现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社会性。对此,各地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作为根本指针,积极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突出以人为本,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重视乡村文化建设的融合性、互动性、拓展性,将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政治经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进行深度融合,最大限度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将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有效结合,着眼于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切实加强教育引导,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科学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二)优化乡村文化建设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乡村文化建设体系,对于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对此,各地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引领,积极探索更加完善、更加系统、更加高效的乡村文化建设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内容。同时还要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拓展性方面加大力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发展性”,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供给力度,从“输血”向“造血”转型,让“送文化”转变成“种文化”。切实加大乡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建立“综合文化站”,打造具有教育功能、引导功能、服务功能的综合文化平台,既要挖掘、开发和利用农村传统文化,也要加强对农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懂文化、懂知识、懂技术,在培养新时代新型农民方面实现突破。

(三)改进乡村文化建设模式

“点多线长面广”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突出特点,只有不断改进乡村文化建设模式,才能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实现更大突破,进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的“人民的首创精神”,大力推动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实践先进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丰富时代文化。积极引导农村群众打造文化阵地,多成立一些民办演出团体、民办剧团、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读书画社,多组建一些文化工作队,使农村群众成为弘扬农村文化、传承农村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改进乡村文化建设模式方面,也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收集和整理,积极打造各类平台。着眼于体现乡村文化建设时代性,加强对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宣传,倾力构建强大的乡村文化建设合力[5]。

(四)丰富乡村文化建设载体

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还要在丰富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载体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既要大力加强对各类文化的传播,也要通过有效的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大力实施传统文化“进农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新媒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与宣传工作。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理解和认知,强化他们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在丰富乡村文化建设载体方面,还要大力加强文化服务工作,组建专门的文化服务机构,打造具有公益性、志愿性、社会性的文化服务团队,不断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服务载体,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五)打造乡村文化建设队伍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想大力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实现更大突破,需要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的乡村文化建设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实现更大突破。对此,各地需要把打造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队伍上升到战略层面,既要吸引一大批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也要对本土文化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创新、落实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乡村文化建设工作者需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深入研究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用先进的文化塑造农村群众和感染农村群众,培养他们知行合一意识。同时还要在打造“农村网红”方面加大力度,使他们能够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五、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引领性,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指针。对此,各地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科学、系统、有效融入乡村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特别是要着眼于解决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在深刻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基础上,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着眼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重点在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理念、优化乡村文化建设体系、改进乡村文化建设模式、丰富乡村文化建设载体、打造乡村文化建设队伍等诸多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相关链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想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