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峰,殷春芳,李萍,罗国东,吴菁华,万红弟
1.广东省干部保健中心,广州 510002;2.广东省妇幼保健院;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干部保健健康管理能力也需进一步提高。干部保健工作为保护人才身心健康,促进社会进步和保障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的保健管理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保健对象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一些新的问题亟待破解[1-2]。不断扩大的医疗需求和有限的卫生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而高效地利用和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为保健对象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已成为干部保健工作的要点。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体及人群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它通过多种方式对非健康群体实施一系列的健康管理对策,实施以预防为主的干预手段,促使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达到有效防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医疗支出。健康管理是医学服务模式的创新,有别于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的医学服务模式,是现代生物医学与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应对当今世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适应医疗服务模式转变的有效措施[2]。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健康管理的理念,经过数十年的研究证明,实施健康管理后,90%的个人和企业的医疗费用降低超过10%,且居民身体健康得到显著提高。在健康管理起步较早的日本、德国、芬兰等发达国家,均在卫生改革措施中融入了健康管理的理念,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4]。健康管理在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卫生费用增长过快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干部保健工作也面临着保健对象越来越多、保健对象老龄化趋势明显、资源配置不均衡等挑战。将健康管理理念融入日常保健工作中,改变以往工作中“只检查、不干预” “重检查、轻干预”的现状,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国内相关研究也显示对保健人群进行积极的健康评估与干预有助于保健对象获得良好的健康[5-7]。我们在日常保健工作中,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从组织建设、健康体检、巡诊、信息化等方面开展了防治一体化的模式探讨。
1.1 建立了保健局-保健中心-保健基地医院的保健架构 在保健局领导下,保健基地医院主要承担保健对象住院、会诊、检查和疑难疾病问题处理等工作。保健中心主要承担日常门诊、巡诊、慢性病管理、健康体检组织等工作。按照精心、周到、细致的要求,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强化组织领导,保健工作有序开展。组织修订了一系列保健工作制度,如门诊、巡诊、体检、医疗保障、健康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以制度为章,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规范开展保健工作。
1.2 加强保健队伍建设和优化人员结构 各保健点医生学历以研究生为主,来自多个不同专业领域。护理人员也均具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配备了中医和西医执业医师,满足保健对象不同所需。所有保健人员均经过严格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过硬、医德医风良好。日常注重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学习,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在深化认识中提高政治站位,在优化服务中提高工作质量。业务学习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心理学、营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促进学科发展,培养保健骨干,工作中充分发挥互助协作和传帮带作用。近年还完成了多项保健有关课题研究,发表多篇论文,促进了学科发展。
2.1 体检工作形成制度化 成立了省直单位干部健康体检管理部门,由我单位统筹组织开展省直单位干部年度健康体检工作。组织制定体检工作管理规范并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下发,指导承担体检的医院开展规范化体检服务[8]。每年初,省干部保健中心负责组织体检的医院和省直单位联络员召开年度体检工作会议,开展经验交流和聘请专家进行理论培训。重点对上年度体检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对本年度体检工作进行布置安排。
2.2 推出个性化体检套餐 体检项目分为一般项目和自选项目。省直单位参加健康体检的干部在体检经费控制范围内根据需要进行项目的增减,满足不同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对体检流程优化,各单位联络员至少提前1周与体检人员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联络沟通,明确参与体检人数、体检项目并提前开具检验检查单、打印好二维码。
2.3 提供舒适体检环境 体检区域卫生整洁,空气流通,为体检人员提供饮用水、纸杯和检后早餐等。对不同人群在体检地点、时间方面进行合理调节,减少人员拥挤和等待时间。对体检项目安排在体检信息表上给出指引,同一楼层的检查项目集中完成。不同检查区域做好明显标识,方便寻找。增加导诊员,为体检者提供体检流程讲解、体检路线指引和秩序维护等。
2.4 做好检后服务 体检结果出来后,按照体检者检查项目分类汇总,装订成册。对异常结果提供答疑,指引进一步分诊和处理。为体检人员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与其身份证信息关联,方便后续就诊参考。
2.5 开展调查问卷反馈 为进一步提升健康体检工作质量,了解省直单位干部对体检医院环境、服务、技术等的满意度和健康管理服务需求方面情况,年度体检时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编制基于干部保健工作实践、查阅相关资料和征询保健专家意见等。根据调查反馈结果对省直干部体检工作进行持续性改进,实施精细化管理。
3.1 巡诊工作制度化 通过巡诊进一步将干部保健工作由医院、门诊延伸到办公点或家庭。定期干部巡诊制度让保健工作处于主动,将疾病的随访观察融入巡诊,对一些本身已经成为患者的特定巡诊对象做到了良好的监控和随访,将疾病的治疗规范延续下去,减少了住院的概率,将干部保健和医疗良好结合起来。
3.2 建立巡诊标准化流程 根据保健对象所患病种和病情的不同,将其健康状况分级,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巡诊次数和时间,选择不同巡诊方式。上门巡诊前要检查携带物品的性能、种类等,提前熟悉保健对象的病历资料,对其主要疾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作为巡诊过程中的重点。上门巡诊时还要事先熟悉保健对象家庭的一般习惯,尽量减少误会差错。巡诊内容包括详细询问近期身体状况,进行体格检查,有针对性地检测血糖、血氧及做心电图等。清点常用药品的种类、数量、有效期等,指导合理用药。根据季节、时令、气候变化等宣传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对于外出的保健对象,选择电话或微信联络的巡诊方式询问情况。每次巡诊后需及时将保健对象的健康信息详细记录在案,内容应该详实规范。对于巡诊中发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分析、归纳、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将巡诊信息在不违反保密的原则下与部门全体医护人员共享,使每位医护人员对全体保障对象的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积极有效地巡诊丰富了干部保健健康管理的内涵,通过巡诊将保健关口前移,及时掌握保健对象健康状况,达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国传统医学预防理念[9]。
4.1 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保健工作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均已广泛运用。“互联网+”医院的建设蓬勃发展,能够适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睡眠等指标的智能穿戴设备也在逐渐普及。医院通过结合自身“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及“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思维模式建设互联网医院平台,可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10]。干部保健健康管理工作事务日益增多,健康档案资料要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人工归纳整理的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1]。通过干部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一套针对性的服务流程,从而实现对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在降低可能存在的风险状态基础上,远离疾病的困扰[12]。因此,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实现由传统服务向智能服务的转变,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成效,已成为干部保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4.2 多方位布局信息化技术 我们在保健工作中加快更新了医生诊间工作站,药品采购管理服务平台,还引进了智能便携式巡诊包,建设了干部保健信息系统等。通过信息化平台使用,减少了日常文字书写并加快了健康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各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加快,有效实现信息数据传输、共享。另外,保健管理平台模块不断开发增加,可以对保健对象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如年龄段、疾病种类、用药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更好掌握保健对象的疾病特点和就医需求,进一步为保健对象提供及时的、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下一步还将加强与保健基地医院之间的信息互联,科学管理,实时了解保健对象就医、住院信息,做好出院后的巡访。
健康中国开启了中国健康管理的新征程。健康管理将在改善人民健康,实现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3-15]。加强干部保健健康管理能力可以向保健对象提供可靠、可信的医疗保健服务,保健康就是保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保健工作质效,将保健关口前移,推动干部保健健康管理规范可持续发展。积极探讨新的管理模式,如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流程、程序化和谐护理等,促进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保健队伍和制度建设,推进信息化布局,培养创新服务能力,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