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
——以《朗读者》为例

2023-02-09 07:30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吴雅雯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24期
关键词:朗读者电视节目语境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吴雅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类电视节目基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创作,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电视节目制作模式相结合,以文化教育为宗旨、以电视传播为手段、以传播知识为目标,在文化领域实现电视节目的垂直深耕。过去七年来,中央电视台陆续推出“现象级”文化类电视节目作品,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其中《朗读者》以最平实的情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价值,将文化类电视节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对同类节目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该类节目仍存在一些问题,望通过共同探讨来推动其创新发展。

1.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价值探索

1.1 传递主流价值观,发挥文化宣传和社会教育功能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融入了文化元素,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传递了主流价值观。

《朗读者》第一季第十期的主题是“味道”,谈到文学作品中的味道之最,董卿首先想到的是《红楼梦》字里行间的人生况味,紧接着又说到“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到肚子里就成了乡愁,刻在心里就成了一辈子都解不开的结”,通过“味道”一词,带出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进而引出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亲情观、爱情观、友情观、群体观等主流价值观。第二季第一期的主题为“初心”,在卷首语中提到“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那些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当中。”通过圣贤孔子引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同时节目的每个主题单元承载了人文情感,拓展了对于梦想与生命的理解,在温情中也有对环境保护、器官捐献等社会议题的讨论。以最真挚的情感、最动听的文字来抚慰人心,使其文宣、社教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2 迎合生态市场的变化趋势,满足受众的高层次诉求

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行业要发展,必然要抓住文化类电视节目这一突破口。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描述到,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安全和归属等需求后,就会开始求知和审美等更高层次的需求。现如今,观众们希望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可以让心灵多一份从容,而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出现,恰可以满足大家更高层次的情感、文化、审美需求,激发观众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朗读者》的朗读,不仅仅是读文本,也是读山川湖海、读心路历程、读人生四季、读念念不忘的回响,让受众在欣赏朗读的过程中找到能让自己产生共鸣的文学一隅。

1.3 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费孝通在“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中指出“生活在某种特定文化中的人,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

在全球媒体生态环境中,我们一直在尝试通过推出高质量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的文化品牌,在国际舞台中增强话语权、弘扬民族文化,展示一个大国和强国的真正实力。

美国学者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把交际文化分成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往往被要求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最好不要拐弯抹角;在高语境文化中,则被教育要婉转其辞。中国文化属于语义复杂、语境庞大的高语境文化,在与低语境文化产生碰撞的过程中,极易因为信息传播的不对称产生价值观层面和认知层面的错位,而这种错位是不容易被接受和认可的。而文化类电视节目,将文化元素进行拆分,与日常生活和人类普遍的情感共鸣相结合,摒弃以往说教意味的展现形式,更易被外国受众接受。同时电视节目《朗读者》被延伸成书籍《朗读者》,译成八个语种,与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朋友们交流、合作,传播了中国文学之美,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 文化类电视节目现存困境

2.1 大众对于文化类电视节目存在认知偏差

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同期许多热门的娱乐节目相比,收视率仍有一定差距。这主要是由于观众们普遍认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内容相对深奥、难懂,广告商也认为其经济效益一般、并不看好[1]。但市场的真实反应却不是这样,比如《朗读者》播出时,关注度和口碑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同时段播出的电视节目。因此,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2.2 主题同质化、内容模板化现象严重

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的生存法则是以收视率为核心,依靠商业竞争,优胜劣汰。在一批文化类电视节目取得成功后,一些媒体急于制作类似的节目以提高收视率。其实我国文化类节目内容同质化这一问题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早在1998年益智问答节目《幸运52》进入大众的视野,之后2000年《开心辞典》又火爆荧屏,马上就有一批大同小异的电视节目接连涌现;到了2001年讲座式节目《百家讲坛》红极一时,随后各电视台纷纷制作了同模式的“讲座类”节目。当主题同质化、内容模板化的节目扎堆播出,不仅让创作陷入思维窄巷,也让观众的新鲜感和满意度大幅下降。而部分文化类电视节目为了迎合用户生态体系,更注重节目的商业性而忽略了文化性,导致核心故事内容文化底蕴不足,降低了故事吸引力,造成内容扁平化。节目所展示的文化内容大多集中于诗词、书信、文博三者的鉴赏,对于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还有待开发;在呈现形式上,大部分节目采用表演、朗读、演唱等几种较为单一的形式,在迅速迭代的电视发展环境下略显单薄,必然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2.3 曲高和寡、不接地气

“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宏大叙事没落并且变得不可信,而宏大叙事将会被细小叙事所取代”,法国后现代理论家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提出了这一观点。这一观点值得商榷,但也显示了在这个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网络时代,宏大叙事正在遭遇一场挑战,而一些主流文化类电视节目习惯于宏大叙事,在某一阶段会稍显不接地气。同时,也有许多文化类节目,偏重知识本身,仅重视传递内容,而忽略了要延伸到情怀方面,便极易走向高冷化,使受众群体变得狭小。例如一些早期的读书类电视节目皆难以为继,大多由于解读的内容只停留在文学本身,无法和“人”的情感进行连接,也很难和观众产生共鸣,再加上如果选取的文章片段过于高深,则自然曲高和寡;同时呈现形式略显枯燥,仅是主持人手持一书直接朗读加上简单点评,再或者两人对聊,完全没有体现出电视的视觉化优势。《朗读者》正好释放了示范效应,巧妙地与朗读者的亲身经历相结合,让整档节目风格“接地气”,更容易将情感故事、美文传递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打动观众的同理心,彰显其与众不同的价值。

3. 文化类电视节目创新对策

3.1 挖掘精品内容

习近平同志提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强调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统一性。

3.1.1 关注传统与现代的连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也是新时代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需要提炼出具有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进而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形态和文化类型丰富,电视节目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文化元素与节目创作进行融合,在大文化主题中筛选音乐、非遗、戏曲、时令节气、书法、美食、服饰、汉字、国画等小切口,大小结合丰富创新效果。已有一些电视节目创新这些文化元素,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如通过武术元素创新的节目《武林风》、通过戏曲元素创新的节目《梨园春》、通过文学元素创新的节目《朗读者》。精耕传统文化中的可利用元素,进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1.2 采用共情叙事

通过低语态、生活化语境、温润化等方式达到共情的作用。伽达默尔曾说过,“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建立在读者(观众)与(创作)作者之间的‘诠释学对话’”。共情是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也是同步高效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应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和故事,展现日常生活中的温情和感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共情叙事方面的优势。

《朗读者》的节目定位为“高而不冷”,以期既展现文学气质的“高”,又体现人世间的“不冷”。董卿谈到节目环节设计时说到:以“访谈+朗读+解析”的模式,首先通过访谈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完整地构建起来。当情感共鸣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朗读的文本顺势而出。所有嘉宾最终都还原成真诚的朗读者,在“我想读”的状态中完成了“以文通情”的使命[2]。同时,一切可以打动人心的文字都可以入选读本,“选择”“第一次”“告别青春”“遇见”等第一季节目的主题词无不凝聚着生命的情感与张力。

3.2 创新表现形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完全可以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能否打动观众,固然要看故事的核心内容,但也受制于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故事。单一枯燥地叙述和呈现故事内容,已经很难再引起观众的观赏兴趣。必须在故事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将声音、图像、游戏、动漫、短视频、VR等形式综合运用,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多元视听体验,使节目更具感染力。《朗读者》在《我们能改变世界吗》这一期节目中邀请了张桂梅校长来做客,她在讲述自己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和经历时不禁感慨落泪,在节目中张校长所讲述的内容、展现出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谈话氛围结合主持人为之动容的镜头特写,激发了现场观众的情感共鸣,唤起了观众们对张桂梅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些所表达的情感和镜头特写通过屏幕也感染了线上观众,构成了弹幕形式的数字互动,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的观众都感悟到相同的内容,通过电视产生了共鸣效应,群体认同感得到了强化[3]。

3.3 拓展传播渠道

3.3.1 线上多平台立体传播

要巧妙运用新浪微博、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众多平台,借助新媒体扩大传播影响力。比如将节目的精彩片段、花絮、彩排的小插曲进行剪辑,使其不超过60秒,从而适应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点,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可以在短时间内打造热点,促进节目快速传播。与此同时,更多的新媒体账号也会追随热点,筛选节目内容进行再创作,通过不同形式的二次传播维持了节目热度。节目组为了提高观众的场外参与度,还依托微博、知乎、豆瓣等平台创新互动方式,比如部分节目在官微上设置相关话题,鼓励公众参与讨论,不少话题还一度登上热搜,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观众覆盖面[4]。

新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大屏与小屏之间良好的互动性,它打破了“大屏”传统媒体单一、线性的传播模式;观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小屏”设备参与并影响信息的“编码”;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可以时刻通过弹幕、留言等方式与节目组或其他观众互动,表达自己的感受,营造一种“虚拟剧场”的氛围,覆盖全屏的弹幕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此外,还可以通过境外社交媒体账号加强节目宣传,从而在境外也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

这些都是节目传播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广阔的立体传播场域是实现“破圈”的关键。

3.3.2 线下大众体验式传播

全新媒体时代到来,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那么如何真正贴近大众、提高节目关注度、扩大影响力、有效传播优秀文化,不仅仅要在节目质量上下功夫,也要走到屏幕下去,“线上线下”有效互动、整合营销,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朗读者》为了增强线下互动,在一些城市设置了流动录音棚——朗读亭。朗读亭只有“一平方米”的面积,外观像一个精致的电话亭,可以容纳2到3人,每个预约成功的“朗读者”逐次进入其中,亭子里面有高清摄像、录音设备。在这样一个封闭的静谧空间内,时光仿佛穿梭回故事中的那段时光,按照“读什么?为谁读?为什么读?”的内容结构,素人们讲述着自身的经历与故事,唤醒了朗读者的情感与回忆,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和朗读热情[5]。《朗读者》也将采集到的数万人的情感故事汇聚到“一平方米”特别节目中,呈现的内容都是身边百姓的自身经历,观众收看时会深切地感受到朗读者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使节目更具吸引力。

4. 结束语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百姓的需求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同时也在于精神层面、心理感受层面的提升。传统文化为电视节目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源泉,各媒体机构、平台和媒体人应把握好时机,借着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壮大的东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灵的同步盛宴。

猜你喜欢
朗读者电视节目语境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