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话语分析模型下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共情策略

2023-02-09 07:30安徽艺术学院黄俊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共情神经元主持人

■安徽艺术学院:黄俊

1. 共情理论和费氏三维话语分析理论概述

1.1 共情的心理基础:镜像神经元

近些年来,大多数学者对于主持人共情能力的探析多集中在具体运用共情的方式。而共情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听到感人的话题会热泪盈眶;看到振奋的画面会情不自禁?这不禁引人深思。而在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贾科莫·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在猴子额叶的腹侧前运动皮层的F5区域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运动神经元。当猴子在执行动作以及观察其他猴子或人在执行相同动作时,猴脑F5区中的这组神经元都相似地被激活。实验表明,这类神经元具有跨感觉和运动的属性,能够将运动的视觉、听觉信息投射到自身运动系统中,从而即时产生对相同动作的运动编码[1]。由于主体在观察目标客体的动作或状态时,大脑会自动生成一套神经元进行信息编码,并反射到触发相应动作的神经系统中。它发生时就像镜子一样投射和刻录,所以神经科学家把这种神经元称为“镜像神经元”。

依据镜像神经元的投射与模仿原理,个体也会从他人的言语、表情、行为中来理解对方的情绪。从大脑功能神经联结性上来说,镜像神经元系统是与大脑处理情感的边缘系统相连的,可以产生共情,即情感共鸣[1]。所以,从共情的生物学角度来说,镜像神经元是人能够感知他人情绪的神经基础,同时也为主持人访谈共情能力的运用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解释。

1.2 共情的重要载体:交流与沟通

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做好节目本身的串联,还要承担起与受访嘉宾谈话的工作过程。访谈不仅有“访”还要有“谈”,“访”体现在与嘉宾的接触和提问,而“谈”则更多触及了二者之间信息的交流与话轮的转换,体现互动效应。而在这其中,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把话语信息与情感联动起来触发共情的呢?有研究者指出:“核心情感系统、镜像神经系统以及心理理论系统构成了共情最主要的神经基础[2]。这些系统分别通过‘具身模仿共情的神经网络’与‘心理理论共情的神经网络’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的共情反应。我们将基于低级情绪信息(如具体的动作刺激、面部表情、简单语音等)所形成的共情形式称之为“具身模仿共情[2]”。例如,主持人在与受访者进行话题讨论时,会收到来自对方肢体、情绪、声音的信号反馈,同时可以被主体感官系统直接感知,这类共情初级形式被称为“情绪感染”。而心理理论共情是基于高级情感信息(如利用感觉信息推断、之前的知识、语介联想、观点采择等)而产生的共情形式[2]。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主持人从受访者传达的信息材料中进行加工和理解,并主动地投射到对方所处的情境和背景中,从而对受访者进行深层次的情感模拟引发共情。

1.3 费氏三维话语分析理论

费尔克劳夫作为批评话语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在其1989年出版的《语言与权力》中正式对话语的批评性分析提出了“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三维框架分析模型。批评性话语分析就是通过分析话语的结构形式与文本特征,并结合该话语的生成过程与技巧所在语境,探究其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进一步挖掘其社会功能,即“帮助获得或维护或颠覆某种权力关系[3]。”

在前文我们提到共情依靠镜像神经元把外界的信息进行集中整合编码,通过大脑皮层传递进而实现动作或情绪的传导。这一神经系统不仅可以引起对具象信息进行身体感知,还可以通过声音的文本信息进行抽象的语言认知。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对于语言的认知大多都集中在彼此的交谈上,所以话语的传递也能够触发镜像神经元,并表现于信息交换、情感沟通、认知共通等方面。在模仿和传递的基础上,主持人可以从多维度引发共情:

文本接受:具体语篇文本的接受和隐含情感材料的深刻体会。

话语实践:自我内化产出副本话语、情绪加工传递对方定向消费。

社会实践:话语传递的意识形态和权力身份扩大情绪感染。

因此,在人内传播、互动传播、大众传播相互作用的机制下,话语的规范化分析能够助力主持人更科学地运用共情。同时,节目的具体内容所留下的情绪价值通过节目——受众——再受众的方式传播节目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情感意义。这不仅完成了节目本身的意义,也扩大了对社会情绪价值的提供。

2. 访谈节目主持人缺乏共情的表现

2.1 利己主义的伪交换:

社会节奏的加快无疑对当代人产生畏怵、回避、冷漠等利己的社交心理,群体被分众化、原子化成心灵独立的个体。在利己的视域下,彼此的互动就成为了纯粹的利益交换关系。那么如何破局,回归群体社会呢?这里我们要引到“同情”的概念,同情作为人类最原始的一种情绪特质,它的存在能够为共情的发生提供来源和依据。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一些文本中,同情概念只能表示情感。作为情感,同情有两层含义:①现象层面:同情是旁观者类似于当事人情感的情感。②原因层面:同情是想象的处境转换产生的情感[4]。那么可把同情视为共情的基础阶段,两者发生的依据都可以总结为:是否发生“想象的处境转换”(交换)。

同理,访谈节目中有些主持人在和嘉宾的交谈中具体缺乏共情的表现大体上为两种。其一是,在具体交谈阶段既没有想象的处境转换也没有利他倾向的情感关怀,主持人对访谈人物过去的生活轨迹没有过多了解,照本宣科地完成提前规划的议程设置,在具体问题上不能及时地进行想象情境的转换和换位思考。其二是,在一定情境交换的基础上过多植入自我防御意识,例如:“是真的吗?我不信。”主持人对待嘉宾的话题考量,虽做了转换,但没有接受事件主角的心理感受,所以从利己主义出发驱使谈话主体的功利心,让客体情境下的话题事件基于自我的考量,同样不能发生共情。

2.2 心理定势的缺乏

访谈的准备工作是一个极度考量节目能否成功以及主持人业务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除了要先与受访嘉宾建立访谈联系,同时还需要对嘉宾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充分的资料准备。在面对面交谈之前,可以对目标人物生平整体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了解的过程就是心理学领域中形成“心理定势”的过程。1889年德国心理学家舒曼和缪勒首次提出“心理定势”概念之后,又经过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的研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认为,人们之前的一些心理活动会为之后的心理活动作出相应的准备状态,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以后的活动状态[5]。换言之,人们在准备阶段会按照之前的经验来总结出应对当前事件的心理准备,喜好特定的思维定势来映衬现实情况。主持人在对访谈的流程和走向有了定势之后,同时还要考虑对方的心理定势。如果双方的心理准备出现偏颇时,可能会影响谈话时的流畅度和整体的谈话质量。

2.3 首因效应的忽略

“首因效应”又称“初始效应”,在主持人与受访嘉宾刚建立谈话场时,能否获得对方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第一印象决定了后续访谈的走向和成败,而建立良好的初始印象能够为舒适融洽的话语关系打下坚实基础。有些主持人在初期并没能和嘉宾建立良好的话语关系,可能会导致对方的厌恶或者降低谈话的欲望使整体的访谈质量走低,更不能引发共情。所以,主持人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对方面前的首映效应,长期进行内容、学识、气质、修养的训练,与受访者保持平等身份关系,消除双方交流的心理障碍才能推动共情。

2.4 自我意识的植入

对于访谈节目,在娱乐性、文化性的基础之上同时还需兼具客观性。所以对于主持人的话语表达也理应在不落俗趣的基础上兼具客观理性。这样有利于双方共同开启话题的讨论、交换问题的看法、构建情感的融通。反观也有些主持人喧宾夺主式的自我意识、经常性打断、抢话,表现自己对于某些事件的看法和观点,容易与受访嘉宾产生分歧,影响嘉宾表达欲望,导致话轮的不连贯。或者在计划之内进行意料之外的提问或话题,让嘉宾没有心理预设,会让节目气氛尴尬而影响进程,更不利于主持人与嘉宾搭建共情通路。

3. 三维话语分析模型下主持人共情策略

3.1 文本实践:营造互文、身体共在

在话语分析的第一阶段,主持人在访谈时不可避免地会进行话题材料的梳理和感悟。所以在文本层面主持人则需要关注如何营造互文,让双方共享一个文本材料,共在一个身体情境为共情架起连接通路。而主持人可运用的文本既有文字、剧本、物品或具象化的文本实体之外,也有营造身体共在的抽象文本,如:场景、共同话题、事件回忆等。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推出的中国国家影像人物志《吾家吾国》中,记者王宁采访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时,初次见面就送给栾老一本诗集《致一百年以后的你》来找到访谈恰切的引入点,通过书名特殊的时间让受访者主动谈起一百年以后人们对于自己的看法,以及人生感悟。通过具体的一本书、间接委婉的提问,不仅勾连起采访对象时空回忆,更能迅速拉近与受访者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构造共同性,创造相通性来营造共情的能力是一位优秀访谈主持人的应有之义。

3.2 话语实践:观点采译、情绪感染

在对话语分析的第二个维度则是关注到话语如何在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具体话语文本在传播的过程中离不开观点和情感的内化,所以基于这一点也符合“观点采译”的原则。所谓观点采译就是人们在语言交流中考虑对方的观点,完成观点一致性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克服“我就是”的心理角色,尝试把自己置换到他人的情境中去,理解对方的文本信息和情绪体验。例如在《吾家吾国》里王宁在采访中国第一位女指挥郑小瑛时,双方用记事本共同回顾了郑老的前半生。当谈到沈钧儒先生对青年时期参加革命的郑小瑛的寄语时,郑小瑛随即向王宁表达了当时国民情怀如此之浓重,青年有责任踏进时代的洪流之中,王宁也回应道:“那其实就是您心底里一直默默地向这条路走……”之后王宁也表示:“当我看着满头白发的她跟我讲,她迫切希望能够把这些高雅音乐配上中文,让更多的人听得到。看着她手上的皱纹、头上的花发、眼睛里发出的光,真的无法控制内心的感动。”王宁体会到对方的情境之后再进行理解得出的观点,既接受了对方的文本信息,同时也理解了对方所传达的情感含义,完成了文本信息的共享和情感的交融。这不仅让访谈涉及更多内容,同时也触及了访谈对象心底里的活动,完成情感召唤。

3.3 社会实践:共情关注、形成反馈

在话语传播的社会实践层面,则更多关注在话语背后承载的情感意义。因为话语传播具有隐含的社会结构属性,所以要考虑访谈的内容价值是如何通过节目的具体形式向公众传播,形成共情关注并得到社会层面的情感反馈。共情小到可以影响他人情绪,大到可以影响他人行为,所以话语就承担起了其背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输出和感召。作为节目更是如此,一档节目如果没有了台本、语言和交流,就只能称作“幻灯片”,没有了话语,节目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而每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背后都蕴含着极具传播价值的文化符号,对贯彻意识形态工作、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风气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王宁在谈及创作的感触时,她说:“当你看到陆元九老先生作为中国航空系第一代的博士生,经历失败后三个月几乎很少睡觉;当你听到栾恩杰老先生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总指挥,经历过中国航天所有的失败”,王宁认为,“这些困难越是在节目中得以充分呈现,年轻人越能知晓奋斗的价值和相信的价值[6]。”所以,通过《吾家吾国》我们体会到大家依旧坚守信念与理想并不断给予后辈以力量;通过《朗读者》我们听到每段文字背后专属于自我的天地;通过《经典永流传》我们看到沉淀的历史又焕发出耀眼的光。在创作的道路上,实现节目的共情传播依然是放大社会效益的必由之路。

4. 结束语

如今随着跨媒介传播时代的到来,各种传播形式遍地开花,VR、5G、裸眼3D、虚拟AI等多种传播形式为受众带来更便捷、更沉浸式的媒介体验。但相较于数字化传播,共情传播比现有传播技术渲染规模更大、凝聚合力更强。而访谈节目主持人要不断挖掘自身共情潜质,提升自身话语表达的同时肩负批评分析的能力,并时刻把握与对象的认知共情、情绪共情和行为共情,鼓动受众群体的情绪感召,为自己的表达指出向上一路。

猜你喜欢
共情神经元主持人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从光子到神经元》书评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主持人语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