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群体短视频使用及影响研究

2023-02-09 05:05:11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2期
关键词:群体青少年内容

李 杨

(作者单位:泉州广播电视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3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相较2021年12月增长了7 770万,占网民整体的94.8%。其中,使用过短视频的青少年群体占比65.6%,活跃用户达到20%,青少年群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使用的重要用户群体[1]。青少年群体在使用短视频满足自身学习、娱乐需求的同时,自身思想行为也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青少年群体短视频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使青少年群体获得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1 青少年群体追捧短视频的原因

1.1 创建自我表达空间

移动短视频具有内容年轻化、操作简单化、交互性较强等特点。青少年群体在使用短视频的过程中,会被一触即发、千变万化的内容玩法所吸引。同时,在短视频场景中,人人都是参与者,这种参与性使青少年群体成为短视频的主要需求主体,通过短视频平台,青少年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随时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方便他人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和欣赏,最终吸引更多人关注。

1.2 满足群体社交需求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低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努力。对于已经满足生理、安全等需求的青少年群体来说,社交需求是其当前最为主要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关注。在短视频平台上,青少年群体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可依托该平台发布自己的真实想法,关注有同样想法的青少年,这种虚拟社交关系的建立,满足了青少年群体展示自我、获得认同的社会需求[2]。

1.3 同辈群体压力顺从

在青少年的成长生活中,同辈群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日常学习、生活来往频繁,大多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当同辈群体通过使用短视频获取各种外部信息时,他们也会将了解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其他人,此时青少年就会基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不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心理,开始接触和使用短视频。另外,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选择短视频的内容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只有彼此观看的短视频内容类型一致,才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拥有共同话题,不被排斥在同辈群体圈子外。

2 短视频的使用对青少年群体产生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一是开阔青少年群体的视野。以往青少年群体了解各类信息,主要是通过书本、电视等渠道,而这些渠道可以为青少年群体提供的知识信息有限,不利于青少年群体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与了解。信息化时代,短视频的使用使青少年群体看到、学到许多自己身边没有的东西,比如他国优秀文化、传统手工艺、祖国名山大川等。青少年群体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快速搜索并获取这些知识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群体的视野会变得更开阔,同时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与技能。

二是释放压力、放松心情。青少年群体在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时,也需要放松心情,青少年群体可以通过在短视频平台创建账号,打造独属于自己的空间,比如在个人账号上发布拍摄的视频或照片、发表自己的想法等,在展示个人生活的同时,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整个过程不仅舒缓了青少年群体的心情,还增强了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联系,使其身心获得健康发展[3]。

2.2 消极影响

短视频带给青少年群体积极影响的同时,它所包含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也会给青少年群体带来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容易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青少年群体年纪较小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一些短视频创作者为了吸引更多关注,会生产一些低俗视频,给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部分短视频传递的拜金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错误价值观,会对青少年群体的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占据青少年的学习时间,误导其对正确知识的认知。虽然青少年群体通过短视频可以了解、获取许多有用的知识信息,但短视频中丰富有趣的内容会吸引青少年群体的注意力,无形中占据了青少年群体的学习和休息时间;短视频中出现的涵盖语文、历史等学科知识的恶搞视频容易误导青少年,这些内容会让青少年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出现误读或误解状况,严重影响青少年群体对事物和历史的正确认知。

三是影响青少年的现实社会交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逐渐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互联网打破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青少年群体可以直接通过短视频平台,借助留言、评论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当网络交流代替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交往,会影响青少年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比如缺乏面对面语言交流的勇气、降低实际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交流不够顺畅等,会影响青少年群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3 青少年群体使用短视频的应对措施

3.1 生产优质内容

短视频发展的初衷是以沉浸式的氛围拉近内容生产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然而很多短视频创作者为了获取更多流量对视频内容进行粗制滥造,彻底改变了短视频发展的初衷,通过短视频传递信息、表达自我和丰富精神世界的意义也就无法实现。为了给青少年群体使用短视频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需在生产更多优质短视频内容上下功夫,让青少年群体能够通过使用短视频,真正了解更多知识内容,学习掌握更多有用技能。相关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青少年群体的需求。在生产优质短视频内容前,应该深入了解青少年群体的需求。结合青少年群体的成长环境、心理特征、学习要求等,科学选择、精心制作短视频内容,吸引更多青少年群体关注和讨论,助力青少年群体获得更好的成长、发展。比如,青少年群体非常渴望外面的世界,生产短视频时可以考虑加入祖国山川、国外优秀文化等内容,使青少年群体的这一需求可以通过短视频内容得以满足。二是精心打造短视频。在前期深化对青少年群体的了解后,可以围绕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思辨方式,精心制作短视频。例如,选择既新颖有趣又贴合青少年学习成长需求的内容,借助青少年群体更容易理解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呈现方式,直观生动地将其进行展现,加强青少年群体对短视频传递内容的深入理解与牢固掌握,在提高青少年群体对短视频内容的认同感中,吸引青少年群体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更多优质短视频内容,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4]。

3.2 加强平台监管

长时间观看短视频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损害,“责”字当头,要实现对青少年群体使用短视频的有效引导与约束,还需要对短视频平台加强监管,及时处理传递不良信息内容的短视频创作者,为青少年群体使用短视频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相关措施如下。一是严格青少年用户审查。短视频平台应该对注册登录的青少年群体用户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利用人脸认证技术,将青少年群体的短视频观看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能较好地引导青少年群体科学合理使用短视频。二是加强视频推荐管理。针对青少年群体观看的短视频内容,相关平台也要加强管理。除了要禁止推荐过度娱乐化、成人化的短视频内容外,还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搜寻适合青少年群体的短视频内容,然后根据青少年群体的兴趣爱好进行推荐。这样不仅可以预防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不良短视频推荐内容的影响,而且能满足青少年群体对短视频知识内容的学习,缓解现实课业压力。三是监督用户行为轨迹。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群体的短视频使用情况,还要借助现代化技术对青少年群体的短视频使用轨迹进行监督管理。要将重点放在短视频搜索观看内容和线上钱财交易上,对短视频搜索观看内容轨迹进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青少年群体出现的不良行为,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提示、引导和解决。对线上钱财交易进行监督,是为了防止青少年群体被不法分子诈骗。四是提升平台净化能力。在维护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中,短视频平台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短视频平台要严格管理进入的用户,尤其是在其发布的视频内容审核监督方面,要严厉禁止恶搞、曲解、低俗内容进入平台传播;另一方面紧密联系执法监督部门,严厉打击短视频平台出现的低俗内容创作者、不法分子,通过营造良好的短视频使用环境,实现对青少年群体的有效保护。

3.3 注重思想教育及引导

青少年群体使用短视频会受到短视频传播内容的影响,因此要强化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对青少年群体使用短视频行为的科学合理引导。相关措施如下。一是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价值观。了解青少年群体的思想现状,掌握短视频使用可能会给青少年群体思想观念带来的不良影响,紧密围绕学校教学活动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使青少年群体在校园学习中了解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政知识,并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后续使用短视频时,面对短视频传递的各种信息也能正确、理性判断。二是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在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思政教育引导时,继续采用传统课堂方式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精心制作相关思政内容,然后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出来,供青少年群体学习理解。在将相关内容推送给青少年群体的过程中,也能对青少年群体的思想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在创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中,让更多青少年加入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中[5]。三是积极引导青少年群体行为。在优化青少年群体短视频使用中,要注意对青少年群体的实际行为进行科学合理引导,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为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将社会主流价值观有意识地推送给大众,让全社会都肩负起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道德观念的教育责任,通过传递正能量短视频内容,引导青少年有效辨别虚假信息,将短视频使用带给青少年群体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3.4 深化家校合作

在降低短视频带给青少年群体的不良影响中,还需要学校和家庭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发挥各自育人优势中,降低和消除青少年对短视频的依赖。相关措施如下。一是深化家校联系合作。学校可以借助微信、QQ等社交媒体软件,与青少年群体的家长建立友好沟通联系,围绕科学引导青少年群体养成良好短视频使用观念和行为达成密切合作关系,为后续各自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加强自制力建设。在加强青少年群体短视频使用自制力建设方面,学校可以采用增强青少年群体网络安全教育的方式,帮助青少年群体正确认识使用短视频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不利影响,指导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性地使用短视频。家长则需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减少平时刷短视频的时间、选择积极内容进行观看,从自身出发科学引导青少年群体正确使用短视频。三是科学合理地引导。防止青少年群体沉迷于短视频,除了需要家长控制孩子刷短视频的时间外,还要家长联合学校对青少年心理作适当引导。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出现明显的心理变化后,家长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在了解实际原因后,采用营造积极健康氛围、增加与孩子沟通交流时间、选择健康适合内容一起观看等措施进行解决。四是丰富日常生活。对于青少年群体的平时生活,学校可以围绕青少年群体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公园游玩、校园兴趣部落、社会实践调查等,以减少青少年刷短视频的时间,让青少年群体的课余生活变得生动、丰富、有趣,最终青少年群体也能获得健康成长。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用于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缓解压力的时间越来越多,青少年群体使用短视频的比例越来越大,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隐忧。短视频传递的不良信息,容易影响青少年群体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形成,并且青少年群体沉溺于刷短视频的快乐中,也会给其学习带来极大影响。要防止这些问题发生,需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短视频,高度重视青少年群体思政教育、家校合作、短视频平台监管等工作,深化落实好青少年用户审查、行为引导、日常生活丰富等工作,减少青少年群体对短视频的依赖,促进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群体青少年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青少年发明家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中国火炬(2012年11期)2012-07-24 14:21:00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中国火炬(2011年11期)2011-07-25 10: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