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的路径、内涵及其演进
——以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分析为例*

2023-02-09 11:10邢永民
关键词:旅游文化西藏地方西藏

邢永民 杨 玲

(1.西藏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2.厦门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在40年有奇的中国旅游业发展进程中, “旅游文化” 一词,无论是作为旅游实践层面的专有名词,还是作为学术话语视角的基本概念,都早已成为业界、学界所关注和讨论的常久话题之一。有关 “旅游文化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认知与讨论,由于其概念本身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着开放性、模糊性和生发性,以致学界众说纷纭,百家争鸣。虽然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以 “总和论” “碰撞论” “交际论” “收缩论” 等为代表性的有益讨论,①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143-146页。但是在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逻辑层面,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引申与拓展,依然处于一种动态化的趋势之中,并且一直与我们熟知的 “文化旅游” 一词,或是相伴相生,或是各有所指,更抑或是融为一体。显然, “旅游文化” 一词,已成为了一个影响旅游各界共同对话基础的基本概念,而作为学理层面的探讨话题,却依然不失成为一个可切入的思考点。

一、问题的提出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西藏地方政府层面谈及西藏旅游业的文本话语体系中多次出现 “旅游文化” 一词的相关表述,大有 “旅游文化” 就是 “旅游” 的另一种时尚化的表述形式。譬如2015年,时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洛桑江村在第二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论坛上的主旨发言,冠以 “旅游文化” 之名,全面阐释了在政府主导之下的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②洛桑江村:《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西藏日报(汉)》,2015年9月30日,第2版。自2018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齐扎拉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了 “西藏七大产业” 的概念,其中将 “旅游文化” 一词,作为命名西藏七大产业之一的 “特色旅游文化产业” 的核心词汇。③齐扎拉:《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8年工作报告》,2019年1月10日,http://www.fgw.linzhi.gov.cn/fgw/c1 02814/201912/1baa5e1e981e4e2cbaf43d0b1a109ac7.html,2022-06-15。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重新组建,是在行政机构改革层面着力落实旨在 “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这一时代使命与现实需求的重要体现,④王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2018年3月13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上》,2018年 3月 14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2018-03/14/c_1122533011.htm,2022-06-15。使得文旅融合成为当下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而 “文化旅游” 一词,也同样高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似乎与 “旅游文化” 一词,大有 “分庭抗礼” 之趋势。比如2020年7月,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其中 “文化旅游” 一词,也成为了规划文本中的核心词汇与主体内容;⑤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2020年7月3日,http://whhly.shandong.gov.cn/art/2020/7/3/art_100551_9493210.html,2022-06-15。又有2020年8月,在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中,其中湘潭大学将 “文化旅游” 一词,作为交叉学科的名称,所涉及的一级学科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和工商管理,由此使得 “文化旅游” 一词,首次成为学科名称的专用词汇。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2020年8月27日,http://www.moe.gov. cn/jyb_xxgk/s5743/s5744/A22/202008/t20200827_480690.html,2022-06-15。同时,在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也存有将 “文化旅游产业” 等同于 “旅游文化产业” 的表述,使得二者具有了相同的含义。①谢志诚:《定南旅游文化 “借梯上楼” 实现转型升级》,2010年8月7日,https://news.cncn.com/140517.html,2022-06-15。

那么,在上述的几项事例之中,无论是 “旅游文化” ,还是 “文化旅游” 一词,它们分别指代的核心要素究竟是什么?二者之间是否存有明晰的异同之处?还是由于其概念本身的开放性和模糊性所致呢?或是它们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又产生了新的内涵与外延?可见,有关 “旅游文化” 一词概念内涵的认知问题,仍然存有一定的学术探讨空间。当下,在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政府层面对 “旅游文化是什么” 的理解显得更为重要。基于此,本文试以西藏地方政府文本的话语体系为切入点,在对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的历史考察基础之上,尝试分析政府文本背后折射出的思想、价值取向,进而理解与阐释西藏地方政府文本中的 “旅游文化” ,也即立足于政府话语视角之下,探究 “旅游文化” 一词的属性、范畴和关联性,进一步明晰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原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

二、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的历史考察

“旅游文化” 一词,是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而渐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一个频度较高的专业名词。从概念生发的历史性视角来看,其概念生成的传统路径有着一个 “二重性” 的逻辑起点,并且也历经了概念生成路径中的本土化过程与内涵演进的动态化趋势。

(一)外来与原生的礼遇:从 “旅游” 到 “旅游文化” 的 “二重性” 聚焦

国外有关类似于 “旅游文化” 一词的概念界定,似乎具有模糊的学术话语表述,他们并不在乎这些现象是否被冠以 “旅游文化” 之名,即更加注重现象的文化解释而疏于界定现象本身。②赵红梅:《论旅游文化:文化人类学视野》,《旅游学刊》2014年第1期,第16-26页。诸如较早在1977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等所著的《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认为 “cultural tourism” 一词, “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此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 ,以及 “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③(美)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薄红等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年,第37-57页。。而在我国最早出现 “旅游文化” 一词,始见于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一书中,指出 “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236页。。可见,我国 “旅游文化” 一词出现的时间较晚于欧美国家对类似于 “旅游文化” 概念的表述,由此可能在其概念内涵的生成路径中受此西方学者的范式影响。

在西方学者对类似于 “旅游文化” 概念最初的认知当中,则更加强调了其概念生发路径中所折射出的原生性的逻辑起点,即其始源于 “旅游” 和 “文化” 两个概念的外延与派生。在这个概念的最初释义之中,不仅涵盖了 “旅游” 形态的核心要素,而且关注到 “文化” 概念的基本内涵。同时, “文化” 概念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此类概念的主体、范畴及其关联性。即在其最初的 “旅游” 概念表述中,有了 “文化” 内涵的关联性。①(美)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薄红等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年,第37-57页。概括而言,其概念生成路径中的原生性与历史性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源出 “旅游” 概念的认知;二是脱胎于 “文化” 概念的派生。即在对 “旅游” 概念内涵认知的基础上,引介入 “文化” 概念的特质,联接了 “旅游” 到 “旅游文化” (文化旅游)之间的内在逻辑,形成了具有以 “文化” 属性为主体, “旅游” 要素为载体特征的 “二重性” 聚焦,并凸显出了此类概念在最初生成路径中与 “旅游” “文化” 两个概念因子的关联性,但并没有深入讨论两个概念之间的属性关系。

此外,中国 “旅游文化” 概念的生成路径,不仅始源于西方学者的归纳范式,还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影响,使得 “旅游” 与 “文化” 俱时俱生,共同植根于中华文化这一土壤。②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第2版)》,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页。在此概念生成过程中,将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 “旅游文化” 的主体内容,并归纳出了 “可供游人乐于观赏的项目” “安排旅游者夜晚生活的节目” 以及 “可将旅游景物描绘的栩栩如生” 等三个层面的表现载体。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236页。可见,在我国最早出现的 “旅游文化” 概念,虽然缺乏对其内涵、外延以及具体研究对象的明确阐述和系统性分析,但是在这种朦胧阶段所体现出的 “二重性” 聚焦的逻辑起点是明晰可见的。

(二)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的本土化特质

缘于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的 “二重性” 聚焦,也决定了其概念的主体具有了 “文化” 的属性,而 “旅游” 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文化” 现象、行为或过程,却成为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的限定体,指出了其概念生成中的类型划分,即 “旅游文化” 仍然属于 “文化” 的范畴,是 “文化” 的一个内容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一原生概念生发的认知基础之上,学界在后续的探究中也历经了其概念生成路径中的本土化过程。

其一,圉于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的 “二重性” 聚焦之下的本土化特质研究。即相关学者在对我国历史时期旅游活动(行为)的认知基础之上,借鉴现代 “旅游” 与 “文化” 、西方 “旅游文化” 的概念与理论,摸索开展初步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质的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与内涵体系。早期学界对于 “旅游文化” 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承袭了其概念生成路径中的 “二重性” 聚焦的认知思路,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围绕 “旅游” 与 “文化” 的内在关系展开讨论,则更加强调文化在旅游过程中的作用;①晏亚仙:《旅游文化管见》,《中国旅游报》,1987年7月29日。二是借鉴 “文化” 的概念来厘定与阐释其概念生成与内涵体系。②陈辽:《漫谈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报》,1987年11月11日。可见,处于此阶段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仍然聚焦于其概念生成路径中的 “二重性” ,更加明晰地体现出了 “文化” 的主体性地位,而 “旅游” 仅是 “文化” 主体中的限域,也即 “旅游文化” 的概念体系多偏向于文化学的性质。

其二,基于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的内生机制之下的本土化特质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的内生性成为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即关注 “旅游” 本体中的内核要素,更加强调从 “旅游” 的核心要素出发,③谢春山、邹本涛:《旅游介入文化研究》,《旅游科学》2008年第4期,第73-78页。内生出了其概念生成中的 “三体说”④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第10页。,主要聚焦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讨论。⑤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增订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第12-15页。可见,正是在以 “旅游” 核心要素为内生性的引介之下,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的本土化特征愈加明晰。

其三,基于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的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研究。在其概念生成路径中,无论是 “二重性” 的聚焦,还是本土化特质的显现,都折射出了概念本身的学术生命与应用价值。即把 “旅游文化” 的概念生成介入到学科理论体系的层面,⑥卢云亭:《旅游文化学及其系统结构分析》,白槐主编:《旅游文化论文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年,第26-30页。并在此进程中一直伴生着中国学者对 “旅游文化” 学术理论体系的建构。其中以 “旅游文化学” 为主题的词汇表达,最能反映出这种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的学术与现实诉求。倘若从现有的研究旨趣来看,主要以马波、谢彦君、沈祖祥、邹本涛、谢贵安、方志远、尹华光等学者为代表,⑦郑焱、李朝军:《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研究述评:回顾与展望》,《旅游学刊》编辑部:《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11-224页。都基于学科体系建构的层面阐释了其概念生成的路径、内涵及其演进的学理逻辑,并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或有论说的继承与发展,或有另辟蹊径的创新之举,甚有首开先河的理论探索,对后来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并蒂与连生的守望: “旅游文化” 与 “文化旅游” 的内涵辨析

时至今日, “旅游文化” 和 “文化旅游” 已经是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两个词汇。但是在学术界和实业界对这两个形态颇为相近词汇诸多范畴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有概念认知上的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这两个词汇关键范畴理解上的误区和使用上的轻率,以及人们对 “旅游文化” 现象的本质、历史和形态的认知所存有的局限。①谢彦君、周广鹏:《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旅游科学》2012年第1期,第26-35页。倘若从其概念生成的视角来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在其概念生成的路径演进中,始终伴生着与 “文化旅游” 一词的内涵辨析与阐释。

其一, “文化旅游” 概念的派生与内涵阐释。 “文化旅游” 一词,明确出现于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做出的一个内涵阐释,②张晓萍、李伟:《旅游人类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6页。重点突显了 “旅游” 的主体性, “文化” 的从属性,即 “文化旅游” 作为 “旅游” 的一个类型和方向。自此之后,学界对于 “文化旅游” 的概念界定作出了不同层面和视角的释义。诸如先后出现了以 “类型说” “文化创意说” “民俗说” 和 “旅游产品说” 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对 “文化旅游” 的概念进行了多维视角的阐释。③周毅:《旅游文化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12页。总体来看,在 “文化旅游” 概念派生的进程中,形成了对此概念的基本认知,即 “文化旅游” 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类型),是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一种消费过程,也是作为旅游者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④吴光玲:《关于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若干问题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1期,第161-163页。

其二,源出同根生,枝丫各有方。 “旅游文化” 与 “文化旅游” 在各自概念生成的路径演进过程中,保持了共有的概念归属,却展现出了趋向迥异的个体属性。即二者在概念生成的本质归属上,都属于旅游学科统属之下的两个基本概念,却在内涵趋向上存有明显差异。虽然 “旅游文化” 的概念生成具有 “文化性” 的归属取向, “文化旅游” 的概念生成具有 “旅游性” 的本质归属,但是二者在概念生成中所折射出的内容指向,都是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审视与阐释一个共有的学术话语体系——旅游学科之下所衍生出来的基本概念。可见, “旅游文化” 和 “文化旅游” 在概念生成中具有了 “源出同根生” 的基本特质。同时,倘若从 “旅游” 的概念属性来看, “旅游文化” 的内涵体系更为丰富,统属范畴更为广泛,而 “文化旅游” 的概念内涵相对狭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 “旅游文化” 的概念体系之中。

总之,学界对于 “旅游文化” 和 “文化旅游” 的基本概念与内涵体系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对二者之间的异同关系有了明确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界对于 “旅游文化” 和 “文化旅游” 概念的耦合关系,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学术认同与共识。

三、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在话语视角下的 “本象” 呈现

话语作为人文社科领域高频呈现的术语之一,是 “由一系列形成陈述的符号构成,而陈述规定事物的存在样态” ,也是一种 “社会实践,系统地建构其言说的对象”⑤M F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1972,pp.49-107.。由此衍生而来的 “话语视角” ,则是指从话语的角度审视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表征和建构,即考察事物在陈述或语言运用中如何被呈现;二是权力和意识形态运作,即考察话语表征和建构带来的后果和影响。①侯松、吴宗杰:《遗产研究的话语视角:理论·方法·展望》,《东南文化》2013年第3期,第6-13页。因此,在以政府主导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通过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进行分析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的路径、内涵及其演进,是能够较深入地了解地方政府文本话语背后对于其概念内涵的 “本象” 呈现。

(一)西藏地方政府文本体系下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话语表征

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西藏旅游业在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初具、优势增聚、业态凸显和提质增效等秩序化发展进程中,渐次形成了以 “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类指导” 为特征的大产业综合发展的格局。从旅游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来看,西藏旅游业已成为西藏经济建设的先导产业、扶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和对外开放的主要渠道,为全面推进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正是在此背景之下, “旅游文化” 一词,也开始出现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之中,反映出了其概念内涵的 “本象” 呈现,即在动态化演进趋势之下所存在的基本样态。比如从现有的公开资料显示来看,自2010年以来,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的 “旅游文化” 概念意识渐次增强,尤为2014年在拉萨召开的 “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 (以下简称藏博会),首次把 “旅游文化” 作为藏博会的核心主题词,明确提出了将西藏打造成为面向世界的 “旅游文化” 发展新平台,并规定每年举办一次 “藏博会” 。截至2021年,已先后举办了四届 “藏博会” (见表1),由此使得 “旅游文化” 一词,高频出现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之中,成为观察和解读地方政府对于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 “本象” 认知的典型例证。究其缘由,是由于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把西藏建设成为 “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历史文化与西藏旅游业的高度重视,直接促使了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话语表征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的觉醒与建构。

表1 历届藏博会中有关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话语表征呈现一览表② 资料系笔者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而来。

此外,2010年也是中央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在其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作出了培育包括 “旅游文化” 在内的特色优势和主导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西藏 “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 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强大动力。①西藏日报:《打造面向世界的旅游文化发展新平台》,《西藏日报(汉)》, 2014年9月25日,第1版。而正是在以 “特色优势” 和 “主导产业” 为核心理念的指引下,西藏地方政府文本中有关 “旅游文化” 的话语表征被不断地描绘与塑造着,并且在这种话语体系的呈现中折射出了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动态化发展趋势。比如自2018年以来,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多次提到了 “西藏七大产业” 的概念,其中将 “旅游文化” 一词,作为命名西藏七大产业之一的 “特色旅游文化产业” 的核心词汇。显然,在这样的文本话语表述的情境之下,使得 “旅游文化” 的概念内涵不仅具有 “三体说” (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基本内容,而且蕴涵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特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其概念内涵的话语表征在地方政府意识形态层面的动态化演进的基本态势。

(二)西藏地方政府文本体系下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话语建构

随着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有关 “旅游文化” 概念意识的不断增强,其话语表征的 “本象” 呈现,历经了从 “旅游” 到 “旅游文化” 、从 “旅游文化产业” 到 “特色旅游文化产业” 的动态化演进态势,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渐次实现了基于西藏地方政府层面的文本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将 “旅游文化是什么” ,如何加以定位、阐释、融合发展,以及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一系列有关 “旅游文化” 的本体知识都在西藏地方政府的文本语言中建构起来,而且这些有关西藏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陈述、塑造和言说都是与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密不可分的,体现出了文本话语表征与建构背后的意识形态运作。

据此,笔者以历届 “藏博会” 中的西藏地方政府的主旨发言为考察蓝本,以此探查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话语建构。诸如其在阐述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文本话语中多次高频呈现出以下表述:

围绕 “西藏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也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保护地” 这一重大战略定位和部署,紧密结合 “一带一路” 倡议中 “五通” 的要求,打开与南亚国家旅游文化交流的大门,打造旅游文化升级版,为相关产业和事业插上旅游的翅膀。②洛桑江村:《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西藏日报(汉)》, 2015年9月30日,第2版。

同时, “以‘富民兴藏’为统领,构建旅游文化大产业” “以旅游文化产业为载体,继续推进旅游文化深度融合” “以绿色、人文、开放为核心,塑造西藏旅游文化主题形象” 和 “特色是西藏旅游文化产业的底色和基调,多样的环境、多元的文化、多彩的民俗,是‘人间圣地·天上西藏’的魅力源泉”③洛桑江村:《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西藏日报(汉)》, 2015年9月30日,第2版。。由此可见,在地方政府所建构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体系中,更加关注了其本质属性。而在其概念生成中的 “二重性” 聚焦和本土化特质的呈现,则体现了在 “旅游文化” 语境之下的 “旅游” 与 “文化” 之间的耦合关系,即将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又是文化展呈的重要载体” 形成基本共识,这与学界对于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认知路径是保持一致的。

此外,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还建构出了一个 “旅游文化”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多元性发展理念。比如在《圆梦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无限魅力》的主旨发言中指出: “西藏地方政府重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发展和培育” ,诸如 “大力支持旅游文化节庆会展、演艺娱乐、高原极限运动等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①洛桑江村:《圆梦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无限魅力》,《西藏日报(汉)》,2016年9月14日,第1版。,由此形成了西藏 “旅游文化” 以 “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等为产业特征的多元性发展理念。

总之,从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建构起来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来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鲜明地反映出了政府话语体系背后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和意识形态,即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的各种话语规则的架构之下,当地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的路径、内涵及其演进,渐次被建构成了与当下社会和国家,尤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模样与存在样态。

四、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在动态化语境下的呈现特征

前文有述,在对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的历史考察基础之上,重新审视基于现实逻辑层面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在动态化语境下的呈现特征,探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中的 “旅游文化” 概念所折射出的自身意蕴和价值取向,有助于进一步明晰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的原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尤其在西藏地方政府话语视角下的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和内涵,不仅保持了原生性和历史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随着政府话语意志而在内涵与外延上不断拓展,突出表现在 “旅游文化” 概念內涵与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之间具有时代的互构性、一脉相承的发展性和对立统一性等三个重要呈现特征。

(一)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与政府文本话语具有时代的互构性

“旅游文化” 属于 “文化” 的一个分支,或称为 “文化” 的一个侧面,②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年,第1页。并且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③冯乃康:《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旅游学刊》1991年第1期,第57-58页。同时, “旅游文化” 不仅是一个横断的概念,它与所有其他类型的文化都有密切的关联,还是一个纵贯的概念,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④陈海波:《文化与旅游文化:概念界定及理论内涵刍议》,《城市学刊》2019年第2期,第104-108页。据此,在最初阐释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和内涵演进中,则着重强调文化在旅游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可大大促进地区间文化差异的缩小,进而实现区域文化融合的现代化和区域文化特色的生态性保持。①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第2版)》,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页。

正是由于对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的本土化特质的不断挖掘、阐释和学术话语的捍卫,使得在现实逻辑层面上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演进始终与政府文本话语意志如影随形。即在其概念内涵的话语表征与建构中充满了地方政府层面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并引导着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基本内容和存在样态。比如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 “西藏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 ,成为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表征与建构的根本遵循。在历届 “藏博会” 上,都是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向海内外全方位展示西藏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譬如在《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一文中提出,要以突出精品理念为导向,重点打造圣地拉萨 “心灵之旅” 、壮美日喀则 “神奇之旅” 、藏源山南 “人文之旅” 、醉美林芝 “生态之旅” 、旷野那曲 “探险之旅” 、神秘阿里 “精神之旅” 、豪迈昌都 “奔放之旅” ,建设面向尼泊尔、印度等南亚各国的国际旅游文化走廊,将多层次、多色彩的旅游文化产品包容其中,满足国内外游客的个性化需求。②洛桑江村:《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西藏日报(汉)》,2015年9月30日,第2版。

文化是一个共享和协调的意义系统,③(美)卢克·拉斯特:《人类学的邀请》,王媛,徐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5页。而着眼于发生层面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无疑最能阐明其概念生成的性质与内容。④赵红梅:《论旅游文化:文化人类学视野》,《旅游学刊》2014年第1期,第16-26页。显然,在类似上述的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彰显了以围绕 “特色文化保护地” 和 “世界旅游目的地” 为主体框架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建构了一个以 “民族特色文化” 和 “独特旅游资源” 为核心模块的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体系,展现了 “旅游文化” 从 “意义” 到 “意义的均衡” 及均衡结果的形成过程,即作为旅游主体的地方政府则更关注于旅游活动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更多就业机会或旅游地形象的提升等,⑤陈岗、黄震方:《基于意义及其均衡理论的旅游文化形成与变迁机制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6期,第132-135页。进而在这种 “意义的博弈” 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动态化语境下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与政府文本话语之间具有时代的互构性。

(二)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与政府文本话语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性

旅游业不仅是一项经济事业,也是一项文化事业,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⑥林洪岱:《论旅游业的文化特征》,《旅游学刊》1983年第4期,第65-67页。而 “旅游文化” 作为 “旅游” 和 “文化” 的耦合,既有 “旅游” 的内生要素,又有 “文化” 的传统延续。其中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是三个不可或缺的 “旅游文化” 内涵要素,既包括旅游者自身携带的文化信息,又包括客源国的民族文化,还包括三者之间互相作用后形成的动态文化。由此突显出了其概念生成的本土化过程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①沈祖祥:《旅游文化学(第3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15页。“旅游文化”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化概念,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②桓占伟:《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反思》,《人文地理》2007年第4期,第72-76页。而在现实逻辑层面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更具有原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等 “三重意涵” 的话语叠加,即其概念内涵的演进与地方政府文本话语的建构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性。

从 “旅游文化” 概念最早在国内出现的文本话语来看,其不仅具有了来自西方学者对其概念的基本认知,还更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概念生成过程中的原生作用,也就构成了其概念生成路径中的又一个 “二重性” 的聚焦,即中国 “旅游文化” 概念生成路径中存有两个重要的 “根脉” :一是承袭了 “旅游” 概念中所折射出的文化性;二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 “旅游文化” 概念生发的利好土壤与本真底色。在学理层面上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中一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概念生成过程中的原生作用,而在地方政府文本话语的表征与建构中却充分呈现出了原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等特性的话语叠加,可以说在其概念内涵的原生性与历史性的基础上,建构出了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动态化演进中的 “时代性” ,并且体现出了其概念内涵在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的丰富含义与继承发展。

当然,随着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的 “旅游文化” 概念意识的渐次增强,使得这种 “三重意涵” 话语叠加的呈现特征尤为突显。诸如在《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圆梦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无限魅力》两份具有代表性的西藏地方政府文本中,在阐释有关西藏 “旅游文化” 的话语表述中,都着重强调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代旅游的稀缺性元素。 “多样的环境、多元的文化、多彩的民俗” 等所具有的高原文化生态特质是西藏 “旅游文化” 的魅力之源,并提出将这种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文化元素融入西藏旅游,旨在打造一种具有能与自然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特色文化对话等多重文本语境的 “特色之旅” “体验之旅” 和 “高端之旅” 。同时,在原生性和历史性的话语意涵基础上,生发出了具有时代性的文本话语表述,即提出了以 “富民兴藏” 为统领,构建西藏 “旅游文化” 大产业的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运作,成为其概念内涵动态化语境呈现的生动例证。

概而言之,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在地方政府的文本话语表述体系中,原生性和历史性是话语表述的基础,而时代性则是话语表述的衍生,共同构成了在现实逻辑层面的 “三重意蕴” 话语叠加的呈现特征,进而也体现出了动态化语境下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与政府文本话语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性。

(三)政府文本话语中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具有对立统一性

“旅游文化” 是特定社会当中 “文化” 与 “旅游” 相结合而生成的特殊文化形态,是文化业态和旅游领域的重叠面,①谢春山、宋明轩、吉园园:《旅游主体文化的概念内涵与结构类型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91-96页。也是一种在当下旅游实践活动中创新生成、可能作为未来旅游实践开发对象并用以发展 “文化旅游” 产业之资源的文化。②盛新娣、范聪卓、陈帆:《哲学视域中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三重意蕴》,《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10期,第49-52页。“旅游文化” 和 “文化旅游” 的天然(原生)属性,都与 “旅游” 有着密切的关系,都属于旅游学科之下所衍生出来的两个基本概念,都始终蕴涵着 “文化” 和 “旅游” 的 “双重基因” 。但在概念的具体内涵上各有所指,可将 “文化旅游” 归属到 “旅游文化” 的体系之中。从而使得在现实逻辑层面的 “旅游文化” 不仅具有 “旅游” 属性和 “文化” 属性的 “二元性” 内涵结构,而且与 “文化旅游” 在概念内涵演进的动态化语境中始终保持着 “二元性” 的同向同行,即在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下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始终伴生着对立统一性。

显然,地方政府文本语境所呈现的 “旅游文化” 内涵特征具有两个层面的话语释义:一是由于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 “二元性” 结构,使得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有关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表述中更加强调 “旅游” 与 “文化” 的融合发展,并且表现出了 “能融宜融,能融尽融” 的内涵特征。比如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表述中多次强调西藏 “旅游文化” 的融合发展,提出了以 “绿色、人文、开放” 为核心,塑造西藏 “旅游文化” 主题形象,积极推进以拉萨为中心的雅砻文化、象雄文化、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以及藏羌彝文化走廊等文化项目,全力打造与旅游线路相融合的西藏 “旅游文化” 大走廊,③洛桑江村:《西藏旅游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西藏日报(汉)》2015年9月30日,第2版。尤其近年来西藏地方政府持续打造与不断升级西藏辖段内的318国道和219国道两条 “网红” 旅游线路,也成为 “旅游” 与 “文化” 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板;二是在学理层面上, “旅游文化” 与 “文化旅游” 概念之间具有明确的 “源出同根生,枝丫各有方” 辨析关系。 “旅游文化” 是基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旅游活动中所呈现出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文化关系,即在 “文化” 的概念属性之下,将旅游活动中所涵盖的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等三种文化的综合体称之为 “旅游文化”④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第39-42页。;而 “文化旅游” 则是基于旅游的视角来观察旅游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类旅游资源文化,即 “文化旅游” 一词的主语是 “旅游” ,其仅是作为 “旅游” 的一个类型和方向。⑤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旅游学刊》2005年第4期,第67-72页。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表述中也遵循了学理上的内涵认同,虽然都在共同强调旅游产业的属性,关注的焦点始终是旅游的核心内涵,但是二者之间一直坚守着相伴相行、各有所指的 “初心” ,并没有体现出 “旅游文化” 等同于 “文化旅游” 的 “内涵基因” 突变。

此外,在 “旅游文化” 概念的生成路径中,不仅萌发了 “文化旅游” 的概念意识,而且派生了 “文化旅游” 的概念形态。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重组,使得 “文化旅游” 一词的概念内涵也有了动态化的演进,即 “文化旅游” 一词,渐次有了 “文化” 和 “旅游” 合称的含义,似乎失去了其最初的表述语境。但是在西藏地方政府层面的文本话语体系中,却一直保持着 “旅游文化” 与 “文化旅游” 同向同行的原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 “三重意蕴” ,并随着其概念内涵的动态化演进而不断建构。随着文旅深度融合,以及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之下,①习近平:《论坚定文化自信》,2020年12月21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2022-06-15。② 王君正:《在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1年12月3日,http://www.xzxw.com/zhuanti/xz10ddh/news/202112/t20211203_3975312.html,2022-06-15。对中国大地的 “文化” 属性的展示与捍卫能力,在当下旅游实践中显著增强。由此使得 “文化旅游” 一词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体系中也呈现出了强劲的话语表达态势。诸如2018年波密县举办了首届藏王故里文化旅游节;2020年举办了以 “一炷香·一脉承” 为主题的首届尼木大峡谷·吞巴藏香源文化旅游节;2020年举办了以 “药王故里·藏戏之乡·生态堆龙” 为主题形象的堆龙玉妥文化旅游节;2021年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在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两次提到 “文化旅游资源” 和 “文化旅游业” 等词汇,②以及首次由援藏省市与西藏地方政府联袂举办 “2022年中国·西藏雅砻文化旅游节”③平小军:《湖北省援藏办赴藏协调2022年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筹办工作》,2021年12月3日,https://mzw.hubei.gov.cn/bmdt/mzyw/zhyw/202205/t20220518_4132770.shtml,2022-06-15。,都是此类文本体系中话语强劲表达态势的生动例证。

五、结 语

上述分析表明,从学理层面而言, “旅游文化” 一词的属性、范畴和关联性,有其自身的理论生发模式与实现路径。即在其概念生成的传统路径有着一个 “二重性” 的逻辑起点,并且也历经了概念生成路径中的本土化过程与内涵演进的动态化趋势。但是在此概念生成的路径中,无论是 “二重性” 聚焦,还是本土化特质的呈现,都始终围绕着 “旅游” “文化” 以及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等三个层面而展开的。有关 “旅游文化” 与 “文化旅游” 的概念辨析,在学理上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其在保持了共有概念归属的基础上,却展现出了趋向迥异的个体属性。即二者在概念生成的本质归属上,都属于旅游学科统属之下的两个基本概念,却在内涵趋向上存有明显差异;从现实逻辑的层面而言,虽然其概念内涵的动态化演进与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具有一致的互构性和发展性,但是由于其概念属性的 “二元性” 结构,使得在西藏地方政府层面的话语体系中始终伴生着对立统一性。若从 “旅游” 与 “旅游文化” 概念的基本形态来看,在西藏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中的 “旅游文化” 等同于了 “旅游” 的概念内涵,使得二者有了互通共融的名称指代,即 “旅游文化” 似乎成为 “旅游” 概念内涵的 “升级版” ,诸如亦有从产业的视角来探讨 “旅游文化” 概念动态演化的丰富內涵与产业体系;①邹建琴、明庆忠、刘安乐:《现代旅游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逻辑与路径研究》,《学术探索》2022年第4期,第75-81页。同时,在西藏地方政府实践层面的 “旅游文化” 与 “文化旅游” 之间存在一种包含关系,即 “文化旅游” 的概念隐含在 “旅游文化” 的概念当中。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在地方政府文本话语体系下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动态化演进中所具有的对立统一性,可能是导致在学理层面与产业实践当中的 “旅游文化” 一词,在其属性、范畴和关联性等方面具有模糊性的根本缘由。而若从其概念内涵的动态化演进态势来看,可推测出这种具有 “二元结构” 的对立统一性是始终伴生其左右的。

当然,本文窘于篇幅以及笔者学力所限,虽然尝试以西藏地方政府文本的话语体系为考察的切入点,在对其概念生成路径的历史考察基础之上,分析了基于现实逻辑层面的 “旅游文化” 概念内涵的原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尤为原创性地提出了其概念内涵动态化演进的 “二元性” 结构,但是对其理论的精准分析还不够深入。比如基于上述的文本话语表征与建构,使得地方政府层面的权力与意识形态运作更加凸显,由此带来了学界与业界在文本话语平等之间的差距,即政府层面的意图,需要在学界层面还有一个理解、磨合和认同的过程。可见,未来后续的探究理应将 “旅游文化” 的 “二元性” 结构置于一个平等的话语体系建构之中,重构 “旅游文化” 的概念内涵在两个不同话语体系下的匹配性与一致性。

猜你喜欢
旅游文化西藏地方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西藏地方辣椒栽培模式探究
明朝对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册封及其演变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巧借“翻转课堂”提升教学实效
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川北大木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分析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