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精神及其内在特质研究

2023-02-08 20:32刘亮红王利民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革命家斗争湖南

薛 华 刘亮红 王利民

(1.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21021;2.湖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3.湖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敢于斗争”作为党百年奋斗十大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斗争”一词共出现了22次,并在引言部分就开门见山地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要求全党“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争取“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斗争精神是湖南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说:“湖南是一方红色沃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这些“英雄壮歌”就是一首首斗争之歌,彰显了湖南红色文化蕴含的心忧天下、爱国爱民的斗争立场,百折不挠、坚定乐观的斗争信念,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斗争品格,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斗争智慧。在“两个大局”共同交织、相互激荡的大背景下,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被迟滞甚至打断、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非常有必要深度挖掘湖南红色文化蕴含的斗争精神内在特质,并将其精神品格与智慧经验发扬光大。

一、心忧天下、爱国爱民的斗争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1]一系列的灾难和国耻,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斗争精神。近代湖南得风气之先,面对国家的屈辱,更感创巨痛深,造就了一大批心忧天下、爱国爱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厚植家国情怀,心忧天下,解民于倒悬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是湖湘文化的精神传统,也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代表的湖南红色文化的精神底色。蔡和森指出“劳动解放绝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2]78,毛泽东表示“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3];1915年,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大大地激起了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热情,湖南成为反袁斗争最为激烈的地方,船山学社成为公开反袁场所。毛泽东读《明耻篇》后激动题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4]4,告诫千千万万的学子要奋发图强,勿忘国耻。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关心国运民瘼。蔡和森立志“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要为天下人过食饱衣暖、和平幸福的生活”[5]奋斗。在阅读了《新青年》后,蔡和森变得越来越关注如何拯救国家于水火,当时的新民学会也“很快就演化为关注政治命题——怎样改造中国”为己任的革命团体,他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说到:“以为清流既无望,心地不纯洁者又不可,吾辈不努力为之,尚让何人去做?尚待何时去做?”[2]13-14体现出一种心忧天下、担当重任、舍我其谁的精神。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6]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与心忧天下的湖湘传统相碰撞,就生发出拯救人民于水火,求解国家前途之方的精神动力。

(二)坚定为民立场,爱国爱民,救民于水火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7]。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词,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组成的,国家之本,在于人民,爱国与爱民是一致的。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爱国。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自幼受“心忧天下”“经世致用”湖湘文化精神传统的熏陶,孕育出爱国爱民的精神火种。毛泽东同志很早就萌生了这种爱国意识,他在1936年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说:“在这个时期(1909年前后),我开始有了某种程度的政治意识,尤其是在我读了一个谈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之后。我甚至现在还能记得这小册子的开头第一句:‘呜呼,中国将亡矣!’它讲到日本的占领高丽与台湾,中国的失去安南、缅甸等。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为我祖国的将来痛心,开始明了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8]因此,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较早就关注广大劳动群体的利益,注重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将农民的解放与民族的解放结合起来,1926年9月,他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他在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高呼:“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4]51毛泽东说:“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和人民求福利。”他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9]毛泽东主张一种超越的生死观,并将革命者的生死与人民利益紧紧相联,人民的利益重于个人的生死。所谓“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正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实践中的生动写照。

二、百折不挠、坚定乐观的斗争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10]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曾无数次经历挫折,陷入低谷,当处在斗争的曲折阶段时,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斗争信仰,百折不挠、坚定乐观的斗争信念,革命必胜的斗争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斗争低谷时期,尤其呈现了百折不挠、坚定斗争的群体信念特征。

(一)科学理论夯实了坚定不移的斗争信仰

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找到了开展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武器,树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此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革命实践。1936年后,毛泽东曾自豪地对斯诺说:“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旦接受了它,把它视为对历史的正确解释,我就再也没有动摇。”[11]253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就了取得中国革命成功的精神动力。土地革命的低谷时期,毛泽东针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红军前途如何”等疑问,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深入浅出地揭示出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星星之火,一定可以形成燎原之势,一扫质疑革命前途的重重阴霾,化解了悲观和迷茫的消极情绪。大革命后,蒋介石实施反动清党运动,其得意门生蒋先云不惧压迫,直面蒋介石说:“我是共产党员,永做共产党员”,“脱离共产党,就是叛变革命”,“头可断,而共产党籍不可牺牲”[11]254。湘籍无产阶级女革命家帅孟奇一生遭受磨难,但对信仰坚定不移,她说:“为信仰而苦,为信仰而死,苦得其所,死得其所!”[12]夏明翰、贺锦斋、陈觉、杨开慧更是以生命诠释对革命信仰的至死不渝,激励了无数革命志士。正是这种信仰成为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斗争的精神力量,不断催生实现革命目标而坚持不懈的斗争信念,不断强化了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赢得革命必然胜利的斗争信心。

(二)斗争实践坚定了百折不挠的斗争信念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成长在一片深厚爱国情怀的土壤上,近代湖南有无数先贤如谭嗣同、杨天华、魏源、黄兴等,他们救国救民艰苦探索,浩气长存砥砺后辈,使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经受了斗争思想的洗礼。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继承了先辈们为实现革命目标坚持不懈的斗争信念。中国近代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革命必然是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面对革命困难、挑战和挫折,唯有百折不挠的斗争信念,才能迎来斗争胜利的曙光。大革命失败之后,无数共产党员遭到血腥屠杀,徐特立逆流而上加入共产党,成为了一本无字教科书。身为国民革命军军长的贺龙主动放弃优越的条件,自愿加入到共产党队伍中来,把个人命运和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到一起,成为当时无数青年追捧的弃暗投明“网红”。红四军师长张子清被子弹击穿脚部,坚持战斗在一线,被毛泽东誉为“无产阶级的钢铁战士”。湘江战役后,红军牺牲过半,鲜血染红湘江,革命事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年过半百的谢觉哉、徐特立仍豪情万丈,胜利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乐观、百折不挠的斗争信念。

(三)伟大目标成就了革命必胜的斗争信心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不可救药”的革命乐观主义者,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始终坚信人类美好前途,始终坚信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始终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在抗日战争低谷时期,毛泽东针对国内出现的“中国必亡论”“中国速胜论”两种论调,和党内一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错误倾向,发表《论持久战》,系统地阐述了中日战争形势、抗日战争坚持的战略战术和人民战争思想,指明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和中国必胜的战争结局,廓清抗日战争迷雾,认识了持久战必然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趋势,从思想上鼓舞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坚定信心。解放战争进入到决胜阶段,百万雄狮陈兵江北,毛泽东面对怀疑全面彻底胜利的悲观论调和南北分治的主张,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使全党全军充分认识了斗争形势变化、民心向背及国民党彻底腐败的本质,鼓舞了全军全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勇气,坚定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坚定信心。

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斗争品格

马克思曾指出:在两个社会(工人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之间不可能有和平,它们的物质利益和需要使得它们之间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一个社会必然获得胜利,另一个社会必然要遭到失败,这是它们之间唯一可能的和解。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意志软弱、患得患失是不可能取得革命胜利的。毛泽东同志曾清醒地指出,“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必然经过长期的斗争与曲折的斗争”[13]。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舍我其谁、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品格是理论和实践的结晶。

(一)民不聊生的社会动因激发了为民到底、无惧牺牲的斗争品行

民国初期,国权危于累卵,湖南治权有负其名,南北军阀争夺交锋,军政激荡,经济萧条,财政恶劣,社会风云变化,新旧军阀相继收割民脂民膏,人民群众生活极度困苦,社会底层生活尤其民不聊生。统治湖南长达九年的新军阀何健自己都承认:本省田赋附加则历年增重,已超过正供数倍,倘再漫无限制,流弊益将不可胜言。[14]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不要怕”;何叔衡也说:“爱国不怕死,为民除害,死而何憾!”[11]263红军早期重要将领伍中豪诗云:“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志马革裹尸还。”革命先烈朱克靖狱中题诗曰:“一颗为民心,万古终不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懂得,为民革命,随时可能浴血牺牲,他们心中早就做好了赴死的斗争准备。正是爱惜人民,想救民于水火,这种深刻的社会动因激发了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到底、无惧牺牲的斗争品行。

(二)朝不保夕的生存处境孕育了向死而生、甘于奉献的斗争人格

据不完全统计,在汤芗铭统治时期,仅长沙一地就杀害17000多人,而张敬尧有过之而无不及,仅株醴一役,死人十万;赵恒惕上台全省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杀人无数;何健之后,坚决执行“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人”反动政策,无辜枉死者,更是多不胜数。蔡和森曾说,“现在中国四万万人有三万万五千万人不能生活了”[2]51,而湖南是农业大省,农民占人口总数85%,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农民反抗贫困和剥削的斗争任务更重,农民生产环境最为艰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存难以为继。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欧阳梅生愤而题诗:“中国一团黑,悲愤不忍闻。愿为刀下鬼,换取真太平。”[15]]正是这种朝不保夕的生存环境,孕育了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向死而生的奉献人格,激起了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生存奋发的无穷斗志,湖南涌现了许多像陈觉烈士一样愿意为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而牺牲了自己的一切的人。以毛泽东为首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矿区、深入农村,发动工人、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启发他们觉悟,激励他们为了解放全中国而斗争。毛泽东有六位亲人为革命牺牲宝贵生命。据不完全统计,自1927年到1949年间,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有20多万人,其中有名可查的就有15万多人。[16]

(三)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激励起勇武精悍、刚强不屈的斗争气节

湖南人以勇武精悍为体、经世忧民为风、务实求功为用,雄才辈出,慷慨赴死者有之,从容就义者有之,杀身成仁者有之,舍生取义者有之。谭嗣同笑对屠刀“我自横刀向天笑”、唐才常临刑感言“身死魂不死,天地其我知”,蔡锷以死捍卫共和。在湖南这个独特人文环境中,正是这些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激励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养成刚强不屈、悍不畏死的斗争气节。29岁的杨开慧在监狱中留下了“牺牲我小,成功我大”的豪迈言论。26的罗亦农狱中题诗:“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可见,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尤为重视自己的革命人格,把革命气节视为自己第二生命,虽死犹生。

四、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斗争智慧

马克思认为:“如果斗争只是在机会绝对有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17]毛泽东认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斗争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充分利用革命规律开展斗争,有条件利用条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最终战胜敌人,才能取得斗争的胜利。

(一)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改造社会之良方

在波澜壮阔的近代中国,勇立潮头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敢为人先,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尝试改造人才、改造湖南、改造中国。在创立新民学会之初,期望通过“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18],达到改良社会青年,然后通过改良青年来改造湖南、改造中国社会的目的,“以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曾经在同蔡和森、萧子升等人讨论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就指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创办“自修大学”“工人夜校”“农民夜校”“农民讲习所”,造就了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工人、农民,为中国革命储备了大量人才,改造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四运动”之后,毛泽东、彭璜开始思考湖南建设问题,发出了“湖南人民自决”“湖南者湖南人之湖南”[11]245的呼声。而蔡和森积极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和科学技术,让中国变得富强并增强中国军事力量,“图中国道德、智识、经济之发展”[19]。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发扬敢为人先的斗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等做出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为湖南建党,进行了干部上和思想上的准备,新民学会因之被称为“建党先声”。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推动社会改造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探索中国革命、救国救民道路做了有益探索,凸显了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斗争智慧。

(二)实事求是、爱民为民,积极探索中国革命之真理

毛泽东同志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的思想,将之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成为了他探寻中国正确革命道路的思想指导,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精髓。中共一大结束后,毛泽东回到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在这期间,他通过翔实的调查研究,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大革命失败后,特别是三大起义相继失败之后,中国革命道路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又是毛泽东同志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冲破了教条主义束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后,毛泽东更是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思想武器,破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唯有实事求是,才让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真理。因此,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王文珍曾指出:“他们(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善于斗争的担当精神,爱民为民的献身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

(三)总结经验、坚如磐石,积极探索人民斗争之策略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深信不疑,坚信只有通过革命斗争,才能够实现社会正义和人民幸福。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历经挫折,付出鲜血和生命代价,毅然没有因困难而吓倒、没有因失败而后退、没有因牺牲而改志,而是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找到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人民斗争策略。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斗争始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正是在这种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下,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才能够通过坚韧不屈、奋斗到底的斗争,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掌握其中的规律,吸取失败的教训并勇于及时纠错改错,领导人民取得斗争胜利。29岁的红军师长陈树湘在完成掩护主力抢渡湘江的艰巨任务后,负伤被俘,他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绞断,慷慨就义,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他的信仰定格成永远不朽的丰碑,也是无数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不屈的真实写照。

总之,湖南红色文化的斗争精神是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1959年林伯渠为《革命烈士诗抄》题诗:“谁能动手换人间,非佛非仙非圣贤。”换了人间的英雄是这一批又一批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当我们回顾四十年历史的时候,我们对于为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光荣的先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之中,许多是共产党员,许多是劳动人民,许多是党外人士。他们在斗争中,流尽了自己的鲜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在20世纪中国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20]这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中尤以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甚,他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铸就了“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的辉煌篇章。

猜你喜欢
革命家斗争湖南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党性风范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岁月
怀念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彭冲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