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国亮,张春霞,李 斌,刘 蓓
(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新型举国体制能够快速推动各类创新要素集聚集成,形成巨大合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南省坚持全省“一盘棋”,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之路。
新型举国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汇集政产学研用多方合力,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着力提升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力的创新发展体制[1]。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有三点不同:第一,从过去纯粹依靠行政资源配置,调整为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行政资源配置引导为辅;第二,从产品导向调整为市场价值导向;第三,从过去不计成本地追求目标达成,调整为目标的实现与成本效益比并重。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具有以下特征:
1)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新型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能更加高效地配置科技创新资源,迅速形成竞争优势[2]。围绕国之亟须,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集中力量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推进“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聚焦国家战略、科学前沿,集中力量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重器;改革评价机制,破除“五唯”顽疾,放权松绑减负,集中力量夯实科研人才高地[3]。
2)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合力创新。鉴于关键核心技术大多跨学科、跨领域、高投入、难度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新型举国体制通过顶层设计,引导各类资源集聚,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用户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打造功能互补、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完备高效的协同创新格局[4]。
3)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紧紧抓住市场应用这个“牛鼻子”, 尊重市场规律,引导多元创新主体借助有效市场来高效配置高端资源, 进而形成新型举国体制的创新合力。一方面,充分运用我国的场景资源, 以国内市场为牵引, 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支持通过市场机制揭榜挂帅,向全球招贤纳士开展技术攻关, 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进程从“跟跑、并跑”阶段向“领跑”阶段冲刺。
坚持“四个面向”,以大平台、大项目、大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外引内联”“大兵团”协同作战,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湖南模式”。近十年来,湖南涌现出“三超”“三深”等标志性成果,累计获国家科技奖201 项,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世界领跑并跑水平,如双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破1 605 千克,再创新高;超级计算在第24 届国际超算榜单中荣获两项世界第一,充分彰显科技创新湖南力量。
1)全面服务“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国家所需、人民所盼、未来所向、湖南所能,滚动梳理“四张清单”,每年布局“10+N”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五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100 亿元,鼓励企业开展重大技术与关键产品攻关和成果转化等;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杂交水稻、自主可控计算机、新一代轨道交通、超级计算等领域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助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的科技瓶颈问题。2021 年,湖南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创新2030 重大项目23 项,获国拨资金10.2 亿元,有望实现“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算力进一步提升,高速列车碳陶制动系统、千米竖井硬岩全断面掘进机等核心装备自主可控。
2)整合优势创新资源要素,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目前,湖南省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9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 个,数量均居全国第8、中部第2。339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31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覆盖全省重点学科、优势产业、重大民生领域。整合现有优势平台资源,汇聚省内外科研力量,推进平台、人才、技术、金融深度融合,集中力量构建以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为牵引,领域布局合理、定位层次明晰、特色优势明显的湖南省实验室体系,聚集一批前瞻判断力和大兵团作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团队,致力于解决种业创新、工业“六基”(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精准医学等重点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突破。
3)紧扣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构建自立自强科研模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每年聚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十个方向布局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汇聚院士等顶尖科研团队,集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华为公司等国内一流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进行集中攻关。2021 年已攻克大型掘进机主轴承等关键核心技术53 项,开发硅基量子点激光器等新产品48 件,碳基传感器、8英寸集成电路成套装备等多项成果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2022 年度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预计总投入20.7 亿元,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94 项,推动技术成果应用示范46 项。
4)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构造体系化协同攻关机制。探索开放合作共赢模式,省政府先后与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中信集团等大院大所大学大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联合研发、平台共建与成果转化等;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构建泛珠三角、中三角等区域协同的创新网络;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组织管理,积极探索基础研究类与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机制,构建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机制。2021 年,发布基础研究类“揭榜挂帅”项目榜单8 个,成为全国首个开展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揭榜的省份;发布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0 个,实施“揭榜挂帅”项目“优质高产低镉水稻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及重大品种培育”,莲两优1 号、韶香100 等新品种,镉含量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快速突破和及时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相关省市进行的有益探索值得湖南省借鉴。
1)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支持重大科技创新。整合省级财政科技资金。山东省全面统筹集中省级各部门分散管理的科技创新类资金,设立规模不低于120 亿元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统一由省科技领导小组决策管理,集中投向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原始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引导及产业化和重大创新平台项目等四大重点创新领域。集中力量抢占技术制高点。如安徽省举全省之力推进量子科技研究,投资70 亿元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投入20.2 亿元(仅2021 年)开展量子领域理论研究和前沿攻关、建设新一代“合肥量子城域网”和合肥量子计算产业园,同时,支持中国科技大学设立“量子信息科学”一级学科,加速高端人才集聚。
2)系统布局、优化项目,提升技术供给能力。完善原始创新生态,增强产业技术源头供给。2022 年,广东省发布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围绕量子科技等13 个重点领域布局基础研究战略项目(2 亿元/ 项)、重大项目(2000万元/ 项)、探索性项目(10-300 万元/ 项),力争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科学问题,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统筹“眼前”与“长远”,分类推进科技攻关。浙江省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倒逼、引领、替代、转化”四张清单,按照“急用先行、重点突破”和“长远部署、系统推进”原则,分别实施“尖兵”研发攻关计划和“领雁”研发攻关计划,其中“尖兵计划”布局1-3 年的相对短期、小切口的攻关任务,“领雁计划”布局5-10 年中长期、持续化、系统性的攻关任务。
3)纵横联动、多方协同,提高技术攻关效率。建立央地联动机制解决区域性重大创新需求[5]。至今,已有23 个省市探索部省联动实施国家重大研发任务新机制,发挥地方优势特色,与科技部共同凝练需求、联合投入、协同管理,一体化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和落地转化,解决区域性重大创新需求。探索区域联合的创新共同体建设[6]。2022 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提出加大科技联合攻关协同力度,建立科技部、三省一市协同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机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建立省市联动工作机制。陕西省科技厅计划每年出资3 000-5 000 万元(10 个左右项目),联合有条件的地市实施厅市联动重点项目,用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河北省建立省市县联动抓项目工作机制,联动实施“四个一批”项目,协同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4)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激发创新主体攻关活力。一是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新型科研组织模式。目前,全国31 个省市陆续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吸纳全球智力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上海、云南、山东、湖北、深圳等省市在重大科技项目中部署“赛马制”,项目前期小额平行资助2-3 家单位,项目中期优胜劣汰,选出“千里马”优势主体进行重点支持,有效提高了攻关成功率。二是构建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目前,湖北、江苏、海南等9 个省市已陆续发布创新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或管理办法,加快建设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助推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如苏州市长光华芯牵头成立的创新联合体成功攻克高功率激光芯片核心技术,湖北省先后启动建设先进低碳冶金等六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三是构建技术攻关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浙江省出台专门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主要用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等项目;上海市探索“拨投结合”的经费资助模式,允许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先期拨款启动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待项目融资时按估值取得相应比例股权,并适时退出,形成项目资金循环运行的长效机制。四是搭建应用场景为技术升级换代。2022 年,南京市围绕“八大重点领域”,向社会发布“1000 个场景清单”,以市场应用验证技术成果,并在实际应用中促进技术迭代升级,形成“有技术、有产品、市场认、用户用”的良性循环。
为争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排头兵”,实现湖南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出以下建议:
1)集中力量解决重大关键问题。一是统筹全省财政科技资金。将省级各部门分散管理的科技创新类资金进行全面统筹集中,建立“统一集中、统一决策、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资金项目管理模式[7],通过省市联动和部门协同,重点开展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避免资源分散、重复和碎片化。二是编制“一方案四目录”。加强科技情报战略研究,建立国际重点前沿技术监测研究机制,跟踪中美科技竞争动态,围绕芯片制造、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精密制造、能源、种业、北斗、医药等战略必争领域和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光通信、卫星互联网、区块链、太赫兹等前沿方向,进一步梳理“四张清单”,统筹好“补短板”和“锻长板”关系,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年行动方案、关键产品攻关目录、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目录、示范应用场景目录和招才引智目录。三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基金体系。参照浙江省做法,组建由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共同出资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投向“新三样”、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领域具有战略性、牵引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创新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项目,大力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等加大对科技攻关的资金投入,推动形成技术、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加快健全技术攻关投入机制。一是按链部署科技项目。支持湖南省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项目部署由过去对“点”资助向对“链”系统支持转变,形成由“链主”企业牵头、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参与、重大创新平台支持的项目组织形式,凝聚产业链创新合力。二是多种资助方式相结合。探索财政科技资金“竞争赛马”“以奖代拨”“基金投入”“股权投入”等改革,对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中大型企业支持以奖励为主、资金为辅,对取得重大成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和进一步支持,对首台套示范应用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健全对人才的稳定支持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围绕一批关系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按照“顶尖、拔尖、荷尖”人才分类标准建立全省高层次人才清单,构建“支持人而非项目”的科研经费资助机制,每年给予稳定科研经费支持,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效应。
3)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核心技术“卡脖子”表面是技术问题,实际上是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原始创新积累不够的问题。一是加快培育优势学科。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全省创新发展需求,统筹构建学科梯次培育计划,凝练优势学科培育清单,加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基础学科和量子信息、再生医学、人工智能、类脑计算、纳米材料等交叉前沿学科支持力度,力争进入国际一流行列。二是加快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在湘布局。持续推进省实验室建设,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升级,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建设综合性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围绕智能制造、精准医疗、北斗等方向,建设一批“国字头”平台。三是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湘江科学城为牵引,按照省内预培预建、争取国家支持省部共建的思路,制定湖南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战略规划,在光源、水下主动探测、功能核酸化学、电力电子器件可靠性试验、深海采矿等方向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增强湖南省原始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