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准时代“鼓点” 增强记者“四力”
——红军石刻标语带来的新闻实践思考及启示

2023-02-08 01:30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12期
关键词:鼓点脑力标语

唐 彪

在土地革命的宣传中,标语口号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之一,内容丰富且主题鲜明、通俗易懂。如“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保护土地革命”“有田分,穷人才有饭食”等口号,既阐明了土地革命的政策和目的,又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加土地革命的热情和积极性。

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之称的四川省广元市,毗邻陕西、甘肃两省,是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后期首府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当时有5.3万儿女参加红军。1933年1月至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广元战斗生活了27个月,解放了包括今广元市93%的土地,创造并留下了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其中,就包括大量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的红军石刻标语。据调查统计,广元现存苏区时期石刻标语768条。这些石刻标语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以通俗易懂、乡土味浓的语言,广泛宣传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拥护苏维埃,打土豪分田地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通过对红军石刻标语的研究分析,发现红军石刻标语至今仍具有时代闪光点,对于记者特别是党报记者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开展好新闻实践活动,采写出高质量新闻稿件,能起到非常好的学习借鉴作用。

找准突破用心书写,红军石刻标语显“脚力”

红军石刻标语,是指当年红军在其革命根据地和长征途中,为了宣传和动员民众支持红军参加红军,将其政治主张等錾刻在石质材料上的一种宣传标语。

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石岩、石坡、石柱、石碑等石质材料随处可见。相比于报纸、木板等宣传载体,石刻标语具有取材方便、不易毁坏等特点。因此,利用丰富的石头资源,以石刻标语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便成为当年红军进行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

川陕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建立了22个县和1个市的革命政权,总面积42000余平方公里,人口500余万。其中,广元苏区位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西部,包括今广元市93%的土地,面积15300平方公里,占川陕苏区鼎盛时期面积的36%;人口约103万,占川陕苏区总人口的20.6%。

当时的广元苏区经济条件较差,交通十分落后,出行基本上靠脚走。再加之要时刻同敌人进行战斗,要想在遍布苏区的石质材料上錾刻出大量标语,红军宣传工作者就必须以持久“脚力”走到崇山峻岭间,与生活在当地的群众打成一片后,才能把“哪些石坡錾刻石刻标语才醒目?”“刻在哪块石岩上不容易被敌人破坏?”等情况逐一调查清楚,再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参与标语錾刻。

石刻标语靠一锤一錾錾刻,新闻稿件需一步一印采写。现在,尽管远离了战火纷飞,经济水平、交通条件等都得到了巨大改变,记者直接可以通过打电话、翻网页、找资料等方式,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新闻稿件,却会因没有深入新闻现场,导致稿子往往细节不生动、内容不鲜活、形式不灵活,也就无法给人耳目一新、启迪思想的冲击和震撼。纵观新闻发展史,好的新闻作品都是记者“走”出来的。如:1935年年仅26岁的记者范长江只身前往大西北,历时10个月,行程1万多公里,采写69篇旅行通讯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在全国发行,范长江因此成为一位举国皆知的名记者。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实践中,增强脚力对记者至关重要。党报记者尤其需要传承和弘扬好“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像红军宣传工作者那样,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铁脚板”,保持好持久“脚力”。开展调查研究中,特别要与群众搞好关系,原原本本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才能真正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稿件,拍出“见思想”“易记住”“有内涵”的新闻影像。

担当使命用情书写,红军石刻标语现“眼力”

红军石刻标语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主张,红军的性质、任务等方方面面。如在体现共产党的主张方面有:“共产党是工农穷人的政党!”“共产党是替穷人找饭吃的政党!”“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等;在宣传土地革命方面有:“没收地主土地!”“取消苛捐杂税!”“平分土地,加紧分田查田斗争!”等。这些用心用情书写的标语,时代气息浓郁,政治主张鲜明,语言简洁明了,思想鼓动性强,落笔利落遒劲,充分体现了红军宣传工作者看透现实的超凡“眼力”。

时代塑造媒体,也塑造了记者。马克思曾指出,“报刊最适当的使命就是向公众介绍当前的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改良的方法、形成舆论、给共同的意志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记者是时代风云的见证者、记录者,历史进步的参与者、推动者。好的“眼力”不仅有助于记者“看得清”“看得准”时代发展大局大势,更能有效增强其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主动性、前瞻性。

党报记者要练就好“眼力”,就必须传承红色基因,像红军宣传工作者那样坚定政治立场,保持独立完整的判断力和鉴别力,踩准时代“鼓点”,真正做到洞察秋毫、明辨是非,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时准确快速地探寻到新闻现象的本质。党报记者要蓄养好“眼力”,就必须赓续红色血脉,像红军宣传工作者那样坚定担当,用眼紧盯社会热点、发展难点、民生焦点,用情书写使命,架起党群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使新闻报道既能经得起事实检验,又对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有促进作用。

坚守初心用智书写,红军石刻标语见“脑力”

当时的广元苏区群众受教育机会少,文化程度低。红军宣传工作者开动脑筋,采用群众最熟悉、直观的石刻形式,将标语篆刻到群众随处可见的石岩、石坡、石柱、石碑等材料上的同时,也篆刻到了群众心里。因为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标语,采用口语化词句(包括当地方言)、口号式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接地气,再加上使用规范字、正楷字、简笔字,让群众一看就明其意、一听就懂其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达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如“红军到的地方穷人都有饭吃!”“硬要把刘湘、邓锡侯、杨森等棒老二消灭得一干二净,穷人才得安生!”“国民党员自首的不杀,流氓地痞、滚刀皮、棒老二改邪归正的得分配土地和工作!”等标语不是大话、空话,而是使用非常口语化、大众化的语言,将当时的时代背景、地方实际等进行高度概括总结凝练,既从感情上瞬间拉近了红军与群众的距离,更在内容上切中了敌人要害。

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是要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这不只是对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坚持一手抓军事斗争、一手抓舆论工作的客观总结,更形象地说出了用智慧、用脑力抓宣传舆论的重要性。红军石刻标语体现出的超强“脑力”,为全媒体时代能用更多新闻作品去感召人、鼓舞人,更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提供了借鉴。

党报记者要拥有超强“脑力”,就要像红军宣传工作者那样时刻保持清醒敏锐的头脑,勤于并善于思考。要坚持思想引领,在不断学习中储备脑力,通过博览群书,完善知识结构,打牢新闻专业功底,为丰富新闻思想储备澎湃动能,从而厚积而薄发。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多思善谋中拓展脑力,遇事多想为什么,做事多思怎么办,让新闻思维活跃起来,做到思考有广度有深度。要坚持实践引导,在新闻采编中增强脑力,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聚人气,更有情感、有温度。

转变作风用力书写,红军石刻标语有“笔力”

“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是錾刻在广元市苍溪县文昌镇文昌宫(1933年中共川陕省苍溪县委所在地,红四方面军30军政委李先念曾住于此)大门两旁石柱上的一副对联标语。此标语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气势磅礴,仅用14个字便展现出了红军率领广大工农群众砸碎旧枷锁,奋力开创美好未来的伟大目标。

在广元,像这样彰显红军宣传工作者深厚“笔力”的红军石刻标语不胜枚举。再如“共产党是工农穷人的政党”,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就把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简明扼要地作了形象阐释;“猛烈扩大红军”“扛起枪来救自己,救穷人!”“当红军才是白色士兵的出路!”等标语,笔触犀利,就像一封封向反动势力发出的宣战书,向广大民众发出的参军宣言书,具有非常强的宣传鼓动性。

新闻报道要打动人心,新闻语言一定要形象生动富有特色。要写出形象生动富有特色的新闻语言,需要聚合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最终体现于过硬的笔力。就是要像红军宣传工作者錾刻石刻标语那样,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善于用手中和心中的“笔”驾驭文字、提炼观点、表达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形象生动富有特色的新闻语言,进而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首先,要拿起笔,力戒“不敢写”。一些新闻工作者因担心写不来、易出错,遇到新闻采写任务时能推就推。殊不知,新闻工作者应紧紧抓住每一个练笔的机会,努力克服“不敢写”的心理障碍,拿起笔不断试错、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门道”,为“下笔千言”打下基础。

其次,要勤动笔,摒弃“不愿写”。新闻工作者具有的“笔力”,不只是“能写会说”,更是要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及时准确地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沉心静气,摒弃“不愿写”的工作状态,舍得花功夫,日积月累地勤动笔,才能在“奋笔疾书”中练就过硬文笔。

再次,要善用笔,避免“不会写”。新闻工作者要把手中稿子写准、写实、写到位,需要下一番苦功,这要对新闻采写的全过程持续用力,把每次新闻写作都当作一次自我突破与提升的机会。在扎实做好现场采访、摸清吃透新闻素材后,再经过深思熟虑,选择独特新闻视角,使稿件全局与细节兼顾、守正与创新兼具,才能成竹在胸实现“妙笔生花”。

猜你喜欢
鼓点脑力标语
白马扬鞭歌声起 足踏鼓点震人心
标语变变变
鼓点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脑力百分百
南昌“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鼓点急
秋天来了
脑力Bigbang
脑力Big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