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颉宇星
“大夫您好,我嗓子疼、身体发热、肌肉酸痛无力,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应该吃什么药?”近日,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李爱华用手机向某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医生咨询自己的病情。最近,像李爱华这样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问诊的用户激增。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调整以及政策的推动,互联网医疗正向精细化的方向加速发展,但如何打破“数据孤岛”成为行业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段时间,不少互联网医疗平台表示,在线上问诊方面,咨询“发热”“咳嗽”等问题的患者数量激增。针对这种情况,阿里健康、平安健康等陆续开设了针对发热、防疫的问诊功能。例如,平安健康上线了“新冠咨询专区”,针对公众关心的各种防疫难题提供解答。专区上线一周以来,累计咨询量已突破30 万。
阿里健康互联网医院紧急升级防疫专区,增设发热问诊,将每日成人发热问诊和儿童发热问诊的接诊时间延长到24 小时。问诊服务上线3 天来,用户咨询量同比提升近5 倍。好大夫在线创始人兼CEO 王航表示,互联网医疗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全国各地感染新冠病毒人数较多,线下医疗资源承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医疗平台可发挥自身的优势,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流动、接触,避免由于线下排队就医、购药造成的聚集性交叉感染风险和医疗资源挤兑。同时,互联网医疗平台在抗疫分级诊疗方面也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调配全国的医生资源,及时提供轻症、无症状患者的居家指导,对接非感染患者的日常医疗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平台还提供了向上转诊的通道,确保需要上级专家干预的疑难重症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
政策也在推动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普及。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为感染新冠病毒、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要求的患者,在线开具治疗感染者相关症状的处方。
某互联网医疗平台高管石敏娜表示:“我们在做市场调研时发现,很多用户过去比较谨慎,如今在政策的推动下,用户的疑虑有所减少,在面临小病、常见病时会先在线上问问医生,能在线上解决的病症问题就尽量少去医院。”
据了解,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向高速化、精细化发展。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计可达876.1 亿元,同比增长25.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国内互联网医院数量、在线问诊需求持续增长。
经过多年发展,互联网医疗行业已从单一的问诊服务延伸出更为精细的服务业态,除了互联网问诊外,还有互联网医药电商、可穿戴设备、医疗AI 等业务模式。有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还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现在这个行业是百花齐放的状态,一些平台依靠资本优势获得了一定影响力,比如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上述受访分析师坦言,目前业内影响力较大的平台还是以医药电商为核心业务,主要是依托供应链优势在线上销售药品和医疗器械,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受政策影响较大,所以互联网医疗平台都在探索更多的服务模式。
据了解,以往在C 端发力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始布局B 端业务,例如,京东健康正在构建对企业、政府机构以及医疗机构多方的服务能力,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推出“数智医疗”解决方案体系;而阿里健康则聚焦于为药企赋能,从营销、供应链、运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帮助药企实现精细化运营。“还有很多平台在做健康管理方面的工作。”上述分析师表示,健康管理业务受政策影响较小,且能延伸出更多细分服务,比如饮食管理、慢病管理、健康体检等。尤其是慢病管理方面,患者群体庞大、病程长、医患交流频率高,互联网可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贯穿诊前、诊中、诊后整个流程。
互联网医疗行业在向精细化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什么挑战?石敏娜表示,互联网医疗平台未来的发展要以大数据作为基础,而“数据孤岛”成为行业现阶段需要共同面对的“硬骨头”。
“比如在医药电商方面,需要大量数据来指导药企生产以及平台备货;在健康管理方面,需要长期的健康数据才能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以及大病预测;可穿戴设备行业和医疗AI 行业也需要大量的数据。”石敏娜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医疗平台的数据无法互通互认,形成一个个“数据孤岛”,大家各自为政。从用户角度而言,需要做很多重复性的检查,降低了就医效率,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企业而言,缺乏数据支持的产品和服务难以获得用户的信任,而数据积累则会花费很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经营压力也会增加。
有三甲医院的互联网医院负责人韩德亮(化名)坦言,形成“数据孤岛”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医疗机构不愿意将患者的信息共享,主要的顾虑在于信息安全以及医疗数据共享的获益机制尚不健全;二是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不统一,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韩德亮称,目前有些地区已形成医联体。医联体是由政府主导,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定位、级别,组建成的一个联合体。在医联体内,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围绕病人进行全链条、连续化的医疗服务。韩德亮解释说,有些医联体已开始尝试一些新技术,例如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溯源、定向授权等特性更好地收集和统计数据,保护病人的隐私。此外,韩德亮还表示,国家对于医疗大数据相当重视,目前福州、厦门、南京、常州、济南等地已建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
“通过收集一个人生命的全周期数据,建立可管理、可追溯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运营体系。”他表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战略意义日益重要,未来医疗大数据将赋能行业,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视频问诊。(图片由CNSPHOTO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