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路明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底蕴,以往此类舞蹈作品创作都依照民族传统舞蹈表演模式的发展轨迹进行,虽将民族传统舞蹈的动作精髓与原生形态得以延续保留,却很难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标准,因此在现代民族传统舞蹈的编创与表演上不乏看到编导们对民族舞蹈作品的大胆创新与突破。
舞蹈构图是编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主要指舞蹈表演过程中的队形多样变化的动态画面。在现代视觉审美的冲击下,观众对舞蹈作品的视觉美观机制产生更高的要求,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单一舞台调度趋于原始的圈形、三角形、横排、竖排等固定化,难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因此现代编导借助现代舞交叉、起落、流水、凹凸等具有舞台新颖且夸张化构图运用到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中,不仅使舞蹈作品整体显得丰富多样,同时也借助队形多样变化凹显出舞蹈人物的内心情感。
舞蹈表演形式为单、双、三、群舞四种,民族民间传统舞蹈表演形式由集体性转变为单、双、三、群舞四种不同表演形式,在现代民族传统舞蹈作品中最为常见依旧是群舞表演形式,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不同表演形式的民族舞蹈作品也愈渐增多,例如独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长调》《涟涟有鱼》等;双人舞《老雁》《老夫老妻》《归途》等;三人舞《王大娘与锢漏匠》《花挑情》等。
舞蹈动作是舞蹈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段,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承担着叙事、状物、抒情、达意等方式。在现代民族传统舞蹈作品创作中,编导们运用传统舞蹈的动作元素与民族文化背景,结合创作舞蹈作品的主体思想、故事情节、人物类型、内容表现、形式结构,创新出不同于传统舞蹈语汇的延伸拓展舞蹈动作元素。蒙古族舞蹈作品《老雁》,编导运用静止造型将两个人的手臂延展模拟大雁的翅膀,在传统蒙族传统舞蹈柔臂的基础上拓宽双人托举、用腿模拟翅膀飞行等动作的创新与意境,虽然动作语汇单一且固定方位,却让人深刻感受到蒙古舞蹈的豪放洒脱又不失厚重。因此,现代编创将传统舞蹈与在不违背其文化前提下二度创作的舞蹈作品区分开来,既保留传承传统性舞蹈作品,也要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利用,突破原有舞蹈创作的程式化模式,至此创作出符合现代大众审美水平的优秀舞蹈作品,实现舞蹈创作的创新。
使用特定的舞蹈道具与相对应的舞蹈服饰是不同民族民间独特舞蹈文化的重要体现,不仅展现出民族文化差异性与地域性,也是构成舞蹈语言表达与民族属性的直观表现形式。现代民族传统舞蹈作品在服饰、道具、音乐及舞美上都进行创新与变革,彝族《生如夏花》、朝鲜族《谷雨》在服装造型上别具创新、将斗篷与舞蹈融合的天衣无缝,维吾尔族《长长的辫子》将维吾尔族女子的辫子作为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借助辫子延伸出弹奏热瓦普的琴弦等语汇。通过现代前沿技术的舞台化创新交融已成为传统舞蹈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现代化3D 模拟技术、5G+AR 技术、XR 特技和高品质音效摄影器材设备能够将无实景舞蹈表演与虚拟表演场景融为一体,舞者肢体动作配合现代科技化舞台场景能够最大化地向观众输入舞蹈作品的理念与感动,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丝路》舞蹈中的LED 舞台;利用5G+AR技术融合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舞蹈《唐宫夜宴》,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博物馆出土文物与现代舞美技术完美融合;突破传统艺术表演形式,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与时代精神、前沿科技创新交融的水下高清摄影拍摄的舞蹈《洛神水赋》《祈》等作品。舞美道具技术提升与创新的应用让现代化的传统舞蹈脱离以“实景”为主要载体的表现手段,通过现代科技实现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体验,使观者欣赏舞蹈作品就犹如置身于光影与音效共同交织的虚拟真实环境。
在各民族舞蹈作品创作上,编导们大胆创新舞蹈动作语汇,借助现代元素融入传统舞蹈,丰富舞蹈语汇与拓宽传统舞蹈局限性。塔吉克族舞蹈作品《山鹰之邦》编导加索尔老师对塔吉克族舞蹈语汇进行了动作夸张与延伸添加,加入大量现代舞元素语言与技法,对塔吉克族民间传统舞蹈进行大胆的创新与融合,将现当代舞蹈元素融入传统塔吉克族民间舞蹈创作中,为新疆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创作开辟一条实践的道路,之后获得现代观者审美水平的高度评价与舞蹈界一致好评;北京舞蹈学院2011 级新疆定向班毕业展演《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打破传统舞蹈的规范化程式,在节奏、力量、单一动作变化、道具、神情、姿态上进行不同程度的综合变化处理,将现代舞的创作方法融入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探索传统舞蹈的现代性编创的方式方法、拓宽传统舞蹈编创的局限性,赋予传统舞蹈表演多样可能性;第十三届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评奖中来自新疆舞蹈家协会选送,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创作表演的作品《阳光下的麦盖提》就是在保留传统民族舞蹈元素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性舞蹈编创手法,将人物、情节、故事、民族传统舞蹈元素融合呈现至舞台,并一举荣获三场比赛最高分;想必一个民族的传统舞蹈文化的延续发展必将经历传统与现代两级文化不断冲击才能更好地传承、传播并一直延续。
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反映和表现生活的一种现实手段,优秀的作品都是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根源,编导们对生活的所感所悟,根据生活题材元素进行有效加工提炼,对现实生活人物进行典型化艺术提升,结合现代环境造就人物形象进行创作,都是客观生活的审美反映与创作的源泉。运用民族民间舞蹈动作语汇,结合故事题材、历史题材、抗战题材、生活题材进行民族舞蹈作品创作,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让观者可以一目了然;蒙族舞蹈《战马》由6位舞蹈演员模拟马的头、身、蹄、尾,用新颖的创新与编排视角讲诉一位年轻小战士与一匹战马从相识、相知、建立深厚情感的故事;蒙族舞蹈《小巴特尔与喜洋洋》表现人与羊之间的故事;塔吉克舞蹈《花儿永远这样红》讲诉一名塔吉克族青年参军入伍,他的恋人和乡亲们打着手鼓伴着鹰笛送行的故事;纵观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参演的舞蹈作品,创新与情景交融、作品创作上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故事情节鲜明是现代观者希望看到的作品形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历史进程中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与表演场域形成原生型舞蹈形态特点,经过漫长的时代演变,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在峭壁中艰难生存,以其独特的特性保留、保护与传承在民间场域、文化社区、文化院团与高等院校。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中国高等舞蹈教育领域起点,最早以许淑英、潘志涛等舞蹈前辈对不同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形式进行“规范性”“代表性”“系统性”“训练性”拆分、整合、重构与梳理,形成“课堂教学元素法”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将民族自娱性、即兴性、地域性的自然形态舞蹈的典型化动态、即兴动作语汇中提取学院课堂教学动作元素,形成不同民族舞拆分式基本动作训练单位,借用高校学院派民族舞蹈教学组合的方式提取其基本元素来进行适合于高校教学使用与创编,开启民间自娱性民间舞到专业院校规范性的转化。
如今,伴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大力宣传推行与高度重视实施,不同民族“非遗”传统舞蹈的校园传承与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众多高等院校舞蹈学科专业中民族民间舞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重点,高等院校利用本地区少数民族“非遗”舞蹈作为特色学科与课程建设,深入当地民间进行调研采风、收集整理、聘请传承人授课、整合组建教材形成地域独特的学院课堂训练价值。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在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舞蹈学专业中增设民族舞蹈传承与民族舞蹈教育两个方向;新疆艺术学院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以新疆少数民族舞蹈为主要方向,硕士研究生舞蹈教育专业将新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基点,极力为较少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高校教材建设与创作搭建平台;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推出《沉香》系列、《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系列教材,运用“从民间舞来”“向世界舞去”的方式,将全国不同民族的优秀编导、民间艺人、传承人、舞蹈学者专家请进舞院教室为学生言传身教,截至目前已完成15省份涉及15个民族40余支民族民间舞集成;四川凉山州出版《中国彝族达体舞》一、二、三系列、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编创的《维吾尔族舞蹈女班教程》《四川凉山与云南红河地区彝族舞蹈女班教材》《藏族舞蹈教程女班、男班教材》等不同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教材,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的《安徽花鼓灯民间舞蹈》《东北秧歌民间舞蹈》《鼓子秧歌教程》《海阳秧歌教程》等汉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教材,全国各地区高等院校都在以办学定位与地域非遗及传统民族文化建立相关特色课程;当代民族传统舞蹈正在沿着民间自娱性向院校专业性发展轨迹前进,中国民族民间舞学院派教学模式肩负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1 年6 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建立健全扶持优秀剧本创作的长效机制。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中不难看到广东歌舞剧院、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青海演艺集团、云南演艺集团、凉山彝族歌舞团等文艺院团在国家层面舞蹈最高奖项中将本土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不断创新的优秀作品呈现;意见还提出:把加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作为重点任务,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以创作规划为先导,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进行文艺创造,推动形成艺术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例如在文艺院团实施民族歌舞剧、民族舞蹈作品艺术创作精品《李白》《草原英雄小姐妹》《乳娘》《醒·狮》《天路》《诺玛阿美》等文艺作品,以扎根生活勇于创作的高水平舞台作品创作实践演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文旅部《“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提出:到2035 年,要建立文化强国,创作高质量、高水平文艺作品,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推进中华优秀艺术传承传播,完善戏曲、音乐、舞蹈等中华优秀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办好国家级艺术相关活动并展示高水平创作成果,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在传承、弘扬、传播与发展中华文化基因,增强文化自信上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化未来走向过程中,文艺院团的高水平民族舞剧、民族歌舞剧、民族歌剧将加大创作投入,强化精品意识,通过民族传统文艺作品提升现代观众大众审美需求,不断满足观众个性化文化娛乐需求。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也逐渐从乡村民族本身性走向大众普及化,成为广场舞、健身操、社区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舞蹈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少数民族群众自娱自乐、抒发情感的方式。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民族传统舞蹈的自娱性、即兴性、适应性与群众性正好适应当代城市化全民健身娱乐需求,因此,“广场舞”以健身娱乐为目的舞蹈日渐兴起,并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大城市甚至村镇,舞蹈动作简单,音乐旋律动听,结合队形重复多样化,集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与体育健身娱乐于一体,舞蹈场域不受限制,公园、广场、院庭都可以进行,参与人群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不乏也会有青年人,大城市中的舞者大部分都不是本民族,却跳得津津有味,感受着民族舞蹈带给他们的独特魅力,深受当下社会群体青睐。
民族舞蹈作为地区独特民族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也是政府部门推动公共文化特色发展的对象和措施,将传统民族舞蹈与广场舞有机融合,成为城市宣传地方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与旅游厅推出的新疆全民艺术普及舞蹈慕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推出新疆民族健身操、新疆民族健身舞麦西来普等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的舞蹈爱好者前往学习并考证,再回到自己家乡把所学舞蹈教授给本地区的舞者们,极大宣传了新疆舞蹈与传承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全国广场舞推广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贵州少数民族运动会暨民族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促进了民族舞蹈的大众普及化,使越来越多人参与并掌握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不仅将民族舞蹈得以传承保护与传播发展,也使人们身心娱乐且强身健体。
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现代创作不管是舞蹈构图、表演形式、动作语汇还是舞蹈服饰、道具、舞美都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与延伸拓展,既符合作品的本身的民族性和历史文化,也满足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舞蹈作品还尝试借鉴西方现代舞元素与传统舞蹈相融合,探索不同的民族的现代性编创,并贴近生活运用故事题材、历史题材等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当下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也从自娱性、即兴性的表演形式向学院进行规范化、系统化、专业性、训练性的学院派教学模式转变,专业文化院团也利用传统舞蹈文化进行民族舞剧、民族歌舞诗、民族歌舞剧等高水平作品创作,利用教育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创作途径对民间传统舞蹈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播;同时,越来越多非本民族的舞蹈爱好者也加入其中,将民族自身性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向大众普及化模式转变,传统舞蹈搬上广场、公园、新农村,形成广场舞、健身操、惠民普及培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使不同民族群众在强身健体的愉悦心情下对民间舞蹈进行多样化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