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放
(山东体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日益增强,世界各国紧密相连、沟通交流、深入合作,我国对研究生人才素养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国际化与时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宣传工作。在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然而,讲好思政课,赓续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创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思想理念与培养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存在很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个别高校对思政课双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思政课双语教材的匮乏,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关于高校思政课双语教师的选择、配备、培养工作一直存在较大缺口,受思政课教师外语水平的限制,思政课双语教育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还不能够做到通力合作、顺利衔接。因此,查找制约和影响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跨文化传播的内外因素十分必要。
其一,动机问题是贯穿思政课双语教育始终的内在动力。只有树立明确的授课动机,才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时,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时局时,提升跨文化意识,助力中国先进治国理念的跨文化传播。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不谋而合。其二,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认知过程需要具备高度的心理素质。要厚植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领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深刻解读二十大精神,进而才能培养学生今后走向国际舞台,应对治国理念差异时,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其一,人际关系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授课效果。处理好师生人际关系对思政课的双语教育至关重要。如何让学生信任老师,并在其积极引导下迅速融入到思政课双语教学的语境中来,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课堂带动能力和启发能力,也要求教师有很好的与学生互动的能力,尽快了解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更好地接受思政课的双语教育模式中来。其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潜移默化。积极向上的信息传播超越时空的特质显示出较大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有利于提高思政课双语教育的学习效果。此外,在社会舆论导向的驱使下,思政课双语教育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有助于良好双语教育学习效果的达成。
我国研究生教育,不仅在学历、学制和专业教育层面更高于本科生,从学生接受学习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看,也远高于本科生。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开设思政课双语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
在国内大部分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中主要采用汉语和英语的双语培养模式。鉴于国际间合作交流的日益密切,互助共赢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英语又是国际语言中必不可少和通用广泛的语言,因此这不仅是一种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更是培养跨文化传播能力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传播话题深度与广度的加强,中国先进的治国理念在国际传播中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对国际秩序的设计,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世界客观、全面地传播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例如,“毛泽东思想课程的双语教学提高了学生在国际交往、国际政治思想文化交流中争夺话语权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和意识,从而实现了该课程的政治目标。”[1]思政工作者需要培养新时代研究生讲好中国故事,聚合师生力量,打造多元立体的中国治国理念的跨文化传播格局。
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与历史背景差异必然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进行双语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在传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同时,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给他们创造更多学习英语与外界基础的机会,增强我国文化思想的多语言传播。”[2]也就是说,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跨文化传播主旨就是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心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以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为学习平台,实现“讲好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学术价值。
“双语教学融合东西方思想文化之精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封闭性,走向开放,从而为培养国际化的人才作出应有的共性。”[3]对此,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责无旁贷,这是思政教育使命的召唤,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
2001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中专门提到双语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4]可见,早在二十多年前,教育部就已经对我国本科的双语教育给予了支持和认可,就已经有了强烈的学科双语教育的思想意识。现如今,研究生思政课的双语教育领域却涉猎较少。针对目前的这种现状,为了更好地实施发挥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跨文化传播的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其实施策略。
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系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讲授、讨论、问答、作业、考试等多种方式提供大量的外语浸泡环境,让学生在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过程中提升英语的应用能力。而这种外语加母语的教育模式实际上是融合在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的,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获得始终居于最主要的位置,而外语能力的提高只能位居次位。鉴于此,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关于授课教师的选择上应侧重于思政专业科班出身,且外语表达与运用能力较强的教师,也可以是外语专业出身,成功转行到研究生思政教学领域中来的教师。两者必须都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在研究生教学与科研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较为突出的成果,进而保障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实施效果。此外,在教材选取方面,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需要科学制定思政课双语教材建设规划。除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必备的学科专业学习资料外,还应当包括《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On Building 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习近平谈治国理政》(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等英文版文献资料,这些都是进一步拓展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非常好的必要素材。与此同时,研究生思政教材中也要及时融入双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等时事要闻与科研成果。此外,为了满足中华传统文化对内弘扬、对外发声的需要,中华优秀文化元素也应当有计划地融入到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中来,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具备用双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表达能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5]
优秀而称职的思政课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用英汉双语写教案、准备教研项目以及中英文混合的PPT资料的能力,还要具备即兴运用英语来组织课堂讨论以及回答学生问题的能力。专业科班出身的思政课双语教师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思政课专有词汇的表述和思政课堂上相关口语表达的能力。而很多研究生经过大学四年的英语学习,其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和水平,如果思政课双语教师没有极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很难达到有效沟通交流的目的,也会挫伤研究生的思政双语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专业知识没有学到多少,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主要解决的途径有几点:其一,专门组织英语强化班,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积极培养双语教师参加各种讲座以及专题研修班,骨干教师研修班以及周末理论大讲堂。同时,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的英文翻译和解读,重点掌握专有名词的外语表述,也可以利用时政英文网来关注最新的思政动态和国际要闻。其二,组织同行听评课,让口语表达能力差的教师通过倾听效仿优秀思政课双语教师的课来提高其用英语组织课堂授课、讨论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可以通过“传帮带”的实践模式梯队式提升思政课双语教育的教学效果。其三,定期派遣思政课双语教师到国外培训。通过海外培训不仅可以让其置身于英语环境,能较快地提升英语运用水平,也可以深刻体会东西方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价值理念差异以及思维方式方法差异等。这些实践经历也会为更好地传播中国先进理念、中国智慧以及讲好中国故事储备力量。
研究生思政双语教育是研究生在思政课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调动研究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充分调动研究生对思政课双语知识掌握的主动性直接关乎能否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具有很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其在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学习变量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组织能力,就会有助于学生获得优良的思政课双语学习效果。一般来讲,班级组织能力强的双语教师往往授课的课堂风气好,学生反应积极、求知欲强、思想活跃,能有秩序地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全面促进研究生对思政课的掌握能力。双语教师的良好心态也会感染班级学生,进而提高学生们思政课双语学习的自信心。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因材施教。例如,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部分,要引导学生去学。迁移类比是与新旧思政课双语知识直接相关的,研究生应该被诱导去学习。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或者不容易接受的内容,要指导学生去学。对于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要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让其互相帮助去学。这也就是说,优秀的思政课双语教师必须能够对思政课双语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做到心中有数,能将知识文化、专业技能以及教育的普遍规律巧妙结合,有效地实施到教学环节中去,能对思政课双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应对自如,始终贯彻自己的教学要求。通过形象且实际的练习或复习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去引导学生学习,进而达到较好的思政课双语教育的目的。双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时间,做出合理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迅速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对此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从而针对问题对课堂教学做出调整,尽可能保证思政课双语教育的授课效果。
多层次、多角度地制定思政课双语教育跨文化传播的效果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这不仅可以明确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评估目的、评估对象、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标准,而且能更好地实现思政课双语教育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
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评估体系。根据研究生自身特点和能力的侧重点,放宽评估视野,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以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立体化评价跨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此,就要从双语教师、研究生以及学习成果测评方面加以完善,并采取等级评估或分值计算的方式。其一,对双语教师的测评。对其双语表达能力、思政教育素养、思政课双语教育实践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对思政课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科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情况,专业学科文献资料的翻译与领悟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二,对研究生的测评。包括:其是否能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问题、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否积极中肯,是否对历史发展历程有清晰的把握和认识,对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发掘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去认识当下的时代发展;能否合理查找并阅读相关英文文献资料,课堂上是否能够听懂并迅速领悟双语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以双语的形式给出回答;对于相关学科的英文写作能力是否有一定的基础,通过思政课双语教育的熏陶是否具备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是否对国际形势有较为前沿的认识,并有的放矢地提升其跨文化传播能力。其三,对思政课双语教育学习成果的测评。对此,“观测重点放在是否有合适的双语教学课程考核、是否布置英语占一定比例的课外作业等。”[6]例如,用英语对重要历史人物做出客观评价、对于重点高频的词汇或者短语进行英汉对照掌握。对于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智慧精髓和励志故事进行双语解读和复述。对国际国内时政要闻用双语形式加以理解并写出阅读心得等。也就是说,可以利用“档案袋”方式考察研究生平时的作业成绩,对一个学期的思政课双语学习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全面了解研究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
对激励的偏向是人的心理需求,双语教育的激励机制对于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思政课双语教育实现工作机制的内生动力源。充分发挥激励主体教师的创新理念和工作方法,调动激励客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者协调发展,提高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极高,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也较纯中文教学大,研究生院要合理制定激励政策。例如,在评选优秀教学奖方面,要特别关注双语教育的特殊性和难度,不应该简单地将双语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放在一起等量齐观。在选择优秀教师继续接受教育和培训时,应给予双语教师适当的政策优惠,并给予优先考虑。在职称跨学科申报方面,对具有外语背景的双语教师转行,给予相应的职称评审平台和政策帮助。只要其教学、科研成果符合相关学科的规定和要求,就可以申请相关学科的职称,并及时核定待遇。只有从教育激励机制方面创新与改革,才能让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有更好的发展机遇,也更加稳定双语教师队伍,从而确保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双语教育传达给学生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其思想、态度、行动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能够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形势,领会民族复兴的使命,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其跨文化传播能力。通过研究生思政课双语教育的信息传输改变着学生个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形成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然而,研究生个体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内化社会规范、继承社会文化、形成和完善自我意识的过程。我国研究生思政课的核心要义是根本、是基石。双语教育是媒介、是桥梁,正好架起西方对中国先进思想与治国理念的认知与熟悉,也是昭示中华民族自信的良好渠道和范式。而受众群体的研究生们是新时代青年学子,有着良好的外语学习优势,能更好地展示我国的制度优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