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卫东 王春娣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9)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是推动社会变革、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身体状态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都将关乎党和国家的未来。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不管是从家庭伦理还是社会伦理、责任伦理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生命教育都是一个十分重要、备受关注的时代课题。研究在校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是进一步强化大学生伦理观教育所涉各方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生命价值认同的重要路径,将切实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质效,进而有力支撑高等教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建设教育强国筑牢思想根基,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伦理作为一种客观性的存在,是基于外部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责任与义务。众所周知,责任伦理的提出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与信念伦理有着一定的区别,责任伦理的价值根据在于行为的后果,主要说明和强调的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活动所带来影响的关注,约束行为主体对自身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研判,并承担相应责任。
生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生命源于天地,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从本质上来说,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它包含了人们生存与生活、成长与成才、发展和价值等方面内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万物皆有灵,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关注个人的生命,而且需要我们关注和尊重一切生命。“宏观层面的生命教育指的是自然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1],它象征着人们必须要遵循自然法则,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与责任伦理所包含的价值内涵、价值体系、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同质特征。作为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始终以全周期、全流程跟进的形式,影响着新形势下大学生生命观塑造能力,亟需教育主体给予重视,特别是当前存在的短板亟需加快补齐,要学会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让他们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生活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不懈努力和勇于拼搏,推动个体生命价值得到质的提升。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是一种通过“应试”和“选拔”作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这种教育的弊端将会影响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态度。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水平的提升,综合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而生命观教育是综合素质的应有之义。虽然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大部分高校对其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还流于形式。即便有些高校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心理活动,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程度依旧不够,对生命教育的效果还不够明显,仍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通过深入探索凝聚校内外育人力量、整合课内外育人资源的合力育人机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校对生命责任伦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和不良言论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改变着他们对生命的看法。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时常沉溺于虚拟世界里,他们喜欢打网络游戏,有时候为了寻求刺激、宣泄情绪,浏览暴力影片,甚至会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有时候他们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以致认为生与死只是一场游戏,丧失了对生命应有的敬畏。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加速演变,就业环境日益趋紧、学业门槛日益提高等叠加因素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去向和出路充满彷徨、迷茫,基于以上影响,大学生对自身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意义实现缺乏系统思考和深度解析,甚至有的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不知所措,为了掩盖过错,出现了大学生投毒案、大学生杀人案等,这些都体现出了他们对生命的蔑视和不在乎。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部分大学生群体因信息甄别能力的薄弱及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在社会负面信息的侵蚀中首当其冲,其生命伦理观受到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家庭是教育的基石,家庭教育的偏颇将会影响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态度。一方面,部分家庭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学习成绩、如何升学、从事哪些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综合素质以及未来个人人生规划的引导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会出现负面情绪,认为自己是“工具人”,被学习、工作包围着,在家庭之中感受不到亲情、感受不到家人的关心和关爱,甚至出现怀疑生命意义、质疑自身价值等问题。另一方面,有少部分家长十分不愿意与孩子沟通交流,甚至在内心中存在大学生“可以自由”、大学生“需要独立”、只管“物质保障”不管“思想引导”等错误认知,认为所谓的心理安慰、情感交流、谈心谈话都不重要。恰恰是这个原因导致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识,缺乏对情感的认知,面对困难时,变得麻木、不知所措,产生“逃避”心理,甚至做出过激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3]。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智日益成熟的关键期,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战场,抓好、抓实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有利于高校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高校要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安排课程,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进行授课,使大学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多维地认识生命伦理逻辑,认同生命伦理价值,推动大学生在心理上接受生命伦理价值,在行为上符合生命伦理要求,从而提升对生命的珍惜和把握。高校要减少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压力,通过在教学大纲中设置相关教学环节,不断拓宽思政课程体系,丰富思政课程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易于接受的新鲜载体,引领其开拓思维模式。二是要积极开展丰富的生命观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实际,定期开展大学生心里健康普查测试,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并跟进辅导,持续关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融入其中,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悟生命的真谛,引导其通过体育运动建立自信、提高自信,“将自信心理从运动空间带到生活空间、学习空间,推动学生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和有趣的灵魂”[4]。三是要组织广泛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前往养老院,与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开展一次“尊老爱幼”活动,感受生命的可贵。再如,参加一次户外素质拓展训练,亲密接触大自然,养护动物,感悟生命的伟力。
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健康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生命观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一是要加大网络空间管护力度。宣传、公安、网监等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日常管控,常态化开展网络信息甄别、排查,对网络空间出现的非法信息、负面信息建立联合打处机制,确保网络空间保持健康状态,为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创造良好环境。对于网络中的一些暴力杀人游戏,以及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暴力视频,一定要明令禁止。二是要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感染力。要鼓励社区和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与“珍爱生命”相关的主题活动,营造浪漫、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可以积极发挥医院和殡仪馆等机构对于生命教育的独特作用,让他们身临其境,感悟生命的神圣。三是要构建乐观、积极、向上的法治社会。例如:健全社会法治、生命责任制度,激发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强烈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第一人”,发挥着“系好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性作用。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要珍爱生命和热爱生命。生老病死乃是自然定律,我们要学会坦然面对,优胜劣汰乃是自然法则,我们要学会坦然接受。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二是要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之间彼此尊重,和谐相处,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反之,父母之间经常吵闹,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产生仇恨心理。因此,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直观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三是要教育孩子热爱生活。家长要坚决避免只顾经济支持,忽视心理健康的错误培养观念,对潜在或已经出现的苗头性心理问题更不能放任自流,这将可能导致其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便会选择一了百了,结束生命。只有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才能从根本上筑牢发展根基,为孩子健康成长、长足进步留足空间,为孩子投入社会、融入社会,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创造条件。
基于责任伦理的研究视角下开展研究,有益于强化教育主体的责任伦理实践,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通过研究建立全社会、多元化教育体系,有效搭建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相融合的育人载体,以切实有效的实施路径和实践效果,引导大学生感知、了解、认同、珍惜生命伦理价值,从而推动大学生命观教育实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