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成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团校,广西 南宁 53002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1]所谓耕读文化,即耕与读的结合,既耕且读或半耕半读。“耕”就是拥有一定的田地而进行农业劳作或象征性地劳作,“读”就是读书识字明礼[2]。耕读文化与中国的农耕经济与社会状况相适应,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出仕为目的的士绅文化。泗林村是桂林市一个有816 人的自然村,自古以来是个翰墨飘香的村子,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乡村。村里为延续光宗耀祖、报效国家的族训,全国高考恢复以后成立教育励志会,对村里考上大学的学子进行奖励。截至2022年,泗林村考取大学共220 人,培养博士硕士、专家教授30 多人,科级至厅级干部近60人,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泗林村在传承崇德尚文文化的基础上,以为服务人才培育和家乡发展为导向,构建了新时期乡村耕读文化,而这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即奖学匾牌发放仪式。泗林村奖学匾牌发放仪式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特有的象征要素,把耕读文化象征符号与村民尤其是村内学子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重塑新型村落文化教育空间,这不仅是对村里考上大学学生的一种奖励,更是泗林人传承耕读文化的实践。泗林村构建新时期乡村耕读文化习俗,为新时期继承和发扬耕读文化提供了示范。
学术界对耕读文化的研究早期侧重于耕读文化的内涵、传承价值等方面,即主要强调如何理解耕读文化的概念和传承耕读文化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学术界对耕读文化的研究开始转向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学校素质教育、地方耕读文化传承和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其为今后开展耕读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于耕读文化的基本内涵,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耕读文化进行了不同的界定。邹德秀认为,耕读文化是由古代部分知识分子将“耕”与“读”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特定文化教育模式,认为中国古代的耕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农学、科学和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使知识分子的思想认知更贴近人民大众[3]。王维、耿欣认为,耕读文化是中国独有的乡村传统文化,是将我国古代农耕文化与传统士文化相结合的独特产物,同时认为源自古村落的人聚空间布局是耕读文化的外化[4]。何发甦从“耕”与“读”的角度,认为耕读文化是在农业生产劳动和读书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耕读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5]。孙武安等认为耕读文化首先是指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或经济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半耕半读、亦耕亦读、耕读良性循环的社会再生产方式,是一种令人向往的亦耕亦读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文明形态[6]。
陈小观在对温州耕读文化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耕读文化在旅游休闲、建筑美学、民俗宗教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7]。刘纪兴认为,处于信息时代下的我们在持续弘扬耕读文化的过程中,将劳动读书和自身情操相结合,在增强民众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8]。文丰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耕读文化,并提出在提倡将劳动与书本知识相结合的同时,可以发挥耕读文化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9]。张连文在对耕读文化底蕴和历史由来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耕读文化在促进个人自我价值实现、构建幸福美满家园和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0]。
李任、姚伟钧在对武汉大余湾进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传承耕读文化的对策建议:立足农业耕作基础,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产品;立足村落生态田园风光,开展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事体验活动;立足耕读传统,开办耕读学堂,传播传统文化;立足村落文化遗产,展示村落耕读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11]。梁媛在分析新耕读教育需要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以兼具传统文化修养和全球文化视野、善于生存、生命丰实、富于创新的中国公民为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劳作、艺术、体育、活动与服务”实践来推进教学等传承耕读文化的路径[12]。夏邦水在分析永嘉耕读文化特点和价值的基础上,主要从完善耕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丰富耕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形式,强化耕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现耕读文化保护与开发等角度传承耕读文化[13]。李红霞在阐释耕与读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耕读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启示,论述了学校教育传承实践耕读文化的具体做法[14]。
沈月娣和杨平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阐明了新时期耕读教育具有劳动教育、全面育人、多方联动等功能,最终提出补充完善乡土知识、建设社区型乡村教师队伍、走乡村特色耕读教育道路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实施耕读教育的路径[15]。王勇章在分析耕读文化起源、耕读文化内涵与外延,以及耕读基因对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乡村振兴中传承和发展耕读文化的对策建议[16]。彭兆荣在厘清“耕”的语义、符号和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耕地制度的现实与逻辑,阐释了耕读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基因,分析了以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的耕读传统文化基因,最后指出耕读文化应该在乡村振兴中坚守和变革的主要理念[17]。徐阔在阐释耕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能够助力乡村振兴的耕读教育新模式的意义和功能,提出了耕读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18]。
通过综合分析耕读文化的现有文献可知,目前关于耕读文化和耕读教育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仍有以下空间有待拓展:一是关于耕读文化的内涵和定义尚未达成一致共识,有待从耕读文化的本质内涵上作一步深入阐释。目前学者对耕读文化的内涵主要是从文化教育模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再生产和文化文明形态等角度进行定义。二是尚未对耕读文化中相关教育仪式活动进行系统分析。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鲜有阐释新时期耕读文化的教育意义、阐发耕读教育仪式象征内涵的研究,笔者试图通过泗林村奖学牌匾颁发仪式阐释耕读文化教育内涵。
仪式是具体形式与象征性意义的统一体,仪式的独特形式为普通符号提供了发挥象征性功能的可能,而正是通过一系列符号的象征,仪式才能以其特有的方式传播一套价值观[19]。人们通过仪式继承传统、传授知识并使社会获得统一性和人格性。不论是何种形式出现的符号,只要将其放入仪式中,它们都是仪式的象征符号,都是根据人类的既定社会习惯,被看作可以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20]58。一定场域内的价值观念是一定社会群体价值内核的集中体现,其能够对仪式活动参与者日常习惯养成、遵守社会规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动态过程,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人类为了生产而保持其文化价值,按文化形成的价值来统一下一代人的思想,规范其行为,这样该文化便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21]。耕读文化为中国社会所独有,且数千年延续不断。以耕养读,以读馈耕,承载并完成了一个个家族基因的延续,为中国社会创造了充足健康的物质基础,保障了文化传承[22]。
几千年来作为我国乡村社会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发端于耕读文化的村规民约中蕴含着助推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文化元素。当前,耕读文化面临消弭危机,对其进行开发性保护和传承是焕发农业文明活力,发扬其积极社会文化影响力和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等乡风文明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传承耕读文化的过程中,依托立德修身的文化基因培育适切的育人模式,村民不仅可以学习优秀乡村传统文化,丰富自身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识,还能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获得乡风文明的有益启迪,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村民提升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促进乡风文明提升;在教育仪式中将耕读文化元素融入乡风文明建设过程,在激发村民热爱乡村文化情感的基础上,引导村民从中汲取乡风文明建设的智慧和营养,增强村民的乡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促进传统文明与现代乡村社会有效衔接。
社会记忆即有关过去的意象和有关过去的记忆知识,是通过操演来传达和维持的[23]。仪式是一种活的教育过程,其目的不仅是对人的教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实现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20]72。涂尔干认为,促进社会凝聚和强化集体力量是仪式的主要功能,仪式对心理倾向的唤起是通过强化个体对集体的归附感实现的社会凝聚。认同是人们面对一定的社会、群体时,参照特定社会或者群体特征、边界来界定自己归属的过程[24]。作为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是在一定场域内群众共同参与的结果,通过群体的特定文化参与,使参与文化实践的群体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念。所有群体都有对过去的认识,但他们都倾向于用它来强化自身的信念和认同[25]。农村优秀传统耕读文化不仅是当前乡村遗存的精神财富,更是蕴含在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自力更生、不断创新,助力现代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因其能唤醒包括广大村民在内的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植根于传统村落的耕读文化,是加强乡村文化记忆与认同的物质和精神动力[26]。通过表演性、模仿、体语等仪式要素,参与者在仪式意义认同的基础上产生情感流动与归属感,形成新的行为模式与实践知识,产生认同或革新社会规则的力量[27]。泗林村将传承优秀耕读文化与丰富现代乡村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适应新时期乡村文明建设的需要,在传承耕读文化的进程中守护村民的精神家园。泗林村每年奖学匾牌发放仪式都会在秋季学期开学之前定点定期周期性地举行,让村里的孩子们接受耕读文化的熏陶,促进现代青少年形成以求学上进和吃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促进孩子们以健全人格养成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并在其引导性获得正确价值导向的过程中强化乡村文化认同。
仪式作为整合与调适乡村社会秩序的重要平台,是在传承乡村社会文化的基础上淳化乡村社会风气的重要生命场。通过仪式人们获得一种象征性的意义,这种意义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加强社会整合、维持社会秩序等多方面功能,就像是社会生活中一个调节器,具有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28]。人自幼便沐浴在社会文化氛围中,接受文化熏陶,从而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29]。构建现代社会的伦理体系,需要有本土文化,特别是长期积淀下来并且对公序良俗有滋养作用的儒家礼乐文明来支撑,来起作用[23]。耕读文化通过净化乡村社会风气,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对广大村民的饮食起居产生影响起到淳化民风的积极作用。这样的环境如春风之普被、细雨之滋润,自然而然陶冶出具有优良品性的人才[30]。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传承耕读文化可以守护包含文化特质的文化理念,延续蕴含文化脉络的文化精髓,构建承载文化品格的文化和谐。充分发挥以耕读文化为典型代表的乡村传统文化仪式的作用,凸显仪式参与者的主体地位,促使其传承耕读文化,催生可以滋养书香世家的优良家风家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包括学子在内的广大村民。结合耕读教育传统文化仪式的情感体验,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涵润广大村民思想道德和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蕴藏在耕读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元素,是在当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培育崇德尚文、立德树人优良做人品格,成为传承尊师重教良好学风的重要抓手,在潜移默化中维系了乡村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彰显了耕读文化的教化功能,促进了风清气正的乡风文明培植,将其用于今天公民道德的建设之中,也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中国社会的需要[31]。
泗林村奖学匾牌发放仪式是一种乡村耕读教育仪式,它是教育仪式构建耕读文化认同的生动样本。泗林村通过发放奖学匾牌激发尚学意志,传承良好读书村风;学子宣读入学誓词激发读书热情,增强上进意识;组织文艺展演激发责任意识,强化耕读家国情怀,实现教育仪式对耕读文化认同的象征建构。
教育仪式是一个大的象征系统,奖学匾牌、大红花、奖学金、致辞等象征符号带有浓重的“耕读教育”特征,集中反映了泗林村重视教育的群体价值取向,这些符号相互联系,共同表征教育仪式的意蕴。泗林村的文化心理认同是通过特定的教育符号和教育仪式进行运作的。奖学匾牌是象征符号,是泗林村村民普遍认同的教育符号,在整个教育仪式中能引起广大村民和学子的普遍共鸣,激发全村学子的学习意志。奖学匾牌、致辞等教育仪式象征符号,构建起全村耕读文化的精神体系,让学子产生对教育仪式的精神认同。每年8 月底,泗林村村委和教育励志会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举行隆重的奖学匾牌发放仪式。从荣誉表彰的视角看,整个仪式突出对匾牌内容的强化,以荣誉表彰的形式唤醒村民对耕读文化的记忆,强化“光宗耀祖”的耕读认知。奖学匾牌由泗林村村民专门定制,红底金字的匾牌上面除了刻写着“光宗耀祖”等核心大字,在匾牌的旁边还写有学子的名字,以及所考上的大学名称,“光宗耀祖”4 个金色大字彰显泗林村村民读书荣身的优良耕读文化。奖学匾牌发放前先进行大红花佩戴仪式,展示了泗林村村民为牢记祖辈崇德尚文的“族训”——“吾族儿女,刻苦勤奋,光宗耀祖,牌匾记名”的光荣传统,激发泗林村村民和广大学子读书光荣的“耕读记忆”。随后,村里的教育励志会工作人员把来自教育励志会的奖学金发放给考取大学的学子。教育励志会规定,对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奖励500 元,考上一般本科院校的奖励450 元,考上大专的奖励400 元,对家庭困难的学子,村里每学期会给予一定补助。40 多年来,泗林村这种“微激励”,让村民心生集体荣誉感,大家都希望家家户户出人才。
泗林村奖学匾牌授予仪式是耕读文化传承的载体,整个教育仪式活动完成对耕读文化意识的传递,汇聚了在场村民和学子的目光,成为整个教育仪式过程中最神圣的象征符号。通过奖学匾牌发放仪式,村委工作人员、教育励志会工作人员、村民和受牌学子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读书重要的情感共鸣,村委负责人和教育励志会工作人员将“耕读传家”传统文化观念变得可感可见。村里学子通过教育仪式强化了内心传递耕读文化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将自身发展和求学心态调整到良好状态,获得教育仪式的文化传承意涵。教育仪式上,教师代表、教育励志会成员、村干部和老生代表等致辞,这种程序化的礼节用语体现了泗林村尊师重教的传统教育逻辑。奖学匾牌授予仪式现场铺设有红地毯和装有灯光的舞台,背版屏幕展示“中庸镇泗林村励志会授牌仪式”字样。在每年的授牌仪式上,泗林村党支部书记寄语莘莘学子,嘱咐他们不辜负老师的谆谆教导、不辜负父老乡亲的期待,好好学习,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激发学子学习的内生动力,鼓励学子奋发图强,不断强化全村读书光荣的优良学风村风。村里的舞狮队在欢天喜地的锣鼓和鞭炮声中将奖学匾牌送到每个考上大学的学子家中。接到奖学匾牌的学子会表达他们对家人、村委和教育励志会的感谢,并发誓要好好读书回报家乡和社会。授牌仪式帮助泗林村村民向下一代传递崇德尚文的文化态度、耕读文化的价值观,并对孩子寄予期望。泗林村以教育仪式的方式传承耕读文化,使参与仪式的学子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与触动,进而激发全村学子热爱读书、努力拼搏的热情。
语言是纪念仪式表达、教化和纪念的重要途径。奖学匾牌授予当天,村委邀请本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教育专题发言,引导全村孩子宣读入学誓词,提高全村孩子参与教育仪式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爱读书、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与情怀。入学誓词宣读是奖学匾牌发放仪式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传达教育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入学誓词使用较为传统而正式的书面语言来表达。泗林村学子入学誓词内容如下:“我是泗林村的学子,我宣誓,铭记族训族规,绵延书香文脉,崇尚实善孝德。注重明理修身,牢记父母嘱托,不负乡亲期盼,谨记教师教诲,无惧征途艰难,直面人生挑战,奋力拼搏进取,惜时勤奋乐读,立志树德成才,感恩祖国润泽,回报家乡社会。努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为泗林村增光添彩!宣誓人×××。”泗林村教育仪式上宣读的入学誓词,既承载着宝贵的教育经验,又开启了全村学子以读书为荣的想象空间,成为泗林村教育仪式的重要内容。
入学誓词由相对固定的言辞组成,具有典型的风格化和较强的道德教育价值。主持人的发言充满激情,抑扬顿挫。内容包括“族训族规”“明礼修身”“勤奋乐读”等,强调读书改变个人命运、家庭命运和报效国家,字里行间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价值追求。在整个教育仪式中,泗林村的学子通过宣读入学誓词,形成强烈的自我暗示,获得耕读教育仪式的感知力,达到学子塑造个人品行和树立教育价值观的目的。
教育仪式往往会伴随相关展演活动,文化可以通过仪式表演得以传播。泗林村充分发挥孩子们组织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孩子本位”为前提,让孩子们在排练过程中变得更加有责任感和自信。在教育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泗林村的学子们将会呈现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以歌舞表演阐释耕读文化的内涵。演出虽然只持续一个多小时,但是村子里的孩子们需要日夜排练,努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演出节目包括歌舞表演、诗朗诵、乐器表演等,主题内容从忠孝到勤学苦练本领等,循序渐进地推动耕读文化内涵深入人心。比如歌舞表演《国家》与泗林村李氏家训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密切的情感渊源。
生活中许多仪式经过生命化和世俗化转换进入教育场域,进一步深化教育功能。将认知转化为行动,需要情感的激发。仪式过程中,参与者情感与关注点的相互关联,产生了共享的情感或认知体验[32]。泗林村用文艺表演来诠释传承耕读文化,让学子们被舞台上的表演所感染,又被与族训家风密切联系的爱国故事所感动。泗林村孩子的文化展演活动,凭借其象征性的表达和主体集中参与形式发挥着情感升华的作用,培养了孩子们“胸怀天下,振兴中华”的理想抱负,并强调把个人修养同热爱祖国有机结合起来的价值追求。
研究仪式的历史发展脉络,既要追溯过去,又要面向未来,注重仪式存在的时代特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是仪式的血肉,是仪式生命延续的基础。仪式教育的开展不能脱离仪式的历史和文化承载[33]。秉持古为今用、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保留现有学堂或宗祠等体现耕读文化建筑的基础上,针对约定俗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仪式活动和文化故事,以促进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为主要理念,传承以强调志存高远、追求上进、吃苦耐劳为特点的耕读文化精神。立足时代需要继承和发扬耕读文化中崇德向善等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结合时代需求在构建精神家园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开发并保护好耕读文化的传统教育资源,彰显可以教化后人的耕读传家之风。尝试开发承载真正乡风文明的耕读文化特色课程,在实践中升华读书做人的理想和志向,激发孩子们将爱学习、爱劳动与爱祖国有机结合,传承和发扬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涵养乡村文明,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时代新人营造崇文慕学的乡村文化氛围。
立足不同地域乡村文化特色,在把握耕读文化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探索融合古今、传承优秀文化基因的表现形式。将增强教育仪式的感染力与实现耕读教育育人目的有机统一,促进耕读文化形式创新与精神传承有机融合,使之成为鼓励学子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的价值旨趣。在引导学子增强对耕读文化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线,融家风家训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引导学子在既定场合集聚的同时产生强烈的耕读文化情感体验。尊重学子主体地位,鼓励学子们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提升学子们传承耕读文化的兴趣,鼓励学子们通过优雅舞蹈表演和华美诗歌朗诵等,感受传统耕读文化的魅力,增强学子们的乡村文化自豪感。
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平台,其与耕读文化具有实践价值的耦合性,依托乡村传统的文化元素构建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实践,打造现代样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传承耕读文化中提升村民思想文化素养、保护传统文化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功能。以时代目标和文化发展任务为依据,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34],围绕原真耕读文化特质,从激发乡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的角度,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表象所传递的耕读理念,在传统耕读教育仪式中注入符合时代需要和学子心理特点的传统文化价值,在凝练耕读文化内核的同时催生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感的教育内容,在培养学子爱国主义意识的过程中激励学子奋发向上,在培育学子集体主义意识的过程中提升学子的综合素质。注重发挥乡村教师在传承乡村文化中的示范作用,将集体情感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于耕读教育,通过组织耕读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统筹谋划村民思想文化建设与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宣传耕读传家故事的过程中全方位地培养学子的认知情感,激励乡村学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成强烈的集体归属感。通过传承耕读文化,塑造一代又一代有胸怀天下振兴中华的理想追求、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的学子,以实现其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