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雄 毕红梅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统一,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参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①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这一全新论断指明了我们所追求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是精神生活的富有。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并把精神富有明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精神富有的理论意蕴,而且深化了精神富有的内在要求,更为促进人民精神富有提供了实践遵循。
锚定人民精神富有的理论意蕴,是把握其内在要求和实践遵循的理论支点与逻辑起点。促进人民精神富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诉求,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之义,更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价值逻辑。
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马克思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7.。因此,在这个崭新的社会形态中,“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式,每个人在全面发展中既能在物质生活层面也能在精神生活层面进行作为人的存在的自我确证,进而在享有自身存在本质的生命活动中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致性,即真正达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和运用”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0.。列宁在论述我们所要争取的那种社会主义社会时指出:“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全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2.因为共同劳动成果由全体劳动者所共享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全集(第3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56.。显然,这一论述指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劳动的产品应该由人们共同享有,而不再是某一特殊个体或群体的专有特权。而这种“共同劳动成果”的共享必然包含着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同向共享。
精神生活作为人特有的意识活动,是与动物直接区别开来的重要依据。马克思认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即是说,人的生命活动并非单纯的动物本能的适应性,而是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不仅表现在改造客观世界之中,也体现在构建主观世界之域。人的主观世界的构建突显为超越动物本能的精神世界的主体性构筑,并以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赋予生命活动以独特的内涵。同时,马克思还强调“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⑧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从无限性看,人的精神需求是一个不断被满足又不断被创造的过程;从广泛性看,人的精神需求不局限于满足维持身体界限的劳动生产需要的基本需求维度,还有着法律、政治、社会等生活的广泛需要。从这个意义来说,精神生活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显著标识,其本身就隐含着人们精神生活不断走向充实、丰富、全面的向度,而这与精神富有的内隐之维是内在契合的。
人的精神生活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历史变迁同向。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依照人在不同的社会生产中的存在方式,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由此可见,社会形态的变迁与人的发展是同向同构的。同理,精神生活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维度也将随着社会形态的推进,从“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精神生活”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精神生活”的阶段,走向“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精神生活”的阶段。也就是说,在社会形态迈向更高文明形态的进程中,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们的实践创造中逐渐演进到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而这种持续升维和全面提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不断实现精神富有的实然历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物质富足、精神富有,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关于精神富有理论。
一是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同向推进中定位人民精神富有。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基于我国是大国,但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还不是富国强国的判断基础上,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这表明我们的“这种制度和计划”在经济和文化上都要富有,而且是人人都有份的共同富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社会上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存在两种片面倾向,即一种只注重经济建设而轻精神建设,另一种是只注重精神建设而轻经济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关系。江泽民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要彻底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偏向,并明确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④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1.。可见,社会主义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同向进阶。在促进人民生活共同富裕的探索推进中,胡锦涛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7.。进一步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要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习近平总书记把“精神富有”明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不仅再次强调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更为我们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促进人民精神富有指明了方向。
二是在精神生活具有特殊意义的视域中把握人民精神富有。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坚持物质生产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夯实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敏锐洞察人民精神生活对物质生产的特殊能动作用。党在推进人民精神富有中形成了系列重要理论。革命和建设要取得胜利,仅有物质条件是不够的,“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物质文明建设迅速推进,人民物质条件得到较大提高,但受错误思潮影响,物质至上倾向凸显,导致人们精神生活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异化,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信心不足,精神萎靡、思想空虚等状况时而出现。面对这些情况党中央进行科学研判,强调人民群众的精神状况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息息相关,“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所向,最终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②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撑,“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③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0.唯有伟大的精神动力支撑和引领,我们才能不断克服、战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征程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况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需要一代代人久久为功地接续奋斗,而“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52.。精神力量作为国家和民族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推进。如此看来,我们党对促进人民“脑袋”富有的理论是不断深化并一以贯之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⑤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从价值逻辑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判断,既蕴含着人民美好生活中精神富有的价值追求,也蕴含着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人民主观性力量的内在要求。
一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蕴含了人民“精神富有”的价值追求。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性科学判断,指明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已向“美好生活需要”演进,人民的“软需要”真正成为刚需。进言之,新时代建设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发展满足人民更高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而且更加关注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⑥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为此,党中央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满足人民更加丰富、更加多维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从政治生活维度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制度保证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让人民在政治生活中更好实现个人的政治权利、价值、诉求和愿望,不断提升人民的政治生活获得感。从文化生活维度来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高质高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条件、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追求向“富有”全面迈进。从社会生活维度来看,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共建共享促进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在有品质的幸福生活中,不断把个人自我实现的奋斗梦编织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从生态生活维度来看,积极践行“两山”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指引人民树立生态意识、养成绿色价值观念、形成生态消费方式和确立生态生活方式。总之,新时代依循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现实,党中央以“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更加全面、更加立体的方式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向度,人民精神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本质上就是现实人民精神富有价值内涵的新时代实践。
二是人民“精神富有”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观性力量。从精神维度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既是对人民精神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对人民解决新问题所需要的主观性精神力量的内在要求。而从唯物史观看,抓准社会主要矛盾是把握历史主动的前提,解决社会矛盾需要在尊重历史规律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5.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更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的精辟论断以历史自觉和理论自觉为根底,既是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取得的精神成就的概括,也是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所需要的人民精神力量的科学标定。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奋斗中已经孕育了“更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这不仅为实现人民精神富有奠定了基础,也有效推动着人民精神主动和历史主动的统一,更不断夯实着人们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所需要的主观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更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标注着人们在新征程上需要以更为主动、更加自觉、更具创造性和更有历史担当的精神力量接续奋斗,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克难拼搏,进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人民精神富有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且内蕴着个体精神追求与群体精神理想、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与精神文化需求、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时代意涵辩证统一的内在要求。
个人精神追求和群体精神理想是人民精神富有的两个基本维度,个人精神生活质量影响着群体精神状态,群体精神理想引领着个人精神生活走向,精神富有必然是二者在动态发展中的有机统一。
个人精神生活以群体精神理想为内在规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同样个人的精神生活无不源于和展开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而编织在社会中的个人精神生活必然受到群体精神生活的规约。一方面,个人精神追求和精神创造要契合群体精神理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创造既表现为个性又表现为共性,但精神富有不仅仅指向个人的精神需要,更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的涵映,是人民性的凸显。也就是说,精神富有应以“共同”为基础遵循,脱离“共同”的单纯的个人精神创造将处于“小我”的偏狭之中。因此,个人精神生活的构筑应自觉地把“共同”的精神理想落化为个人追求并以此展开精神创造,进而在“共同”精神理想不断实现中获得精神满足和精神追求的升维。另一方面,个人的精神享受和精神品格以群体精神境界为参照。人们进行精神创造和精神价值追求的目的是精神享受,而精神品格的高低影响着精神享受样态。就精神富有而言,“富有”指明了人们的精神享受条件是充足丰富的,享受样态是积极正向的,精神情操是深邃高尚的,而不是个人消极的精神享受状态。所以个人要实现“富有”的精神享受,必然需要崇高的精神品格,而这种品格的锻造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精神新成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群体性精神要求的锚定与参照。
群体精神目标追求指向个人精神生活方位。从目标指向看,精神富有标定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历史方位,即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的近景展开,作为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主体性精神的远景展开。一方面,中国梦作为激励中华儿女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指引着个人精神生活方向。“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当前这种使命任务就是在“伟大梦想”的指引下,把个人的精神实践融入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之中,不断积蓄起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并在“四个自信”内蕴的精神动力引领下坚定政治定力、坚定意志信念、增强战略定力和树立正确价值认知,在时代奋进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持续展现激昂向上的精神活力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主体性精神展现是精神富有对人主体能力的合理性规定。精神富有必然要求人们自我精神建设的高度自觉和精神素质的综合提升,即个人要深刻洞悟精神需要的重要性,积极展开精神劳动、精神交往和精神消费,进而在具体的精神实践中提升精神生活的自觉性和主体创造能力,实现个人主体精神的觉醒和高质量发展,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奠立精神基础。当然,主体性精神展现必须以自觉尊崇社会精神系统的精神信仰、精神品质和精神价值为前提。
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条件,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与否衡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享有程度,精神富有必然是精神文化产品的精准供给和人们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内在统一。
从供给侧看,精神富有需要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一是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质”与“量”的双向进阶。精神富有要求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端既要做大总量,又要提升质量。做大总量即持续加大对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投入,不断扩大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增量,扩充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粮储备。同时,推动传统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库存”的时代性转化与发展,把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精神富矿转变为精神产品生产的最大内生变量,实现精神文化产品库存的时代扩容。并且,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创建活动,激发人民创作精神文化产品的激情与活力,依靠人民主动创造的深厚力量,有效促进精神文化产品数量的群体性增长。提升质量即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需聚焦增强精神文化产品的文化底蕴、价值导向并深化文化赋能,不断“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2.。进而有效提升精神文化产品聚民心、暖人心、强信心和筑同心的作用,让人们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和增进文化自信中构筑精神家园。同时,强化对资本逻辑的规制和对错误思潮的抵制,主动预防和化解其给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带来的逻辑扭曲和价值消解,从源头上有效提升精神文化产品的品味与格调。二是精神文化产品配给从“粗放”到“精准”的提升。精神富有要求精神文化产品配给要改变“大水漫灌”的固化模式走向“精准滴灌”。一方面是配给普惠性与结构性的统一,这就需要精神文化产品配给既要向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化、大众化的精神产品,又要依据地区和群体的不同特点提供层次化和差异化的产品,增强产品配给的平衡性与协调性。另一方面,是配给主体一元主导和多元参与的统一,积极通过国家主导聚集多方资源和吸纳多方力量,推动传统意义上的供给对象向供给主体转化,以形成联动融合的立体化供给格局,促进精神文化产品配给的纵向联动和横向互补,提升精神文化产品配给的效率和精准度。
从需求侧看,精神富有需实现人们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是精神富有的应然要求,但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又具有特定的历史规定性。一是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人民精神富有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满足受“物的限制”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促进人民精神富有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①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二是人们精神生活需要本身也是由低到高的过程。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不仅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也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其核心是受限于人们对精神需要的具体理解。一方面,人们精神需要的提出是逐渐趋向合理化的。人们追求精神需要的过程中,是从生存性需要不断迈向发展性需要、享受性需要的梯次提升。但由于每个人对于需要的理解差异,这些需要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既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甚至是异化的,而这种需要的合理性验证要依靠人们在具体实践中展开,是一个“提出需要—实践检验—纠偏需要”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精神富有内涵与个人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是逐渐科学化的。实现精神富有需要全体人民长期的共同创造,并不是平均主义的“富有”,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富有”,更不是等、要靠的福利式“富有”。但由于人们对精神富有的内涵理解还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对于精神富有实现原则的指摘往往会产生误解,以至于出现“同等富有”“即时富有”等错误观念与认识。对于这种误解的更正,离不开人们在实现精神富有的生动实践中不断促进主客观认识逐步科学化,即历经“知之甚少—知其概貌—明其全貌—洞悟内涵”的过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积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筑牢人民精神生活根基的内在要求,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文化超越是焕活人民精神生活活力的客观要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筑牢人民精神富有根基的内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并非单纯的“主体想象活动”,亦非凭空建立,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同理,实现人民精神富有必然是以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传统为基础和出发点的,而且这种传统的继承或隐或显地直接影响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呈现样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①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式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髓是支撑人们构筑精神世界的基底。就思想观念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着诸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元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塑造着人们的性格禀赋,影响着人们看待自己、看待社会、看待世界的方式即“三观”。就人文精神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厚的人文传统滋养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不断激发和引导着人们进行精神创造与创新,是开创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源泉。就道德规范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资源是维系人们道德生活秩序的有效遵循,标明着人们道德生活鲜亮的价值底色,其不断滋养着人们的道德责任感、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简言之,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的精神根基和精神内生力量,其三维统合所构筑的精神生活新形态,也是中国精神文明站在人类文明制高点的根源。当然,强调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人民精神富有根基的同时,亦要警惕“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极端倾向。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文化超越是拓深人民精神富有内涵的客观要求。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有突出的超越性,因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从这个视角看,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在内在超越中展开的,而且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在超越性和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的内涵旨归与实践指向是高度耦合的。也就是说,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文化超越既是人们实现精神超越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的客观要求。而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文化超越是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中实现的。一是优秀传统文化再挖掘和再阐释。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时代主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考究,发掘出其中最深沉的精神底蕴、更基本的精神基因和更具魅力的精神力量,并以时代化的阐释形式言说其精神内涵,使之在“活化”中与当代人们的精神实践同频共振,从而不断厚实人们精神生活的精神传统和历史意识。二是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深入探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力量和本真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方法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能,使其成为人们熟悉的精神资源并充满真理的光芒,从而不断为人们的精神实践提供精神指引,促进人们精神生活从被动迈向主动。三是根据中国实际以世界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所创造的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不断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元素并促使其融合吸纳,根据中国实际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不断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现代化意识和增进人们精神格局的世界面向。
人民精神富有的实现,需要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并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宣传教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人们对精神富有的实践探求,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指引和意义标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引领着人们构筑真善美的精神世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就是要以这种中国精神的硬核力量去彻底击中“朴素的人民园地”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使之成为促进人民精神富有的精神力量。
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目标、社会取向和个人准则熔铸到人们的精神价值系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的功能,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引导人们对精神生活目标的标定,促进个人期待与国家价值目标的有效衔接,不断增强人们精神生活内在期待的价值共同体指向,进而激发人们为共同价值奋斗的精神活力;需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引导人们树立精神生活的社会理念,促进个人精神样态与社会需要的良性互动,持续增强人们精神生活构建的社会属性,从而实现人们精神生活构建中个性与共性的互融共生;需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规约人们精神生活构建的具体实践,促进个人精神实践始终处于价值准则的既定轨道,让价值准则不断成为人们精神实践的基本遵守。
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引领人民精神富有的“软约束”转化为“硬约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精神生活构建的实践展开需要政策、法律和制度保障的支撑,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政策制定关,使各个方面的政策导向都向着实现人民精神富有有序推进,并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富有的具体要求上升为具有硬性约束力的政策法规,例如“负面清单制度”、“僭越惩戒制度”等,以“硬约束”确保人们具化的精神实践行为有所遵照。
实现人民精神富有,必然需要人们自觉地把个人精神生活作为日常生活方式。而人们精神生活走向自觉,离不开精神文明宣传与教育对人们精神素质的提升。
其一,积极推进人民精神富有的主题宣传。促进人民精神富有作为当下的历史主题,是引领人们精神生活的旗帜。应聚焦人民精神富有主题展开形式多样的系列宣讲活动,并在宣传栏、文化墙等宣传阵地上注入人民精神富有的内容和元素,同时结合国家的重大节庆、传统节日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增强环境的精神濡化功能。此外,把人民精神富有的主题宣传与弘扬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结合起来,以新的社会风尚引领个人道德建设,切实提升人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素养。
其二,深入开展人民精神富有的教育普及。人们由于受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对精神富有的认识难免存在差异,甚至出现盲点或以偏概全的情况。因此,应积极开展精神富有的“三进”教育,大力宣扬精神富有的精神实质、理念追求、内涵框架和实践指向,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精神生活观和开展积极的精神实践。同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短视频平台,以数字赋能、系统集成、视声文一体化、时时在线教育等方式持续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人民群众提供跨时空、跨区域的精神知识优质配给,不断提升精神富有教育的覆盖面、普及度和均衡性,切实改善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
社会舆论,从宏观层面看是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从中观层面看是社会心态的“晴雨表”,从微观层面看是民情民意的汇合域。社会舆论生态影响着人们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评判,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的重要内容。
一是净化网络舆论生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舆论场域,与此同时,多元内容携带多元价值加速在互联网上流动,甚至是多元思想交锋的激烈碰撞。因此,要积极对鱼龙混杂的内容加以明辨,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地对错误思潮展开全面的批判,揭露其自相矛盾的错误逻辑、“牛头马面”的虚假本质等,有效遏制其对网络舆论生态的污染。并且,针对网络舆论的痛点、难点与热点,主动结合精神富有的内容进行议题的设置、阐释与引导,让人们在议题讨论中不断深化对精神富有的理解与认识。此外,党和政府履行舆论把关的主体责任时,也要充分纳入多元力量参与舆论治理,使多元主体成为舆论治理的增量和舆论传播的变量,进而在提升网络舆论治理效能中焕活精神富有的舆论引领势能。
二是强化线下舆论的引导。线下舆论引导是社会舆论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舆论环境营建之根本。要积极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优势,深耕人民精神富有的内容创作,持续推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不断壮大人民精神富有的主流叙事,切实发挥其舆论引导力。同时,针对人们关于精神富有的各种模糊认识,要主动发声并及时给出客观全面、系统准确的解答,不断在事实还原中引导舆论走向;针对实现精神富有的畏难情绪、急于求成的心态等要及时给予回应和疏解,防止其扩大蔓延而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建立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路径,更是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基石。
首先,转变服务理念,带给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获得感。公共文化服务要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改变“以供导需”的传统本位观念,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差异化需求的跟踪与对接中有效缓解服务源头的供需矛盾,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而推动文化服务模式从“被动式”逐渐迈向参与式共建共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涵的提升,使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获得感“爆棚”。
其次,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增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满足感。积极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开展文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多层次、多维度的可感文化空间涵养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推动传统文化空间的现代化转型,积极用现代科技手段“装修”传统艺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空间,不断赋予这些文化空间更强的科技感、互动性和场景性,进而让人们在别具一格的文化场景体验中获得精神生活的满足。
最后,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幸福感。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参照,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文化精品项目,并以文化精品项目推动品牌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开展流动文艺汇演、流动文化大篷车等文化便捷服务,以更加灵活亲民的文化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以数字惠民为“引擎”,搭建“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和文化产品体验终端,以数字下乡驱动文化资源和服务的下沉与延伸,切实打通精神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精神文化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的享有度、惠及度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