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乐羊羊
施蕴渝,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学与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至2002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2001至2010年,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磁共振学会理事会成员。
1942年,施蕴渝出生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教师家庭。父亲施士元曾得到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指导学业,是中国核物理学和核物理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
施蕴渝考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该校秉持“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建校百年来,培养了包括严济慈、袁隆平在內的57位两院院士,还有巴金、胡风、彭珮云等文学家、政治家。她至今难以忘怀在学校礼堂,同学们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为中国运动员获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而欢呼的场景。她说:“大家那种奋发向上的状态激励了我,也让我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长大当一名科学家的梦想在小女孩的心里扎下了根。
1970年,施蕴渝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施蕴渝和同事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展了生物大分子方面的前沿研究。生物大分子是指生物体细胞内存在的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大分子,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份。每个生物大分子内有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它们在生物体体内的运动和变化对生命十分重要,如提供生命需要的能量与物质、传递遗传信息、促进生长发育和产生免疫功能等。
为了快速推进项目,她和同事跑遍了上海的图书馆,查文献、翻资料,用了两个星期,才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申请书写完。施蕴渝负责的课题“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新技术研究”顺利入选为国家课题。此后,她开始从事生物大分子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并成为国内该领域的开创者之一。由施蕴渝主导的“生物分子结构与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项目,获得199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与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世纪90年代初,施蕴渝领导的研究组解析了系列重要蛋白质的溶液结构,研究揭示蛋白质相互作用及其功能意义。她还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后来成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年事已高,但施蕴渝仍坚持为中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她希望自己的讲座能为小朋友们打开一扇科学之窗。她说:“我小时候接触的科学知识,激发了我的好奇心,让我走上了科研道路,我想将这份对科学的热情传递给孩子们。”
生命科学与人口健康、医药、生态密切相关,生命世界充满许多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施蕴渝认为,研究永不止步,要坚持终身学习,只有永葆学习热情,不断向上攀登,才能使科学研究焕发无穷生机。
(本文根据《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登载的相关内容整编。)
/栏目责编: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