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孤独

2023-02-07 16:04:17孙苏苏李洋陈禹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玉不合理信念

孙苏苏 李洋 陈禹

来访者是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她因班级重组后难以适应新集体而感到孤独,总是突然间莫名的情绪低落、想哭,但又没有安全的环境去释放这种情绪,所以前来主动求助心理老师。心理老师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安全、包容的心理氛围,以便其尽情地释放情绪;其次,帮助学生厘清了问题的头绪;最后,以理性情绪疗法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着不合理的信念,从而促进其心理状态的良性转变。此外,还为学生提供其他可以自我调节的方法。通过个案评估,该生属于一般心理问题,本次咨询效果较为明显,学生的不良情绪有所改善。

案例的主人公小玉,女,初三,在一名男同学的陪同下主动来找心理老师,男同学随后离开。依小玉的要求,她只是来借宣泄室一用,发泄一下情绪,并没有要与心理老师倾诉的意思。心理老师充分尊重小玉的个人想法,并没有多问什么,只是按照她的要求把她带到宣泄室,留给她属于个人的空间,并嘱咐她“这是属于你個人的空间,不会有人打扰你,你想怎么发泄就怎么发泄,别人看不到也听不到。如果你改变想法需要找人聊一聊,我就在咨询室,你随时可以来找我。”过了10分钟左右,小玉红着眼眶来找心理老师了,显然她已经做好了与心理老师倾诉的准备。通过小玉的哭诉及心理老师的观察,发现小玉是一个偏抑郁质、内向、敏感的女孩。她将很多事情都藏在心里,哭泣是她经常使用的宣泄方式。然而,父母不喜欢她总是哭哭啼啼的,所以她心里不痛快、想哭的时候,就得避开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发泄,如果实在忍不住了就躲在被窝里哭泣,害怕被父母听到。

心理老师问道:“他们听到后会怎么样?”

小玉回答:“听到后,他们就会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说你怎么又哭了!他们不喜欢我哭。”

心理老师问:“那么,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不喜欢你哭?”

小玉哭着摇头,表示不清楚。

心理老师看着小玉接着问:“你觉得父母爱你吗?”

小玉点头回答:“他们爱我。”

“那么你哭,他们会是什么感觉,你想过吗?他们首先会想,肯定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他们会因为你的哭泣而不安、心疼,他们只是不会表达而已。他们不喜欢的只是你这种情绪宣泄的方式。你是不是经常哭呀?”心理老师打趣地问道。

小玉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嗯,是比较频繁。”

小玉说来到学校,虽然远离父母了,但更没有个人的空间了,所以只能借宣泄室来发泄一下。心理老师继续了解后得知,小玉此次情绪低落的原因是感觉孤独。经小玉主诉,她现在所在的班级是一个重组班级,她与之前的好朋友基本都分开了。由于性格的原因,现在的班级她总感觉融不进去,所以时常感觉孤独。

心理老师问:“那你和以前的好朋友还经常来往吗?”

小玉说:“嗯,来往,但肯定没有之前那么频繁。”

“你在现在的班里有好朋友吗?”心理老师问她。

小玉回答:“有两个较好的男生朋友。”

心理老师笑着说:“有这样关心你的朋友在身边,你还觉得孤独吗?”

小玉听完害羞地笑了,最开始的愁容消失了一半。

“你仔细想想,你不觉得你幸福吗?你既有女生朋友,又有男生朋友,虽然女生朋友不在身旁,但有男生朋友可以为你保驾护航。他们也许解不了你的忧愁,却能陪着你来找我,功能一样不差嘛。”心理老师笑着说。

“这么想,心里还是很欣慰的。”小玉明显开朗了许多,“但他们毕竟是男生,有的时候有些话还是不方便说。”

“老师理解。但你也有要好的女生朋友啊,只不过是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只要你能克服,经常保持联系,你们的朋友关系就会维持下去的。”心理老师开导她。

小玉说:“嗯,经常联系着呢,我有个小学同学,和我关系特别好,虽然我们现在不在一起了,但也一直保持着联系。”

“你看,这不是很好吗?你现在就是一时难以接受分离的现实,再加上自己性格的缘故,融入新集体又比较慢,所以一着急就郁闷了。我们刚刚也谈到了,只要你的心意不变,你能勤与好友联络感情,分离就不会成为切断你们朋友关系的阻碍,它恰好成了你们友情的试金石,为你留下最真挚的友情。至于你的性格,这是你天生的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都不同。只要你真实地做自己,真心地对待周围的每个人,终有人会因为与你的相似而喜欢你,也终有人会因你的不同而被你吸引。”老师继续开导她。

“老师想知道你为融入这个新集体付出努力了吗?”老师问她。

小玉有些疑惑:“我不知道您指的是什么?”

心理老师说:“那老师换个问题问你,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或者是说具有什么样特质的人你会想跟她交朋友?”

小玉认真回答:“真实、坦诚、诚信、善良、乐于助人、热心。”

心理老师再问:“那么,你自己具备这些特质了吗?你在现在的班集体表现出来了吗?”小玉迟疑说道:“……我……我不确定。”

心理老师说:“你现在明白点什么了吗?”

小玉抬起头说道:“我得先从自身做起,做好自己。”

心理老师看着她,欣慰一笑:“就是这样!你喜欢的这些特质,都是一些优秀的特质,其他人也会喜欢,只要你做好自己,让自己也拥有这些优秀的个性特征,朋友自然就有了。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小玉越发明朗了:“老师,我明白了,我会做好我自己的。”

小玉是一个抑郁质气质类型明显的女孩,她非常敏感、腼腆、多愁善感。在与心理老师的谈话过程中,可以看得出小玉很善良、踏实、善解人意,她有资格交到好的朋友,只不过她本身在认知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她看事物的角度有偏差,她对自己不够自信,她害怕在建立新友情的过程中,一旦她坦诚相待,结果反而会受伤,所以她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所以心理老师要循循善诱,使其发现自身认知上存在的偏差,从而通过改变认知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及行为。

“孤独”“环境适应”是她这次想来求助的问题,据心理老师分析,即使此次咨询的效果不错,可能真的帮助她解决了当下的困扰,但她本身抑郁质的气质类型、内向的性格日后还会经常让她在面临新的问题时、产生新的困扰,她又会陷入情绪的旋涡,接着使用老方式——找个角落独自哭泣。所以,心理老师要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小玉改变认知,树立合理的信念。那么,就算小玉本身很容易多愁善感,她自己也能以习得的方法进行自助。

经过心理老师的评估,该生的情况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1.ABC理性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Ellis)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清除情绪障碍最深刻、最持久、最根本的办法是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那么,所谓的不合理信念都有什么呢?

(1)凡事绝对化——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当事物发生与其对事物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接受不了,感到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惑。小玉认为父母不喜欢她哭哭啼啼,所以就再也不敢让他们看到自己哭(不合理信念),宁愿偷偷躲在被窝里哭。本来哭泣可以适当缓解掉一部分情绪,可她的这种举动又增添了一种委屈的成分,所以只会让自己更压抑。

(2)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会将自己评得一无是处,结果常常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引发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小玉之所以感到孤独,是认为自己没朋友,但事实是他不仅在班里有较好的朋友,班级之外也有。

(3)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灾难性的,这种认知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在建立新友情的过程中,小玉担心一旦她坦诚相待,结果反而会受伤,所以她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她将结果提前糟糕化,这是不合理的信念。

所以心理老师向学生强调,当问题产生时,找到自身在对待此事上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信念,用笔将它们分条列在紙上,然后逐一找到合理信念取而代之。这样可以有效调节已经产生的不良情绪,甚至可以有效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

2.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她,经常给予其正面能量。给她足够的勇气,让她树立自信,敞开心扉。

为她提供多种形式的情绪宣泄途径,如做运动、唱歌、呐喊、写作、看书等,只要转移注意力,情绪便会得到有效的控制。让小玉重点掌握1~2种,从而逐步减少哭泣这种单一的方式。

(作者孙苏苏、李洋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作者陈禹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 高秋菊)

猜你喜欢
小玉不合理信念
啥都要双份
故事会(2022年14期)2022-07-20 04:52:19
为了信念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4
小玉
青年文学家(2021年4期)2021-03-18 00:56:44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发光的信念
信念
民族音乐(2018年4期)2018-09-20 08:59:04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8
小心触电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童年的鞋样
青春(2012年12期)2012-04-29 09: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