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当代文化产业新型生态圈

2023-02-07 08:42傅才武
关键词:文化产业宇宙数字

傅才武 明 琰

(武汉大学 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元宇宙的出现,引发了学界关于科技与文化关系以及传统文化行业形态变迁的新一轮讨论。江小涓通过划分“技术未赋能、技术加持和数字技术赋能”三个阶段,分析文化行业的演变趋势,提出了技术赋能文化行业的五种途径(1)参见江小涓:《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张康之等提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促进了个体之间的高频互动与相互影响,为既有制度的抽离和治理边界的消解提供了新的“去中心化”场域(2)参见张康之、向玉琼:《网络空间中的政策问题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范如国认为,数字技术支撑了平台企业重组产品生产过程、商品交易过程、信息传播过程、社会服务过程,创造出新的需求、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制度安排(3)参见范如国:《平台技术赋能、公共博弈与复杂适应性治理》,《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近两年来,元宇宙技术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其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影响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喻国明等认为,元宇宙技术对传统社会的深刻解构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意味着整个互联网社会从认知时代向体验时代的突破与转变(4)参见喻国明、陈雪娇:《元宇宙:未来媒体的集成模式》,《编辑之友》2022年第2期。。屠毅力等认为,元宇宙“预示着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技术汇聚的新趋势、文明转型的新推力、人类生活的新拓展,将会带来更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交往等方方面面的变革”(5)屠毅力、张蕾、翟振明等:《认识元宇宙:文化、社会与人类的未来》,《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4期。。总体上,这些研究成果都显示了对科技与文化之间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拟从文化产业数字生态环境的角度,对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文化产业演进的逻辑作一总体性讨论。

一、文化产业从规模扩张到内涵质量发展的整体转型,须借助“数字生态圈”的路径

进入“十三五”后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转型内置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但如何借助于技术创新的路径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仍然处于文化市场实践和管理探索之中。

(一)中国文化产业总体上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质量发展的“拐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高速成长期。文化增加值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8%,五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55.4%。2011-2018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达到18%左右,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20年增加值为44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未扣除价格因素),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43%,如图1所示(6)参见《2020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2021年12月30日,http://www.gov.cn/xinwen/2021-12/30/content_5665353.htm,2022年10月18日。。2021年中国文化产业的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7)参见李萌:《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逐步恢复——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解读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2022年1月30日,http://www.gov.cn/shuju/2022-01/30/content_5671313.htm,2022年10月18日。。

图1 2011-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变化

尽管文化产业的规模迅速增长,但发展速度却在2019年出现了“拐点”。2019年文化产业增速比2018年(18.57%)下降近10个百分点,且占GDP的比重(4.48%)仅提高了0.05个百分点。中国文化产业经过近40年的规模扩张后,这种外延式的扩张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开始转入内涵发展即高质量发展的“赛道”。

(二)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转换受制于“技术变轨”总趋势

1.文化生活方式的变迁基于科技进步的节律

与制度学派关于制度创新引起技术创新的观点不同,技术学派的学者认为,是科技创新引发了社会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人类文明史的进程看,科技创新建构了社会革命的底层逻辑。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孕育新的媒介、催生新的手段,推动文化艺术形式变革和业态更迭。19世纪80年代,海因里希·赫兹(Heinrich Hertz)首次证明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辐射,同时期的印度物理学家贾格迪什·钱德拉·博斯(Jagadish Chandra Bose)通过实验,成功地利用微波点燃了火药和摇响了铃铛,证明了电磁辐射无须导线即可传播,为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99年,古列尔莫·马尔科尼(Guglielmo Marconi)发送了第一束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无线电信号。此后,无线广播的问世促进了广播公司、广告行业、大众营销和消费文化的增长。科技创新通过塑造人类新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创新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2.文化科技创新进入“轨道转换”的拐点,总体上撼动了文化产业的行业体制基础

人类社会文化形态的创新与更替,与文化科技的阶梯式演进具有正相关关系。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文化科技开始从类型技术的轨道向数字平台技术的轨道转进,引发了文化产业及整个文化行业的颠覆性革命。

从科技与文化的关系看,正是阶梯式演进的科技进步创造了五千年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形态。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伴随从身体表演技术、印刷技术、电子技术到数字信息技术的演进,印刷机、留声机、摄像机、电视信号发射台和电脑、互联网等技术的发明,使书籍、绘画、唱片、电影、电视和动漫、网络游戏等艺术形式散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演艺行业(如传统戏曲表演等)、印刷出版行业、广播电影电视行业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等各种各样的文化组织形态相继出现,并沿着各自的技术路径不断演进。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按照文化艺术、文物、广播、电影、图书出版和报刊等文化产品形态建立了分类管理体制,形成了国家文化行业的基本结构,即文化艺术事业(文化部门)、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广播电影电视部门)、出版业和报刊业(新闻出版部门)、文物博物馆事业(国家文物部门)以及文学艺术联合会等。

这些泾渭分明的行业系统的背后,体现的是支撑文化产品生产的类型技术的规定性。类型技术是某一类性质相同、功能互补的专业技术集合,是解决某一类文化艺术生产和消费问题的技术模式(8)参见傅才武:《数字信息技术构建大文化传媒行业体制的合法性》,《江汉论坛》2014年第1期。。它能支持建立一个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或产业链。因此,技术之间的分立与融合过程,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化行业结构的变化。

与支撑演艺、出版和广电等文化行业的类型技术不同,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文化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以万维网的出现为标志,数字信息技术从GSM到3G、4G再到5G的高速迭代,移动互联网从最初的网站式人机交互形式,演进为App、H5、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不同的形态,让文化生产和消费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文化与数字技术的组合,不仅让文化传播的途径更广,也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文化消费方式和文化管理方式,造就了一种万物互联的网络生态和新的日常生活环境。

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与身体技术、印刷技术和广电、文物技术的创新相比,是一种完全不同性质的技术创新。

身体技术、印刷技术和广电、文物技术等类型技术具有技术轨道的特性,即能够沿着既定的技术方向和路线不断自我强化。类型技术既为不同的文化行业提供了明晰的技术应用边界,也为文化行业的组织设计提供了明确的制度性边界。因此,在类型技术环境下,各个文化行业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技术界限和行业壁垒。而数字信息技术作为平台技术,则拥有与类型技术不同的“跨界”技术属性。不同于类型技术只能为单一产品生产或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平台技术能够同时为众多产品生产线或产业链提供公共平台支持,能够同时为基于类型技术的文化行业提供信息平台、数字平台和网络平台支持。从这一意义上说,平台技术构成了所有类型技术的“母体”。

(三)平台技术对类型技术的替代,揭示了当前文化产业的结构变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根据图1显示的结果,对比2010年以来近10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文化产业的结构正在悄然变化。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虽然比2018年增长7.8%(未扣除价格因素),但主要依靠与数字信息技术结合紧密的文化产业门类增加值的支撑,传统文化产业门类的占比下降明显。

2021年,文化产业行业整体恢复情况良好,但主要得益于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强劲发展动力。2021年,与数字文化新业态相关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高出文化企业平均水平11.6个百分点;其中,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互联网广告服务2个细分行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6.4%和31.8%(9)参见《国家统计局解读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2022年1月30日,http://www.ogv.cn/xinwen/2022-01/30/content_5671313.htm,2022年10月20日。。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结合,为后世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进入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导致了人类社会继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第三范式——“数字技术范式”。这一范式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并催生了社交媒体、可下载娱乐内容、虚拟会议、在线购物、网络社交以及具有共享经济特征的全新产业。

数字信息技术改变了类型技术的自然逻辑进程,它赋予类型技术新的技术轨道,使多个行业部门和多条产业链在数字平台上实现对接,为传统文化行业超越类型技术的局限提供了可能性。如数字信息技术开始与戏剧表演、音乐、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文物博物馆等行业不断融合,传统文化行业之间不再是行业边界清晰、技术属性专一、差异性产品竞争的状态,边界模糊、技术互渗、产品互补的新业态使传统文化行业的技术壁垒逐步消减,产生了诸多交叉性、互渗性的“蓝海”领域。数字技术范式从根本上改变了类型技术的存在方式,从而引发了当前文化产业的结构变迁。

二、数字信息技术重建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机制分析

江小涓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归纳为“赋能消费者、赋能创意者、赋能生产者、赋能社交行为和赋能文化传播”五种途径(10)参见江小涓:《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数字信息技术通过激发传统文化产业、开创新兴文化产业和建构文化产业的数字场景,改造和重构了文化产业的数字生态系统。

(一)数字信息技术激发了传统文化的“内容挖掘”和“内容活化”,支撑了传统文化业态的整体性转型升级

近十年来,移动互联、数字传播、智能终端、自媒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以前所未有的便捷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重建了传统文化产品生产和分配的逻辑和传统文化资源的存在状态。

2020年,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在网络上的直播首秀,创下了156万的点击量(11)参见肖楠:《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快手直播首秀,超156万人在线感受豫剧文化》,2020年3月31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0/0331/c1004-31656173.html,2022年10月20日。。2021年,传统文化类主播收入同比增长101%,其中曲艺类主播平均每天开播3719场,每场获得116次网友打赏奖励,收入同比增长232%。2022年4月,抖音直播宣布推出“DOU有好戏”计划,全方位助力戏曲行业,希望在未来一年内,至少帮助10个院团、1000名专业戏曲演员打造“线上第二剧场”。数字技术对传统演艺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其基本逻辑可以归纳为“挖掘—创制—优化—分发—传播—消费—增效”,通过改变价值创造方式、提高价值创造效率、拓展价值创造载体和增强价值获取能力,实现对传统文化行业的赋能。

2019年,“李子柒现象”红遍网络。作为现象级的文化IP,李子柒成功地利用短视频这一新型传播平台,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李子柒现象”的背后,是中华农耕文化内容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催发下实现了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数字技术如何改造传统出版产业,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出版”的高科技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武汉,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设有子公司,是全国237家出版单位的出版融合智能服务商。它以“供给端知识资源智能组织—需求端知识服务智能匹配—供需融合知识服务链智能定制”为主线,攻克基于知识图谱的海量异构知识资源组织、基于语义的知识资源多粒度融合、基于用户场景化兴趣特征的精准知识服务、面向供需融合的知识服务链大规模定制四个层次的关键科学技术,研发了RAYS(Readers At Your System)知识服务平台,打通供需两端,形成生产、加工、传播和消费全链贯通的数字出版智能服务解决方案,构建了由出版物内容延伸至线上深度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以及作者、编辑、出版机构、读者和外部知识资源提供者关联互动的“知识+”数字生态体系,推进了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该平台通过打通供需两端,形成生产、加工、传播和消费全链贯通的数字出版智能服务系统,构建了由出版物内容延伸至线上、满足个性化知识服务需求新的商业模式。到2019年底,在RAYS系统平台上,国内已有1.4万多名编辑进行内容生产,为出版行业创造了8亿元额外增收;已有超过10000名编辑通过“线下授课+线上活动+举办大赛”的方式优化知识结构,增强“现代纸书”的传播能力。2019年,“RAYS出版融合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荣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批成为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文化与科技融合一方面催生了“数字内容产业”的新业态,另一方面又改造了过去的产业形态。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出版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导致了传统出版产业链的分解,而传统出版产业一旦实现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就立即派生出一系列具有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新的商业模式的新业态。《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认为,大数据智能技术将在出版发行、印刷物流、数据加工、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等领域得以应用。语音录入稿件、机器协助校稿、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创新应用将让出版流程实现智能化。“大数据智能技术+数字出版”模式将重建基于文本的知识体系,形成跨媒体综合分析推理技术,开创新时期数字出版产业的新生态。

方卿等认为,随着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数字技术与出版产业的结合会催生出更多的产业新形态,如增强现实技术(AR技术)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将推动AR出版物成为一种独立的出版物形态。“一方面,高新科技的应用,有助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作品表达和呈现,能够提供增值型知识服务,可以赋予大容量、交叉领域的信息资讯,进而为用户、观众提供更加舒适、更加丰富的阅读、视听享受”,“另一方面,高新科技的应用,催化出一批‘文化+科技’融合型企业,批量生产出新形态文化产品,进而推动新模式、新业态的萌生”(12)方卿、张新新:《文化与科技融合概览》,《科技与出版》2019年第9期。。

(二)数字信息技术切入人类情感领域,推动了人类精神文化生产领域的颠覆性变革

人类独有的情感领域被视为人类区别于机器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正在进入人类的情感领域,艺术创作和精神生产的传统智力模式正在被颠覆。以最能代表人类情感的诗歌创作和绘画创作为例,AI正在全方位地进入这些领域,并且通过算法积累呈不断加速之势。

2017年7月,由北京湛庐文化策划的人工智能作家“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这本诗集是“小冰”用100个小时,“学习”了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作品后,进行多达1万次迭代后完成的。“小冰”不仅读诗、学诗的速度远超人类,写诗的速度也非常快——一共写了7万首诗,几乎“每分钟都可以写”。编辑最终挑选了139首“小冰”的原创诗歌出版,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润色(13)参见刘湃:《人工智能将攻克诗歌?听听这位知名诗人的犀利点评》,2017年7月1日,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7/07-01/8266306.shtml,2022年10月22日。。

在绘画领域,2022年,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等技术的出现,已让AI生成图像成为现实。利用AI绘画工具,几秒钟内便可以生成画面优美的高清图片。2022年8月22日,生成速度极快且具有较高艺术观赏性的AI绘画算法Stable Diffusion(简称SD)宣布开源,再次让AI绘画成为热点。SD模型能在几秒钟内生成512×512像素的图像。“SD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产出AI图画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人类画家过去几十年在Artstation网站上作品的总量。”2022年8月31日,由AI生成的画作《空间歌剧院》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数字艺术类美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有人感叹“艺术的死亡在我们眼前展开”(14)陆宇婷:《当AI学会画画,画师们该感到害怕吗?》,2022年9月29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s/235575,2022年10月20日。。

相比于SD平台,Open AI推出的DALL·E2工具能够生成更真实准确的图像,在生成的图像上还可以直接涂抹修改。DALL·E 2完全有创作能力生成一些很具体的人像和物体,能给油画里的人物改变发型、让背对观众的大象转身……这些对于人类画家来说特别刁钻的“用户需求”,DALL·E2都能非常轻松地完成(15)参见乐艳娜:《大家都在谈的AI绘画,到底有多厉害?》,《环球》2022年第19期。。

“人工智能技术+艺术创作”的技术创新,不仅仅革新了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而且改造了创新的社会土壤。“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是现实土壤上盛开的两朵智慧之花” ,“数字虚拟技术正在经受打磨,虚拟世界也将孕育兴起。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的通约性和联动性,使得它们有可能在各自创造既相互平行又相互融合的世界——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后,又能在这两条平行线上进一步跨界,实现交互和互惠共赢”(16)孙若风:《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年第3期。。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度进入艺术创作领域,极大地推动了艺术和文化的民主化进程。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时刻——在数字技术普及和低门槛的条件下,大量的普通消费者(非专业人士)开始进入艺术创作领域,正在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产领域的结构性变迁。

(三)数字信息技术通过促进文化、旅游与市场相融合,重建了文化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新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典型,是“一机游”智能文旅平台。“一机游”作为全域旅游的数字化样本,实现了多方共赢、生态共建。继“一部手机游云南”后,各地纷纷兴起“一机游”平台建设热潮。“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极大促进了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发展特征之一。近年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商业交易、市场秩序管理、产业运行监测、旅游营销推广、安全应急指挥等各个领域广泛使用,不断催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管理、新模式,我国旅游业正从资源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17)单钢新:《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和主要任务》,《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年第4期。

2016年6月,南京成为文化部和财政部“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的试点城市。南京文化消费试点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建立了票价补贴精准管理系统,该平台系统以演出剧目补贴为中心,将艺术院团、演出场馆、演出经纪机构(如大麦网、永乐票务、苏演票务等)和居民消费者联成一个整体。相比于1994年北京音乐厅的局域网售票系统和1997年的“星期日票务在线”系统,南京试点形成了一个数字票务管理和消费激励生态系统。

《南京市促进演出市场消费实施办法(暂行)》规定,根据申报剧目的性质不同,按5%-30%的比例直接补贴票价,在政策补贴策略上采取消费补贴(针对消费者个人的补贴)和奖励补贴(针对本年度优秀剧目的补贴)两种方式,消费者在享受直接消费补贴后,票款剩余部分形成积分,积分在消费者再次购买政府指定剧目时可以作为现金抵用,双重补贴叠加最高可达40%。

这种基于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定向激励机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据江苏剧院2017年8月的统计数据,该院获得文化补贴的项目平均上座率约为78.23%,比未获补贴项目68.13%的平均上座率高出约10个百分点。2016年聚橙网为南京市民引进并主办27场演出。2017年,南京市实行优秀剧目补贴政策,聚橙网年引进演出量增长至36场,销售总额由2016年全国第12名上升第9名。南京保利剧院全年票房收入在全国53家保利剧院中由2016年排名全国第15名上升至2017年第5名。南京市整体演出市场消费规模也有较大增长,从2016年的1.6亿元迅速增至2017年2.2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38.7%。2017年的南京试点,累计实际参与近12万人次,使用财政补贴资金796万元,直接拉动文化消费规模3400余万元,直接拉动消费比例超过1∶5。至2018年9月,共有15万人直接参与南京文化消费试点,其中外地人口占比30%。按照官方测算数据,文化消费试点政府资金拉动消费比例达1∶7.5,间接拉动消费比例为1∶12.5。可见,传统的演艺市场在数字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18)本案例来源于作者作为专家组成员时的调查,由南京试点单位报送的材料整理得出。。

数字技术推动的这种底层商业逻辑的变革,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向演艺领域等传统文化领域的全面渗透,已成为当代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的一大特征,大大推动了传统文化行业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演进,这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四)元宇宙加速了数字生态圈的建设进程,形塑了未来文化行业数字生态圈的基本状貌

一般认为,所谓“元宇宙”是一种起始于游戏平台,奠基于数字货币,并由一系列集合式数字技术和硬件技术同步涌现所支持的人类生活深度介入其中的虚拟世界及生存愿景(19)参见袁园、杨永忠:《走向元宇宙:一种新型数字经济的机理与逻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从传播学视角看,元宇宙是集成与融合现在与未来全部数字技术于一体的终极数字媒介,它将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连接革命,进而成为超越现实世界的、更高维度的新型世界(20)参见喻国明、耿晓梦:《元宇宙: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易欢欢等提出元宇宙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完善,它会形成一个无比巨大的虚拟世界;第二个阶段,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多,会出现大量除了物理人之外的虚拟人、数字人;第三个阶段,随着虚拟社会进一步进入实体社会,将形成一个虚实共生的世界(21)参见易欢欢、黄心渊:《虚拟与现实之间——对话元宇宙》,《当代电影》2021年第12期。。我们认为,“元宇宙”是数字技术环境下地理(几何)空间、社会(机制)空间、赛博(虚拟)空间的互相嵌套、叠加的一种新的空间模式;基于与现实空间的关系,“元宇宙”所拥有的“平行宇宙”包含了数字孪生型、增强现实型与完全建构型(纯虚拟世界)三种虚拟文明类型,体现在社区、区域、国家和全球等不同范围的“距离缩放”和“空间重构”形态。

1.元宇宙通过改变地理空间内涵和社会空间的时空关系,重建人类社会的数字化时代的文化交往方式

作为数字生态环境的集成性表达方式,“元宇宙”的出现改变了地理空间的内涵,也将改变基于地理空间的维度和时空关系。基于“元宇宙”的空间构建、时空感知和社会应用,催生出新的空间认知模式、社会交往方式、经济运行形式,进而给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社会管理乃至人类精神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

数字时代的文化交往方式,主要依靠自然身体(“具身”)之外的“数字替身”来实现,可能由数字替身来支撑起一个虚拟文化世界。数字替身,是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身份虚拟化的产物,是人们现实身份在虚拟世界的延伸和映射,这也让数字替身成为人们的“第二身份”。数字替身的出现,让人们得以在虚拟世界中完成交互。在这里,虚拟世界的居民是数字替身,依托于数字替身来构建元宇宙的虚拟社会基础。借助于数字替身所形成的“第二身份通道”,现实活动可以映射元宇宙,从而塑造元宇宙中的虚拟文明社会。借助数字替身,人们可以完成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22)参见方凌智、沈煌南:《技术和文明的变迁:元宇宙的概念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

在虚拟世界中,与现实中的人相对应的“数字第二身份”(数字虚拟人替身)具有了个体的虚拟社会关系特征,数字虚拟人聚集而形成虚拟社群,随着虚拟社群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形成虚拟社会系统(制度与文化)。依赖于虚拟社会制度和规则而运行的虚拟社会系统,必然要围绕一个社会大多数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否则制度和规则就无法确立与运行),这就建构起元宇宙中“精神空间”的基本框架,赋予了虚拟社会系统特定的人文色彩——一种虚拟文明社会逐步形成(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生态系统等)。“数字第二身份”在参与和推动虚拟文明社会形成的过程中,也必然要对虚拟社会系统的运行规则进行拟定与确立。

元宇宙不同于现世的文明系统,就在于其建构了具有文明社会形态的“全息孪生社会”,通过建构一个小区、一个街道、一个县、一个城市等“全息孪生社区”,逐步组成一个“全息孪生社会”生态系统,逐渐拼接成一个整体国家图景,这即是虚拟文明世界的图景。

作为元宇宙的主角,虚拟数字人日益走到了文化消费场景中的前台。在金融领域,2019 年4月,浦发银行推出了 AI 驱动的 3D 金融数字人——小浦;在文娱领域,2021年的“双十一”期间,“快手”推出了首个电商虚拟主播“关小芳”;在服务领域,2022年1月7 日,尚美生活发布酒店行业首个虚拟数字人“尚小美”,中华书局依托元宇宙技术,推出了“苏东坡3D写实数字人”项目,希望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复活”苏东坡。“苏东坡3D写实数字人”可开展的线上活动包括形象代言、线上直播、精准带货、游戏、数字文创衍生等(23)参见张婧:《虚拟数字人在元宇宙沃土落地》,《中国文化报》2022年9月6日,第7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虚拟数字人综合指数评估报告》,通过对2022年4月的182个虚拟数字人的技术身份、社会身份、功能身份三个维度的评估,总结了我国当前虚拟数字人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研判。预计到2028年,全球虚拟人经济规模将达到5047.6亿美元,到2030年中国虚拟人经济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24)参见清华大学数字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2022虚拟数字人综合指数评估报告》,2022年10月。。

2.元宇宙深度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新定义文化治理的内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治理

元宇宙的出现将促进文化产业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元宇宙借助于技术系统和人的感知体验所创造的独特共享空间,业已开始应用于演唱会、游戏开发、艺术收藏、文化旅游、博物馆和图书馆建设等行业领域。比如“第二人生图书馆”,通过虚拟场馆、虚拟信息产品、虚拟社区服务实现三维场馆导航、图书馆体验服务、用户咨询与培训服务、用户社区服务等功能,使元宇宙图书馆成为可能。元宇宙图书馆不是简单地在元宇宙世界建起一座数字化图书馆馆舍,还需要重构图书馆的“人、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VR/AR设备和人机交互等技术链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联通元宇宙图书馆中的人、声、图书和活动,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场景体验。

元宇宙打造一个虚实融合的数字感知世界,实现在线平台的深度互联和随意切换,这种超越性将会内生出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新业态。对于现实的人类社会来说,元宇宙改变了虚实世界中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从而改变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让人类社会进入人的本体性被改写的 “数字人类世”(25)参见王天夫:《虚实之间:元宇宙中的社会不平等》,《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4期。。“元宇宙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终结了人类世中最基本的时空框架,让时间和空间失去了意义,让基于时空之上的全部价值判断失去了意义”,“元宇宙给人类的启示,很有可能不是让人类如何更好地在元宇宙中生存,而是如何更好地在人类世中生存”(26)彭锋:《元宇宙的诞生与人类世的终结》,《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4期。。

3.元宇宙技术通过重建族群的历史场景,建立社会成员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归属感

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人与人的连接,社会进入世界互联的上半场。进入21世纪后,人们尝试在作为工作和生活场所的物理空间植入一种舒适性——一种由象征符号和媒介信息所营造的影响参与者行为和心理的文化氛围。在空间维度上又增加了制度机制维度和符号价值维度,形成了空间与情境、现实与虚拟、公域与私域等诸多空间的叠合。移动终端、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云计算所提供的技术环境,为消费者营造了一种在场感——一种与数字技术本质相融合的具象的、可体验的和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复合场景。数字技术锻造了一个“场景时代”。

元宇宙技术,能够设计人类社会形态的场景、元素、道具、进化、路径、规则等,从而构建起“全息社会场景”。族群过往的社会知识体系,如经典古籍、名人传记、历史记载、神话传说、学术著作等,包括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字、图片等多模态记录,都将成为构建特征鲜明、自成体系的全息游戏剧本,成为全息社会的组成要素。国内部分博物馆(如三星堆)已采用沉浸技术、VR 技术等打造身临其境之感。“元宇宙”通过尽可能地还原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等,重建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技术对传统社会的深刻解构带来的一系列改变,意味着整个互联网社会从认知时代向体验时代的突破与转变。”(27)喻国明、陈雪娇:《元宇宙:未来媒体的集成模式》,《编辑之友》2022年第2期。因此,在民族国家文化领域,元宇宙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建构作用和意义。

(五)国家主导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程,为文化产业数字生态圈建设提供了科技意识形态的支撑

2011年7月26日,科技部和文化部在国家博物馆签署部际会商议定书,旨在跨越文化科技工作的行业局限,发挥部际协同的力量。在部际会商机制的推动下,2011年,文化科技项目《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文化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被纳入2012年度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随之,《演出效果呈现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等4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涉及网络音乐、文化旅游和主题公园等领域。这种制度创新的溢出效果,就是在纯艺术领域植入了科技意识形态,带动全行业的科技意识。

2004年,文化部设立“创新奖”,先后共有69个项目获奖,涵盖了我国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等多个领域。如《数字新媒体技术在“数字版清明上河图”项目中的展示与应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示总体设计》《科技创新促进民乐的创新与发展》《跨界艺术创新与融合——多媒体音乐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的创排与实践》等项目,体现了舞台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对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2009年,在财政部的支持下,科技部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2010年,文化部出台了《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等一系列文件。2012年5月,科技部等审议通过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并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做出了具体部署;2014年7月,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以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为依托,颁布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西部行动方案》;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建设目标;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在文化行业加速数字化的过程中,数字文化资源共享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旨在解决标准化采集、存储、标注问题,涉及大数据关联解构和从生产到体验全链条服务。2020年5月26日,中央文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通知》,旨在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畅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融通文化和科技、贯通文化门类和业态,面向全社会开放。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聚焦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成为推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框架性、指导性文件。这一系列制度以及政策的出台,不仅是要解决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技术难题,更重要的是为文化行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提供合法性,为文化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提供方法论指引,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简要结论

文化与科技日益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仅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成为科技创新的智力源泉,在当下的文化领域孕育出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文化数字生态革命。

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也是人类社会第四次科技范式的转换。如果说前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围绕物质生产的效率目标而展开,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则更多地转向了非物质生产领域,它以提升精神观念与物质生产的融合创新效率和全社会的文化价值总量为核心目标。

进入数字信息技术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一种全球性网络市场:社会交易网络(市场)中由需求调控或产品供给控制的相对封闭的价值链系统,变为生产—消费价值链开放共生系统。在数字信息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全行业、全链条改造之下,文化与其他产业边界、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与区域性经济社会全面融合,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不仅仅出现在某个价值链环节中,甚至不仅仅是在某个行业中,而是将几乎所有行业卷入到一个数字经济的生态网络,重构了生产和消费全链条,形成了线上和线下全方位联动的全新数字生态圈。这种“生态系统”的重建,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和意义,将会在未来五到十年内逐步显现。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宇宙数字
宇宙第一群
答数字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这宇宙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