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6402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主要工艺包括材料的配比、搅拌、浇筑、振捣以及养护,在工作开展前,需要根据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工艺设计,确定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性能要求,然后在进行配比时,依据对应的材料投放顺序,放入一定的添加剂,进行多次的配比试验,完成后及时开展质量检验。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艺操作不当或者材料内外温度差异过大,就会导致塑性和温度裂缝的产生,所以在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中,要严格管控后各个工艺,并对裂缝问题,采取控制措施,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具体运用
在材料的选用方面,骨料、水、水泥材料,都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检查其性能,尤其是水泥,为了减少其水热化反应,可以选择收缩性能较好的硅酸材料,然后将使用到的浇筑、搅拌、振捣机械准备好。此外在添加剂方面,要根据实际的需求,购买合适的材料,并在和材料试验过后,才可以运用到配比工作中。
在进行配比的过程中,要控制好室内温度,并依据不同材料投放时间和不同比例,进行配比工作,根据混凝土材料强度和性能要求,针对土建工程中运用的不同结构和部位,配置不一样的混凝土材料。要控制好水量,防止水分过多,造成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在材料配比完成后,要及时将其泵送到施工现场,在运送前,将泵管内部清洗干净,并设置好泵送的速度和时间,将适量的材料放入到泵管中,确保在泵送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质量变化[1]。
在浇筑工作开展前,要先进行对土建工程中各个结构的质量检查,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根据浇筑工艺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确保浇筑的厚度和强度,能够达到施工标准。具体检查事项包括对模板的具体尺寸大小、强度、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以及施工缝的预留等。此外在对于竖向结构的浇筑时,要先在结构底层填入一定量的水泥砂浆材料,并严格控制好浇筑的高度,同时针对浇筑作业过程中的变形、裂缝以及位移等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在进行振捣时,要根据振动棒的实际长度和工作半径,进行分层振捣施工。先将振捣工具插入到混凝土材料中,但深度不能低于5cm,在振动棒的工作中,确保其移动间距保持在40cm以内,每次振捣的时间大概在20s,要防止发生过渡振捣或者振捣不充分,导致材料离析和蜂窝问题。
在浇筑和振捣完成后一段时间后,随着混凝土的固结,在确定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要及时开展养护工作,具体的养护时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温度条件,采用降温和保温处理,在养护中主要有两种方法:自然和蒸汽养护。前者主要是运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混凝土初凝前,要进行搓压平整处理。或者是运用洒水养护的方法,保持混凝土的水分,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裂缝和变形问题的产生。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外环境温度差异,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应力,温度过高使得材料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热胀冷缩现象,在张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缝问题,还有土建工程中结构本身存在的沉降和质量问题,此外如果在混凝土的技术运用中,工艺操作不正确,就会产生裂缝。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3个:一是在材料的配比过程中,砂石、水泥以及水的配比不合理。二是在搅拌中,时间不足,材料的放入方法不准确,导致材料过渡集中,使得在浇筑时产生离析问题。三是在振捣时,有关作业人员技术不足,使得振捣过渡,还有出现漏振问题。
主要是有关混凝土材料生产商,会将矿物材料放入里面,而矿物需要特定的材料,才能够产生化学反应,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水泥中有关矿物的含量有着明显的要求和标准,当矿物使用过多的时候,就会造成强度不足和收缩反应较大的问题。有可能是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2]。
表面处理主要是对于裂缝较小且不深的情况,可以使用涂抹和贴补处理,先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将泥浆材料和黏合剂涂抹在裂缝表面。使得在固结的作用下弥补裂缝。因为这种裂缝一般是贯通性的,也需先开槽,将这种水泥砂浆填补到缝隙当中。再用钢丝刷清理干净,用水冲洗,然后喷涂聚合物的水泥砂浆。养护结束之后,再用水溶性的聚氨酯溶液进行化学灌浆。对于裂缝的表面处理,其实有很多的方法,但是主要根据施工的要求来决定所使用的方法。但是大多有效方法在使用后都能够处理裂缝的问题,同时还可避免原位置出现二次裂缝。
对于裂缝较深的情况,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先将裂缝表面清理好,沿着裂缝进行开槽施工,并进行浆液材料的配置,然后使用环氧树脂材料填入,再将泥浆放入里面。
主要是用高压泵送设备,将配置好的浆液材料灌入到裂缝中,先将裂缝表面清理好,然后进行灌浆嘴的埋设施工,并和相关的机械连接在一起,在灌浆设备安装好后,进行压力调整和试验,在合格后,将浆液配置好,依据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灌浆[3]。
先确定具体的蜂窝部分,然后采用工具将其剔除和表面清理施工,再进行支模的建立和浇筑作业,再作业过程中,要实时观察混凝土沉降量情况,最后进行振捣和整平处理,确保外观整齐、均匀。对于较小的蜂窝处理,可以在清洗干净后,使用1∶2的水泥砂浆材料,进行抹平和压实,而较大的情况,要现将一些薄弱的部分去除,运用支模的方式处理,并使用细石材料进行填充和注浆。在较深的蜂窝处理中,可以先进行压浆管和排气管的埋设,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在密封完成后,进行压浆施工。
在土建工程中,尤其是针对不同的地质状况,在地基处理方法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地基结构不稳定或者自身存在较大的沉降量,在长时间的作用下,就会使得结构产生较大当地剪力,造成裂缝问题出现。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对施工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比如水泥的选用,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购买合适的材料,如果性能达不到标准,或者使用一些劣者的水泥的,就会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水热化反应,造成内部温度快速上升,产生应力,而细骨料中含矿量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影响较大,如果水添加过多,就会使得在工艺操作时产生质量问题。
在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中,要确保有很好的和易性,这就要求在水灰比和坍落度的设计上,加以控制,并对具体使用的水泥规格和用量大小,加大管控力度,从而降低水泥的水热化反应,通过相关数据研究显示,在化学反应下,产生的热量较多,就会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快速升高,和外界温度产生较大差异,引起裂缝主要形式为收缩性的裂缝。
在浇筑的过程中,如果工艺操作不合理,使得浇筑的厚度过高或者过薄,在外界温度和水分的作用下,就会造成裂缝问题,还有在振捣过程中,振捣的力度和速度不科学,就会影响振动的充分性,而在员工不专业的技术操作下,就会导致漏振的问题。工艺安排的不合理,导致材料水份快速蒸发。在振捣工艺完成混凝土初凝后,要在12h内开展养护工作,如果养护的不及时,就会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
进行骨料级配的调整和改善,在骨料材料的选用中,必须选择优质的材料,并对具体的骨料配置进行调整,使用一些干硬性的材料,结合添加剂的使用,同时掺杂混合材料,来减少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热量的产生,控制水热化反应。
在土建工程中,现阶段大多会使用不同规格的硅酸性水泥材料,来开展施工活动,或者使用水热反应较小的材料,比如粉煤灰和矿渣的使用。
在材料的配比中,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用量,或者使用一些混合材料来代替,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控制。
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凝土的热量,减少材料内外温度的差异,可以在以往的搅拌工艺基础上,采用合适的降温处理方法,但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和温度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
添加剂的选用主要有缓凝、减水以及增塑几种,根据实际工艺需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但要控制好投入量。
材料的选用在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中,使用低热收缩性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并将水灰比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混凝土工艺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控制材料质量和性能的变化,而且还可以减少裂缝发生。并结合施工地区温度的变化情况,控制好养护时间。
控制好水灰比在材料的配比中,将水灰比严格控制在1∶0.4~1∶0.6之间,在不同的工艺操作中,要加强对其比例控制。
综上所述,在土建活动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材料的配比、搅拌、浇筑以及振捣和养护,但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容易引发裂缝和变形问题,影响施工质量,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控制和解决措施,并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对使用的材料质量和性能,进行多次检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