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娟
(安康学院 图书馆,陕西 安康 725000)
“趣”作为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审美之义始于魏晋六朝,流行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趣”也是对生命中真、善、美、乐的趋向及由这一趋向产生的愉悦之感[1]。中华文化中以“趣”为基本语义衍生的审美词汇高达上百种。风趣、旨趣、情趣、理趣、妙趣、奇趣、童趣、谐趣等在涵义上互为生发,共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既层次分明,又枝根交错、筋络相连的“趣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下,学界对诗、词、曲、画、小说等文化艺术中的“趣”进行了广泛、系统的研究。
5G、人工智能等的快速发展让短视频已经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内、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据统计,2021年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播放总数高达3726 亿[2],TikTok 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视频播放总量也超过了308亿[3]。作为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及新的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审“趣”传播研究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这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心向“趣”价值追求驱动下实现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现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的理论及内涵。
“老外克里斯”是抖音平台上“洋网红”克里斯分享其与家人一起探索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专属账号。克里斯本人自小在挪威长大,曾有一年在中国香港做交换生的经历。由于迷恋中国文化,回国后仍坚持自学,并用短视频记录下自己和家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通过精心设计和演绎,许多国人习以为常或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变得格外妙趣横生,熠熠生辉。截至2022年8月,仅3年时间,184个作品,就让“老外克里斯”火速出圈,吸粉2013.2万,获赞2.5亿,甚至获得央视专访,推出“漂洋过海的年味--探索中国美食的‘洋大厨’”节目。
从视频选材来看,无论是饺子、馅饼、凉皮、手擀面,还是泡脚、搓澡、跳皮筋、踢毽子,对于国内大众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存在;从视频制作来看,既没有宏大的叙事,华丽的场景,高超的技艺,也没有精绝的剪辑,酷炫的音乐与特效。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老外克里斯”火速出圈呢?海量的用户评论提供了答案。“哈哈哈”“真好笑”“笑死我了”“太搞笑了”“太可爱了”“太好玩了”“太逗了”“老爸真幽默”……笔者以为,“趣”正是“老外克里斯”迅速走红的关键,也是其与众不同且最引人入胜的标签。只是这里的“趣”既包含通俗意义的娱乐之趣,又暗含了更丰富、更深层次的审美之趣。
人类对于世界的好奇心永不停息。作品具有新鲜感才能捉住受众眼球。为增强作品吸引力,激发受众兴趣,“老外克里斯”力争做到“三奇”。第一,标题奇。作品标题大量运用疑问句式,且问题充满趣味性,例如“披萨她姥姥是谁?”“萝卜饼要站着吃?”“‘东方奶酪’能否惊艳老外?”“腊八蒜真的是用来催账的?”“豆腐脑是坏了的布丁?”等。第二,选材奇。发豆芽、生蒜苗、腌泡菜、炸油条、做凉皮,甚至削擀面杖、炼菜刀、做旗袍、唐装、千层底布鞋等等,这些文化样式虽然听着平淡无奇,但其实很多受众都不会,所以选材“奇”不是相对于受众的概念认知,而是相对于受众的实践认知。克里斯以此类为选材,不仅不会让受众有距离感,反而会进一步激发受众了解和学习的兴趣。“感觉我才是外国人”“这家伙不能放回去,他知道得太多啦”“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等评论正是对受众既惊又喜心态的真实写照。第三,场景奇。真实的异国场景、清一色的外国人,且基本说着流利,甚至地道的中国方言,如此氛围不仅激发了受众对作品人物及异域风情的好奇,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呈现营造了神秘且新奇的感觉。
谐趣即诙谐、滑稽之趣。爱默森认为:“人类几乎是普遍的爱好谐趣,是自然界惟一会开玩笑的生物。”谐趣的运用能驱除阴冷,弥合裂痕,使生活变得和谐融洽,葱茏美好。本质上,谐趣情境的形成原因一是情感和理智之间产生了有趣的冲突,二是动机与效果之间出现了预料之外的矛盾。作品情景设计中适当增添上述矛盾和冲突,更容易达到令人捧腹的效果。例如在“床单做旗袍的后果”中,爸爸对克里斯拿自己的床单给妈妈做旗袍先是非常生气,但当看到妈妈穿上优雅,漂亮后,转身就对妈妈建议:“他俩(儿子)的床单也好看”。在“红包的事还得再教教”中,克里斯原本想让爸爸给自己发红包,还威胁说,不给就不让吃肥汁米线,爸爸随即递上红包,并快速吃光了米线,但等克里斯发现红包是空的时,爸爸也只狡黠一笑,并赖皮地说道:“你也没说要放钱啊?”。这种情景设计中随处可见的小矛盾,小冲突无疑让作品充满了谐趣,让受众在剧情前后的反转中感受到了欢乐。角色的言辞、表情及肢体动作也是作品达到谐趣效果的关键。言辞方面,地道的方言、新潮的网络语显然为作品增添了不少谐趣。例如爸爸每次吃惊时的“俺的个娘啊!”,爷爷吃过东坡肉后的“烂糊”,弟弟吃biang biang 面后的“美滴很”,克里斯对臭豆腐的评价“yyds”,还有各种对中国美食的别出心裁的称谓,豆腐脑--中国布丁、豆腐--东方奶酪、馅饼--披萨的姥姥、肉夹馍--汉堡的姥爷等等也都让人忍俊不禁。表情和动作方面,最让受众印象深刻的当数爸爸浮夸却传神的表演。例如爸爸每次吃新菜品前总是担心自己有生命危险,所以每次尝完第一口,总是会先用手摸头,再摸一下肚子,然后眼珠子一瞪,恍然大悟道:嘿,没事!“这老汉是个表情包”“爸爸太有喜剧天赋啦”“爸爸真逗乐”……,显然爸爸生动的表演触动了受众的笑点。除情节设计及角色演绎外,恰当的剪辑和配乐也是谐趣效果达成的重要因素。尽管“老外克里斯”的剪辑与配乐只是重复使用简单的倍速播放与常见的搞怪滑稽音乐,却每次都能将家人吃饭时争抢与津津有味的画面突显得淋漓尽致。
情趣作为“趣”的又一种涵义,主要体现为一种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与奇趣、谐趣相比,情趣超越文字、画面、声音等视听意向,让作品具有可意会不可言传,却动人心魄的意境之美。情趣的重点在情,无情则无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衷的喜爱及家人间浓浓的亲情构成“老外克里斯”作品情趣的主要内核。与大多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味赞美与吹捧获取关注度的“洋网红”不同,克里斯将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落实在行动上,不仅自己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成了“中国通”,而且带动家人和朋友一起。在他的影响下,家人基本都能说中文,用筷子,会在国庆节时为中国庆生,圣诞节后,欢度中国春节,弟弟更将到中国学习作为未来人生的理想。中国洪灾后,第一时间捐赠善款,驰援灾区,并经常捐助国内青少年基金会,助力青少年成长。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改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偏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克里斯还在当地中文班担任教师。轻松、欢快、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克里斯作品情趣的又一载体。无论是给爷爷做千层底鞋子,用床单为妈妈做旗袍,给工作一天疲惫的爸爸做中式足疗,给家人做各式中华美食,或者是父母浪漫的生活日常,兄妹快乐的闲暇时光,都让受众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中华民族热情友善,且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好幸福的一家人”“一家人都会说汉语,厉害”“驻挪威中国文化宣传大使”……,克里斯作品中情感的真实流露显然激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满足了受众对幸福家庭及民族文化认同的深层情感需要。
“理趣”即由理而引起的主观情趣,是指主体在求真、求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心态和兴奋之情[4]。“老外克里斯”的理趣体现在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理通过“他者”视角下的实践和体验,以感性具体的表演形式自然流露出来,形象而不枯燥,含蕴深刻而又趣味无穷。例如,在“到底什么才是福”中,当家人不知道什么是“福”时,克里斯边用左手娴熟地写出漂亮的“福”字,边给家人普及到:“‘福’字,这边的‘示’表示祈求,上边的一横表示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有一个家,口表示家里有人,田表示有田地,有饭吃。有房住,有人口,有饭吃,这不就是最简单的幸福吗?”。在“你以为中国的‘核心技术’是那么好学的?”中,当克里斯潇洒的拉面技术得到爸爸的夸赞时,弟弟不屑一顾地嘲讽道:“你是没见过他那些翻车现场”。镜头一转,全是克里斯学习拉面时翻车的场景,但克里斯却淡定地说了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两个作品一个向受众传达了中华民族对“福”的理解,一个传达了“付出才有回报”的传统观念,只是这些所谓的“理”在“老外克里斯”的作品中通过三点实现了对受众的有效传播。首先,以“他者”视角展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克里斯与家人的挪威人身份让他的作品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具有了“他者”视角。相比于国人视角下,文化传播中容易因“自家人”身份而导致受众的对抗性解码,“他者”视角无疑让“理”的呈现更客观公正,具有更令人信服的效果与信度。其次,克里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懈地探索实践及出众的表现进一步增加了受众对作品中“理”的信赖。正所谓实践出真知,经过实践验证的道理更能令人信服。显然,能用左手娴熟地写出漂亮的毛笔字,或轻松地将面拉的又细又长,绝非一日之功。再次,寓“理”于乐,将“理”融入家人趣味日常,实现“理”的趣味传递。视频中家人一起比赛写福的欢乐场景,克里斯初学拉面时的翻车情形就有效地消解了“理”的刻板印象,让其以一种更有意思或风趣的方式传达给受众。
趣缘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连接的一种新兴范式。趣缘群体是在智能化算法推荐下具有共同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的人组成的隐形社群[5]。“老外克里斯”的2013.2万粉丝就可以视为抖音平台上因喜欢克里斯文化分享而被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线上社群。群内成员可以在评论区自由进行知识、信息交流与分享,以此找到思想的支持和情感的共鸣。重视趣缘社群的互动与管理,营造良好社交氛围,让群内成员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是短视频时代账号不断创新,持续扩大影响力的关键。以“老外克里斯”获赞最高的“披萨她姥姥是谁?”为例。该作品共获赞352.1万,评论8.6万,转发5.4万。在社群成员积极性调动方面,首先评论区的热评置顶功能作用显著,社区成员为了出圈,都会不遗余力地进行优质观点的创作和输出。“馅饼是披萨他姥姥,那馒头是不是汉堡的爷爷”仅此一句精彩点评就获赞18.7万,同时还收到3069条回复,引发了多层级多主题的趣味讨论。其次,克里斯本人更主动加入大家的趣味讨论。一方面对精彩趣味评论翻牌点赞,此举无疑让其赢得了成员的好感,强化了社群黏性。置顶的前50条评论,克里斯亲自点赞的就多达22 条。另一方面针对社群成员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作品内容本身提出的质疑,作者及时给予了回复。因为疑问解决的过程也是创作者和受众双方深入交流的过程,这不仅能促进文化的交流,还可能将成员的信任危机化解于无形。例如“1739940826”就留言说“感觉没熟,漏的都是血水”,显然这是在质疑克里斯制作馅饼的方法,而这一质疑的获赞数竟高达2.2万,由此可见持同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幸亏克里斯及时给出回复“不是啊,里面有披萨酱,是红色的。”社群成员这才明白,原来老外吃肉馅饼也放披萨酱,一场误会终于得到及时化解。最后,善于制造趣味性的议题。“你们觉得披萨的姥爷是谁?”“下次,还想让做点什么?”……这些问题的抛出既有效调动了成员的参与热情,又为创作者后期作品内涵的丰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思路和素材。
媒介技术的变革形成了短视频“众神狂欢”的文化场域。“流量思维”、以搞笑、逗乐为目的的用户导向的消费主义逻辑进一步导致了短视频向低俗恶搞、审丑猎奇、无聊造作等纯娱乐方向的发展[6]59。马尔库塞认为媒介即意识形态。作为当下最重要的媒介形态和文化产业,短视频虽以其经济性、娱乐性受人关注,但话语表达和消费过程仍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6]58。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7]。”2020年,在湖南考察时他又进一步指出:文化产业“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避免让“趣”滑入纯粹的娱乐之维,让“趣”既有符合大众娱乐的外壳,又有引领大众的精神内核是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审“趣”传播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与价值,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应坚持的重要原则。结合“老外克里斯”的实践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审“趣”传播须着力做好以下三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到现代性的冲击与自身发展的局限,许多文化已晦涩难懂甚至被遗忘。短视频的大众文化属性决定了其泛娱乐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若想借短视频改变日趋边缘化的趋势,只有以满足受众心灵浅层次的快乐需求为前提进行创作,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关注和流量。“奇”“谐”并举既能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又能让受众在新颖的文化观赏中,唤醒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改变对传统文化的固有印象,重建其文化认知。“老外克里斯”中受众在看了克里斯对千层底布鞋、中国菜刀,打宝、跳皮筋、打沙包、旗袍、唐装等新奇选材的谐趣演绎后,直呼“我也是玩这个长大的”“我感觉我才是那个老外”“长见识了”就有力地印证了这点。只是作品要实现“奇”“谐”并举的效果,一方面应做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习,力争在精简截取、浓缩凝练中抓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及精彩之处,或者找到受众文化认知的空白点,以此为选材,再配以奇特的标题和新颖的场景展开叙事。另一方面注重叙事方式通过情节的冲突设计、言辞的生动运用、角色的传神演绎及搞笑的剪辑、配乐等达到谐趣的综合呈现。
文化按照杰斯帕的观点包含情感、认知、道德三个维度[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美德典范等。短视频若要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全新阵地,其审“趣”传播就不能仅停留在对表层文化的宣传,或者对受众浅层次快乐需求的满足,而是要在文化内涵、思想引导及受众心理归属和情感认同方面下功夫。“情”“理”交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审“趣”传播从娱乐之维上升到审美范畴的重要手段。为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一方面应在遵循大众共同价值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寻找文化共性,引发受众潜意识层面的情感共鸣,激发受众的文化自信。后工业时代,国家的繁荣富强与大众日趋增加的压力与焦虑让大众潜意识中的家国情怀被再次放大。“老外克里斯”中克里斯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喜欢融入幸福温馨的家庭生活,与家人一起做中国美食,玩中国游戏,学中国风俗,为大众呈现了其乐融融的画面,这不仅契合了国人对孝文化、家氛围等亲情关系的共通情感的崇尚和向往,而且也激发了国人骨子里的爱国热情及对传统文化的怀恋之情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审美观、社会心态等核心层面进行深度挖掘和客观形象地呈现。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先人丰富的生存智慧,将这些思想融入短视频,不仅可以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为身处社会、道德、价值等危机的受众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中具有实用价值和现代意义,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国人的文化认同。例如克里斯用“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劝告装俏不穿棉的爸爸注意保暖;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总结自己拉面技术娴熟的缘由;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规劝弟弟勤俭节约,破洞的袜子补一补还可以穿。为增强中华传统文化中价值理念的说服力,克里斯通过“他者”视角、自己的身体力行和搞笑的生活日常进行客观形象地呈现和演绎。与克里斯相比,国内短视频创作者虽缺少了“他者”身份的优势,但只要在短视频创作中不一味拔高、渲染,“情”“理”交织,力争做到真实、趣味地呈现,仍可以起到激发受众文化自信,增强受众文化认同的作用。
短视频的社交黏性功能让具有共同旨趣的趣缘群体组成了一个隐形的社群。社群中创作者与观看者的展示、围观、点赞、转发、评论等隔屏互动行为,促进了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而有效的社群调动不仅能让受众在转发和评论过程中,获得表达的畅快感和共情的幸福感,从受者转化为传者,引发传受协同效应,而且可以让创作者在与受众的交流中,提升自身的认知和水平,获取创作的思路和素材,让文化在两者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实现更长远,更高质量的发展。从“老外克里斯”的实践来看,有效调动社群除短视频平台自带的热评置顶功能外,还应及时对精彩的趣味性评论翻牌点赞、回复社群成员提出的问题、善于制造趣味话题,让受众在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注中,持续的、深度的参与文化的创新与传播。只是值得注意的是,与受众的互动最好是创作者本人,如果精力实在有限,可设置专门的客服代为完成。话题的设置除趣味性外,还须具有建设性,有助于从顶层设计上对社群的文化传播方向进行有效把控和正向引导。另外,社群传播是一个动态的、细致的过程。有效社群调动还可以延伸到线下,让受众在线下趣味性活动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自觉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和对内、对外传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