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2023-02-06 01:17
关键词:导师课程学生

张 静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产教融合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地方人才的主要阵地,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时,如何进行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以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面临着多重挑战,这些挑战影响着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学生培养等方面。以下是三个主要方面的挑战。

1.1 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脱节

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脱节是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这种脱节表现的原因是地方高校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与产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学校通常使用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手段,而产业界的技术和需求在不断演变,导致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这种现象给学生和社会都带来困扰。学生难以找到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产业界需要具备特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却难以在毕业生中找到合适的人选,从而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1.2 师资力量不足

首先,师资队伍不够多元化。学校缺乏来自不同领域和产业的教师,导致教学过于单一专业化,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产业需求。其次,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一些教师缺乏实际产业从业经验,无法将最新的产业趋势和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毕业生不具备与产业相关的实际技能和最新知识。此外,师资力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在小班教学或实践课程方面。

1.3 地方高校资源有限

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面临资源有限的挑战[1]。这一问题包括资金、设施和实验环境等多个方面。由于预算的限制,地方高校通常难以投资于提升教育技术、更新设备和提供实践机会,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产业需求。地方高校面临组建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新课程项目、提供学生参与生产实践机会、改善学校设施等方面的挑战。地方高校的有限社会资源也可能妨碍他们与产业界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和达成校企合作项目,从而限制了学生与实际工作环境的接触。

2 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1 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产业发展

传统媒体正在受到来自在线新闻、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等新兴媒体形式的竞争。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调整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跨平台和多媒体技能,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新媒体时代需要更具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传媒从业者。需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具备数字内容制作和社交媒体管理的技能,以应对信息爆炸和快速传播的挑战。

2.2 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传媒行业正在经历迅速的演变和更加多元化。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平台、社交媒体,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正在不断增加。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调整课程,以确保学生掌握跨媒体和跨平台的技能,理解不同媒体的工作方式,并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环境[2]。新闻传媒行业对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需求越来越高。学生需要在新闻采访、编辑、摄影、视频制作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培训,以胜任不同的传媒岗位。高素质人才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新媒体时代需要传媒从业者具备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虚假信息、妥善处理隐私问题和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确保学生成为负责任的新闻从业者,为社会培养可靠和负责任的传媒专业人才,为传媒业界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2.3 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

新闻传播媒体扮演着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的角色。通过传媒,社会问题得以曝光、不正义行为受到揭示、正能量之举得到赞扬、公众意见得以表达。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从业者,能够倡导公平正义,提升社会意识,推动社会进步。媒体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于维护和弘扬本土文化至关重要。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教育改革,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通过新闻报道和传媒制作弘扬本土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增进文化多样性。新闻传播行业对于道德和伦理的关注对社会和文化的传承也至关重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负责任的新闻从业者,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树立媒体的社会可信度,为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实现文化传承提供支持。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产业环境,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实践,才能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支持。

3 产教融合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模式

3.1 实训平台的建设与合作

首先,建设多样化的实训平台需要覆盖新闻采写、编辑、摄影、视频制作等多个环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新闻传播领域的各种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模拟真实的新闻场景,学生能够在一个近乎实际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实训平台引入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工具是提升实训质量的关键。例如,配置专业的采访设备、视频后期处理工具,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与行业标准相符的经验。同时,持续更新和维护这些设施和工具,以跟上技术的发展,确保学生毕业时具备最新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训平台不仅应关注技术操作,还应强调团队协作和实际项目经验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体验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从业者非常重要。

其次,与新闻机构、传媒公司等行业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至关重要[3]。这种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学校获取最新的行业动态、案例和需求,还能够帮助学校有针对性地调整实训内容和方式,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贴合。这种紧密合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增加与行业的互动与融合。此外,邀请业内专业人士参与实训指导是非常有益的。这些专业人士可以分享行业内部的实际案例、技巧和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要求,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其实际从业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见解,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行业的工作环境。

3.2 行业导师制度的建立

行业导师团队的构建需要具备多样性和专业性。团队应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新闻传播专业人士,如新闻编辑、记者、摄影师、社交媒体经理等,以确保涵盖广泛的行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导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深刻的专业知识,以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学校可以积极与行业协会、新闻机构等合作,邀请资深从业者担任导师,同时鼓励年轻有为的专业人士也参与其中,给导师团队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创新力。

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对于行业导师制度的成功至关重要。学校可以组织导师讲座、工作坊等活动,让导师们与学生进行更深入地交流。导师应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可以为课程提供实际案例、课题,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导师参与评估学生的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反馈。学生应该能够选择一个或多个导师,定期面对面交流,讨论学术问题、职业规划等。这种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行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并学习导师的宝贵经验。此外,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还能为导师提供机会分享见解和总结经验,从而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这种校企合作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3.3 实用性课程的开设

在产教融合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另一种创新模式是开设实用性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实际工作能力,地方高校可以引入与行业需求紧密相关的实用性课程,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

分析行业需求和趋势,确定实用性课程的内容和方向。可以通过与新闻机构、传媒公司等行业主体的合作,了解行业当前的热点、技术和需求,从而确定开设哪些课程更具实际意义。同时,引入行业从业者或专家担任实用性课程的授课讲师。行业专家能够为课程注入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行业的实际运作,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例如,可以邀请社交媒体经理来讲授社交媒体管理课程,传授实际的运营策略和技巧等。

实用性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操作,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课程可以设置实战项目,让学生在课程中完成实际的媒体制作、编辑、报道等任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还可以引入课程竞赛、创新项目等教学形式。例如,可以组织新闻报道竞赛,让学生在实际的新闻事件中进行报道,锻炼新闻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等。

定期进行课程评估和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行业发展变化,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持续的改进,实用性课程可以保持与行业需求的紧密匹配,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3.4 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

有针对性地确定跨学科融合的方向和目标。学校需要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以确定哪些学科可以与新闻传播领域进行有机融合,以提供更全面的知识体系。例如,心理学、社会学、数据科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可以与新闻传播相结合,培养出具备深入洞察社会问题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媒体素养的新闻人才。

建立跨学科团队。由不同领域的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共同设计课程,将各自学科的知识融入到新闻传播教育中,使课程更具多元化和深度。设计交叉学科的课程内容需要注重跨学科的融合。这可以通过开设以媒体心理学、社交媒体分析、数据新闻等为主题的课程来实现。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媒体与社会、技术的关系,并培养分析和洞察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和实践活动,如媒体与社会问题研究、数据新闻报道等。这些项目可以组织跨学科团队,让学生从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中获益,培养出更具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新闻人才。

建立跨学科学习的评估体系。学校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升。可以包括论文、项目报告、参与实践项目的表现等多种评估方式。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会议和竞赛,展示在跨学科研究和实践中的成就。这一评估体系有助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跨学科领域的综合素质。

3.5 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立

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不仅需要签署合作协议,还需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学校与新闻机构、媒体公司、研究机构等合作伙伴应共同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合作的愿景和目标。这有助于确保合作关系的持续性和深度。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定期的战略会议来共同讨论发展方向,制定共同的研发计划,并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有机融合。

合作项目的具体内容应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学校和合作伙伴可以从新闻报道、传媒技术、舆情分析等多个领域入手,共同探讨具体的合作项目。例如,可以合作开展深度的跨媒体报道,或共同研发面向未来媒体的新技术和应用等。这些项目不仅应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还应促进双方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产学研合作的价值不仅在于项目的开展,还在于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学校可以通过与媒体公司合作,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新闻报道、舆情分析等实际项目中。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合作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推动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

建立合作项目的评估机制。定期的项目评估会议或报告可以监测项目进展和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反馈机制有助于确保合作项目按计划推进,并能够满足双方的期望和需求。

3.6 创业创新平台的搭建

创业创新平台的建设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学校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兴趣领域,并根据需求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这可能包括不同类型的办公场地,例如联合办公空间、实验室以及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工具等。此外,引入具有创业经验的导师或顾问,能够提供学生专业的创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解决问题,降低创业风险。

创业创新平台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系统,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这包括创业培训和讲座,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会。培训内容可以涵盖市场分析、商业计划书编写、融资策略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准备创业。同时,创业平台还可以组织创业活动和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和推广创业项目的机会,鼓励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建立创新项目孵化体系是创业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体系可以为有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长期的支持和指导,帮助项目逐步发展和壮大。学校可以与创投机构、企业合作,为创业团队提供资金、导师和资源,帮助实现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4]。建立创业团队间的交流和合作机制,促进创业生态的形成,让创业者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创业创新平台的成功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学校应该定期评估创业项目的进展和成果,提供必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创业者不断改进和调整项目。这种持续的反馈机制有助于确保创业创新平台的有效运作,并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4 结束语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需要不断努力,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更新,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

猜你喜欢
导师课程学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赶不走的学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学生写话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