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燕 钟海丽 曾宪辉
【摘要】 目的 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弯(idiopathic scoliosis,IS)应用脊柱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2018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78例IS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牵引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脊柱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Cobb角、腰部前屈、腰部后伸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14.7±2.6)°低于对照组的Cobb角(17.2±1.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9%)、腰部前屈度数(87.7±7.6)°、腰部后伸度数(24.1±2.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9%)、腰部前屈度数(80.9±6.5)°、腰部后伸度数(20.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IS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脊柱侧弯畸形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正骨推拿;牵引法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35-013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5.045
特发性脊柱侧弯(IS)是一种骨骼肌肉系统畸形疾病,好发于青少年群体。其临床症状为脊柱向侧方弯曲变形,直立时躯干倾斜不对称。脊柱侧弯严重者可出现胸廓塌陷、躯干短缩,甚至出现胸腔容积降低导致肺部耐力下降,出现气促、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心悸等表现。IS发病早期缺乏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脊柱侧弯现象开始显现。若未能及时开展治疗,可导致侧弯畸形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目前,脊柱外科临床保守治疗IS除常规对症治疗外,还采用牵引法,治疗后能一定程度改善脊柱畸形症状,但部分患者未获得理想的疗效,因而需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多项研究指出,治疗IS过程中利用牵引法联合中医外治法,整体疗效显著升高[1]。鉴于此,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针对IS患者亦采用脊柱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骨伤科2018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7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IS)患者做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发病年龄8~16岁,平均(10.62±2.46)岁;病程2~11个月,平均(5.62±1.74)个月;侧弯段位,胸段12例,胸腰段18例,下腰段9例;兼并症,关节紊乱25例,软组织损伤10例,椎间盘突出4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21例;发病年龄9~15岁,平均(11.56±2.47)岁;病程2~10个月,平均(5.65±1.62)个月;侧弯段位,胸段10例,胸腰段16例,下腰段13例;兼并症,关节紊乱18例,软组织损伤12例,椎间盘突出9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弯段位及兼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价值。
纳入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与诊断标准相符;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脊柱侧弯Cobb角10°~40°;患者依从性良好及可配合医师进行治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签署告知书。
排除标准: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者;合并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者;结缔组织异常者;脊柱侧凸畸形由代谢性疾病、肿瘤等疾病导致者;近3周内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影响本研究结果者。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脊柱侧弯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存在的不良习惯及后果,指导患者进行改正,矫正患者站立、静坐及平卧姿态,指导弯腰练习、正确背书包等。
对照组给予牵引法治疗。告知患者在牵引床上平卧,身体充分放松,以侧弯、旋转方向为依据,在侧弯顶锥的上下分别设定牵引方向,初始牵引力度设定为60 N,按照患者情况逐渐加大牵引力度,最高120 N,20 min/次,1次/d,连续10次为1个疗程,间隔3 d继续开展下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联合使用矫形支具,按照侧弯顶点位置选择适当的矫形器,超过T7时选择颈-胸-腰-骶矫形器,T7或T7以下选择胸-腰骶矫形支具,每天持续佩戴21 h以上,连续佩戴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脊柱正骨推拿治疗。告知患者俯卧,于脊柱双侧肌肉推拿,主要是凹侧挛缩组织,时间15 min;一手将侧弯凸侧按住,另一手将对侧肩部按住,以脊柱最大侧弯处为着力点,接着由上方开始,沿着脊柱向下松解,松解方法为挤压类手法,利用双手向相反方向进行,时间10 min。正骨操作时,告知患者在特制的正骨椅上坐好,双腿妥善固定。如向右侧偏歪,将患者右手放置颈后、左手放置右腹部,身体前倾30°后向左内侧旋转45°,偏歪棘突右缘利用右手扣住,右手拇指用力向右前方推;如向左侧偏歪,将患者左手放置颈后,右手放置左腹部,身体前倾30°后向左内侧旋转45°,偏歪棘突右缘利用左手扣住,左手拇指用力向左前方推。椎部移位感产生后,观察复位情况,如果未能理想复位,再次开展正骨,但不可超过3次。每周推拿2次,共推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治疗前后Cobb角度变化。在站立位全脊柱X射线片上,利用量角器测量Cobb角,以测得的Cobb角度数值评价患者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本研究采用的Cobb角度测量方法具体操作为根据患者胸腰椎X射线确定测量范围,找到并确定此弯的上、下端椎,采用标尺在上端椎的椎体上缘划一横线,在下端椎椎体的下缘划一横线,对2条横线各做一垂直线,2条垂直线的夹角就是Cobb角,采用量角器测量该夹角数值[2] 。(2)比较2组治疗前后前屈和后伸腰部活动度,采用量角器测量。(3)评估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1.4 疗效判定 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和侧弯畸形基本消除,X射线显示脊柱基本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Cobb角不足5°;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侧弯畸形程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Cobb角降低5°以上;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及侧弯畸形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Cobb角未见改善[3]。总有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數据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和百分比表示,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校准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比较 治疗前
2组患者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部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腰部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腰部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特发性脊柱侧弯(IS)属于青少年常见的脊柱畸形,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发病原因。作业繁多、任务繁重,过度使用电脑和手机且姿势不当,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长期坐、立、卧姿势不正确,使得脊柱失去生理平衡,处于歪斜状态,是导致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特发性脊柱侧弯(IS)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体内生长激素、体内结缔组织中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质与量发育异常、神经-平衡系统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褪黑素与5-羟色胺浓度异常)及其他因素(如高龄产妇的子女更易出现特发性脊柱侧弯畸形,且病变速度较快;铜元素的异常代谢也可影响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展进程)等密切相关。该疾病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凹侧脊柱软组织发生挛缩病变。此种病理表现可先天性存在,也可在发生侧弯后继发[4]。随着侧弯病情进展,脊柱两侧周围肌肉及软组织可出现痉挛回缩,特别是在凹侧更容易产生,凹侧软组织挛缩也会不断发展;牵拉性张力形成于凹侧,受此影响,脊柱侧弯发展将进一步加重,形成“弓弦效应”,如果不能解除“弓弦效应”,持续存在软组织挛缩张力会导致脊柱侧弯程度逐渐加重[5]。
目前,临床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IS)可采用方法较多,如牵引法、应用矫正器、正骨、整脊推拿法等,常用方法即为牵引法联合矫形支具。牵引法治疗中,目前临床多采用个体化三维牵引,根据每个患者自身情况,比如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侧弯段及自身合并症等,选择相适应的牵引重量和牵引方式进行针对性治疗,利用牵引拉伸脊柱椎旁两侧肌肉群和韧带相连结构,放松及解除凹侧组织挛缩,使得脊柱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舒展,由此可提高IS患者脊柱的活动灵活性,提升脊椎序列重置效率,极大纠正侧弯弧度[6],通过大重量持续牵引,使椎旁挛缩组织的张力降低,利于纠正侧弯。矫形支具则是通过长时间佩戴适当的矫正器调整侧弯畸形[7]。二者联合后,可减轻侧凸,促进脊柱正常生理曲度的恢复。矫形支具只是阶段性调整,无法长时间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且矫形支具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患者佩戴的依从性低,不利于疾病恢复[8]。中医认为,特发性脊柱侧弯(IS)属于“龟背”范畴,主要发病原因为筋骨劳累、经脉瘀塞、气血不通,治疗时应坚持筋骨并治、舒筋理筋、活血行气、散瘀通络的法则。脊柱正骨推拿手法为一种传统中医外治疗法,与现代脊柱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相统一。依据中医原创思维,结合现代生物力学原理,从整体出发,利用脊椎的棘突与横突作为支点,采用杠杆原理进行整脊矫正操作,逐渐复位歪斜的脊椎,重置脊椎椎体序列,使关节结构恢复解剖位置,这便是古医书“骨错缝”至“骨合缝”“筋入槽”之称谓。在操作整脊正骨推拿手法之前,可预先通过推、拿、点、按、揉等分解手法放松脊背部肌肉,疏经通络、调节脏腑失衡、营养筋骨肌肉,纠正脊柱两侧肌力失衡[9]。治疗时将手法推拿结合中医正骨,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舒缓腰背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腰部前屈、腰部后伸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脊柱正骨推拿有助于降低Cobb角,改善腰部活动度。分析原因,脊柱正骨推拿的整脊矫治操作以棘突和横突作为杠杆,通过在凹侧软组织挛缩部位推拿,加快脊柱部位的气血运行速度,让脊柱两侧肌力恢复平衡,促进Cobb角降
低[10],还可加快肌肉新陈代谢,提高肌肉弹力,缓解血管痉挛,促进吸收、排出病理产物,特别是沿着脊柱从侧弯最大处由上至下推拿,利于进一步减轻凹侧软组织的挛缩程度,最终使椎体移位得到有效纠正,提高腰部活动度[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证实脊柱正骨推拿能显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与刘李文姬等[12]通过比较研究得出针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脊柱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法具有确切效果一致。该方法可改善患者Cobb角度,缓解患者胸腰背疼痛。
综上所述,采用脊柱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IS)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纠正脊柱侧弯畸形,降低侧弯Cobb角,恢复脊柱功能,提高患者腰部活动度。
参考文献
[1] 韩笑,吕立江,应晓明,等.杠杆定位手法结合施罗斯矫形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11):1047-1053.
[2] 任晓静,颜丽笙.3种方法测量脊柱侧弯Cobb角的临床应
用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3,12(6):121-122.
[3] 李伟赣,卓士雄,何挺,等.易罐拉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 (6):795-796.
[4] 陈玉华,景绘涛,卢松.倒悬推拿配合运动康复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3):638-639.
[5] 陈玉华,黄四明,伍淑松,等.倒悬推拿疗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0,36(2):59-62.
[6] 罗义玲,覃遵涛.正脊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8):770-771.
[7] 曾凡令,白利明,黄艺林,等.悬吊运动训练对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弯引起慢性腰背疼痛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22-23.
[8] 陈文艳.功能性康复训练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0):171-172.
[9] 李连泰,胡华,王书君,等.三法整合治疗3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7,23(1):82-85.
[10] 王旭,张盛强.“四维牵引”配合理筋整脊手法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9):1197-1198.
[11] 王帅.正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1):26-28.
[12] 刘李文姬.脊柱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20,39(1):72-74.
(收稿日期:2023-10-24)
作者简介:钟海燕,女,本科,主管护师。
通信作者:曾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