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燕 余静林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并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全面概括”。[2]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再次指出“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3]
文化基因指文化内在的、根深蒂固的特征和要素,它塑造和影响了特定文化的信仰、习惯、行为和其他文化元素,决定一个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身份认同。文化基因在不同文化之间显示出差异性,形成了多样化的世界文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深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孕育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4]中华茶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的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与综合性技艺。在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下,中华茶艺在茶器具、茶音乐、茶技艺、茶表演及茶民俗等载体上形成了和、静、敬、雅、仁等文化基因,并嵌入中国人生活日常。这些基因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附着在以茶民俗等为载体的中华茶艺的文化聚落里,形成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镜像。
中华茶艺是起源中国的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以茶器具、茶音乐、茶技艺、茶表演、茶民俗等为主要载体的综合性技艺,不仅是中国人最普遍的生活方式与审美的艺术类型,也是典型的中西方交流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纽带。其在地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传播的数据标准亟待建立。中华茶艺源远流长,在传承中国各个时期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吸收融合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具有艺术性、文学性、观赏性的特点。“文化聚落”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价值与文化信仰,并居住在相对集中地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人类群体及其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空间历史时期风土民情千丝万缕的相关性、传承性与生态性,通常不能用明晰的行政区划来切割。[5]中华茶艺与不同的文化聚落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聚落,反映了历史时期各地风俗民情的相关性、传承性与生态性,具有活态传承属性,体现了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趋向和文化认同。
文化基因最初是由西方学者根据生物进化中基因的作用衍生而成。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首次采用”类比”方法,以基因在生物学中的功能解释文化的传播和演进机制,提出了”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是在特定时空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可变异性和继承性的基本信息模式,它蕴含了文化的本质内涵,具有可量化、内涵性、可传承的特点,反映了文化时空演化规律。常见的文化基因类型主要有服装服饰图案文化基因(纹样基因)、壁画风格文化基因(风格基因)、音乐语言文化基因(语言基因)、舞蹈动作文化基因 (动作基因)、汉字语言文化基因(汉字基因)、技法文化基因(技艺基因)等。文化基因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6]
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全面概括,这五个突出特性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2]其间的内涵表达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文化基因的连续性表现在生活习惯、历史故事、传统仪式等是世代相传的,它们在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中传承下来,使文化保持连贯性;统一性文化基因体现在价值观和信仰的统一,包括影响人们思考、决策和行为等特定文化中的价值观、信仰和道德准则,有助于人们理解文化群体的归属,形成群体的身份认同;文化基因的创新性则表现在创造力上,文化基因在中国文学、艺术、音乐和其他创造性领域中均有所体现,它塑造了中华文化多样的创作主题和艺术风格;文化基因的包容性表现在特定的符号、象征和仪式中,决定了一个文化如何叙述故事和表达情感,对文化的认知和人际交往尤为重要;文化基因的和平性塑造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了特定文化中礼仪、礼节和规则的形成。
文化基因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进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建中华文化基因理念体系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实践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华茶艺的文化基因是历史演进过程中以茶器具、茶音乐、茶技艺、茶表演、茶民俗等为载体形成的和、静、敬、雅、仁。其中,“和”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范畴,也是茶道精神的核心所在,反映了中国人对和谐、平衡的追求。儒家以“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7]289阐释适度、恰当和无过亦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和”思想在茶事活动中得以体现。在掌控茶味上,遵循“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和宜之美;在迎朋待客时,表现“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尚礼人伦;在品茗过程中,体现“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8]“静”是习茶养性的心境要求。老子《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9]道家的“虚静观”认为只有彻底清静寡欲,才能深刻理解世界。与之相应,茶道亦强调品茗空间环境的清静幽远。宋代苏轼《汲江煎茶》“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出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椀,坐听荒城长短更”[10]描述的即是在清幽的月夜下安静品茶的妙趣。道家“静笃观复”的方法与“茶须静品”的实践耦合,讲求在“去虚华,致宁静”的环境氛围中达到参悟茶道的至高境界。“敬”是茶道中茶礼的表现形式。茶之“敬”源于中华主体文化儒家“恭敬”的处世之道。《礼记》载:“圣立而将之以敬,曰礼”,[11]说明在圣明的基础上持之以敬即成礼。作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茶道之“敬”在吸收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超越了中华礼仪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尊互敬,不仅表现在以茶待客的仪程讲究和仪态规范上,还反映在茶叶采制的仪式和制茶技艺的接续传承等方面,更强调“敬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雅”是茶从物质形态升华为精神享受的重要途径,也是茶道的审美追求。这一特征不仅强调茶艺表演形式的高雅统一,还讲求雅心、雅性、雅情和雅志的茶品特质,倡导茶文化载体诗意化的艺术呈现。“仁”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也是茶道追求至真至善的终极目标。《孟子·离娄下》中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2]强调的是心怀仁爱、先爱他人的谦爱之心。茶道“仁”的精神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鼓励人们常怀仁爱之心,倡导培养人们友善、宽容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心,积极营造和美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前述中华文明“五性”的定性描述亦高度概括了中华茶艺的文化基因,标示着中国人围绕茶所产生演进的独特文化形式。茶器具之“和”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茶器具在中华茶艺中超越了物质属性,不再被认为是简单的泡茶工具,更象征着和谐、平等和共享的包容精神;茶音乐之“静”表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音乐形式,强调音乐的“静谧”与茶道“清寂”的内在一致性,期望通过提供一种在“静”的音乐空间中玄思冥想的新方式,使人们感受内心的平静;茶技艺之“敬”体现“连续性”,包括茶叶制作过程中的仪式感、连贯性和制茶技艺传承的稳定性、连续性;茶表演之“雅”呈现“统一性”:中华茶艺追求协调统一、精致高雅;茶民俗之“仁”显现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茶道精神的传承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暗含和平、友善和仁爱的价值观。可见,和、静、敬、雅、仁五项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国人理解包容、守正创新、平等互敬、和谐共生、和平友善的价值追求,可为中华文化精神标识,对其深入探究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实践方式。
中华茶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文化基因的形成涉及多个因素、不同时期的演变,这一过程中,中华茶艺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哲学的内容,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和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
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的国家。据唐代陆羽《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3]56茶的发现和栽培为中华茶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凡将篇》载:“苓草芍药桂漏芦,棐廉雚菌荈诧”,[14]其中“荈诧”即为茶,这是最早有关茶作药料的文字记载。此后历代史书多有记录茶的药用价值。《晋书》载:“(单道开)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自云能疗目疾,就疗者颇验”。[15]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关于茶的养生记载:“大中三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椀;如日常,亦不下四五十椀’”。[16]这一传统直接将茶与健康联系,形成了茶的保健养生观,一直流传至今。
中国的佛教和禅宗对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佛教提倡以茶待客,在众多寺院都辟有茶堂,规模较大的寺院还设有“施茶僧”,专事布施茶水。清代《新城县志》载:(真全、直旺、如宝三僧)“建观音庵一座施茶,有配殿、茶房、井亭、林木、周匝计有二十余亩”。[17]茶融入寺庙生活促使大批僧侣成为煮茶品茗的大家,唐代的诗僧皎然、五代十国的吴僧文、宋代杭州的谦师等都是名满天下的烹茶大师。佛教还追求以茶助修和以茶悟性,形成了“茶禅一味”的禅宗茶理。僧侣们认为茶有缓疲惫以助不眠、解消化以利久坐、抑欲望以达修身“三德”。在经过禅宗诠释后,茶便实现了从物质形态到精神品赏的飞跃,成为僧侣修行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僧侣用茶提高禅坐时的警觉和冥想,将领悟茶道与参悟禅理相结合,期望借助茶理和禅机之间的共融互通产生对世界的新认知。禅宗强调禅修的平和、静心和专注契合茶道“清净”的精神,“禅借茶以静入道,茶因禅而提高美学意境”,[18]形成独具特色的禅茶茶艺,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唐宋时期是茶文化的繁荣期。茶学专著的涌现、茶器具的发展以及茶与文学、艺术之间的互动都贡献了中华茶艺的形成。在儒释道思想和自然俭朴风气的影响下,唐代前期的茶具讲究原真之味,以古朴雅致为特点。宋代盛行饮茶,但“四大雅事”之一的斗茶法渐趋奢靡,以绮丽典雅为风尚。与此同时,茶逐渐成为文人雅士进行艺术创作的对象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国的文学、艺术与茶紧密结合,追求“雅审美”。茶渗透到文人墨客的生活之中,他们热衷以茶会友、以茶结缘、以茶论文和以茶抒怀,频繁举行茶会、茶宴并创作数量颇丰的茶诗,丰富了品茶的文化内涵。唐代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宋代黄庭坚的《寄新茶与南禅师》和梅尧臣的《答谢友人惠赠七宝茶》等都是咏茶的佳作。最为著名的是唐代卢仝凭借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举奠定了在茶史中“亚圣”的地位。至宋代,茶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在比目皆是的茶坊、茶馆、茶肆和茶楼。据《东京梦华录》载:“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19]宋代茶馆不仅数量开始勃兴,格调装饰亦呈雅致化,反映了宋人高尚的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宋吴自牧《梦粱录》载:“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20]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大量以茶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如唐代周昉的《调琴啜茗图卷》反映唐朝宫廷贵族女性的饮茶趣味;南宋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和《斗茶图》展现了民间斗茶者群像。可见,茶艺本身也是一种融入了传统工艺和审美观念的艺术。茶文化与文学、艺术的互动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学和艺术的繁荣,也弘扬了茶的文化价值。
明清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又一兴盛期。茶道和茶礼的规范化和体系化逐渐建立,茶的种类、品饮方式也渐趋多样化。人们不仅开始追求饮茶环境的清雅幽静,还注重茶道礼仪和审美趣味。明代张源《茶录》载:“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21]强调了幽静环境对品茶体验的重要性。茶礼是表示尊敬和友好的行为规范。朱权的《臞仙茶谱》记载了明代饮茶的严谨礼仪。“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曰:‘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曰:‘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22]625这一时期的文人更加强调茶道的仪式感,经常成群结社,在茶寮里竹炉煮泉,紫砂壶沏茶,小杯品啜,抑或抚琴自娱,抑或学术切磋,抑或情谊融合。在品饮方式上,明太祖朱元璋废团茶兴散茶,瀹茶法代替点茶法成为风尚,这种茶艺演变既能保留茶的清香,又便于直观欣赏茶礼,促进了饮茶技术的革新。伴随清代乌龙茶的出现,中国绿茶、黄茶、白茶、红茶、青茶、黑茶六大茶类均已齐备。囿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别,不仅茶文化呈现出多样性,饮茶类别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如西北地区人们偏好黑茶,北方人热衷绿茶,而福建等地则钟情于乌龙茶,由此形成了地域性茶道特色和多元并存的茶文化格局。
中华茶艺深刻影响了全球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随着中国茶叶的出口和茶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华茶艺的影响力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茶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辩证统一的。中国茶文化有着强烈的民族性,而越具民族性的文化,世界性也愈强烈。作为一种溢出性文化,中国茶文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印度、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地。由于文化主体的差异性,中华茶文化在结合当地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先后孕育形成了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俄国茶炊等多样化的茶文化。国际间的茶文化传播充分体现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开放思想和包容胸怀,促进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
中华茶艺文化基因的形成是一个与中国历史、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紧密相连的过程,这些因素的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华茶艺“和、静、敬、雅、仁”的文化基因,使其成为一个独特且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传统。中华茶艺不仅是一种饮茶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独特理解。
茶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和合之道”的象征。中华茶道深受儒释道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以中庸、平等、和谐作为思想旨归,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中华民族独有的茶艺文化。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以茶器具、茶音乐、茶技艺、茶表演、茶民俗等为载体形成和、静、敬、雅、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包容性、创新性、连续性、统一性、和平性“五性”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中国人理解包容、守正创新、平等互敬、和谐共生、和平友善的价值追求。
《中庸》中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7]289阐释了儒家的“中和”之道。茶道蕴含“和”的思想则是借助茶器具实现人与物之间统一、物与物之间的平等,进而达到“天地人和”的境界。包容性之“和”是茶器具的典型特征。这一特征强调茶具不仅是泡茶和储茶的工具,更象征着和谐、平等和共享的茶道精神,已经“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迈入精神领域,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的象征”,[23]追求实用功能和文化品赏的统一。
符合实用规律和审美趋向是茶器具从设计制作到参与茶事活动的重要原则,旨在实现和谐共存。茶壶、茶杯、茶盘、茶罐、茶筛、茶匙、茶巾等不同茶器具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但必须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创造和谐的茶道环境。古人所倡导的“中和共生”“阴阳相补”等传统理念无不体现着对“共生”理念的推崇。繁而杂的茶器具是组成茶道共生体的独立元素。作为共生的单元构成,茶器具无论是独立个体抑或组合形式都体现了“中和”的思想。就独立元素而言,传统茶壶、茶杯、茶盘等造型多呈圆形,体现了茶道的包容性。从整体性而论,茶器具彼此之间的协调组合已经超越了单个空间,讲求茶道整体的完美和谐,反映了中国文化强调平衡、共存的价值观。
茶道深受禅宗思想影响,强调茶艺形式和内容的平等性。茶艺是茶道的载体,茶道依托茶艺而存在。茶艺的核心在于通过习茶获得审美享受,茶道则旨在借助茶艺修身养性,两者交相融合达到参悟。通常而言,饮茶之人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社会地位的高低之分。但参加茶道活动时,身份和地位上的不平等和不对称就会削弱甚至消失。茶人之间通过“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建立深厚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和平友爱的交友氛围。茶器具在这一过程中以物质载体的对等彰显人与人之间“无贵贱之分、无尊卑之论”的理念,共同创造完美的茶艺体验。茶道活动虽以茶壶为中心,并附有茶杯、茶盘等茶具作为陪衬,看似有主次之分,实则蕴含着平等观念。正如胡付照所言,“假如没有这个平等的思想来贯穿,茶道中的主次也就失去了意义,难以体现茶道平等如一的特色”。[24]如广东潮汕功夫茶的第一道序将壶中之茶注入名为“公道杯”之中,再将茶水均匀沥入小杯的过程,正是蕴含着公正平等的哲学思想。
创新是一切文化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茶音乐呈现的创新性是茶艺发展的客观要求。茶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和茶文化相结合的艺术产物,代表着中华传统内敛式的文化修为。庄子曾以“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25]来阐释水静能明物、心静可悟理的哲学思想。
茶音乐的首要特点是创造静谧的音乐空间。因此风格以缓慢、柔和、宁静、舒缓的旋律为主,同时结合外界各种天然元素,营造沉静安逸的氛围。茶道环境包括自然和专设空间。自然环境多择松间石上、竹茂林幽和泉侧溪畔,表现对竹林的偏爱和山水的向往。宁王朱权在《茶谱》言,品茗当“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22]625徐渭在《徐文长秘集》中也曾云:饮茶“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石,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26]二人均主张集天地之精华,承山水之灵性,汇自然之音律。专设空间是经过加工后专用于茶道活动的茶室。明代的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品茗当在“明窗净几、小桥画舫、课花责鸟、小院焚香、清幽寺观”[27]等处,表明了对幽静环境的青睐。总之,自然品茶和专设茶室都追求环境的清幽静雅。茶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亦旨在创造一个幽雅宁静的空间环境,提供音乐与茶艺的共同体验,增强观众的自然融合感。茶音乐追求有益于心灵放松和平静思绪的音乐体验,利于人们摆脱烦扰纷争,排解心灵空间的垒轧之物,享受静谧时刻。
茶音乐的创新性体现在与茶道内省、平和的精神相契合。茶和音乐源于自然和生活,借助茶道实现了二元统一。茶音乐“静”的特质配合茶道的礼仪,有助于人们进入玄思冥想,安静地感受茶的美妙,从而归于质朴宁静。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音乐形式,茶音乐将静谧、平和与宁静的音乐环境与”清寂“精神相结合,提供了一种玄思冥想的新方式,增强了艺术体验。
中华茶艺蕴含了中国人“敬自然”的理念。茶技艺的连续性之“敬”体现在制茶过程中的尊“敬”及保证制茶技艺传承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这一特征不仅强调了制茶、品茶时应当心存敬意和保持庄重的仪式感,还要求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保障制茶技艺的接续传承。
茶技艺之“敬”首先表现在对茶叶原料的制茶工序的专注。茶叶的采摘、制作和品饮与季节密切相关。采茶天气须合乎自然规律,以晴天为佳。对于贡茶而言,茶工须经训练才能参与采茶,采摘时禁用手掌搓揉,确保茶叶的完整性和优质性,都源于对茶叶原料的尊敬和爱护,也体现了对自然恩赐的尊敬和感恩。制茶技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一系列精细工序。在这一过程中茶艺师始终要保持敬重、专注和耐心,适时监控、不断调整。
茶技艺之“敬”还体现在制茶技艺秉承着世代相传、赓续不断的优良传统。茶技艺的历史传承尤为重要,许多茶艺师都是世代相传。但茶技艺传承通常以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形式延续,具有狭窄性,难以在广泛的范围内相传,极易造成绝技独存、濒临失传的局面。[28]因此,一方面,茶艺师要尊重传统技艺,注重提升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和培养高度责任感,确保制茶技艺传递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政府应助力茶技艺的接续传承。如杭州市政府基于传承和发展龙井茶炒制技艺的需要,设立了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中心,通过提供专业教育与培训推动传统制茶技艺在实践中的应用。
茶艺师品茶的庄重仪式也是尊重茶技艺的重要表现。陆羽《茶经》曰:“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13]136对茶艺展示中茶器的严格要求,体现了陆羽对品茶仪式感的高度重视。从唐宋至明清,品饮方式虽从煎茶、点茶演变成泡茶、瀹茶,但品茶的程序和仪式感不仅未曾消亡,反而渐呈兴盛之势。通过审视茶叶、品味茶汤、评价茶味,表达对茶叶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保证了品茶的幽兴与韵味。
茶艺表演不仅是展示茶艺技巧、品饮艺术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由直观感知上升为精神享受的重要途径。它通过高雅的艺术呈现激发人们对茶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共鸣,借助仪式认同达到文化认同。茶艺表演将饮茶生活艺术化,在呈现音乐、舞蹈、服饰等美学特征的同时,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行为艺术于一体。茶表演的统一性之“雅”强调茶道表演的仪式、环境和表演者的言辞、动作及服饰保持协调、和谐和高雅,以展现雅致的茶道体验和高尚的生活品味。
茶表演的仪式追求环节的和顺协调,表现茶文化的内涵和茶道精神。备茶、取茶、泡茶、敬茶、续茶等动作都要协调。仪式须严谨正中、含蓄谦逊。如习茶伊始,当数次柔缓擦拭茶盒,借以展示茶的清雅高洁,在视觉上涤尽观众的心灵杂尘;投茶时,双手恭敬地摊在双膝,致以敬意后揭盖投茶。表演过程的整齐协调、淡定从容是茶表演统一性的显著体现。观赏者不仅从中体验到了内敛式的中华古典艺术,更在品茶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享受和情感共鸣。
设计和谐的主题氛围和空间环境是茶表演之“雅”的重要内容。幽静和谐的环境和恰到好处的音乐都是创造出高雅氛围的必备要素。茶艺追求环境美,围绕增强茶艺表演效果的核心关切,重在提高观众的饮茶情趣和获得身心的愉悦。因此,表演环境不仅要求整洁干净,还注重内外协调一致,室内往往挂有文房清供,以清净淡雅为主题,庭院则植青松翠竹等植物,以自然和谐为基调。选配音乐也契合茶艺表演的主题,增添茶艺表演的诗意美感。如表演“西湖茶礼”适用江南丝竹的弦乐;“禅茶”表演则选用佛教禅宗的音乐;“朱权茶道”当用古筝乐曲配奏。高雅的环境有助于提高观众的观赏欲望,增强对表演效果的认同,从而真正沉浸在茶道的美感和无我之境中,达到陶冶德化的目的。
合乎“雅”的精神也是茶表演者服饰穿戴的追求,端庄得体的服饰能有效烘托茶艺表演的主题。表演者通常穿着符合茶道主题元素的传统服饰,根据茶艺表演的类型灵活选择适用服装,如表演“唐代宫廷茶礼”应着宫廷服饰、表演“禅茶”茶艺则穿禅衣等。男士表演者多穿着黑、青、灰等色调为主的宽松长衫,服饰的图案设计遵循“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的原则,实现传统与现代、实用与艺术的统一,保持高雅的形态之美。
茶表演通过对茶的原生状态进行艺术加工为观众带来视觉观赏。这一过程中保持艺术的统一和协调尤为重要。茶表演的统一性之雅强调了茶道表演协调、和谐、高雅的特点,从而使茶表演成为一种统一的、高品质的文化体验,为观众呈现出茶道的美韵。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茶表演不同于一般的演艺,它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浸润着中国人独有的优雅自然的人文气息。
中国悠久的饮茶历史中还形成了具有丰厚人文底蕴的茶民俗。茶“有清、香、甘、和、空、俭、时、仁、真”九德,其中,对“仁”的解读是“仁者爱茶,茶生仁爱之心”。作为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产物,茶民俗的和平性之“仁”反映在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茶道文化的传承和对社会和谐的贡献等方面,体现了中国茶文化蕴含的和平、友善、仁爱的价值观。
尊重自然环境是和平性之“仁”的突出表现。习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29]如云南普洱市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采用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了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景迈芒景万亩栽培型古茶林。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首个以茶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同时,各地围绕茶叶种植、培育、采摘等环节创造了一系列茶民俗活动,传承着人与自然和美相处的生态智慧和伦理观。又如福建武夷山地区每年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喊山”祭茶活动。茶农身着传统服饰,以虔诚的姿态祭拜茶神,祈求通过与自然的真诚对话获得茶叶丰收。还有云南布朗族茶农在春茶发芽时举办的盛大的“山康茶祖节”祭拜茶祖,是林茶共生、人地和谐、促进茶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文化景观。人们透过“茶”体会自然的本真之美,感受四季的轮换更替,体悟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和人文精神。
传承弘扬茶道精神是和平性之“仁”的应有之义。从唐代陆羽《茶经》倡导的“精行俭德”,[13]11到宋徽宗《大观茶论》以“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30]的十六字箴言阐释茶道,至明代朱权高扬“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22]625近代以降,茶学家程启坤以“理、敬、清、融”解释茶道精神,茶学泰斗庄晚芳将茶道精神归纳为“廉、美、和、敬”,“以身许茶”的吴觉农更是认为茶是“君子性”和纯洁性的象征。茶道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被丰富和诠释,其核心精神已经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美心修德的精神力量。如陈文华所言,“作为品茗艺术的主体是人,人们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品茗活动中流露出来,尤其是在品茗意境的追求和茶道精神的理解上表现更为明显”。[31]
茶道行为贡献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茶道与公益结合的典型当属“施茶”。作为一种慈善性质的社会救助行为,施茶源起于寺院,形成于唐末五代,明清时期成为社会常态,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热衷慈善之人还经常集资募捐成立施茶会,在行人必经的路亭、结棚、码头、渡口等地备置茶碗竹管,烧水泡茶供行人乏渴之用。如清接云亭施茶碑载:“汤茶解渴,在家则易,在路则难,路渴之辈遥慕茶亭,如大旱之望云霓也……夏盛秋阳之候,路行渴乏之人,皆望茶止渴,乃暂息于斯亭者,盖不胜其攒簇焉”。[32]作为民众自发的慈善关怀,施茶从最初的个人行为演变成群体活动,并最终形成以茶为物质形态的民间习俗,俨然成为一种公益性和慈善性的文化传统和中华美德,具有构建基层社会民众生活网络、提升基层社会应对危机能力、形成独特的施茶文化遗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等多重社会功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尚善崇义、兼爱互助、扶助共荣的特质。[33]
中国茶文化强调对和平、友善、仁爱价值观的追求和实践,鼓励培养仁爱、宽容、善良的品质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公德心,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茶道不仅是一种品茶方式,更是一种社交和文化体验,通过将友善、和平的观念融入日常生活和社会互动中,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华茶艺不是农业的纯物质,也不是文艺的纯精神,更不是哲学的纯理念,是集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中国人普遍接受的综合性技艺。从茶的栽培、采摘、制作、品饮等一系列物质化的行为中形成的和、静、敬、雅、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包容性、创新性、连续性、统一性、和平性的重要表现,进而在此基础上凝结为中国人追求理解包容、守正创新、平等互敬、和谐共生、和平友善的价值观。探究中华茶艺的文化基因,不仅是饮茶行为的简单呈现,更要借助制茶技艺和茶道活动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将具有悠久历史积淀和丰厚人文底蕴的茶文化相关的符号、元素、精神提炼出来与中华当代文化链接,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文化基因是可以学习的,既可以发扬、创造,也可能被遗忘、抛弃。新时期如何推动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向当代中国人提出的崭新课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互学互鉴中保持文化定力,在守正创新中激发文化活力。坚定深沉的文化自信,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41],主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精神力量,着力赓续中华文脉,重视对中华文化基因的多重解读,不断创造中华文化基因新形态,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