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田保护区海南坡鹿种群发展的主要因子及保护对策

2023-02-05 18:55:37符明利
热带林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蟒蛇大田保护区

符明利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南 东方 572624

海南坡鹿是泽鹿(Cervus eldi)的一个亚种,分布范围局限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印度、柬埔寨、老挝和中国,为生活在热带的鹿科动物。泽鹿共有4 个亚种,包括印度的曼尼蒲尔亚种(Cervus eldi eldi)、泰国亚种(Cervus eldi siamensis)、缅甸亚种(Cervus eldi thamin) 和海南亚种(Cervus eldi hainanus)。海南坡鹿仅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是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CTTES 附录Ι 中,被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20 世纪50 年代,海南坡鹿数量超过500 头,在海南岛山地外缘的广大丘陵平野、沿海台地的稀树草原和灌木草地等生境都有坡鹿活动的踪迹[1]。但由于人类盲目猎捕及生境不断萎缩,海南坡鹿的种群数量一度锐减到1976 年建立保护站时的26 头,濒临灭绝。在政府的大力关注和研究人员的持续努力下,保护区积极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经过40 多年的保护与发展,坡鹿种群数量已经发展到300 余头。但是,目前制约海南坡鹿种群发展的一些因素客观存在,有必要对影响海南坡鹿种群发展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应对之策,以便更全面、更科学地开展海南坡鹿保护工作。

1 研究区概况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西南部的东方市境内,其地理坐标为19°05′N~19°17′N,108°47′E ~108°49′E,面积为1310hm2。保护区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4.6℃,无明显的四季变化,但旱季和雨季有明显区别,旱季长达7~8 个月(11 月~次年5 月),雨季短而集中,仅在7 月~10 月,年平均降雨量为1012mm,而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522mm。保护区属于沿海台地类型地貌,地势比较平坦,海拔高度为30m~80m。土壤为海相沉积物上发育的褐色砖红壤和褐色土壤,以及砂页岩风化形成的褐色砖红壤,土质比较肥沃。

保护区有独特的植物生态群落,生物有较复杂的多样性,植被属较典型的干旱热带稀树灌丛草原,素有“小非洲”之称。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450 多种。根据植被的优势种类,将其分为低平地热带草原、灌丛草地、有刺灌丛、落叶季雨林、人工林和人工草地等6 种栖息地类型[2]。大田保护区有兽类39 种、鸟类81 种、两栖类12 种、爬行类17种、鱼类8 种、昆虫类111 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的有海南坡鹿(Panolia siamensis)、 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黑鹳(Ciconia nigra)等3 种;属国家Ⅱ级保护的有蟒蛇(Python bivittaus)、海南兔(Lepus hainanus)、海南麂(Muntiacus nigripes)等12种[3]。

2 影响海南坡鹿种群发展的问题

2.1 人类活动对海南坡鹿种群发展的影响

大田保护区周边分布有许多的村庄,部分村民思想观念落后,村庄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有待提高,一些村民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海南坡鹿的价值只是从经济层面上理解,而对其在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认识还很不够。再者,长期以来,坡鹿在当地人们心中被誉为身价最高的野生动物,认为坡鹿全身都是宝,是强身祛病的“灵丹妙药”,并认准其作用可福及三代人,不少人对坡鹿是梦寐以求的。据了解,20 世纪70 年代,不法分子对坡鹿的售价就已经高达1.1 万元[4]。1988 年一个不法分子从东方市境内盗猎一头坡鹿到儋州市要价3.6 万元。近年来东方市公安机关也受理过杀害濒危野生动物的案件。基于如上因素,大田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开展了很多的工作,如今虽然坡鹿被盗猎的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还是没有完全杜绝。

2.2 保护区面积偏小对海南坡鹿种群发展的影响

大田保护区面积1310hm2,根据当时开展对海南坡鹿保护的实际情况,专家和管理者一致同意将整个保护区用铁丝网(网孔120mm×120mm,网高2.2m)围起来,这种管理模式会使得海南坡鹿种群在一定时期能够迅速发展,保护成效非常明显。但随着坡鹿数量的增加,现有保护区的面积已不能满足坡鹿的繁衍生息。根据宋延龄研究员1993 年对大田保护区海南坡鹿容纳量的研究得出结论:大田保护区应严格控制在840 头到1122 头之间[5],一旦坡鹿数量超过这个数字,海南坡鹿就会因保护区面积小而制约其发展。

2.3 蟒蛇对海南坡鹿种群发展的影响

蟒蛇是大田保护区海南坡鹿食物链中的天敌。过去保护区及周边广阔地区是蟒蛇的栖息场所,它对该地区生态平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保护区周边地区不断开发,蟒蛇大片的生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许多蟒蛇从外围逃进了保护区,大田保护区成了该区域蟒蛇生存的唯一场所。保护区经过多年的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物多样性变得更加丰富,这就给蟒蛇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生境。大田保护区从2012 年至2021 年共记录到133条蟒蛇实体,其中发现蟒蛇捕食动物的有63例,而海南坡鹿被蟒蛇捕食就有57 例。2020 年蟒蛇进食坡鹿的数量已经占到坡鹿种群的4.7%。在野生蟒蛇长到2.5 岁以后就达到性成熟,每交配1 次就可以连续3 年受孕产卵,每次产卵在20 枚~50 枚,成活率在70%~80%之间。另外蟒蛇在保护区内没有天敌,很多因素使得保护区蟒蛇数量偏大而捕食更多的坡鹿,如果不加以人为控制,蟒蛇数量将越来越多,这样不仅威胁了海南坡鹿,而且最终将造成该地区生态失衡[6]。

2.4 海南坡鹿遗传多样性低对海南坡鹿种群发展的影响

在生物界有一种理论认为,如果一种野生动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少于50 只,这个物种可能就很难维系下去,因为其近亲系数太高,可能造成近亲衰退,使这个种群患上一种遗传病,而且无法适应突变的环境。大田保护区1976 年成立时海南坡鹿仅剩26头。通过开展架设高围栏,改造生境,种植牧草和打击盗猎等科学管理手段,并且加强对坡鹿种群繁育的研究工作,到2007 年以大田保护区为种源的坡鹿种群已经发展到了几百头,种群数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对海南坡鹿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随机抽样55 只雌性坡鹿的DNA 中没有发现任何差异,也就是说这55 只坡鹿来自一个母系家族[7]。目前的海南坡鹿属近亲繁殖,这种现象对密度很高和遗传多样性很低的坡鹿来说任何流行病或寄生虫病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灾难。

2.5 疾病对海南坡鹿种群发展的影响

根据袁喜才等对海南坡鹿寄生虫病学调查发现体外寄生虫有镰形扇头蜱等,粪便镜检发现牛新回虫卵、鹿同盘吸虫卵以及反刍兽肝片吸虫卵等。镰形扇头蜱是坡鹿较为典型的体外寄生虫,它们对海南坡鹿的危害极为严重。邦溪保护区内的坡鹿曾经严重遭受镰形扇头蜱体外寄生虫的侵害,受寄生虫吸血的坡鹿体表长满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镰形扇头蜱,部分坡鹿出现贫血、消瘦、体质下降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坡鹿的健康,甚至是威胁到了生命。

根据林贤梅[8]对海南坡鹿种群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海南坡鹿常见疾病有仔鹿下痢、仔鹿脐炎、鹿坏死杆菌病和鹿瘤胃积食病等。由于大田保护区在防治坡鹿疾病工作上还未完善,坡鹿疾病没有及时被发现和治疗,因此,坡鹿发生疾病会制约其种群的健康发展。

3 海南坡鹿种群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人类活动问题的对策

3.1.1 科学引导村民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对社区的每个村庄进行调研,科学引导他们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根据每个村庄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高效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引导合作社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增加村民的就业岗位。

3.1.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对保护海南坡鹿的重要性

管理局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社区科,科室主要工作就是到各个村庄进行广泛宣传,以电影、幻灯片、座谈、广播、宣传资料等多种教育形式,争取让每个村民都认识到保护坡鹿的重要性和偷猎坡鹿的后果,与附近新宁坡、大田村、苗村、温村等村庄签订护鹿、防火、保护森林资源等联防责任状。

3.1.3 加大对海南坡鹿的防范工作

在保护区内建立多个站点,安排人员常年驻守并进行巡护,对保护区实行分片管理,并尽量安排每个管护区域在70hm2之内,明确工作范围,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海南坡鹿不会出现被盗的现象。

3.1.4 严厉打击盗猎分子

长期以来,东方市公安机关都把盗猎野生动物案件当作工作重点来抓。近年大田派出所受理的各类案件中有一宗就是非法杀害濒危野生动物(海南坡鹿)案。由于加大执法打击力度,最近进入保护区内进行偷盗坡鹿的行为已经基本得到有效遏制。

3.2 保护区面积偏小问题的对策

3.2.1 加强对保护区生境的管理

大田保护区主要有低平地热带草原、有刺灌丛、落叶季雨林、人工林和人工草地5 种天然及人工植被类型,其中低平地热带草原、落叶季雨林和人工草地可以为坡鹿提供种类较多的食物和隐蔽场所,因此成为坡鹿喜欢选择的生境类型,而有刺灌丛和人工林则很少被坡鹿选择。随着坡鹿种群数量快速增加,为了能够给坡鹿提供更多的食物,保护区对有刺灌丛和人工林进行了改造。通过对保护区的生境改造,可以提高保护区对海南坡鹿的容纳量。

3.2.2 有必要对坡鹿进行迁地保护

2003 年开始大田保护区开展了海南坡鹿大规模的迁地野放工程,把近几百头坡鹿分别迁入猕猴岭、保梅岭及赤好岭进行野放,很大程度减轻了大田保护区海南坡鹿种群因超过容纳量从而影响种群发展壮大。

3.2.3 扩大保护区的面积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和绿盾行动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海南省人民政府已经同意在三亚抱龙林场划拨1189.7hm2给大田保护区管理局,这样,海南坡鹿的栖息地就将近增加了一倍,为海南坡鹿种群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3.3 蟒蛇捕食海南坡鹿问题的对策

加强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对蟒蛇生态学的研究,深入了解蟒蛇的生物学特性、蟒蛇与海南坡鹿等其它物种之间的关系,以及蟒蛇对坡鹿种群发展的影响,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人为干预控制蟒蛇过快发展,使得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海南坡鹿)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3.4 海南坡鹿遗传多样性低问题的对策

开展迁地保护可以提高坡鹿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和维持遗传的变异性。另外,可以通过对保护区内的种公鹿与其它地方进行交换,避免了坡鹿的近亲繁殖,提高海南坡鹿遗传多样性的丰富度。

3.5 海南坡鹿疾病防治的对策

以往对海南坡鹿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通过访问调查和现场观察两种方式进行,今后需要针对性的通过尸体剖解、微生物学、血清学、变态反应等各种诊断方法进行检查。深入了解海南坡鹿发生的各种疾病,对每种疾病开展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做到无病发生时以预防为主,有病要及时发现和治疗,确保海南坡鹿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蟒蛇大田保护区
蟒蛇为什么不会被猎物噎死
柯尔特蟒蛇转轮手枪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品牌研究(2021年7期)2021-11-28 03:40:50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海峡姐妹(2020年1期)2020-03-03 13:35:54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蚯蚓和蟒蛇
大灰狼(2018年7期)2018-08-30 18:51:08
好饿好饿的蟒蛇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甘肃林业(2016年2期)2016-11-07 08:56:10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