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影解读大脑中的“情绪小人儿”

2023-02-05 20:01语凝
世界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冰棒大脑记忆

语凝

古往今来,人们对“情绪是什么”依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我们的大脑,作为我们的“处理器”,大脑对于外界刺激信息的反应似乎就是情绪的来源。关于情绪如何产生的学说大多深奥且庞杂,普通人很难读得进去。还好,在2015年,一部动画片希望用轻松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理论告诉人们,并且大获成功,这就是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让我们用轻松点的方式来看看情绪到底是什么。

20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将人类称为理性的动物。2013年,两名心理学家肯里克和格里斯克维西斯合作出版了一本解释人类行为决策的书籍,名字就叫《理性动物》。在书中,作者将人类的大脑预设了7个思想模块,也被称为7个次级自我,它们分别是自我保护型、避免疾病型、社交型、社会地位型、择偶型、留住配偶型和育儿型,这些模块在我们的大脑中“轮流坐庄”,它们会在特定的环境出现,并且在出現的时候由这个次级自我“掌权”,控制我们的大脑。这种“模块化”的学说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关注,成了一种革命性的理论。而在两年之后,《头脑特工队》横空出世,告诉人们,5个代表情绪的小人乐乐、忧忧、怒怒、怕怕和厌厌组成了我们大脑的决策机制,从而控制我们的情绪。

“情绪”到底是哪儿来的?

大脑是一个神秘的器官,所有的思想、情绪、认知都是由大脑产生的,但大脑所产生的东西又是那么地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这几个“小人”在哪里呢?我们的情绪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1970年,美国神经学专家保罗·麦克里恩提出了三脑理论,认为大脑的结构也是经过不断地进化从而变成如今的样子的。我们大脑的第一阶段进化发生在2.5亿年前,被称为网状脑,又被称为原始脑或爬虫脑,那时候还没有人类,爬虫脑是所有动物都有的原始脑,爬虫脑在大脑最里面连接脊椎根部的主神经系统,这个时候的大脑没有什么思考或者情绪,而是单纯的为了生存自动控制条件反射的活动,维持最基本的生命功能,比如心跳、呼吸、进食、逃命、繁殖等功能,这些活动就像是刻在我们生命中的情绪,一般人无法控制这部分功能。我们饿了需要吃饭,看到一辆车过来会躲开,发生火灾会逃命都是由爬虫脑控制的。

到了5000万年前,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爬虫脑的基础上进行了进化,这时候大脑多了一层情绪脑,又被称为哺乳脑,显然这是哺乳动物所拥有的。因为哺乳脑的存在,哺乳动物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感觉功能和情绪系统:兴奋、恐惧、社交、互惠、育儿乃至家庭等等情绪或观念都是由哺乳脑产生的。之后,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级哺乳动物又进化出了视觉脑,这是高级哺乳动物所特有的,也是显意识诞生的地方,皮质脑控制着认知功能,包括语言、学习、记忆、计划、推理、思考等等功能,大约占据了整个脑容量的三分之二,这里是我们每日最容易触及的思维活动的来源。

这3种结构的相互配合和制约,形成了如今我们的情绪和处理机制。我们的大脑在情绪处理时采用双轨模式,当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信息首先会传入边缘系统,而边缘系统会首先产生最基本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大多是生存类的反应,比如看到细长的像蛇一样的东西,哺乳脑会自动的产生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让我们避开危险。但同时这个信息也会传入我们大脑的新皮层,新皮层也会对这个信息进行判断:这个细长的东西到底是蛇还是绳子,如果是绳子,那么新皮层就会向哺乳脑发出信号,要求哺乳脑停止过激反应。但条件反射式的情绪反应速度是很快的,而新皮层的判断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也造成了人们总是容易先产生情绪,然后再通过判断去决定是不是关闭它。

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的杏仁体主要负责应激情绪的产生,参与情绪产生的过程,形成呼吸变化、出冷汗、汗毛竖起、瞳孔变大等反应,同时大脑也会提取关于刺激的相关记忆,从而进行判断。当然,大脑的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每次人们都可以像前文中的例子一样很轻易地控制住情绪系统,比如某些特定的情绪会刺激海马体提取相关刺激的强烈情绪记忆,让我们对很多正常的现象有着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创伤、战争等后遗症就是这种机制导致的。这些复杂的机制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的皮质脑无法对情绪进行有效地干预,就会导致我们的情绪完全失控。

一部电影将情绪具象化

直到今天,大脑的运作方式人们也只是刚刚触及到一些边缘,而情绪和心理则更是面临着“黑箱”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关于情绪和心理的现象至今仍是各种流派引发争议的“重灾区”,对一个现象的解释往往会带出一大篇庞大而又复杂的概念结构,而简单通俗的解释又往往南辕北辙,形成错误的观点。所以当《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上映时,很多人是抱着挑错的眼光来看的,但是这部电影聪明之处在于它只是以一个小女孩的情绪作为主线,这让庞杂的情绪问题大大地简化,并且电影中选取的也基本上都是最经典、最中规中矩的心理学概念,让普通人也能看得懂,一窥我们情绪产生和运作的全过程。

故事选择了一名普通家庭的普通小女孩莱莉作为主人公,从莱莉刚刚降生睁开双眼,代表快乐情绪的“乐乐”就出现了,这是在告诉我们:在我们尚不能用语言表达自我的时候,情绪就已经在我们的大脑中开始运作了,它知道我们的一切,比语言更加了解我们。当莱莉完成了她和父母的第一次互动——父母关爱地看着她,说“你瞧瞧你,真是个快乐的小天使”——这个互动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了一个记忆小球,而这个过程也让我们形成对自己的第一个认知。这时候的莱莉当然不明白“快乐的小天使”是什么意思,但刚刚出生的她本能地感觉到了安全和放松,这恰好是由“乐乐”负责的。正是在以后无数次这样的情绪互动中,重要的人给我们的反馈就在我们的脑中形成了一种印记,而这种印记逐渐形成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这种认知都是伴随着情绪而形成的,情绪是形成这种认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当然只有“乐乐”一种情绪是不够的,于是很快大脑“控制台”旁边就多出了“忧忧”,接着出现了代表恐惧的“怕怕”,代表愤怒的“怒怒”和代表厌恶的“厌厌”,于是莱莉大脑中的“控制台”变大了,而随着人们逐渐长大,接受信息的丰富化和处理能力的增强,让我们拥有更多样的情绪和更复杂的复合情绪。莱莉生活的变化发生在她11岁的时候,那一年她们搬家了,本来是一件生活中无法抗拒的小事,却给莱莉的情绪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也推动了后面剧情的发展。

为什么是11岁?编剧、导演彼特·道格特也是困惑于自己11岁的女儿情绪低落所以才找到心理学家咨询,从而决定拍摄一部电影来讲述情绪如何在大脑中运行。而在心理学层面,11岁左右的年纪正是人们在认知发展阶段中,认知方式的变化使孩子在接受外界信息时的处理方式发生变化,而儿童的心理障碍大多发生在这一时期。在生活发生变化的时候,莱莉不自觉地产生了许多的负面情绪,忧伤、恐惧、否认、回避……这时候,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乐乐”想方设法地想要去阻止这些情绪,“乐乐”一直是莱莉童年的主要推动力,她希望莱莉一直快乐,就像莱莉的父母希望她永远是个快乐的小女孩:妈妈告诉她要“保持微笑”,要一直快乐,所以“乐乐”一开始也是病態的,她疯狂地想要给莱莉快乐的记忆,巴不得莱莉的人生都是快乐的。于是她开始忽视和打压其他情绪,她最嫌弃的就是“忧忧”,认为忧伤是多余的,而在“怒怒”“厌厌”和“怕怕”播放脑海中的记忆球的时候,她也总是要把别人的记忆球换成快乐的,在莱莉的生活发生变化的时候依然如此。

但这些快乐都是虚假的:莱莉假装快乐地和妈妈吃披萨,假装快乐地和爸爸打冰球,假装快乐地面对变化后的每一天……这种对其他情绪否认、回避的所谓“恢复正常”,其实就是一种防御机制,这种保护我们脆弱心灵的防御机制有时候有效,而有时候也并不那么牢靠,尤其是在人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

提出三脑理论的保罗·麦克里恩。

三脑理论

在故事中,莱莉的假装快乐受到了妈妈的表扬,妈妈感谢莱莉在生活发生改变的时候依然那么阳光快乐,而正是这种反馈让“乐乐”在莱莉的情绪控制当中一直占据上风。这种无意识地替父母着想在莱莉的生活中是根深蒂固的,而这种影响也让她很难从这个比较固化的潜意识当中跳出来,看看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于是在必须要快乐的影响下,莱莉和真实的自己产生了裂痕。努力的假装快乐反而给了莱莉额外的压力,她要花很多时间假装成开心的样子,但其他的情绪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抑到了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在新学校的第一天,象征父母反馈的强制快乐和象征自我情绪的忧伤发生了冲突,莱莉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给自己情绪带来的真实反映,但又要努力维持父母希望的自己要“一直快乐”,所以在这个时候莱莉迷失了自我,想要退缩和逃避。而“乐乐”再也压制不住那些情绪,悲伤、恐惧、厌恶、愤怒、痛苦全部都爆发出来。人们总是希望快乐是生活的底色,都希望永远快乐,只有快乐的情绪才是好的,但一味地追求快乐,否定其他情绪的存在往往会适得其反。人需要成长,需要经历忧伤、恐惧、厌恶之类的负面情绪,才能够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很多心理学实验也表明,过分的乐观往往会妨碍我们。

我们喜欢快乐,但更要学会接纳悲伤

在“乐乐”与“忧忧”一同帮莱莉寻找自我的时候发现,同一个记忆球既可以变成黄色的快乐球,也可以变成忧伤的蓝色球。其实我们的快乐很多都是在忧伤的基础上诞生的,情绪中的每一次悲伤,其实也是快乐诞生的契机。“忧忧”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那么讨人喜欢的角色,就像我们不喜欢面对忧伤一样,人们总是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抱有很大的偏见。但忧伤是我们最早出现的情绪之一,每一次环境的变化、人生阶段的转变总是会产生忧伤的情绪:莱莉搬家,离开了习惯的地方,离开了昔日的朋友,她感到被悲伤笼罩着,但她也不想面对这样的情绪。生活中人们也是如此,当人们离开家乡、亲友离世、生活不顺利的时候,总是会被悲伤的情绪笼罩,虽然会有很多人安慰你,“不要忧伤,不要难过,多想想快乐的事情”,但忧伤不会凭空消失,人们只能选择面对它,接受它。

1. 电影《头脑特工队》的编剧、导演彼特·道格特。2. 电影《头脑特工队》中的忧忧与乐乐。3. 影片中,头脑里的小人儿通过操控台控制我们每个人的“情绪岛屿”。4. 电影《头脑特工队》中的莱莉一家。5. “冰棒”这个人物是莱莉想象出来的好朋友,也许正是我们遗失的美好。

虽然忧伤是一种缓慢的、淡淡的感情,但悲伤的状态也会让我们的大脑产生变化,会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收集信息和观察细节的能力变得更强,让我们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身体变得更为活跃,从而进一步地了解环境,也进一步地了解自己。而且,悲伤是一种属于个体的,不会传染的情绪。相反集体悲伤还容易使人更快恢复,重新面对生活。

有时候快乐不能做到的事情,悲伤往往可以做到,就像影片中“冰棒”不开心的时候,“乐乐”想让他快乐起来但怎么也做不到,但“忧忧”几句话就让“冰棒”哭了出来,而哭出来之后“冰棒”反而恢复了,这就是忧伤的力量。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不要哭,好像哭泣就不是好孩子,但很多时候,哭泣却是治疗自己的一剂良药,生活中每一个悲伤的记忆和情绪,都是在给我们创造一次发泄的机会,也是给我们创造一次面对自己的机会。

其他的负面情绪也是如此,代表厌恶的“厌厌”总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事物,比如面对绿色的西兰花时,“厌厌”就会跳出来,是一种面对可能威胁时候的防御模式。同样是防御模式,代表恐惧的“怕怕”传递的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信号,是对身体或情绪上危险的一种本能的回应,提醒人们要小心。但与厌恶不同的是,恐惧与记忆的关联度更深,有时候我们莫名其妙地感觉到恐惧,其实这种莫名其妙之后,可能是因为某种事物或场景激活了记忆深处的某些事件或创伤,而恐惧的时刻很多时候也是我们直面自己深层意识的时刻。

代表愤怒的“怒怒”是最为强烈的一种负面情绪,在常识中愤怒往往代表着不理性,具有破坏性,没有逻辑。但研究证明,愤怒的情绪表达并不会破坏理性的思考,相反愤怒有助于我们建立理性的思考,在愤怒状态下的人,反而更愿意接触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减少偏见的同时做出理性的判断。愤怒更像是一个信号,是边界被侵犯的一个标志,是反抗压力的一种表现,愤怒充满了力量是因为它承担着改变的动力。莱莉在憤怒的情绪下想要离家出走,她的愤怒被爸爸看到,爸爸提供了帮助想要和莱莉找回快乐,但爸爸用错了方法,他并没有和莱莉一起直面情绪,而只是希望莱莉可以找回那个“快乐的小天使”,所以爸爸失败了。而在最后,只有莱莉直面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之后,才真正的完成了从“他人认为的我”到“真正的我”之间的转变。

大脑中也有“遗失的美好”

“冰棒”这个人物是莱莉想象出来的好朋友,他是大象、猫、棉花糖、海豚的组合体,这样的生物在成年人和科学世界中当然是不存在的,他只会存在于孩子的心中。每个人好像都曾有一个“冰棒”,他们是孩童时代丰富想象力的产物,因为在孩童时代并没有那么多的刻板知识和社会常识,所以每个“冰棒”都是天马行空的,没有任何的框架和约束。“冰棒”一直在收藏回忆球,他惊叹于莱莉已经长那么大了,说明他收藏的都是莱莉儿时的回忆,完全不知道莱莉已经长大的事实。而随着莱莉的长大,“冰棒”则只能躲在记忆的最深处,收集着莱莉儿时的记忆来慰藉寂寞。最后“冰棒”自愿地选择牺牲让所有人动容,而这也是莱莉长大的标志。人们长大了,知道了很多天马行空的幻想是不合理的、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理性了、现实了,我们的想象力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社会,而“冰棒”也就自然而然地离开了,退出了我们生命的舞台。

给我们儿时带来最大象征意义和想象意义的事物,总有一天会不得不退出我们的人生舞台,就像人们早已经不记得自己的“冰棒”到底是什么样子,这种遗失的美好,也是我们长大的必然代价。但“冰棒”在诀别的时候叮嘱“乐乐”:替我带她上月球,好吗?却也会被“带回”我们的记忆当中。我们会因为成长放弃一些东西,但有的东西却是在我们的记忆中传承下来,伴随我们一生。

(责编:昭阳)

猜你喜欢
冰棒大脑记忆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冰棒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