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静娟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泉州 362000
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此,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对泉州勇当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依山面海、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泉州,在发展过程中深入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山水田园城市,做大做强绿色经济,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努力走出了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泉州生态资源总量丰富,山水格局保持良好,环泉州湾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占61%。泉州市委市政府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连绵带的构想,生态连绵带是在绿色发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等新发展理念下,提出的一种生态空间建设理念与建设方式,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泉州的生动实践。它以城镇自然山水脉络为基底,通过绿道及其他绿化空间串起山林、水体、湿地、田园等自然资源,形成相互链接、连绵成片的生态体系[1]。
在生态连绵带规划建设中,泉州市遵循全市“一盘棋”思路,逐步铺开、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全域生命共同体。近年来,着重打造主城区、晋江、洛阳江、百崎湖等生态连绵带示范性项目。如今生态连绵带项目已初具规模,环泉州湾区域22个生态连绵带示范项目有序铺开,中心城市“300 m见绿、500 m见园”,覆盖率达到70%[2]。
近年来,泉州市守住绿色底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已建成10个国家生态县(市、区)、111个国家生态乡镇、1 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德化县、永春县、鲤城区、安溪县、洛江区、惠安县相继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命名,永春县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初见成效。
多年来,泉州市致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含金量”持续提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破土而出,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方兴未艾。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东方米兰”“世界鞋都”“世界石都”纷纷向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转型,循环经济发展“国字号”全省最多,创建了泉港石化工业区、福建海西再生资源产业园、德化陶瓷产业园区、石狮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4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获得国家4亿元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沿海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电、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成集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晋江五里高新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光电信息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于一体的太阳能电池设备、装备研发和生产体系[3]。
近年来,泉州市全力推动工业发展与绿色转型正向互动,工业经济持续增长,2021年工业产值达2.4万亿元,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前10。能源资源投入逐步下降,“十一五”以来,全市规上工业以年均8.2%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13.0%的增加值增长。为破解工业加速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建陶业在全国率先“煤改气”。2010年,泉州在全国最早提出淘汰煤气发生炉,实行天然气替代,并于2015年4月在全国率先实现建陶全行业使用天然气,跨入清洁能源时代[4]。
二是印染行业在全国率先实现“集中供热”。为推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泉州市纺织服装行业率先在全国实现集中供热,率先在全省实行分级评价。
三是石材行业“腾笼换鸟”“进园发展”。石材是泉州起步较早的产业,泉州市自2009年起开展建筑饰面石材行业综合整治,先后淘汰“低、散、小、乱”企业2 200余家、130多家矿山。
四是电镀行业“异地搬迁”。2009年起,南安陆续将电镀企业迁入60 km外的南安水头电镀集控中心,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边流域环境的影响,保障水质安全。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全市目前规模以上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企业约100家,产值约500亿元。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能源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相协同,2022年泉州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02%以上。在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泉州市25个项目入列,制造业绿色发展蔚然成风。
“十四五”时期,泉州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作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泉州,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难以支撑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5]。并且福建省将全省陆域面积的27.5%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约38%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陆岸线纳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当前,泉州市在加快实现全方位高质量超越过程中,以实体经济为立市之本,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民营企业居多,中小企业较多,经济效益优先,生态效益较难同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难度大[6]。
当下,经济社会焕发新生,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产能产量短时间内集中恢复性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反弹压力,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高位运行的难度越来越大,持续向好的压力较大[7]。污染防控重点从工业为主向工业、交通、生活、农业并重的结构性转变,呈现点多量大面广、布局分散的特点。通过末端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的空间越来越小,需要更加注重强化源头防控、系统治理、加强污染物协调控制。
对标先进地区,泉州市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水平不高、改善成效不稳固。在大气环境方面,臭氧和PM2.5已成为泉州的大气主要污染物。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地区各类拆迁、施工、沙土运输数量多、布局分散,施工、渣土运输扬尘问题日益突出。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颗粒物污染和露天烧烤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泉州市工业污染源占全省总数的40.2%,涉及石化、化工、重金属、印染等重污染行业和水处理、涉液氨等环境高风险行业。
经环境风险评估,泉州市有重大环境风险等级企业27家,较大等级企业204家,还有泉港、泉惠2个石化园区,石化、化工、重金属等重点污染行业企业存在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社会风险,项目“邻避”风险增大[8]。
个别地区对当前生态环境形势认识不到位,对解决具有长期性、累积性的环境问题思路和方法不多,欠缺敢于“碰硬”的勇气。城乡二元分治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治理能力明显弱于城市。
泉州市的生态环境机构编制基础较为薄弱,与东部其他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职级职数偏少、人员不足问题凸显,人才总量偏小,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新划转职能的科研、执法、监测等支撑保障能力不足,全市各县级环境监测站存在小且不全的问题,重点污染源、应急监测能力不足,海洋监管监测能力不强;熟悉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土壤、核与辐射环境监管等工作的干部紧缺[9]。现有环境信息化保障手段和服务支撑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要求相比,在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公共服务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作为山海相连、美丽清新的泉州,要牢记嘱托,精心守护绿水青山,着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泉州样板”。
3.1.1 推动生态产业化,做大绿水青山一要构建综合大产业链。构建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实现全产业链条增值。推动生态产业发展,构建旅游、康养、研学等相关产业链,开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全力推动生态产业化。
二要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海丝历史文化申报世界遗产的战略优势和地域传统风貌,以丰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为节点,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名人文化为线索,组织海洋文化旅游线和内陆生态旅游线,打造“亮点在古城厚度、在山海空间、在生态连绵带”的泉州全域旅游线路。
3.1.2 促进产业生态化,做强金山银山一要转变发展方式思维模式[10]。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瞄准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推进传统制造业全链条全流程升级和新兴产业集群化;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将改造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将加快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不断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要打造多样主体功能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乡村家园共造,为乡村振兴植入田园生态、农业旅游、文化体验、特色民宿等低碳产业。安溪、永春、德化3县及南安市西北部利用自然生态禀赋,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打造海峡西岸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高地[11]。
3.2.1 以大山大海为屏控住“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碳汇底线泉州生态资源要素样样俱全,蓝绿交织、山海为屏,有利于综合发挥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自然资源的固碳能力,保障生态空间总量供给[12]。
一是增值陆域绿色“碳汇”。建立“碳汇支撑”,立足全市域“三大山脉两大水系”的生态大格局,再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不少于70%的生态空间。
二是拓宽海洋蓝色“碳汇”。充分发挥泉州海域面积1.14万km2,海岸线541 km,全市湿地251 km2的资源优势,生态固碳、渔业汇碳、近海河口吸附储碳。
3.2.2 以小山小水为网,营造“开门进园、推窗见绿”城乡品质提升城市品质,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普惠共享,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联绿为网,提升城市绿质。组织落实重要廊道绿化景观整治任务,在已贯通13 km的内沟河绿道环线、21.5 km的泉州绿道水线的基础上,实现泉州市中心城区水线、山线绿色闭环。
二是增绿提档,将公园融于城市。持续开展绿化提升三年行动,重点实施“山水园林”“文化园林”“百姓园林”三大工程,推进“古城植绿”,提升“家门口、窗户前”的景观颜值。
3.3.1 推进产业绿色化,推动绿色发展一是提高传统产业的准入门槛。建立能源“双控”与重点产业规划、重大项目发展联动机制,严格控制新上石化、化纤、陶瓷、纺织印染业等高耗能项目,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
二是深化绿色数字技改。通过智能化改造、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应用等方式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建设新能源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目标,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产业基地[13-17]。
三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力争在2025年前省级以上园区按照“一园一策”全覆盖实施循环化改造。
3.3.2 推进能源低碳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重点支持建筑屋顶太阳能光伏分布式发电,适度建设海上农光互补项目,推进各类“光伏+”智慧能源项目。
二是科学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形成生物质能全产业体系,重点推进以垃圾发电为主的生物质发电项目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积极跟踪、发展工业海洋微生物产品等先进生物质能技术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等技术研发和示范。
三是探索开发利用海洋能。深度挖掘福建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资源,及时追踪国内外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沿技术,有效支撑福建海洋能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