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3-02-04 11:40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林业

雷 静

肃州区城市园林和环卫服务中心,甘肃酒泉 735000

林业病虫害是严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因素之一,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采用大量的化学农药,威胁生态环境。无公害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简要探讨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推进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1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基本理论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是指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和方法,针对性地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既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危害,又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调节机制,具有环保、安全、经济等优点,彰显了现代生态学的防治理念。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预防为主。预防是无公害防治的关键环节,应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发生病虫害危害前,全面监测、预警、调查和综合防治管理其生态环境,在最初阶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从源头上把控病虫害。

二是针对性。即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特点和危害,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既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是整合性。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整合并利用现有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防治手段建立全面防治体系,提高防治效率和治理效果,最大化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持续性。防治林业病虫害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相关部门需要长期关注、持续管理和防治,并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对林业病虫害的持续防治。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基本理论有着较高的价值和实际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危害,还有助于发展和推广符合生态科学防治理念的生态文明。在林业生产与保护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基本理论,能够逐步建立生态和谐的林业保护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2.1 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综合防治技术是一种通过联合多种手段,从而对林业病虫害产生的不同方面实施精准治理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农药、寄生性昆虫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对病虫害的毒性,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第二,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某些设备(如灯具、黄板、黄卡等)吸引病虫害以进行防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病虫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减轻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三,栽培措施防治技术。栽培措施防治技术主要通过调整灌溉、施肥、整地、修剪等森林管理措施,在提高森林健康的同时有效防治病虫害。

2.2 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

生态防治技术是通过调整生态系统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并保护和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第一,培育生态系统多样性。通过种植多样化的植被,可以抵御林业病虫害的入侵,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第二,加强对自然敌害的保护。自然敌害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重要资源,避免对它们使用农药,提高其数量和保育水平,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

2.3 林业病虫害化学灭治剂的无公害应用技术

化学灭治剂是治疗林业病虫害的主要方式,但其过多地使用会对森林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采取无公害应用技术。

第一,选择低药剂量化学药剂。使用药剂时,避免使用高毒性和广谱性的农药,减少使用量和频率,提高使用效果及药剂的安全性。

第二,防止农药的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污染。尽量选用环保、无毒化学药剂,妥善贮存、保管,并按照使用规范正确使用,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无公害防治技术已经成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趋势,其依靠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文化防治等综合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林业病虫害的高效控制,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

3 无公害农业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无公害农业技术逐渐应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包括森林、果树和林下植物三方面的应用。

3.1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传统方法是喷洒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由于使用化学药品较多,病虫害也会逐渐出现抗药性,导致病虫害防治难度加大。

无公害防治技术可利用生物学优势进行病虫害防治。使用昆虫生物防治法可以利用天敌昆虫生物控制目标害虫,例如,采用中侏长蝽来防治毛竹叶蝉虫害。还可以利用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品等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无公害,且防治效果好。

3.2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果树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

在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中,传统方法一般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然而,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对果树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且化学农药残留期较长,无法保证果实的安全性。

无公害防治技术采用了新的防治方法,通过使用苦茶饮、菌肥和其他一些天然杀虫剂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可以达到良好的无公害防治效果。

此外,当果树缺乏微量元素,如锌、钼和硒等,将显著影响果树抗病虫害能力,也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因此,合理的微量元素供应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在树体不同部位进行施肥补给,可以有效增强果树的免疫系统,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3.3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下植物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

林下植物也会发生各种病虫害,如土传病害、虫害和菌核病等。无公害防治技术主要通过种植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强、耐病、抗虫的植物来达到防治效果。在林下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利用拓宽生态环境和提升植物自身免疫力的方法比化学防治更加可行。例如,建立自然保护地,加强资助林下植物规范生产,从而达到优化林下植物的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的目的,并为野生动物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

4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因素和质量控制要点

林业病虫害是影响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因素,对森林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研究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1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因素

一是科学性。科学性是决定防治技术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技术开发阶段,必须进行科学的实验,为后期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可行性。防治技术的可行性主要指技术的实施是否容易、成本是否可接受和效果是否明显等。在技术开发阶段,必须充分考虑防治技术的可行性,以保证其实际应用价值。

三是环保性。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会损害环境,不会威胁人类健康。

四是综合性。综合性是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技术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持续性等,以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4.2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是技术规范控制。针对每一项技术控制要求,都要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只有在规范的基础上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保证防治效果的准确性。二是技术过程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是指在整个防治过程中,控制每一步骤的质量,确保达到预期要求。三是技术交底控制。技术交底是病虫害防治人员之间的技术沟通,可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全面开展。四是技术档案控制。建立科学的技术档案,包括技术记录、技术报告、技术统计报表、技术仪器和设备清单等,为技术评估、技术质量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进行技术质量监督和定期技术质量检查。

只有全面把握这些关键因素和质量控制要点,才能保证防治技术的有效发挥,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推动森林生态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5 林业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林业病虫害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保证人员安全,并在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1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预报制度

一是病虫害监测制度。开展完备的病害、虫害、鼠害的调查和监测,制定科学的监测指标和方法,及时发现和报告病虫害发生的趋势。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信息网络建立实时监测系统,监测范围和监测手段覆盖面积和种类更加全面。

二是病虫害预报制度。病虫害防治的预报分为趋势性预报和预警预报。趋势性预报主要是利用历史资料和统计学方法形成预报模型,即利用已有的信息推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而预警预报是基于阶段性调查和监测数据,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建立接收预警信息和发布预警信息的机制,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决策和技术防治。

5.2 定期清理病虫源,完善防治机制

病虫源是病虫害防治的核心。定期清理病虫源可以大幅度降低林业病虫害发生率。定期调查和监测病虫源种类、数量、分布及其根系等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开展生物、物理、化学和生态综合防治,并利用可降解生物农药和绿色化学农药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可显著提高防治效率。

完善防治机制包括:树木护理,保证树木健康;环境优化,改善环境适宜度;科学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机构协作能力,培养优秀的病虫防治人员。

5.3 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方法

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逐步引起重视,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引进外来天敌,不仅可以增强防治能力,还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和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

物理防治是指采用物理手段处理病虫源、破坏病虫生存环境、通过植保机械和农艺措施等手段减轻病虫害,包括水浸法、蒸汽熏蒸法、超声波、臭氧和高压电等方法,可以达到一定的控制效果,同时不会对地球环境产生任何污染。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预报制度,定期清理病虫源和推广生物防治,使用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方法是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有效途径。通过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达到防治效果明显、节约资源、节约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6.1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现状

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社会对于无公害农业的需求,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从疫情监测、防治决策制定、防治技术应用到后期防疫和防止反弹的全过程防疫制度。同时,各级政府在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例如推广高效生物防治技术和绿色防治技术、加大对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投入等,从而加强科研成果的培育和转化。

6.2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未来,可以预见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已成为无公害防治领域中的一大亮点。随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重视,将采用更为优良的保护性生物防治技术,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第二,绿色化学防治技术。疫情发生后,绿色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愈加迫切,将会有更多天然的、环保的化学农药被开发和应用。

第三,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不会污染环境,是未来防治病虫害的一个热门发展方向。

6.3 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挑战

虽然无公害防治技术具有无污染、高效、节能、经济、方便、快捷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第一,缺乏规范标准。目前,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标准尚未完善,对应的产品认证也尚未有统一标准,相关部门需要加快标准的出台和认证工作。

第二,技术难点。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涉及多个领域,技术密集型强,如何更好地破解技术难点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人才缺乏。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涉及多个学科,需要跨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整合,但目前人才缺乏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导。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未来将有大有可为,但困难与挑战也将会随之而来,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做好准备,加强研发和推广,助推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7 结束语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已成为农业生产、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推广和应用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规范标准、技术难点、人才缺乏等。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更加积极地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标准制订和产品认证,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更好地助推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land produces
化学农药在植物保护中的注意事项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统计局:2013年11月我国化学农药产量同比增长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