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娜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为做好就业工作指明了重要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发挥重大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产业布局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优先发展和投资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产业,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滚动实施“三个一批”建设项目,就业岗位规模持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 万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69.7 万人,约占全国1/10。
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催生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渠道大大扩宽,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全媒体运营师、二手车经纪人、电子竞技员等新职业应运而生。与第二版职业分类大典相比,2022 年版净增了158 个新的职业,现在职业数达到了1639 个。
发挥技能培训助增收作用,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2021 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达58.19万人,其中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达24.68 万人,累计高标准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5 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6 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步提高,先后出台系列法律法规对工时制度、加班费用等进行明确规定,企业用工更加规范,覆盖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取得新突破。
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就业启航计划、就业见习计划,完善落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制度,提供“131”服务,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了就业水平总体稳定。扎实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着力推动“豫字号”劳务品牌建设,加强省际劳务协作,开展“春风行动”“豫见·长三角、珠三角”系列活动,在全国创新实施“四有一可”模式。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打造就业援助“四新”体系,支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现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和“一对一”精准服务,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线。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制定实施《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企业开办+N 项服务”升级提速,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全省创业活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着力打造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创业扶持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举办“双创”活动周、“豫创天下”“凤归中原”创业大赛、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创响中原”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系列赛事活动,营造浓厚创业氛围。
推动就业服务全覆盖,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深入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推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研发“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就业服务市场化,出台《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建成中国中原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推动就业服务全天候,依托河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打造“手机扫码、一键举报、全年无休”的“网上110”,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省联动受理,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
突出表现为“招工难”“就业难”,其根源在于岗位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之间的不匹配。从需求端看,全省大多数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市场中增加的岗位大部分是制造业、服务业的一线普工和服务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例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急需的岗位是高水平研发人员、科创人员、专技人才。从供给端看,每年新成长劳动力中高校毕业生超过一半,但教育培训模式、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不够契合的问题;农民工群体中80、90 后新生代已占据主体,青年求职者更加注重职业发展、工作条件和自我价值实现,供需对接存在错位;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大龄劳动者数量增多,就业难度加大。
从劳动力供给看,目前全省劳动力特别是新成长劳动力供给仍处于增长期,尤其是青年群体,全省高校毕业生总量已连续4 年位居全国首位,2022年达81.7 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2023 届高校毕业生预计87 万人,再加上往届未就业人员和留学归国学生,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同时,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加速推进,仍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据测算,全省每年需要就业的城乡劳动力在240 万人左右,就业总量仍将处于一种持续中高压状态。
一方面,“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现象增多。青年群体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供给增加、需求下滑、招聘延后、求职受限等一系列困难局面,毕业生就业等、靠、要心态凸显,观望心态加剧,求稳现象增加。毕业生更希望到体制内就业,专升本、考研比例逐年攀升,毕业季忙于备考,无暇准备市场化就业,进一步拉长毕业生求职周期。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下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创业所需承担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增加,创业意愿不强、动力不足,2019-2021 届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2)推广应用PPP模式,积极促进小微企业申报PPP项目,实行“随报随收、随收随审”的原则,使河南省自贸区发展实现市场化融资。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在线零售、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带货主播等一批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职业应运而生,逐渐形成自主、自由、灵活和弹性的工作方式。新经济形态日渐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平台经济从业人员职业发展不稳定,劳动力市场主体间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不清晰,从业者劳动保障面临诸多困扰,权益保障成为新的难题。
1.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发挥好省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压实地方政府促进就业主体责任,建立高质量充分就业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就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2.完善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的协同,在制定实施宏观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对就业的影响,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深入实施“三个一批”和重要项目攻坚,发挥重大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强化制造业吸纳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服务业就业容纳器作用,拓展农业就业空间,全面增强就业吸纳能力。
3.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同步推进户籍制度、用人制度、档案服务改革,加快破除妨碍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化配置和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努力消除就业歧视。
4.通过稳市场主体稳岗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2022 年个体工商户占到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的71.8%,带动近3000 万人就业。要完善落实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活动,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持续减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负担,稳定就业岗位。
1.持续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深化“放管服效”“证照分离”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创业生态。充分发挥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创业扶持体系作用,完善创业培训管理办法,强化培训绩效和后续跟踪服务;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简化申请流程和材料、提高贷款额度;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申报省级创业孵化基地为契机,加强对全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指导;办好“双创”活动周、“豫创天下”“凤归中原”创业创新大赛,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和返乡创业示范县评选活动,营造浓厚创业氛围。
2.支持培育接续有力的就业新动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转型赋能,打造国家级数字产业集群,创造更多数字经济领域就业机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破除各种不合理限制,建立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增加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就业机会。扩大内需创造就业岗位,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创新发展新零售、首店经济、宅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增长点。
1.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发挥企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等载体作用,构建系统完备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行动,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增强培训服务针对性、有效性,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激励体系,建立完善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普遍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2.建设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中国中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辐射带动能力,构建“一核心+ⅹ分园区(基地)”发展布局,重点培育一批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促进人力资源高效率流动配置。
3.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入推进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推动就业服务信息化、均等化、全覆盖、全天候,提高精准化帮扶能力。
4.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持续打造“职”在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品牌,探索搭建便捷高效的求职招聘平台,依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管理,提供“131”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城镇青年就业帮扶。更好发挥劳务品牌促就业作用,推动“豫商豫才”返乡创业,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好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支持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做好动态监测管理,强化援助服务,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功能,稳定脱贫人口就业。通过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促进重点群体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1.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健全劳动标准体系,注重劳动者就业条件改善,强化职业病防护,降低职业病发病率,保障劳动者人身生命安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劳动者参保率。合理增加劳动报酬,完善企业工资制度,健全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增强劳动者获得感。
2.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健全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提高企业与劳动者沟通协商的制度化程度。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推进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协调数字化,巩固提高集体协商覆盖面和实效性。完善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
3.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强化劳务派遣用工监管。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劳动用工指导,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全面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落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让更多劳动者实现安全、高效、体面的高质量就业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