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明
(景德镇市云馥居陶瓷有限公司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中国山水画包括水墨山水画与青绿山水画两大类型。而在中国山水瓷画中,同样也包含了青绿山水瓷画类型。中国山水画中,水墨山水画占有巨大的优势,而在釉上彩山水瓷画中,青绿山水瓷画则居于主导地位。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以其华美绚丽的艺术美感,在中国山水瓷画中独树一帜,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鲜明独特的特征。
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概念,借用于青绿山水画的概念。青绿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鼻祖,系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的中国山水画。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则是采用釉上彩颜料,以瓷为载体,以青色和绿色为主色调,是对青绿山水画的模仿、移植和再创造。从色彩上来看,青绿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早已突破了青色与绿色束缚,泛指水墨山水画、浅绛山水画之外的着色山水画。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也是如此,在主色调上并不限于青色、绿色,系墨彩、浅绛彩山水瓷画以外的加彩山水瓷画。
虽然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借鉴于青绿山水画,但是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历史发展轨迹与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轨迹是大不相同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兴起远晚于青绿山水画。青绿山水画在唐代已经达到高度成熟,而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萌芽则晚至明代末年。从青绿山水瓷画的源头来看,唐代长沙窑中已经出现了高温褐彩和绿彩描绘的山水瓷画,可以看作是青绿山水瓷画最早的源头。而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形成与兴起显著滞后,受制于釉上彩工艺的发展水平。釉上彩产生于宋金时期的红绿彩,但彼时并未出现山水瓷画类型。釉上彩山水瓷画直至明代末年才得到兴起,主色调为红彩、绿彩,蓝彩则采用釉下青花替代,因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
清康熙后期,釉上彩工艺取得了巨大进步,形成了真正的釉上五彩。釉上五彩工艺的成熟,为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清康熙时期,成为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兴起与成熟时期,釉上蓝彩的发明使康熙五彩山水瓷画的青色表现不再依赖于青花。清康熙五彩青绿山水瓷画线条勾勒严谨,色彩鲜明而不失清雅,显然出于对当时宫廷青绿山水画的模仿。
清康熙晚期出现了两种新的釉上彩工艺类型,即珐琅彩和粉彩。这两种新型釉上彩工艺的出现,将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发展推向了最高峰。清雍正时期,珐琅彩和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兴起,特别是粉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兴起宣告了五彩青绿山水瓷画主流地位的终结。珐琅彩与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借用了西画表现手法,描绘更为细腻精致,线条工细、色彩华美而富有层次感,能够完整地再现与移植宫廷青绿山水画。清乾隆时期,珐琅彩、粉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发展达到巅峰,在风格上与清代流行的袁江、袁耀的青绿山水画风格基本一致,色彩绚丽,充满了富丽堂皇的宫廷气息。
清代末年,浅绛彩山水瓷画风行一时,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被边缘化。民国中期,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再度崛起,并涌现了一批名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民国新粉彩青绿山水瓷画不同于清代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其继承了清末浅绛彩瓷画的艺术风格,色调清新雅致,意境疏远萧瑟,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
进入当代以后,粉彩青绿山水瓷画仍是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主流,不过在新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在风格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建国初期,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出现了许多贴近生活的以乡村为表现内容的作品,成为特定时代的独特印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粉彩青绿山水瓷画进入到现代革新发展时期,不少作品引入了新的现代艺术理念与创作手法。与此同时,新彩青绿山水瓷画以其便捷而色彩丰富的优势也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极富现代感的实验性青绿山水瓷画作品。如以徐子印、李林洪、潘凯声等为代表的新彩青绿山水瓷画作品。如今,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还在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手法得到运用,进入到空前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属于青绿山水瓷画的重要类型之一。它与其他青绿山水瓷画最大的差异即在于工艺材料的不同。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所采用的釉上彩颜料属于低温颜料,系采用800℃左右低温烧成,而釉下五彩、高温颜色釉等类型的青绿山水瓷画则采用的是高温釉彩,系1 300℃左右高温烧成。与高温釉彩青绿山水瓷画相比,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颜料附着于釉上,显得清新明快。
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又因工艺颜料的不同而分为许多类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五彩、珐琅彩、粉彩、新彩等多种类型。五彩又称为硬彩,而粉彩又称为软彩,二者相比,五彩青绿山水瓷画显得色彩更为鲜艳,而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显得比较粉润柔和。珐琅彩青绿山水瓷画与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工艺特性相近。新彩青绿山水瓷画颜料种类最为丰富,色彩表现力很强,与其他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相比,显得平滑光洁。
不同种类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由于工艺特性的差异,在工艺技法上也是大不相同的。五彩青绿山水瓷画主要采用的是单线平涂的工艺技法,线条刚劲硬朗,色调上缺乏层次感。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不同,线条非常纤细柔和,采用玻璃白打底进行色彩的层次晕染,使画面产生较为强烈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与五彩、粉彩相比,新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工艺技法最为丰富多样,它几乎不受到工艺材料的限制,没有五彩、粉彩的技法程式束缚,可以自由灵活地采用各种技法,包括泼彩技法的运用。
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核心在于色彩表现形式。五彩是中国本土产生与兴起的釉上彩类型,富有非常浓郁的民族色彩,因而五彩青绿山水瓷画在色彩表现形式上最具有民族性特点,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基本理念是“五色观”,对纯正的色彩情有独钟,五彩青绿山水瓷画艺术的色彩表现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单纯而热烈的色彩审美观,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民间色彩趣味。
珐琅彩、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是受到西方绘画影响下而产生的,因而在色彩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中西合璧。一方面,珐琅彩、粉彩青绿山水瓷画色彩表现建立在传统的五彩青绿山水瓷画色彩表现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珐琅彩、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又吸收了西方的色彩表现观念,色彩上富有明暗层次的变化。
新彩青绿山水瓷画在色彩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一方面,大多数新彩青绿山水瓷画所采用的是与粉彩类似的色彩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新彩青绿山水瓷画还可以借鉴西方油画艺术中的色彩表现手法,如采用类似西方风景油画的表现形式或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的色彩形式。
从艺术风格表现形式来看,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大致可以分为工笔性、写意性和工写兼备性三大类型。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中的不少作品采用的是工笔性风格,这是一种传统的风格表现形式,清代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基本都采用工笔风格,以大青绿风格为主;当代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工笔性风格中则有一些属于高度写实性的风格,系借鉴了西方写实主义风格表现。写意性风格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主要兴盛于当代。当代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中的不少作品,特别是新彩作品,采用写意性的表现手法,甚至采用泼彩的大写意手法,追求一种文人审美趣味。
工写兼备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类型也就是小青绿类型,兼具了工笔与写意的风格表现,民国时期汪野亭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即属于此类。这类风格在当代表现颇为普遍,属于彩墨风格的山水瓷画,兼具了水墨与青绿之美。
丰富多样的色彩是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主要特征,是与其他釉上彩山水瓷画类型的主要差异。釉上彩山水瓷画除了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类型以外,还包括墨彩山水瓷画以及浅绛彩山水瓷画。墨彩山水瓷画是主要采用釉上黑彩描绘的山水瓷画,清代康熙时期开始即已出现,是一种类同于水墨山水画的瓷画类型,主要色调只有单一的黑色。浅绛彩山水瓷画则主要采用的是赭石、青色,用色非常浅淡,远不及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所采用的色彩丰富。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中,五彩青绿山水瓷画的色彩较少,但通过巧妙的搭配而形成鲜艳的色彩感受。粉彩青绿山水瓷画则将五彩和珐琅彩的色彩融合运用,同时采用了晕染的手法,因而较五彩青绿山水瓷画色彩更为丰富细腻。新彩青绿山水瓷画是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中色彩最为丰富的类型,可以满足山水画面的各种色彩需求。
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具有工艺美术的属性,而工艺美术的最大特征之一即是装饰性,因而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特征。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装饰性特征是与多彩性紧密联系的,多样的色彩以及多色之间的搭配能够使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产生强烈的装饰性效果。除了色彩的丰富与搭配组合以外,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创作者还常常采用开光式的构图方式来加强装饰性效果。开光构图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以清乾隆时期为最多,在各种形状的开光内描绘釉上彩青绿山水画面,开光外则描绘丰富的装饰图案,装饰性效果非常强烈。还有的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创作者则采用综合装饰的手法,将青花、高温颜色釉、雕刻等表现手法结合运用到创作当中以增强装饰性效果。
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虽然也有较强写实性的作品,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绝大多数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特征。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创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不是依据于客观自然山水物象,而是依据于主观的想象,再加上个人情感,从而使作品产生鲜明的主观性特点。从五彩青绿山水瓷画开始,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即并不追求所表现物象的真实性,而是具有抽象、概括特点的主观性表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创作者更注重于主观性的艺术创造,作品中所营造的画面往往是一种理想化或想象化的主观图景。正是由于主观性的存在,使当代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性化风格特色。
与中国青绿山水画相比,中国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形成与发展要晚得多。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萌芽于明末时期,清康熙时期趋于成熟,历经数百年发展而绵延不息。从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的历史演变来看,对中国青绿山水画借鉴与模仿是重要的推动与促进力量。改革开放以后,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开始发生许多新的变革创新,而本体语言的觉醒可以说是重要的革新方向之一。随着釉上彩青绿山水瓷画本体性的持续发展,相信在未来必将完全摆脱中国青绿山水画的影响而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