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创新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3-02-04 09:01罗智刚
猪业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内江培育科技

罗智刚

(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人才办),四川 成都 610012)

天下之治在人才。近年来,内江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创新实施“1163”人才工作举措,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人才高地和创业沃土,2022年10月举办了重大项目“揭榜挂帅”行动推进会议(图1),2022年11月隆重举行异种组织器官移植学术专场,体现了内江人才和人才工作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攻坚破难、勇毅前行的拼搏精神,创新创造、勇攀高峰的时代风貌。

图1 2022年11月,罗智刚在“异种组织器官移植学术专场”讲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进行专章论述,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是第一次,极大凸显了人才和人才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地位、突出作用。总书记还强调“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等等。这是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以高质量人才建设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培育创新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1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异种组织器官移植,属于世界级科学难题。内江市和中科奥格先行探索、未来可期。内江自古以来人才济济,古有“一师、两相、三状元、四大家”,今有内江籍两院院士7名。新时代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离不开大批优秀人才的支撑。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内江、集聚到四川、集聚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更加积极,就是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推动第一资源主动服务战略大局。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我们当有唯恐做不好的危机意识、唯恐掉队的竞争意识,面对国内国际白热化的人才竞争态势,过去“守株待兔”似的等待,已经等不来优秀人才,而应拿出“三顾茅庐”请人才的姿态和诚意,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对切合四川及内江当前实际、事关未来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人才提前谋划、超前布局,对生物医学、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重量级产业,研究制定专项人才集聚政策,力争在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更加开放,就是以宽广包容的胸怀,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系列重要论述,我们对标对表逐一抓好学习领悟和贯彻落实。内江作为成渝发展主轴的一个重要城市节点,打造人才高地和创业沃土,立足成渝、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都应有这种思维、理念、气度,精准服务、大力培育支柱产业人才,加强人才国际国内融通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资源。

更加有效,就是以务实管用的措施,精准把握人才成长与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内江辖区有内江师院、内江职院、省卫健院、川南幼专等7所大中专院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科研基础实力都比较强。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聚焦发展重点、用好区域资源,大力提升自主培养多层次、多元化本土人才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注重努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多学科交叉人才。

2 构建更具创新创造活力的科研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中心、人才高地、区域优势属于创新集群建设的共同体,通过基因编辑普及细胞和器官治疗在科研、产业及其市场领域都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新形势,我们需要更加宽松、更具活力的创新环境,把减负、放权、赋能落到实处,释放创新动能、提升创新效能,为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内江力量。

构建科研改革新机制。鼓励改革探索,破除繁文缛节,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办法,减轻人才不合理的负担。鼓励优化制度,引导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十年磨一剑”的精气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健全科研评价新体系。“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办法,全面准确反映科技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更好实施“揭榜挂帅”制度,让领军人才脱颖而出、挂帅出征,让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人才施展才华、有用武之地。

强化科研服务新保障。加强科研平台、项目、资金的统筹谋划和总体布局,调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方积极性,鼓励和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集聚创新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整合驱动能力,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力、战斗力。

3 提供更好增进民生福祉的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异种组织器官移植有助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实现高品质生活。新发展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亟待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实现高品质生活的物质技术基础。内江有较好的产业条件和科研基础,农业资源禀赋优异,拥有“中国黑猪之乡”、“中国天冬之乡”等7张金字招牌。落实好中央战略部署,发挥好自身产业优势,唯有坚定在技术产业研究的基础性、原创性上多努力,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确保科技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安全自主可控的经济循环,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内江力量。

积累强大科创实力。科技创新是高品质生活的最优解。着力提升全社会创造智能化、定制化等高价值产品和高水平服务的能力,扩大内需规模的总量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增长。着力推动科学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升发展的效率和优化发展的结构,培育更多有竞争力、高增长的新业态新产业,壮大科创中小微企业群体,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这是最大最实最优的民生。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科技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人民利益为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创新之路,着力提高全社会的创新参与度,充分发挥人民大众的创造伟力。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创新创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融入社会、惠及民生,让科技创新成为美好生活“获得感”的重要源泉。

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医学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来提供动能和支撑。医药科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既“顶天”,突破生命认知的现有界限;更“落地”,在人民健康需求保障中找准定位,肩负“顶天立地”职责使命。持续深化生物、医药、信息、智造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成果,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打造更高质量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学术界普遍认为异种组织器官移植是一个新兴朝阳产业,谁抢得先机,谁赢得未来。中国首家异种大器官移植医用猪培育基地——“DPF医用供体猪培育中心”在资中建成揭牌,将提供一个完全封闭的培育环境,保障培育过程中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等因素的侵袭,向异种组织器官移植供体产业、临床研究等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需要多方面拓展创新途径,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的蓬勃发展,构建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新格局。

发展战略前沿新产业。调研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器官移植市场空间约1 350亿元”。坚持市场化需求和产业化方向,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最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开发应用新技术建设形成战略新兴产业和前沿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培育高端链条新项目。围绕提升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开展多领域多层次产业合作和全链条招商,针对技术短板和产业链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增强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

重视领军人才新作用。加大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增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整体效能,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快车道,推动产业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内江、在四川打造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

猜你喜欢
内江培育科技
平安内江,幸福的港湾
四川内江:青花椒成为增收新引擎
内江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问题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科技助我来看云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内江市中区联社:做“小微”金融服务专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