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利超 曾铁城
科技情报作为科技发展的前沿“触角”和“参谋”,在科技竞跑中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对科技情报工作及科技情报人才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调研整理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国家级、省级科技情报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总结借鉴其先进做法,为广东科技情报机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情报战略人才队伍,支撑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是科技部直属的国家级公益类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发挥教育培养与在职培养优势,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并重点吸纳具有计算机背景的新兴领域人才,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是建立教育培养和在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信所具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能够培养科技情报专业人才;同时,作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还可通过提供继续教育服务来提高科技情报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秉持开放办所理念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与国内政府管理部门以及知名高校、地方情报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建立战略合作平台,为人才提供了更多成长机会。三是重点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在人才招聘方面,注重考察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人才专业技能,如对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等新技术掌握有着明确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院”)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围绕国家重大决策需求和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与改革需要开展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战略问题研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战略院探索实施高级顾问制度,加强战略力量建设,重视高素质人才培养及国内外交流合作。一是加强战略力量建设。积极探索实施高级顾问制度,依托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聘请多位高层次专家,补充单位战略力量。二是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战略院“人才蓄水池”,博士后工作站起到了储备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举办博士后沙龙学术活动,为博士后学术交流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国际课题合作和学术交流,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或智库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与国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等知名智库、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情报所”)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重点围绕战略情报、竞争情报、前沿技术情报、科技安全情报等开展情报研究与服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北京情报所采取邀请权威专家开展基金项目申报培训、给予政策支持、不定期召开学术会议等方式,加强青年人才科研能力培养及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交流。一是重视科研能力建设和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邀请权威专家开展基金类项目申报相关培训讲座,在基金选题方向、项目申报书撰写等方面为青年人才提供专业指导,以培养和提升青年科研人才的研究能力。二是依托相关计划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根据北科院制定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管理办法,通过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依托北科院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知识创新基地等载体,结合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和院所科研实体发展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三是推动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互派访问学者、建立联合科研攻关团队等形式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依托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不定期召开学术会议,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等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推动高层次人才沟通交流。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馆所”)是上海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近年来,上海馆所通过深化与高校合作、开展“2151”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系列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与高校保持密切合作。作为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上海馆所与上海高校保持着紧密学术交流合作,同时通过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实训机会,也促进了科技情报领域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力扶持青年职工发展。对新入职青年职工开展图情基础业务培训、素质素养培训、青年学术交流讲座等各类培训活动,提升青年专业素养;开展“2151”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新人成长计划”和“青年扬帆计划”,加大青年学术成才相关资助计划的扶持力度。三是携手推动长三角图情事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与安徽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工作联盟,为科技情报人才提供了更大广阔的锻炼平台。
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江苏情报所”)是江苏省科技厅直属公益性科研服务事业单位,致力于开展科技战略研究及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江苏情报所高度重视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国内外交流合作,并依托省博士后平台引培高素质人才。一是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技部和其他省区市科技管理部门、高水平研究机构以及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咨询机制,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科技情报领军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二是依托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培高素质人才。采取“借船出海”方式,与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深入合作并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借助南京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与育才能力,促进江苏情报所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三是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与美国兰德公司等世界知名决策咨询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中信所、战略院等国内顶尖科技情报机构保持密切交流和联系,通过在人才队伍培养、学术交流与协同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拓宽人才国际视野、提升决策咨询水平。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情报机构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但在战略人才队伍建设、青年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机制以及在职教育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通过梳理国内科技情报机构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结合广东科技情报机构发展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启示及建议。
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从跟跑向并跑和领跑的转变阶段,全新的科技发展态势和蓝图呼唤更多的科技情报战略研究领军人才,迫切需要发挥科技情报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应加强战略人才培养。可借鉴战略院、北京情报所高层次人才培养做法,通过制定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开展国内外项目合作、举办高端学术论坛等方式加强与行业领军专家的沟通和交流,以提升战略眼光及把握全局、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能力。另一方面,构建“强核心大网络”战略人才模式。重点培养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历的科研业务骨干,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卡脖子”技术等开展战略研究,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复合型战略研究人才。同时,加强与国内知名智库、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机构的交流与协作,探索建立外聘专家库,充实外部专家资源,缓解机构战略人才缺乏问题。
青年科技情报人才是科技情报机构的生力军,应当支持其挑大梁、当主角。建议借鉴北京情报所做法,邀请权威专家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项目申报及研究的专业指导,提高青年科技人员项目申报效率和研究能力,依托各级科研项目锻炼青年人才。发挥“传帮带”优良传统和科技情报机构学术委员会对青年人才的引领作用,在职称申报、科研项目申请、专著出版、论文发表等方面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指导。实施博硕士培养计划,对取得博硕士学位的职工给予培训费补贴。有计划组织青年骨干参加对外交流、出国(境)考察,拓宽工作视野和思路。
联合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如中信所、战略院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江苏情报所积极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基于此,建议加强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合作,推动科技情报人才联合培养;加强与中信所、战略院等国家级智库交流联系,积极学习其先进经验及做法。此外,可推荐人才到上级科研机构、政府部门进行跟班学习或挂职锻炼,推动人才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为机构持续创新发展积蓄发展后劲。
在公开招聘制度下,分别按照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青年人才的类型合理做好人才引进需求计划,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并根据引进人才的优势特点,支持其在机构内合理流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借助更多新兴技术来开展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建议借鉴如中信所等机构的相关经验做法,有针对性地引进具有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专业背景的人才,形成一支多元化、复合型的专业研究团队。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借鉴美国政策咨询研究行业人才“旋转门”的做法,引进来自政府、企业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采取送出去轮训、走出去调研考察、请进来讲课辅导等多种方式加强职工继续教育培训,拓展职工的工作视野和思路。结合机构科技情报与战略研究的发展需要,围绕当前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及科技前沿热点等内容,常态化组织开展互动论坛、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科研人员间的思维碰撞和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情报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广东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地和排头兵,本文对国内主要科技情报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做法与经验,并提出对广东的启示及建议,以期推动强化广东科技情报力量、打造出更高水平的科技情报人才队伍,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科技情报机构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