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展品述说着4000年荆楚玉文化

2023-02-03 06:30雷晓洁肖川
中国收藏 2023年2期
关键词:玉雕玉器时期

雷晓洁 肖川

荊楚大地历史悠久,玉文化源远流长。日前,武汉博物馆联合荆州博物馆、天门市博物馆共同推出的“荆声玉振楚韵生辉——古代玉器精品展”正式开展,400多件展品来自这三家博物馆的珍藏以及民间藏家的支持,是湖北地区古代代表性玉器的首次集中展示,系统梳理了4000余年来荆楚玉文化的发展历程。

该展览按历史发展时间脉络分为“远古玉音(史前时期)”“吉玉威仪(先秦时期)”“琼玉绵延(秦汉唐宋元时期)”“灿玉辉煌(明清时期)”4个部分。其中,雕琢精美的石家河玉器代表了新石器时代中国乃至东亚范围内琢玉技艺的最高水平;造型优美的荆州战国玉器更是中国玉文化中的绚丽奇葩;还有清宫造办处制作的瑰丽多姿的传世玉器,皆属历久弥珍的中华瑰宝。走进这场难得一见的大展,令观众不但能饱览古玉的材质与造型之美,还将对延绵几千年的人文情怀与精神向往产生更加不一般的了解。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尚玉的民族,古玉自史前时期便有了存世。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湖北地区就出现了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开辟鸿蒙的早期文明。玉从石中分化出来,被加工成玉器,成为承载新石器时代先民对“物精崇拜”的重要载体。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在距今约4200年至3700年的后石家河时期,石家河文明也进入了玉器时代。考古发现,石家河玉器造型有人头像、虎头像、蝉、鹰、龙、凤、环、坠等,珠和管等多有穿孔,可与衣服缀合,也可作头饰之物,且多出自瓮棺。这些造型精美、寓意深远的玉器,是当时社会等级分化与职业身份认定的重要依据。

例如此次展出的一件石家河遗址谭家岭出土的连体双人头像玉玦,其造型十分独特——整体为双人首共一蛇身形象,人首皆戴头冠,额头饱满,耳部饰S形的简化蛇,颈部弯曲相连,神态似在微笑。这种造型的玉器在国内是首次发现。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器表明石家河文化与龙山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多有交流,在距今4300年左右就已经形成了文化上的“早期中国”。

夏、商、周时期,国家制度开始形成。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将玉器作为辅助,成为代表掌握权力的工具。在逐渐强化的宗法统治下,玉器的制作与使用更为规范、严谨、系统,并发挥着礼器、生产工具、兵器等作用。先秦时期,玉是社会财富的重要象征,用玉、享玉成为统治阶层群体的特权。

荆州是楚郢都故址和楚文化圣地,楚人在以荆州为中心的辽阔地域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纵观荆州地区出土的先秦玉器,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家河文化玉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玉器,集中体现了中国先秦玉文化发展的成就。其中,熊家冢遗址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布局最为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出土玉器3000多件,种类和工艺水平都达到了同时期最高。

比如此次展出的战国时期组玉佩共12件,由玉璧、玉珩和龙形玉佩组成,出土于熊家冢5号殉葬墓中。组玉佩是服饰的组成部分,代表佩戴者的身份地位——社会地位越高,所佩戴的串饰越长越多。同时,串饰也限制了佩戴者的行走速度,达到节步的目的,以反衬佩戴者的高贵身份。这套组玉佩形制雕琢精美,彰显出墓主人的显赫身份。

还有荆州博物馆藏的一件“无足玉龙佩”,为国家一级文物。其龙首向下,龙身蜿蜒,蛟龙出海的壮丽之感呼之欲出。

秦汉玉器在继承战国玉雕精华的基础之上继续发展。其中,葬玉和陈设玉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工艺水平。

到了唐代,玉匠从绘画、雕塑及西域艺术中汲取艺术营养,雕琢出具有盛唐风格的玉器,且大多碾琢工艺极佳。此次展出的一件唐代龙形玉佩即为范例。此玉佩融圆雕、浮雕、镂雕和浅刻等多种技法于一体,是唐代玉雕的佳作。其整体造型呈穿云腾飞之势,充满力量感,展现出龙威武雄壮、蓬勃向上的形象。与此同时,浓郁的雕塑韵味也体现出了盛唐重体量与骨法的琢玉风格。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玉文化自由发展的奔放时代。在这一时期,玉器艺术与绘画、书法、陶瓷艺术一样,以政治、文化、艺术背景为载体,诞生了众多构思巧妙、别具一格的玉器珍品。如此次展品中的宋代青玉“持莲童子”挂件、元代白玉芦雁图嵌饰等等,都让不少观众看得流连忘返。

至明清,玉器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细品这一时期的精品,玉质之美、琢工之精、器型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明代玉器继承了宋元艺术与工艺的特点精华,造型比较粗犷,且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相当丰富。与此同时,文人画也深刻地影响了明代玉雕创作,不仅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在玉雕上出现,含有符瑞吉祥的谐音题材也在此时大为流行。明代皇家用玉都由御用监监制,民间观玉、赏玉之风也非常盛行,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中都开有玉肆,最著名的碾玉中心即为苏州,以专诸巷为中心点,有着“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之誉。

爱玉成风同样延续到了清代,乾隆皇帝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提倡。其时民间玉肆十分兴隆,值得一说的是,在清代,缅甸翡翠、西域和田玉进入中原的路线被打通,为玉器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玉材。

清代的玉雕工艺非常出色。清宫造办处招揽全国名匠从事皇家玉器的雕琢。民间碾玉作坊则以北京、扬州、苏州、大理为著。当时玉雕的原料有白、青、碧、黄、翠玉等,常见器物有瓶、壶、碗、洗、花插等,还有各种动物造型及巨型山子等,玉器制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比如此次展出的清代碧玉“海晏河清”烛台、清“乾隆”款白玉双凤交颈壶、白玉福寿纹葫芦形壶等,均是清代琢玉工艺的代表。当中的清“乾隆”款白玉双凤交颈壶玉质温润无暇,圆雕手法雕刻。该壶的整体造型为两只交颈互拥的凤鸟——壶盖为交颈的凤首,脸颊相贴;壶身由互拥着的凤鸟身、翅及足组成,两足相抵,亲昵偎依。壶底刻有“乾隆御制”填金篆书款。其造型新颖奇巧、工艺精湛,堪称乾隆时期玉雕中的精品。

据悉,此次展览为期2个月。借助其火热“上演”,新一年探寻艺术文化的“大门”,不妨从体验这场“君子如玉”的謙谦之风中开启吧。(注:本文配图均为“荆声玉振楚韵生辉——古代玉器精品展”展品。)

猜你喜欢
玉雕玉器时期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