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翔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市 110166)
摩天岭隧道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与桓仁县交界处,呈近东-西向展布,为分离式隧道,地貌为剥蚀构造中低山地貌,地势起伏较大。隧道穿过山体最大标高1295.44m,最低标高在隧道出口为587.43m,相对高差708.01m。隧道进口端山坡坡度较陡,自然坡度一般35°~45°;出口端山坡坡度较缓,自然坡度一般10°~20°。植被发育,水土保持良好[1],隧道平纵线形情况见表1。
表1 隧道平纵线形情况
摩天岭特长隧道按照设计时速为100km/h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设计,隧道建筑限界主要指标为[2-4]:建筑限界净宽0.75+0.75+2×3.75+1+0.75=10.75m,建筑限界净高5.0m。
目前国内运营或者在建的L≥5000m的隧道一般采用分段纵向式通风。结合国内外发展情况和本工程特点,根据摩天岭隧道平面线性、纵坡形式、交通量大小及组成,初步得出四种通风方案,从土建建设费用、通风系统建设费用,运营期间电费以及工期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从而得出最优的通风方案。
根据隧道具体情况,结合通风需求、施工工期、施工便捷性、造价等因素,对下述四种方案进行论证比选[5-6]。
如图1所示,摩天岭隧道设置一座双洞斜井,左、右洞各自设置单斜井(斜井分隔成送风道、排风道),1#、2#斜井分别长1432m、1321m,地面设置风机房,风机房内设置大型轴流送、排风机,通过斜井与每条隧道连接。将隧道左、右洞沿行车方向分成两段进行通风。每条隧道通风区段的划分见表2。
图1 隧道通风示意图(方案一)
表2 隧道通风区段划分表(方案一)
结合预测交通量、交通组成分析、隧道内空断面、纵坡、行车速度、通风标准,分别计算不同设计年份、不同工况、隧道各段的需风量,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通风各区段需风量、风速、控制因素汇总表(方案一)
正常运营工况下左右洞两段风速较为均匀,行车环境好。火灾工况下左洞最长排烟区段长度为2850m,右洞最长排烟区段长度为3000m,排烟效果好。通风斜井主要参数见表4。
表4 通风井主要参数表(方案一)
如图2所示,隧道设置一座双洞竖井,左、右洞各自设置单竖井(斜井分隔成送风道、排风道),竖井深均为120m,地面设置风机房,风机房内设置大型轴流送、排风机,通过竖井与每条隧道连接。将隧道左、右洞沿行车方向分成两段进行通风。每条隧道通风区段的划分如表5。
图2 隧道通风示意图(方案二)
表5 隧道通风区段划分表(方案二)
结合预测交通量、交通组成分析、隧道内空断面、纵坡、行车速度、通风标准,分别计算不同设计年份、不同工况、隧道各段的需风量,计算结果见表6。
表6 通风各区段需风量、风速、控制因素汇总表(方案二)
正常运营工况下左右洞两段风速近期较为均匀,远期风速不均匀,行车环境一般。火灾工况下左洞最长排烟区段长度为4425m,右洞最长排烟区段长度为4435m,均小于5000m满足规范要求。通风竖井主要参数见表7。
表7 通风井主要参数表(方案二)
如图3所示,隧道左洞设置一座斜井(斜井分隔成送风道、排风道),右洞设置一座竖井(竖井分隔成送风道、排风道)。地面设置风机房,风机房内设置大型轴流送、排风机,通过斜井、竖井分别与左、右洞条道连接。将隧道左、右洞沿行车方向分成两段进行通风。每条隧道通风区段的划分如表8。
图3 隧道通风示意图(方案三)
表8 隧道通风区段划分表(方案三)
该方案为通风方案一与通风方案二的结合,因此左、右洞隧道内需风量计算、射流风机、轴流风机的计算不在累述,具体数值以及计算过程可参见前文。
通风方案四全射流通风方式经计算,平时通风时隧道内最大风速为6.30m/s,满足规范要求不大于10m/s,但火灾时烟气最大行程大于5000m,不满足《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 D70/2-02—2014,不利于火灾时人员逃生。故不推荐全射流通风方式,不做为方案进行比选。
竖井施工需垂直运输,需要一套专门设施,主要有提升绞车、吊盘、抓岩机、吊桶、稳车、信号和安全设施等。 竖井出渣与下料均为垂直运输,本身无辅助主洞施工能力。斜井优势在于通风效果、排烟方便性更好,可辅助主洞施工,加快工程进度。由于本隧道斜井本身长度较大,土建费用远高于竖井,且对主洞加快施工工期不显著。针对各方案进行分析对比见表9。
表9 通风方案对比分析表
摩天岭隧道通风系统方案二(双竖井方案)的工程造价在三个方案中最低,同时能够满足通风需求。
经过比选,几种方案均能满足安全和功能要求。但是由于方案二(双竖井方案)土建费用最低,比方案一节省约8500万元,比方案三节省约4200万元。同时,方案二设备费用和运营费用最少,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建议方案二为推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