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忠
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乡村振兴实验室联合课题组对粤东西北部分市、县、镇和村的专题调研发现,各级党委政府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以“百千万工程”统揽全局,创新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迈进,成效显著。
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搭建比拼擂台,形成竞争氛围;完善考核机制,营造激励氛围;建立问责制度,营造压力氛围;建立示范制度,营造良好氛围等举措,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明显提升。
创新发展模式和机制,采取了诸如“反向飞地”“一把手招商引资”“品牌培育”等多种举措,打出产业政策“组合拳”,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同时,在全面清查镇村两级闲置资源、低效利用资源以及自用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激活闲置资源,盘活可用资产,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按照“点上求突破、面上谋跨越”的思路,积极推进“绿美广东”建设,实现了生态建设“出力”又“出彩”。面对农村住建难题,镇(村)干部带头,迎难而上,各地私搭乱建行为得到强有力的遏制,乡村风貌管控和改造提升取得明显成效。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齐乡村治理“短板”为“生态密码”。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镇(街)、村(居)基层组织,坚持以心换心,不断简化政务服务程序,优化政府服务方式和手段,乡村治理得到持续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当然,受思想认识和其它主客观因素的约束,在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也还有不少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的认识不到位。有的干部认为“百千万工程”是“花钱的事情”,有畏难情绪,暮气沉沉,或多或少存在等待上级拨款的思想,眼睛朝上不朝下。“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对“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领悟不透。未能认识到,推进“百千万工程”既要“花钱”,更要通过“百千万工程”聚钱和生钱。同时,“上面千把刀,基层一颗头”,“怕出事和不出事”成为一些基层干部的基本行为逻辑。
二是部分县主导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用地问题”是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各县(区、市)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土地破碎化严重,加之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土地使用报批流程较长,影响了项目落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短缺”同样是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主要难题。专业型、高端技术型人才普遍缺乏,制约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三是财政支撑中存在“基层困惑”。目前,中央、省立项的项目,大多采取中央、省下拨资金,市、县按比例配套的做法。但是,粤东西北地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市、县(区)政府财政配套资金筹措缺口大、资金落实压力大,企业望而却步,在一定影响了项目的推进。由此,面临“有机会,不申请项目,基层难;申请的项目获得立项,基层也难”的基层困惑。
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待强化。部分乡镇居民拆违抵触情绪较大;在拆除征占用耕地建设农村房屋后,农户的住房需求仍面临宅基地少的困境。部分地区国土部门二调跟三调的数据不一致,导致用地性质与实际土地用地类型不相符,“三清三拆”工作的全面落实存在一定阻碍。个别地区农污治理不尽契合实际,保洁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缺乏资金保障;现行污水处理方案不够灵活,不完全符合农村现状。个别村庄景观提升甚至有“面子工程”之嫌,影响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村庄规划滞后;村庄连片规划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用地指标调整慢、落实慢。
面对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关键是明确目标,然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定攻坚克难的决心,久久为功,聚力发展。
一要提高站位转变认识,踔厉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干部的选用及其作风是“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乡镇干部对“百千万”工程的学习和讨论,深化对“百千万工程”核心要义、理论逻辑和重要定位的认识,明确“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统揽工程”,对于促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和总要意义。做到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以学习指导实践、以实践深化认识,形成万众一心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强劲势头。同时,健全干部保护机制,实行干事创业风险备案制度,细化负面清单,转变干部在工作中的“畏手畏脚”状态。坚持重实干与实绩、重一线与基层、有为者有位三个导向选拔优异干部。
二要加大支持力度,不断释放县域主导产业发展活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产业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重点产业项目用地支持,在经营性用地“农转用”指标上予以倾斜。在安排政府资金支持和专项债券时适当考虑向老区苏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省际边界地区斜,最大限度避免中央、省立项项目对市、县资金配套要求,破解“基层困惑”。探索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奖励机制,将村集体增收部分按比例给村干部和经营人员分红;积极探索并推进产业村长制度,在实践中引育产业人才。
三要推进多管齐下,分类施策,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改善。“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最终得益者在群众。因此,要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规划,制定广东省农民集体建房管理指导意见。不断激发和提高农户参与绿美建设的积极性,强化群众主人翁意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攻坚战,用5年时间,分3个阶段(2年歼灭战、4年攻坚战、5年总体战)彻底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难题。明确对违建进行“全部拆除”“部分拆除”“暂缓拆除”“罚没”等分类处罚的操作标准。探索农房集中建设,避免产生新的违建。
坚持把社会力量动员好、把种树区域规划好、把树的品种选择好、把所种树木管护好等;将绿化工程打造成惠民富民工程;将村庄环境建设工作和乡村基层治理结合起来。确定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积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等村庄类型,推进村庄规划优化提升,构建“村庄规划—村庄风貌体系—农房单体设计”管控体系,引领村庄有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