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入梦

2023-02-02 11:42张琳
美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学作文

张琳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岁月一点点地将天真浪漫从童年这匹华美的锦缎中抽离,又一点点地用沉静与克制填补着那些几不可查的空隙。它安静地编织着色彩斑斓的生活图景,推着人们移步向前,不自觉地跟着卷轴展开的节奏憧憬着未来。在对未来的期许中,我偶尔会回望过去走过的路,循着俯拾即是的感动,眷恋地嗅着青春的气息。文学,是众多感动中最璀璨的明珠,它听着轻悄悄的、摸着软绵绵的、尝着甜丝丝的。

我与文学的缘分,要从睡前故事说起。大概是在三四岁的时候,每天睡前都要缠着父母讲一个故事才肯上床。从中国传统寓言三个和尚的故事、盲人摸象,到西方童话故事,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等。这些故事像满天的繁星,装点了我每个入睡前的夜晚。没过多久,母亲的故事储备就告罄了,我枕着母亲的手臂埋怨她千篇一律的故事风格和敷衍的叙述态度。在母亲无奈的目光中,父亲买了一摞故事绘本回来,每天照着书给我念,从那时起,哄我睡觉的工作就顺利交到了父亲手上。他用方言给我念书,总是声情并茂,我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晚他念了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我睡得很安稳,第二晚便要求他从头念,父亲略微气恼地说:“昨晚你没多久就睡着了,我还一直念,故事都念过了大半,全白念了。”我回道:“谁让你只顾埋头念,不关心听众的?是你自己被故事吸引了吧?”他拿我没办法,只好从头开始念。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比较长,连着念了三个晚上才念完,随着父亲的声音,我脑海里闪现着故事里的画面,可以许愿的神灯、无所不能的精灵、会飞的魔毯,不断撩拨着我的想象力,甚至天真地期盼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捡到一盏神灯,把那些不着边际的愿望都给实现了。每天晚上一个故事,成了我与父亲的默契。有时候,故事没念完我就睡着了。有时候,故事念完了我还没睡着,父亲也不再念下去,他走出房间和母亲在客厅里轻声地聊天、看电视。我就躺在床上,听着客厅里轻微的噪音,回顾刚才的故事内容,然后放任思绪被想象力描绘的骏马拉着,在脑海中狂放地飞驰。

我不是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小孩儿,只要有睡前故事,父母就可以避免“十万个为什么”持续轰炸,但绘本总有读完的一天。这天,父亲因为没有及时采买新的故事绘本,只好拿从前讲过的故事来应付,我并没有妥协。他看着天花板上的灯罩呆了一会儿,忽然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翻到中间靠后的部分开始念了起来。本以为他要拿学生时代的课本来应付我,没想到听了几句还真是个动人的故事。后来,我从书架上把那本书重新抽出来,前前后后翻了几遍也没看出来那是一本什么书,只记得纸张上印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没有插图,没有汉语拼音,以我当时的知识水平还没办法把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从字里行间找出来,他那晚念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如果父亲没有看到上面这段文字,他一定想不起来那个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夜晚。

上小学后,睡前故事就被小学生优秀作文给替代了。我清晰地记得父亲给我买的第一本作文书是红色的封面,正中间印了一只肥肥的手握着一支铅笔,封皮上写着“小学生作文起步”,作者是杨冰晶。自那之后,童话故事功成身退,优秀作文成了父亲亲子时光的主旋律,有时候他也会从杂志上选一些励志小故事来启发我。六年级那年,父亲因为工作要长期出差。至此,他持续了多年的睡前朗读工作,光荣地结束了。为了填补睡前时段的文学空白,我每天坚持背两首古诗,父母并没有过多地担心我的课业,也许要感谢那些古诗了。只是没想到,在那之后,我的睡前故事就彻底终结了。中学时期,我每天被课后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睡得比父母还晚,更没有机会听父亲讲睡前故事了。初二那年,他从单位带回来一本有点厚度的杂志,橙色的封面上印着一条被晚霞染红的高速公路,两侧是云南特有的红土地,衬得画面更加热烈,右上角简洁地写着三个字:“八月风”。那天晚上,我完成家庭作业大概已经是凌晨十二点多了,看了一眼放在梳妆台上的《八月风》,随手翻了下目录,里面都是与筑路人有关的故事。在这本杂志里,我第一次看了爱情主题的小说。即便窗外夜色深沉,但我饶有兴味地连着看了几个短篇。过了几天,父亲问我要阅读反馈,我坦率地回答:“好看!”他没说什么,只是笑笑。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是个很有个性的中年女性,第一天上课她就交代我们,语文作业是每天一篇小作文,她称之为“练笔”,题目自拟,主题自选,500字左右。如果语文老师课后没有布置家庭作业,那么作业只有“练笔”,如果布置了其他作业,“练笔”也不能停,寒暑假作业也是每天一篇“练笔”。得益于她的培养方案,初中三年,我积累了近一千篇小作文。天上地下,花鸟鱼虫,大到人生哲学,小到桌上的一颗饭粒,都能触发我的创作思路。由于写作时间大多数是在晚饭后,初入夜幕,云層微凉,月亮像一张薄薄的白色剪纸,被轻轻地贴在天际,等着更浓重的夜色把它熏成透亮淡黄。后来我把这些小作文整理成册,取名《晴月集》。语文老师不仅督促我们每天练笔,还要求我们做课外阅读,每周要交一篇读书报告。那时候《读者》《青年文摘》就成了我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看了三年的课外读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题为《姐姐,你是我第一个在雨里等候的女生》的小说。不只怎地,这篇描写姐弟亲情的成长小说对身为独生子女的我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带入感。我不止一次地回顾这篇小说,每次看,都几乎被感动的泪水淹没。彼时的我也许无法领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式心理描写,但文学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物敏感而矛盾的内心,或许我也渴望有一个精神上的弟弟来宽容我平时因故作坚强而呈现的不成熟的小错误吧。

大学时代,我依兴趣报了文学专业,作为专业人士要超然于故事内的文学世界,似乎多了些责任感,少了些主观代入感。文本里的风花雪月和温情脉脉,被永远看不完的作品和理论吞噬了,直到我在法国西北部的鲁昂小镇看到了那座闻名遐迩的教堂。包法利夫人艾玛和莱昂在鲁昂大教堂里幽会的画面仿佛阳光透过玫瑰窗那般自然地投射在了管风琴下方的空地上。驻足于那方空地,我可以感受到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在轻喃。我的同伴是个学口腔医学的日本留学生,我用简单的法语给她上了一堂法国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诺曼底四天的行程被莫泊桑、福楼拜、左拉这些文艺巨擘的名字和作品塞得满满当当,相较于我的激动,她非常耐心地听着我的叙述,似乎是在履行身为同行者的义务。法国的西北部不像南部城市那般受游客青睐,我倒是觉得在最好的季节邂逅了诺曼底。高耸的哥特式教堂、可爱的木头房子、古老的钟楼、甜得发腻的苹果挞、凉爽的夏风,再加上一个宽容而随和的同伴,让那个夏天被一条金灿灿的丝带缠绕着,每当记忆的开关被打开,它就会从脑海里众多的时光胶片中脱颖而出,重新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在法国,我虽然没有以文学为业,但从来没有搁置对文学的喜爱。留学的那几年,我重拾了写日记的习惯。有时用中文写,有时用法文写,有时中法夹杂,或记叙、或抒情。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个初春的早上,踩着厚厚的青草,站在电车的终点站,望着满眼新绿,闻到了生命特有的气息;我记得那个仲夏的午后,在英吉利海峡南侧的海岸线上,海鸥的叫声和着岸边石子被拍打得嘎吱作响的节奏,我陶醉在海天一色的壮阔中,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被耸立在悬崖上的小教堂里传来的钟声敲打着,震碎在湛蓝的海面上,伴着波涛的韵律,化成粼粼波光跳跃着游向海的深处。我还记得当三色堇在吸收了一天的光照而更加舒展时,两个女学生各自拿着一个甜筒,兴致盎然地站在十四世纪的老房子前拍照留念。她俩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日本人,操着还算流利的法语谈天说地,聊文化、聊历史、聊地理、聊美食,慢悠悠地走在被太阳晒得发亮的石板路上……这些美好的记忆都被仔细地收录在柔软的文字里。不论过去多久,重新翻阅由一个个文字符码串联起来的记忆,温故它们背后建构的强大的所指,总是美得令人心醉。透过字里行间,我可以看见一望无际的薰衣草花田,散发着夏日闲适的香气扑面而来;可以听见海浪卷着来自地心深沉的力量,拍在海岸边的鹅卵石上;可以闻到橱窗里五颜六色的小点心,被教堂管风琴厚重的音弦包裹着送到餐桌前。

我的导师几年前开过一个讲座,题目是“文学是弱者的伟业”。他谈到童年的文学记忆对他后来学术道路的影响,让有着多年睡前故事陶养的我十分动容。老师还说早年曾经凌晨四点起床,翻山越岭去赶车,看着车子从眼前开走,只能站在原地叹息。虽然没有相同的经历,但我能体会那种差之毫厘的无可奈何。文学总是能通过一些不经意的感动,在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之间,轻松地建立起一种妙不可言的共情。

文学可以是关乎江山社稷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可以是美人“泪眼问花花不语”的哀怨。对我而言,文学是童年汪洋恣肆的想象力,是成长过程中匆忙收割的美好回忆,是未来职业生涯的荣誉。文学的种子早在幼年时期就通过日复一日的睡前故事,播种在我稚嫩的梦里,多年来不断给予我精神滋养,让我收获感动与幸福。我很庆幸今生有文学入梦,愿看了我的故事的你也能从文字中汲取更多的不易察觉的感动。

猜你喜欢
文学作文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