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锡华,王义加,孙 勇,孙 萍,徐 嘉
(1.江苏省高邮市水利局,225600,扬州;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310018,杭州;3.江苏润邮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25600,扬州)
河流的自然流域本身就呈现出一种网状形态,这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表现得更加明显。“里运河—高邮灌区”是世界级灌溉工程遗产,兼顾漕运和灌溉,实现了水资源“防不足、泄有余”的功能,是我国古代巧妙利用河湖水系、合理调控河流湖泊的典范,是系统论思想在古灌溉工程中的成功实践。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挖邗沟。隋唐时期,平津堰和高邮三塘的修建,拦蓄丘陵高地降雨洪水,缓解了河湖水量不足的问题。宋代以后,黄河夺淮,黄水南侵,多湖合一后形成高邮湖。明代以前,里运河以相互连通的众多湖泊为运道,从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开始,陆续修建并完善了里运河东西两堤,实现了运河与湖泊的分离。明清以后,高邮湖、里运河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漕运灌溉调配体系,即通过运堤的水闸、水关、水洞进行蓄水、调水、配水,在保证漕运水位的同时,利用多余的水灌溉民田。
20世纪初,里运河高邮段两岸已建成9闸9洞及4座归海坝,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排水设施。新中国成立后,高邮灌区通过开挖渠道河道,建成干渠(分干渠)9条115 km、支渠124条422 km、斗渠3250条2598 km的灌溉网络;开挖大沟级排水河道21条263 km、中沟级排水河道116条443 km、小沟级河流数千米的排水体系。至此,高邮灌区形成河渠并行、灌排相间的灌溉排水格局,旱时通过渠道引水灌溉,涝时通过河流排泄余水,“防不足、泄有余”的工程体系日趋完善。
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以湖、河、田为水资源载体,以闸、洞、关为水资源通道,以河、沟、渠为灌溉配水终端,形成蓄水、调水、漕运、配水、排水整体协调运行的“防不足、泄有余”系统。该系统具有水资源调配、旱涝防御、水质改善等综合功能。如:水资源调配可以实现水运交通、农业灌溉和生活供水等多项功能;水旱灾害防御有洪水宣泄、旱灾抵御和应急供水等多项功能;水质改善包括生态修复及景观维护等功能。
综合考虑和平衡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的诸多要素,如气候变化、漕运运力、种植面积、耕作方式、人口数量等,对“防不足、泄有余”系统顺利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防不足、泄有余”系统运行过程是动态的。首先,系统是由河湖田、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等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在相互联系、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其次,关键要素如气候、水文或用水需求是变化的,这使系统变得复杂。
古人以“防不足、泄有余”为根本理念,联系实际,把握水资源调配系统的客观情况和运行规律,在闸洞启闭上制定出精细的管理方法。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在里运河西堤御码头设置的“水则”,是淮河流域较早的水位站。通过持续性的水位观测来确定沿河闸洞的启闭时间,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制度。合理的启闭洞闸,使得水在湖、河、田之间科学调配,高邮湖成为调节里运河水量的“水柜”,里运河不但能保证漕运安全,也成为里下河区域的灌溉用水总渠,从而实现了两大动态平衡,即调节旱涝的水位平衡、兼顾漕运和灌溉的功能平衡。
随着历史的发展,如今的高邮灌区已建成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的大型灌区。节约集约用水,开展洪水资源利用,是现代化灌区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防不足、泄有余”理念在高邮灌区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1)科学调度水源
高邮灌区属沿运自流灌区。正常年份,灌区通过沿运闸洞,引运河水自流灌溉。干旱年份,运河水位不足时,为保证农田灌溉,一方面通过高邮湖与里运河之间的河湖调度闸,调用淮水,从高邮湖调水至里运河,补充水源;另一方面改革灌区灌溉制度,实行全灌区大轮灌,并积极引导,指导农民节水灌溉,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集水期灌”制度。同时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打造“用水早知道”信息终端,让农民做到“农事早安排”,让水资源得到高效充分利用。2019年5—7 月苏北地区遭遇60 年一遇的气象干旱,通过科学调度水源,优化灌溉制度,高邮灌区农业生产依然取得了丰收,为粮食连续增产、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2)建设引补互济工程体系
高邮灌区现状引运干渠渠首有车逻洞、车逻闸、八里松洞等9座闸洞工程,设计引水能力159 m3/s(大运河水位7.0 m)。
在工程体系建设上,一是改造各级引水渠道。据统计,通过近20年的节水配套改造建设,高邮灌区内干、支、斗等多级渠道实施防渗衬砌改造的约占60%,其中干渠、分干渠115 km,支渠 124 条 422 km,已完成衬砌改造218 km,占51.2%;斗农渠道 3250 条 2598 km,衬砌率约占60%。通过多年的建设,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7。二是建设补水泵站。对灌区干渠中下部设备老化失修、机泵效率衰减、河道侵占淤塞的7座补水泵站,先后按原规模进行拆建改造,提引里下河水源补充干渠水量不足或抬高干渠水位,设计补水能力42 m3/s。
正常年份,里运河水位、流量能够满足灌区自流引水要求,实现灌区的自流灌溉。当灌区遇大运河水位较低或流量控制时,不能够保证灌区部分区域自流灌溉时,一方面,可以通过干支渠上所设节制闸分组轮灌,抬高水位,实现自流灌溉;另一方面,当分组轮灌仍不能满足灌区部分高亢地区自流灌溉时,通过7座补水泵站补水进入干渠,抬高运行水位,保证自流。通过建设引补互济工程体系,解决特殊情况下灌溉难的问题,实现“防不足”。
(3)建设保水蓄水工程
大中型灌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灌区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邮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中明确重点推进区域调蓄水工程,持续加强节水供水,提高资源保障水平。加快灌区河道疏浚整治,加大降雨拦截力度,提高河网蓄水能力;适度调整部分圩口规划,适度联圩并圩,遇持续干旱可关闸保水,做好“防不足”预案。
(1)淮水资源化利用
高邮灌区地处江淮之间,资源互济互用、互为调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有利于减少低水上抽和高水多排的水资源浪费。相对于里下河,淮水属高水,充分利用高水,既节能减耗,又提高管理效率。
高邮灌区在淮水资源化利用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用于农田灌溉。充分调度水源,减少江都泵站开机时间。汛期淮水充足,通过河湖调度闸及时“泄水”至里运河,再通过里运河东堤的引水闸引水至干支渠,通过各级退水闸退水入河,给灌区范围内大中小沟及时补水。2021年,在合理调度水源的情况下,灌溉期通过调用淮水及里下河内部水网,江都泵站在灌溉期间未开机抽水。二是用于生态用水。高邮灌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037 mm,但年内降雨分布不均,6—9月份降雨约占全年60%。汛期有水存不住现象突出,干旱期又缺水。通过科学调度,运用河湖调度闸适时减水至里运河,生态水量得以保证,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经查验多年调度记录,通过科学测算,确定灌区范围内沟渠生态基流,并已形成一套完善的调度体系和保障措施。三是用于农业水产养殖。高邮里下河农田面积约100万亩(1亩=1/15 hm2,下同),其中养殖面积约15万亩。养殖业换水周期明确,不仅需要河道水量充足,也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由于高邮湖湖心断面按Ⅱ类水质控制,湖内水质优良,养殖业优先利用高邮湖的“泄水”。
(2)建立快速精准的信息化调度体系
通过信息化手段快速精准地调度水源,关键在于建立现场感知体系,运用信息传感系统,及时监测水质、水位、水量。高邮灌区自2002 年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目前建成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闸门远程控制站39 处、视频监控点68 处、自动水量计量点153 处等。软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一”,即一套准确的基础数据库系统,通过信息采集,将灌区骨干工程的图片、文字、视频信息以及历史水位、雨量、水量等信息统一入库,提供查询与下载功能;一套实用的遥控监控系统,实现灌区全部骨干渠系建筑物远程测控与视频监控,为灌区水量决策调度和“用水早知道”灌溉制度执行提供支撑;一套智慧灌区业务系统,集成“可视化集中展示、灌区管理一张图、综合业务管理、移动智能终端”四大模块,运用物联网、地理信息、视频监控等技术,形成流程规范化、成果标准化、管理智能化,实现灌区水情工情可读、场景可视、水量可测、设施可遥控、资源可调度等目标功能。
2022年,高邮灌区被确定为水利部48处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先行先试单位之一。目前,高邮灌区数字灌区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建成包含三维数字化沙盘、配水调度场景化模拟预演平台以及数字化工程运行管理平台,能够全过程地参与水资源调配和农业灌溉调度决策,初步实现了“灌溉水量数据化、实时运行可视化、指挥调度智能化”。在局部区域,能够实现在不同边际条件下的调度方案仿真模拟,提高了“用水早知道”工作的精准性,不断支撑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实现。
高邮“防不足、泄有余”河湖连通系统,解决了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系统化的治水工程经久不衰,虽有演变发展,但基本布局结构与组建原则沿用至今。
“防不足、泄有余”理念的运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科学调配,是历代先贤在对地区历年水情、水量、水位观测、记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年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为灌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响并引领着高邮灌区现代治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