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啸涛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升级,能适应市场需求是职业技术学校所追求的目标。[1]针对这种目标,国内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就是培养出拥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主要需求的高职院校应当仁不让,满足社会及市场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建设、技术发展作出贡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必须是系统的、有衔接性的,这样才能符合创新的教育理念,同时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2]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可以追溯到百年前,以黄炎培的职业人才教育观为主,这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奠定了基础。他提出的“使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至今仍是高职培养人才的首要标准。黄炎培认为,人才培养需要产教融合,形成完整的职业人才教育体系。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以社会需要和社会实际为切入点,服务于社会。[3]除了专业性的技术需求,职业院校还需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高职人才定向培养,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产学结合,通过实践探索实现科技创新,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早日让职业人才达到大国工匠的标准,顺应市场和国家的发展。
针对国家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让高层次性和高实践性的人才应用在市场,实现经济增长,是高职院校建立的标准。[4]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培训,对接企业保障社会财富,不断促进企业与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实体经济比例,促进社会主义国家远景目标的实现。高职技术院校需要深化教育模式,效仿人力资源开发,着力发展综合性人才。在人才输出上,相较于普通教育院校以知识为需求,职业院校以技术为需求。虽然二者都是向国家输出拥有专业能力的人才,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不矛盾,而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以职业领域为首要准备。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让其定向批量输出适应市场的人才,提高市场的经济活力,保障国家的整体发展。[5]
高职人才培养的历史源于一百多年前上海发起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至今还延续产教融合的主体教学模式。我国的教育模式还不够完善,在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上还需要花费功夫,虽然提升了专业性的教学形式,但除了专业人才,普遍的技术型人才数量却逐年减少。因此在大众创业时代,以职业实用性为目的的高职教育补充了这个空缺,为国家提供复合型多元化、知识技能交叉的人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结合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区域创新意识逐渐觉醒,实体孵化人才,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让教育模式与市场追求协同发展,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助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人才引进。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起步较晚,因此还未形成系统具体的培养要求。进入高职院校的生源多为高考分数偏低的学生,以学历为参考,忽视了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仅仅追求技术发展的培养目标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虽然应用技术是高职院校学科体系的重点,但是若仅仅注重实用性而忽略整体素养,那么只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基础需求,与工匠精神相违背。[6]高职院校培养课程的具体内容,必须与实际经济发展结合,融合当地区域的发展情况,而不是批量套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程沿用了国家专业的标准,并没有提前设计社会调查,部分专业实践性不强,不符合区域变化趋势。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不同于传统的本科教育,有部分学科由于缺少可参照的标准,只能沿用或者效仿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无法将理念和实际进行良好地融合。[7]本科院校的课程注重学术型的培养,高职院校则需要结合技术岗位的适应性,定制适应社会变化需求的技能课程内容。对于应用型工科,不能仅仅通过教材的知识,还需要结合岗位的设备与市场变化进行针对性训练,否则高职教育无法培养出适应实际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强。这是因为在课程定制的前期,没有注重素质与技术的结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只能单纯地反馈实践,无法创新实践。实践需要结合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培养出拥有高素质职业修养的人才,高职教育对素质提升的针对性还需要加强。
高职院校校内的实训表面上看是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际上仅仅添设了一些设备,实践动手操作在课堂内容上的占比还是很小。黄炎培先生曾经提出“做学合一”的思想,倡导职业训练与职业体验要运用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将知识学以致用。[8]当下的教育背景仍然以脑力劳动为主,忽视体力劳动以及专业技术的培养,即使是以提高专业性技术操作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流于表面,并没有针对职业岗位进行专项的训练。而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的问题,购买的实践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高职院校实际教学的内容与现实的职业需求无法实现百分之百的匹配。设备的老旧与故障影响了高职院校对实践性人才的培养计划,尽管部分院校开启了校外实习,但实习期仅仅维持在半年左右,影响学生技术型思维的养成。
高职院校向外输出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后备力量贡献自己的力量。但由于当下人们对高职院校的偏见,忽略了高职院校引进人才和技术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投资远远不及普通本科学校的投放程度,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需要适应当下企业的动态发展,一些新型的特色企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培养的学生适应变革的新式企业,让学生在竞争力市场下有生存空间。
师资力量不稳定、流动性强的特点,让高职院校对定向人才培养的难度直线加大。这是因为相较于普通高校的教师,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但高职院校的投资不足,无法为其提供与自身素质匹配的工资,导致不少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师离职。[9]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引入的教师大部分为应届本科生或者工作经验不足的教师,在师资结构配对上落后于普通高校。而缺少相关经验的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结合实际的企业需求,也就没办法为学生提高良好的实践氛围和环境,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中实际操作的积极性。
结合黄炎培先生提出的产教融合理念,实际的课程定制需要进行创新性改革。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需要加大对重点任务的验收,而非成绩的查验。以信息化技术推进实际的操练,实现做学合一、手脑并用的理想状态。只有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变的市场需求为主,才能定向输出企业和行业喜欢的劳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不能为追求实训效果忽视素质教育,专业性与创新性、功能性与艺术性都要兼顾,这样才能培养一批符合大国工匠精神的人才。[10]融合现代工匠精神培养理念的课程设计见图1。
图1 融合现代工匠培养理念的课程设计
职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培养技术和素养均符合企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在实践上需要结合多层创新性文化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保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保持对职业的兴趣。职业技术学习过程中要与实际的生产过程联合,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术,并对知识应用有所涉猎,系统性展现专业性技术,促进社会发展。高职院校促进了社会化就业,将特色与实际结合,在技术管理上更新创意,为地方企业发展添力,持久性输出专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意性素养。
高职院校在把握住优势、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的前提下,还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技术应用方面的组织架构,进行更多适合实际情况的改良探索。为了让实践水平的增量提高,高职院校需要巧妙利用校内现有的资源,结合企业当下热门的职业,加快高职学生实践操作的进度。[11]
实施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不必重新搭建教学框架,并且还能与企业进一步联合,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大跨度应用。这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环境洞察力、动手操作力和判断力。
企业需要提高社会资本,高职教育需要加强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校企合作是双赢。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教学目标,让其成为学生能力评价的标准,打破以成绩为主要决定因素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术水平,高职院校加深与企业的联系,在实践中建设人才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更好实现“互联网+”背景下对工匠的技术要求,促进学生达成多层次、信息化的成才目标。
教师是提升整体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角色,根据企业要求的工艺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与理念进行再定位的升级。师资队伍的完善,能够加大对高职学生的引导作用,激励协调学生的实训能力。拥有高水平技术的教师能够将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带入课堂,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比起被动地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高职院校。针对高职教师现有的资源,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进行系统性的完善优化操作。为了更有效地结合黄炎培提出的产教融合思想,提前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技术与素质的考核,让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有质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组织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实训,在实践中共同提升。这样的教学设计融合了情景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创造,让学生边探索边实践。
除了完善高职教师队伍,国家也可以提高对高职院校的投资,改善高职教师的收入水平,促进更多拥有高新技术基础的人才走入高职教育,让整体职业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加大对高职教师专业的宣传,建设更好的教学环境。
本文以新时代的职业发展为目标,结合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让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向企业与社会输出专业性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尽管当下的高职教育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对高职教育的投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实现定向的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当下的重点。未来,社会生产力会与高职教育的联系越来越深,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更早达成我国的人才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