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湾红树林县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及植被类型研究

2023-01-31 12:17戴智明陆双莉曾广禾陈小东黄文浩唐桂兰
种子科技 2022年22期
关键词:植物区系红树林海湾

戴智明,陆双莉,曾广禾,陈小东,黄文浩,唐桂兰

(广东鑫华资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江门 529020)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建于2005 年,总面积667.70 hm2,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为掌握保护区自然资源状况,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保护区进行植物本底资源调查。通过多次不同季节的调查,对该保护区范围内维管植物区系及植被类型进行了分析,为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重要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植被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1 自然地理概况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恩平市东南端的横陂镇镇海湾,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1′15″~112°23′45″,北纬21°55′40″~22°3′22″。保护区地势较平坦,地貌为狭长的海岸(海湾),主要有冲积平原、沿海沙堤、红树林滩涂、泥质光滩涂等,沿岸水体与南海直接相连。镇海湾自然保护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短夏长,冬暖夏凉,光热资源和雨量充足,干湿季明显,无霜期长,时有雷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采用样线法与样方法调查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及植被情况,使样线贯穿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记录样线两侧可视范围内见到的所有植物,现场能识别的种类登记在植物种类样线调查表中,存疑种拍摄完整照片,必要时采集标本(或拍摄照片、GPS 定位作标记),主要参考《中国植物志》《广东植物志》等进行植物鉴定[1-2],整理植物名录。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和林斑图,结合实地调查,确定每个植被类型及其占地面积。选取典型植被类型进行样方取样,样方面积为20 m×20 m,对不同植被类型的群落外貌进行定性判定、定量观测和数码影像记录,记录样方内所有乔木的植物名、株高、胸径(地径)、郁闭度,记录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的株高、盖度,同时记录不同植被类型的立地条件信息[3-4]。

2.2 区系地理分析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参照相关划分标准确定[5],蕨类植物区系参照中国蕨类植物分布类型系统确定。

2.3 植被类型分析

根据《中国植被》关于植被类型的划分原则,对镇海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划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多样性

3.1.1 种类概况

经调查,镇海湾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60 科148 属184 种(包含种下单元)。其中,蕨类植物7 科8属9 种,裸子植物3 科3 属4 种,被子植物51 科137 属171 种(双子叶植物46 科110 属135 种,单子叶植物5 科27 属36 种),与广东省维管植物科、属、种数量相比,蕨类植物种数占1.57%,裸子植物占6.78%,被子植物占2.75%,比例均较低,见表1。整体来说,保护区受人类干扰比较频繁,物种更趋于常见,物种丰富度一般。

表1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组成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有红树植物14 科14 属16 种,其中真红树植物8 科8 属9 种,种占广东省(26 种)的34.62%;半红树植物6 科6 属7 种,种占广东省(28种)的25.00%,见表2,在同纬度区域内红树物种多样性丰富。保护区内红树植物大多以抗低温广布种为主,如秋茄树、桐花树等,另有一些嗜热广布种,如海漆等,表明镇海湾红树林区系的亚热带性质。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的滩涂、泥沼多为浅海沉积或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的盐积土,淤泥深厚、土壤肥沃,是红树林的理想生长地。

表2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红树植物统计

3.1.2 科、属的组成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60 科,其中10 种以上的科有4 个,即禾本科、菊科、莎草科、樟科;5~9种的科有5 个,即蓼科、壳斗科、桃金娘科、大戟科、橄榄科;2~4 种的科有33 个,如杜英科、大风子科等;只有1 种的科有18 个,如草海桐科、爵床科等;10 种以上的科占总科数的6.56%,拥有的物种数占26.09%,说明这4 个科优势明显。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48 属,5 种以上的属有2 个,即蓼属、莎草属;2~4 个种的属有21 个,如橄榄属、杜英属等;只有1 种的属有125 个,如安息香属、虎皮楠属等。只有1 种属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67.93%,保护区维管植物在属等级上的分布比较平均,属的组成比较分散。

3.2 植物区系地理组成

3.2.1 种子植物区系地理

依据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分布特点,同时参考吴征镒(1991)[6]与李锡文对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分布类型划分理论和方法,对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地理分布型进行划分。

1)科的地理成分。根据吴征镒等(2003)对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理论与方法,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53 科共划分为8 个分布类型和3 个变型,见表3。其中,泛热带分布类型占据明显优势的科有20 科,占保护区种子植物总科数的46.51%(不包括世界分布,下同);其次为东亚(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型,有8 科,占保护区种子植物总科数的18.60%;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有4 科,占保护区种子植物总科数的9.30%。整体上,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热带性质的成分占绝对优势,有4 个分布型和2 个变型,共36 个科,占比83.72%;其次为温带性质的分布型,有1 个分布型与1 个变型,占比11.26%。这表明镇海湾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热带性质,属于较为典型的南亚热带植物区系,但一定程度上受到温带成分的影响。

表3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科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2)属的地理成分。根据吴征镒(1991)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理论与方法,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132 属,扣除8 个栽培属)的地理分布区划分为11 个分布型和8 个变型,见表4。其中,泛热带分布占据明显优势,有37 属,占保护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0.33%(不包括世界分布,下同);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较多,分别有16 属、11 属、11 属,分别占总属数的13.11%、9.02%、9.02%。总体上,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有90 属,占比73.77%;其次为温带成分,有12 属,占比19.67%。此外,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有11 个属,占比9.02%,东亚成分有1 个分布型和1 个变型,共6 属,占比9.92%,说明该区域的区系成分与东亚及北美洲存在一定的联系;中国特有分布类型仅有2 个属,分别为杉木属和乐东藤属,特有性不明显,杉木在历史上有野生种群分布,现多为栽培。

表4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综上,从镇海湾红树林保护区科、属的地理分布来看,保护区以热带性植物区系为主,但也有一定温带成分侵入,并与东亚和北美洲存在一定联系,与所处地理位置是相适应的。

3.2.2 蕨类植物区系地理

参照中国蕨类植物分布类型系统以及严岳鸿的研究,在科水平上,镇海湾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蕨类植物7个科中,除世界广布类型,泛热带分布类型有5 个科,松叶蕨科、海金沙科、卤蕨科、蚌壳蕨科、金星蕨科;北温带分布1 个科,即阴地蕨科。在属水平上,镇海湾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蕨类植物8 个属中,除世界广布类型,泛热带分布类型5 个属,即松叶蕨属、海金沙属、金毛狗属、卤蕨属、金星蕨属;北温带分布1 个属,即阴地蕨属。综上,镇海湾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同样具有较高的热带属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温带成分的影响,与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3.3 植被类型及分布

3.3.1 植被类型

按《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镇海湾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暖性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两个植被型,暖性常绿针叶林、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 个植被亚型;马尾松林、山棕榈林、木油桐+杉木林、红树林4 个群系;马尾松+杉木群丛、山棕榈群丛、木油桐+杉木群丛、桐花树群丛、秋茄树群丛、秋茄树+桐花树群丛、桐花树+秋茄树+白骨壤群丛、无瓣海桑群丛8 个群丛,见表5。

表5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统计

3.3.2 植被分布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内,马尾松林、木油桐+杉木林以及山棕榈林主要分布在保护区中部的横板山片区,其中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占有优势,分布较广。红树林的分布范围最广,桐花树群丛广泛分布于保护区各片区,秋茄群丛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南部片区近岸区,桐花树+秋茄群丛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南部片区近河口区域,桐花树+秋茄树+白骨壤群丛主要分布于保护区南部片区,无瓣海桑群丛在南北片区均有分布。

4 结论与讨论

目前,镇海湾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60 科148 属184 种,保护区受人类干扰频繁,物种趋于常见,丰富度一般。红树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14 科14 属16 种,主要有抗低温广布种秋茄树、白骨壤、桐花树与嗜热的广布种海漆、卤蕨等种类。从科、属组成上看,优势科特征明显,但属的组成比较分散,可见保护区的人为干扰比较频繁。

保护区地理区系成分中,在科和属水平上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但也有少许温带成分侵入,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与保护区所处南亚热季风气候相符合。保护区分布有一定东亚区系成分,体现了处于中南半岛植物区系向东亚植物区系过渡的特征。保护区特有现象不明显,说明与周围地区的植物在起源和演化进程中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在植被类型上,镇海湾保护区陆生植被以次生常绿阔叶林恢复演替,以及部分人工恢复的马尾松林和杉木阔叶混交林为主,分布面积较小。保护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林相整齐、生长茂盛。特别是桐花树与秋茄树混交群落,集中连片、林相茂密整齐,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及很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镇海湾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是广东省现有保存较好的红树林之一。但保护区位于恩平东南部沿海岸线上,紧邻横陂镇多个村落,村落人口和经济发展对保护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并且增加了保护区的资源管理难度。建议保护区在本底科考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专业的资源本底调查,全面、系统掌握保护区各种资源、环境本底情况,收集更完整的样本材料,提供科学、可行、有效的保护区管理对策,促进保护区发展。

猜你喜欢
植物区系红树林海湾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海岸卫士——红树林
人鱼海湾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揭示云南被子植物区系形成原因
走过红树林
初识海湾女神
高黎贡山南段与邻近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红树林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