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停军,张新长,夏义雄,王彬
(1.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广东 佛山 528000; 2.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城市空间结构扩展规律是城市化发展的直接体现,通过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分析研究,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决策信息[1]。新古典经济学派由于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严密的逻辑推理性,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2]。William Alonso提出了著名的城市土地竞租模型,Mills、Muth对Alonso模型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三者的研究成果为Alonso-Mills-Muth模型(简称:AMM模型)[3]。许多学者基于经济学理论,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对AMM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4,5]。
地理模拟系统(元胞自动机和多智能体)为解决复杂地理学问题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研究手段[6],部分学者基于多智能体模型开展了城市居住空间结构[7~10]、虚拟地理环境[11]、城市扩展[12]、城市化模拟[13]、地理国情分析[14]、人口分布模拟等方面的研究[15~18]。
从当前的进展来看,利用多智能体进行地理过程的动态模拟居多,演化机理的探索较少[13],本研究尝试基于多智能体模拟技术,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对AMM模型的演化机理进行研究,以反映模型演化机制,为揭示城市演化发展规律提供支撑。
AMM模型假设城市中仅有一个中心(CBD),所有的就业、消费、娱乐都集中在CBD;CBD周围均为居住用地。由于所有人都到CBD完成工作、消费等活动,距离CBD较远的住户往返于CBD与住宅之间的通勤费用较高,其补偿就是可以获得面积较大且价格便宜的住宅。模型中所有人消耗住宅和综合商品,所有人在空间寻找合适的居住位置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Fisch[18]从经济学角度对模型进行了推导,验证了AMM模型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由于AMM模型是经典的连续模型,需要对其进行离散化。将研究区域离散化为X行、Y列均匀规则的二维格网,每个格网均用于居住,简称为居住元胞,每个居住元胞的总居住面积是相同的,记为STot。城市的唯一中心(CBD)用点表示(位于(X/2,Y/2)),所有的就业均位于CBD,每个居住元胞到CBD的距离为元胞中心到CBD的欧氏距离。
在一定的经济收入总额预算限制下,Agnet的所有收入用于支付房屋和综合商品,所有理性Agent的消费行为实现商品或者服务效用的最大化,Agent的预算遵循式:
w=z+Td+pds
(1)
其中,w为智能体的总收入,Td表示智能体在距CBD距离为d时的通勤费用,pd表示距CBD距离为d的单位房屋价格,S表示智能体在该位置的房屋面积。每一个Agent的效用函数为:
U=zαsβ
(2)
其中,α、β分别表示Agent对综合商品和房屋的偏好,α+β=1。在z+pds=w-Td预算约束条件下,结合z、s的边界替代率得到最优消费决策:
(3)
(4)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模拟模型中考虑两种智能体,按照其经济状态进行划分,分别为高收入和低收入,其收入值分别用wr、wp表示。城市空间中存在着两种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家庭汽车、公共汽车,初始情况下,智能体随机选择交通工具。随着模型的运行,智能体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及偏好选择交通工具及居住地点。在假设的城市区域中,智能体不断在居住元胞中进行迁移以寻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所有Agent的迁居活动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
如果其选择家庭汽车,则居住于离CBD距离为d的居民面临着每天的通勤费用为:
(5)
其中fa为家庭汽车每天固定消耗,ca为家庭汽车单位路程可变成本,δ的取值包含两个值:δr、δp,二者分别对应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的单位时间价值,且满足δr>δp。如果选择公共汽车,则需要支付的费用为:
(6)
fa为家庭汽车每天固定消耗;vb、cb、fb为公共汽车相对应的各参数。所有智能体均根据自身状况及所处位置做出理性判断,选择交通费用最小的交通方式以节约成本。因此,式(3)、式(4)中的交通费用Td可以表示为:
(7)
任一智能体m选取居住元胞Lij作为候选居住元胞的条件是U(m,ij)>U(m,xy),即m在Lij的效用U(m,ij)大于当前效用U(m,xy),利用离散选择模型确定迁居的候选位置,Agentm随机选择位置Lij的概率为:
(8)
其中,P(m,ij)表示Agentm随机选择位置Lij的概率,∑nexp(U(m,))为候选位置效用指数函数之和。
(9)
(10)
假设的研究区域为60×60的网格,每个格网均可用于居住,初始状态下,所有的Agent在网格内部为随机分布,Agent对综合商品和住宅的偏好权重均为0.5。参照Leroy等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阶段的划分方式,分为Paradise、Paradise Lost和Paradise Regained 3个阶段模拟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化,基于C++及OSG对模拟进行了实现,具体模拟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模拟参数
这一模拟情景定位于公共汽车普及而家庭汽车刚出现时,不同时刻模拟结果、均衡时刻不同收入人群分布情况如图1、图2所示。
图1 Paradise阶段不同时刻模拟结果
图2 Paradise均衡时刻不同收入人群分布情况
T=0时刻,所有Agent在空间中是随机分布的,其交通工具也为随机选取,随着模拟的进行,Agent在空间的分布由无序逐渐变为集中在CBD周围,整体呈现圆形分布状态;其中高收入人群呈圆形集中于CBD周围,且居住密度呈现从CBD到外围逐渐降低的趋势;低收入人群则主要集中分布于外围区域,其分布趋势与高收入相反,居住密度呈现从外围向内部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模拟的初始阶段,Agent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快速选择交通工具,由于家庭汽车的成本相对较高,居民在支付住宅和综合商品后无力承担高额的家庭汽车交通成本,因此在最终时刻,各种类型居民均使用公共汽车作为通勤工具往返于CBD与居住地之间。
本阶段家庭汽车的交通成本进一步降低,但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单位时间价值较前一阶段升高,不同时刻模拟结果、使均衡时刻不同收入人群分布情况如图3、图4所示。
图3 Paradise Lost阶段不同时刻模拟结果
图4 Paradise Lost均衡时刻不同收入分布情况
由于随着家庭汽车成本的继续降低,高收入人群到达城市外围区域的可达性进一步增强,可承受的房屋面积增大,个人效用增加,最终所有高收入人群使用家庭汽车作为通勤工具迁居到城市外围,而低收入人群使用公共汽车作为通勤工具居住在城市内部,这一现象与城市化进程中的“郊区城市化”相符合。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家庭汽车的交通成本越来越低,所有居民的空间可达范围越来越大。不同时刻模拟结果、均衡时刻不同收入人群分布情况如图5、图6所示。
图5 Paradise Regained不同时刻模拟结果
图6 Paradise Regained均衡时刻不同收入分布情况
伴随着家庭汽车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低收入人群可以承担家庭汽车的费用并迁移到城市外围,成为郊区住宅强有力的竞争者。随着在城市郊区竞争力的下降,高收入家庭开始寻找更为合适的居住地,而通勤时间较短的城市内部成为其候选的居住位置,高收入人群更多地居住于城市中心地带,模拟的最终结果形成3层的圈层式分布结构,最内层为高收入采用公共汽车作为通勤工具的居民,由内到外的第二层为使用家庭汽车作为通勤工具的高收入人群,最外层为使用家庭汽车作为通勤工具的低收入人群;这一模拟分布格局与“城市绅士化”现象相符合。
存在平衡点d*,在这一点处使用家庭汽车与使用公共汽车的交通费用是相同的[4]。
(11)
不同的交通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房屋竟租函数(bid-rent),使用家庭汽车和公共汽车时的竞租函数分别如式(10)、式(11)所示,该竞标地租为在距CBD为d处通勤者为单位住宅所支付的最大租金。
(12)
(13)
无差异租函数是二者的最大值,即为:
r(d;u,w)=max(ra(d;u,w),rb(d;u,w))
(14)
依据竟租函数理论对3个阶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7~图9所示。
图7 Paradise阶段不同收入人群竞租函数
图8 Paradise lost阶段不同收入人群竞租函数
图9 Paradise Regained阶段不同收入人群竞租函数
经过对比,本研究的模拟结果与Leroy[4]等对Paradise、Paradise Lost、Paradise Regained三个阶段的分析结果是完全相符合的,验证了多智能体模拟空间结构模型的有效性。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从多智能体模拟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空间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本文研究成果动态展示了城市居住空间各阶段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为发展和验证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理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为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对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